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都不想当富贵王爷,非要去争皇位?

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都不想当富贵王爷,非要去争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73 更新时间:2024/1/25 7:01:23

很多人应该都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都不想当富贵王爷,非要去争皇位?其实如果可以一生无忧无虑的当富贵逍遥王爷,他们又何必去争呢?清朝的王爷可不是无忧无虑的,而且清朝初期和中期皇子也不是都能获封王爷,所以只有成为皇帝或者成为皇帝的亲信才能逍遥富贵。

清朝的初期和中期皇子们想获封为王爷只有恩封和军功,恩封就是指受到皇帝的加恩而被封为亲王,军功则是指立下军功才能封王。

就像康熙第十子敦郡王胤誐就属于恩封王,胤誐本人并不是很受康熙的喜爱,但是他的母系家族势力很强大,康熙是看在他母系家族的势力背景才恩封他为郡王。

胤誐的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而钮祜禄氏正是康熙初期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小女儿,遏必隆的大女儿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换言之康熙既是胤誐的老爹也是大姨夫。

遏必隆的家族势力很强大,他的老爹额亦都是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他的母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女儿穆库什公主,因此遏必隆就算是努尔哈赤的外孙,与康熙的老爹顺治皇帝是表兄弟,论辈分是康熙的表叔,换算下来胤誐外公的外公和爷爷的爷爷都是同一个人,那就是努尔哈赤。

所以遏必隆家族在当时是很强盛的豪门家族,胤誐背靠着母系遏必隆家族,那自然会被康熙高看一眼,因此胤誐的初始封爵直接就是郡王。也正是由于胤誐母系家族势力庞大,所以胤禩在争位时才能把胤誐笼络过来。

其实康熙对自己儿子的封爵比较吝啬,他第一次册封诸子封爵时,只有年长的皇子受封爵位,但是也只有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有跟随他亲征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军功才被封为郡王,而像老四雍正、老五胤祺、老七胤祐、老八胤禩四人则只被封为贝勒。

胤誐是在康熙第二次册封诸子爵位时直接被封为郡王,他没有军功,也没有出众的能力,直接就从郡王起步,这就是康熙看在他母系家族的面上对他的恩封。当时一同与胤誐封爵的皇子还有老十二胤祹,而胤祹的情况与胤誐差不多,二人所差的就是母亲而已,就因为胤祹的母亲定嫔万琉哈氏家族出身低微,所以胤祹只被封为贝子。

在清朝初期和中期之后天下日渐太平,也没有太多军功可以刷了,想通过军功获封王爷的路径几乎就被堵死了,所以也就只剩下恩封了,而恩封不外乎深受皇帝喜爱和势力背景强大,不是每个人都有胤誐这样的老妈,因此就只能靠着讨好皇帝,让皇帝喜爱这条路来封王了。

就看康熙那些老来子,康熙去世时他们年纪小,即便对皇位构不成威胁,在雍正朝被封为亲王的人都很少。

这些康熙的老来子包括二十子胤祎、二十一子胤禧、二十二子胤祜、二十三子胤祁、二十四子胤祕这五人。而在这五人中,除了最小的胤祕因为是老幺儿,被雍正当儿子一样宠爱被封諴亲王之外,其余四人的封爵都只是贝勒,胤禧是在乾隆时期获得乾隆的喜爱才被封了一个慎郡王。

所以就看这个情况,康熙的这些儿子们就算不参与争位,想当一个富贵闲散的王爷也不太可能。

想富贵还得靠与皇帝的关系

那么不当王爷,安安稳稳当一个贝勒或者贝子总可以吧,但是要知道皇子们从小在皇宫中长大,那锦衣玉食啊,在皇宫中有他们的皇帝老爹承担这些费用,可是皇子成年分府治事后,就得靠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之前他们在皇宫中的锦衣玉食到了外面就得用真金白银去买了,没有爵位收入怎么养活自己啊。

这里简略说一说清朝的爵位收入,在清朝亲王收入最高,是每年一万两银子加一万斛禄米,而且有儿子以后可以向宗人府申报亲王世子,这个亲王世子每年还有六千两银子和六千斛禄米的收入,一个亲王也就意味着每年能有一万六千两银子和一万六千斛禄米的收入。

而郡王收入就比亲王低了不少,郡王每年收入只有五千两银子和五千斛禄米,郡王可以向宗人府申报郡王长子,这郡王长子每年有三千两银子和三千斛禄米的收入,加起来也就等于郡王每年能收入八千两银子和八千斛禄米,比亲王少了一半。

贝勒每年只有两千五百两银子和两千五百斛禄米收入,贝子就更惨了,只有一千三百两银子和一千三百斛禄米,康熙时期皇子们最低封爵也就到贝子,再往下的爵位收入待遇就不详细的说了。

所以就看亲王和贝子的待遇就相差了十倍以上,而且清朝时期如果皇子不获得封爵就等同于闲散宗室,在康熙时期闲散宗室可是每年一分钱收入都没有的,一直到乾隆中期时,乾隆觉得闲散宗室太过穷困潦倒了,才特意下旨给闲散宗室每年发放三十六两银子和四十三斛禄米的低保,让他们活得体面一些。

当然,皇子肯定要比闲散宗室待遇强一些,因为皇子在成年后搬出皇宫分府治事时,内务府会赏赐给皇子一些皇家产业,比如当铺、田庄这类产业,皇子们如果没有封爵收入就得依靠内务府分拨的产业维持生计,而内务府分的产业也看皇子受不受充,如果是皇帝十分宠爱的皇子,分的产业就会多一些,或者像胤誐那样母系家族势力强大,也会多分一些,如果这个皇子不受皇帝宠爱,母系家族还比较低微,那么分到的产业就十分少了,日子也就过得比较清贫了。

就比如康熙第十三子胤祥,当初在一废太子胤礽时期,胤祥失去了康熙的宠爱,曾被圈禁过一阵,因此康熙两次大册封诸子爵位时,胤祥都没有封爵,而且胤祥的生母敏妃章佳氏出身低微,就这样失去康熙宠爱,生母家族地位还不高,所以胤祥分府治事之后获得的产业很少,胤祥在康熙时期日子过得比较清贫。

但是雍正继位后胤祥就迎来了人生巅峰,由于胤祥是雍正继位的铁杆支持者,因此雍正继位之后投桃报李,胤祥被封为怡亲王,再加上胤祥办事认真负责,对雍正是鞠躬尽瘁,因此雍正特别喜爱和信任胤祥。

雍正经常担心胤祥在康熙时期日子过得太清贫,怕他钱不够花,于是经常隔三岔五找理由赏赐他钱财,每次赏赐都至少五万两银子起步,让内务府承包了他的怡亲王府六年的花销,还赏赐他双王俸禄。在胤祥去世后,雍正还特意加恩胤祥的怡亲王爵位享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

要知道清朝的爵位是世袭递降制度,就是每传承一代人就要降级承袭爵位,比如老爹是亲王,那么儿子继承爵位就只能是郡王,要降一级传承爵位,亲王爵位起始的后人一直降到镇国公不再递降,清朝只有极少数的亲王获得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才能不用降级承袭爵位。

所以皇子们就是为了钱也得争取继承皇位或者帮助与自己关系好的兄弟继承皇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享受荣华富贵。

雍正和胤祥属于是九子夺嫡的胜出者,所以胤祥才能获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还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一直享受荣华富贵与大清共存亡。而如果胜出的是老八胤禩,最后胤禩继位的话,那么对胤禩帮助最大的老九胤禟最后就会享受到和胤祥一样的待遇了。

清朝的爵位传承世袭递降,也就代表着每代人的收入都会递降,要知道这些皇子们生下来就奢侈惯了,而且开府治事后他们的花销也很大,即便是成为王爷不能像胤祥那样时常获得皇帝各种赏赐,仅凭亲王的收入也难以让子孙后代富贵无忧,除非像康熙第五子恒亲王胤祺那样。

胤祺在康熙时期就被封为恒亲王,由于为人忠厚善良颇受康熙喜爱,雍正继位之后,虽然胤祺在九子夺嫡时期保持了中立,但由于胤祺的同母弟弟胤禟是雍正的政敌参与了争位,因此雍正对胤祺算是不好不坏,赏赐也不如康熙时期。

但是胤祺非常勤俭持家,为人简朴,善于攒钱,他的儿子弘晊也传承了他的家风,当时弘晊传承爵位时,雍正特意加恩允许他这一辈不用递降袭爵,他直接承袭了恒亲王爵位,收入算是还可以了,可他的生活还十分勤俭。

据《清史稿》记载:恒恪亲王,仁皇帝孙也。幼袭父爵。性严重俭朴,时国家殷盛,诸藩邸皆畜声伎,恢园囿,惟王崇尚儒素。其俸粢,除日用外,皆置买田产屋庐,岁收其利。人以吝啬笑之,王曰:汝等何无远虑?藩邸除俸粢田产外,无他贷取之所,不于有余时积之以待后人之储,则子孙蕃衍时,将何以为析产赀也?”然诸邸以骄奢故,皆渐中落,致有不能举炊者,而王之子孙富饶如故。人始识王之先见也。

这意思就是说当时的王公贵族们都嘲笑弘晊吝啬,弘晊却反讽他们没有远虑,在世袭递降传承爵位几代人之后,很多当时的王公贵族家族已经家道中落,甚至吃不起饭了,而胤祺的后人一直到晚清时期都只能承袭镇国公爵位了,但是他们的家族还十分富裕,就是因为胤祺和弘晊父子勤俭传家的家风。

所以从胤祺这就能看出来,清朝的王爷可不是富贵无忧,他们为了子孙后代着想都得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否则就可能出现富不过三代的悲剧了。想要富贵无忧,让子孙后代都富贵绵长,那就得要么当皇帝要么像胤祥那样帮助雍正争位,才能确保子孙后代富贵无忧。因此利益也是驱使这些皇子们积极争位的因素。

亲王很容易受到皇帝猜忌和敲打

皇帝的兄弟毕竟对皇位威胁很大,因此清朝的皇帝对近亲宗室颇为提防和猜忌,为了让这些皇室近亲没有精力觊觎皇位,皇帝就经常把一些繁琐闲杂的差事交给他们去办,而且办这些小事还经常会被皇帝找茬,甚至因为一些小事受到罚俸、降爵甚至圈禁的惩罚。

看一看清朝历史上的高级宗室,除了像胤祥这样极受皇帝宠信和喜爱的人,大多都被或大或小的惩罚过,被惩罚的错误也是有大有小,大的被扣上谋逆的大罪,小的诸如朝会上交头接耳、站错位置,书写文书时写错名号,这些都会受到惩罚。

就像康熙第十二子胤祹,他生性比较低调内敛,在九子夺嫡中也一直保持中立,雍正继位时为了笼络人心特意把他从贝子爵位晋升为履郡王。但是胤祹的岳父是康熙临终时的顾命大臣大学士马齐,因此胤祹也比较让雍正猜忌。

胤祹被封为履郡王不久,雍正就以他负责撰写乾隆的老妈钮祜禄氏晋封熹妃的册文中把姓氏错写成了钱氏为罪名,将他贬为镇国公。可见胤祹即便没参与争位,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富贵王爷也得被雍正猜忌和敲打。

还有康熙第二十子胤祎,由于是老来子,他也没资格参与竞争皇位,所以他本来只是想当一个富贵逍遥快活的皇子。雍正在他成年后册封他为贝勒,但是很快雍正让他去看守老爹康熙的清景陵,在深山里护陵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一心只想富贵逍遥快活的胤祎当然不肯去了。

于是胤祎就以生病为借口拖延不去,雍正一看胤祎就是故意不想去找借口,因此很生气一怒之下将胤祎贬为辅国公。

当然,胤祎这也是自找的,他这种情况违背雍正的皇命,已经涉及到了他不服从皇权的问题了,如果你和皇帝关系亲密,这个事皇帝可能不追究,但是很明显胤祎并不受雍正待见,那他这个不服从皇权就可能上升到他不拥护雍正了,那雍正自然得严惩他。

所以看看这些就能明白,即便不参与争位,想当一个富贵逍遥快活的皇子也很困难,毕竟身在皇家一不小心就得挨收拾,皇权面前是毫无亲情可言的。

标签: 富贵儿子康熙

更多文章

  • 在影视剧中坏透了的胤禟,在正史中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正史,影视

    爱新觉罗·胤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属于八阿哥党。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里面的那个老九胤禟,应该是印象十分深刻的。在这部剧里,好像八爷党所有的坏招,都是他提出来的,简直

  • 胤祁是何人?为何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极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书,记载

    爱新觉罗·允祁是清朝宗室,康熙帝第二十三子。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清朝历代皇帝当中,康熙皇帝的子女数量,应该算是最多的一个了。而且让人意外的是,康熙皇帝的儿子虽多,但成才的也较多,很少有那种不学无术之辈。不过最为后人所熟知的,也就只有那十几个,剩下的子女,有

  • 穆尔哈齐的一生战功赫赫,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功,赫赫,结局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是清初名将,提到他的个名字,大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但是提起他的哥哥努尔哈赤,大多数人都知道,虽然穆尔哈齐的知名度不如异母兄努尔哈赤,但是对清朝开国的贡献却是很大的,这些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穆尔哈齐一生战功赫赫,他的结局如何呢

  • 赵光义是一位明君吗?他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光义

    赵光义,即宋太宗,他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弟。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光义实在是算不上什么明君,后世曾经评价过宋太宗,说他不择手段,急于登台,而且十分无能。乾隆也曾经评价过宋太祖说他人品实在是不怎么样,根本就不配做皇帝。宋太祖赵光义曾经屡次篡改史书,自认为自

  • 道光皇帝与汉文帝的节俭方式有何不同?后人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节俭,皇帝,评价

    在古代皇帝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据有关史料载,中国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开始到清宣统皇帝结束,先后有422位皇帝。在这些天之骄子中,豪奢纵欲之徒不少见,但也并不是没有提倡节俭之人。笔者认为清道光皇帝爱新觉罗

  • 九子夺嫡时,形成了夺嫡五党,他们背后有哪些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势力

    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两度被废,导致诸皇子觊觎储君之位而明争暗斗不止,先后有九位皇子直接参与其中,史称“九子夺嫡”。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这场重大政治风波中,先后形成了夺嫡五党,即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和八爷(十四爷)党。那么,这夺嫡五党背后都有哪些政治势力

  • 历史上多尔衮唯一的正妻是谁?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生平

    众所周知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权倾朝野,但是下场凄惨,那么历史上多尔衮唯一的正妻是谁?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多尔衮此生挚爱:博尔济吉特.巴特玛。巴特玛的生母是科尔沁大妃,父亲是莽古斯的孙子索诺木。关于索诺木我们比

  • 历史上的周培公与影视剧中的有何不同?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结局,影视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印象令人印象深刻,周培公在第一次出场时,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因为常常住在寺庙中,使得寺庙中的僧人十分嫌弃他,并且要他不要再来。饿着肚子的周培公来到集市,看到曾经的帮过的

  • 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为什么最后却被开除宗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德格,耿耿,开除

    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最后只因为他的同母胞兄是莽古尔泰,同母胞姐是莽古济,却成为整个大清被开除宗籍的几位皇子之一,那么帝王家为何对他如此绝情?德格类的生母是沙济富察.衮代,只要是提到沙济富察氏,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这是富察氏一族中最为旺盛的一枝,不仅出过很多有名的大臣,而且还出过多位皇后,比如:康

  • 康乾盛世真的名副其实吗?是番薯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盛世,番薯,名副其实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次王朝兴衰、国家起落的周期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出现过很多低谷,但是同时,也出现过很多高峰期。在这些高峰期当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