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岳父入宫探女为何被赐死?《明史》义正言辞,真相却很简单

朱元璋岳父入宫探女为何被赐死?《明史》义正言辞,真相却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88 更新时间:2024/2/7 9:20:31

回答这些问题,都要从朱元璋的发迹之路说起。

谁都知道朱元璋放着好好的和尚不做,去冒着杀头的危险揭竿而起,不是为了反抗谁,而是为了权力。

权力有什么用,可以得到金钱,也可以得到女人。事实上不光是朱元璋,天下所有男人不都是如此吗?

话说朱元璋从一个念经的和尚,一路走来袈裟变成黄袍,禅椅变成了龙椅,收获了最大的权力,也俘获了不少美色的同时,也认下不少岳父。

最后这句话相信大家不难理解,因为再美的女人都是父母生的,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是个女人就有父亲;所以朱元璋有多少个女人,就有多少个岳父。

物以稀为贵,对我们俗人来说,岳父是宝贝,因为只有一个老婆,不让岳父开心,媳妇不但不跟你睡一张床,连饭都不给你做了。但是朱元璋女人太多了,岳父也就多,多的估计都记不住名字了。

因此对老朱来说,岳父就不是宝,是野草了。

但是说朱元璋岳父都是野草也不符合事实,因为什么东西都不能一概而论,岳父也是如此。

猫走不走直线,要看老鼠;岳父是宝是草,要看女儿是谁,父以女贵。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朱元璋这个岳父,是个另类,不是靠着自己的女儿风光的,是靠着自己本事显贵的。

朱元璋这个另类岳父,名叫胡美,人如其名,长得很英俊也很任性。人的任性都是有资本的,胡美也是如此,他所以任性,是因为自己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

胡美原名胡延瑞,原来在朱元璋的敌人、汉陈友谅手下当马仔,可谓劳苦功高,官至江西行省丞相,对陈友谅也算是忠心耿耿。

朱元璋干掉陈友谅后,早就得知胡美的美名,非常欣赏他的才干,表示出了求贤若渴的意愿,想拉入本方阵营。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家出来混不就是为功名利禄吗,跟谁干都可以得到,干嘛在陈友谅那棵树上吊死,更何况那棵树都已经干枯死了。

于是胡延瑞就弃暗投明,连自己的外甥不愿意真心投降朱元璋的事,也如实相告。

于是朱元璋对这个马仔非常赞赏,说他"持兵两雄间,可观望而不观望者",夸他意志坚定。

跟着朱老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因为朱元璋字国瑞,马仔不能跟未来的皇帝相同名讳,于是胡延瑞就改成胡美,跟着朱元璋之后,小胡像千里马遇到伯乐,心里确实美的不要不要的。

士为知己者死,归顺朱元璋后,胡美的战斗力爆棚,纵横驰骋,扬鞭策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帮助朱元璋当上了皇帝。

朱元璋登基之后,论功行赏,胡美被列为开国元勋,官至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

当时的朱元璋对功臣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心里明白,没有马仔们就没有他朱元璋的今天。

于是朱元璋对于自己马仔也毫不含糊,胡美后来被赐予豫章侯爵位,薪水是一千五百石粮食。

最叫人羡慕的是,朱元璋还心血来潮,给几个功臣发了免死的丹书铁券一块,在犯法的时候,可以免死,胡美也非常幸运得到了这个宝贝。《明史》有载,"太祖榜列勋臣……(胡)美与(杨)璟有方面勋,帝遇之尤厚。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把胡美的女儿娶到宫里封为贵妃。

天下女人万万千,皇帝都有享用权,为什么单选胡美女儿,明摆着是政治联姻,是一种政治待遇。因此可以说,胡美飞黄腾达,享尽恩宠。

可是常言道物极必反,伴君如伴虎,中国历史上被皇帝抬得最高的人,往往是被摔得最重的人,死无葬身之地,折戟沉沙的人,没有几个能善始善终的,胡美也逃不过这个劫数。

洪武十七年(1384年),胡美获罪下狱并被赐死,胡美的女婿(另外一个,肯定不是朱元璋)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可是对于胡美被处死的理由,朱元璋一直讳莫如深,三缄其口。

朱元璋当时为什么不说呢,因为胡美被杀的理由实在是难以齿。

不过后来的《明史》还是义正言辞的揭开了这个谜:

原来胡美很爱自己的女儿,女儿入宫后按照上级规定是不能随便探望的。皇帝开明的话,是允许回娘家做短暂逗留的。

但朱元璋是叫花子出身,自己的原配马大家又土又丑,前半生没有福分染指漂亮女人。好不容易当上皇帝,能随便享用天下美女了,于是就只争朝夕,要把被耽误的美好青春补回来,对宫里的美女抓得紧紧的,不让出宫门一步,不给批假期。

于是胡美老夫妻也不能随便见女儿,思念成疾。

胡美的女儿身为贵妃,在宫里有点权力,于是就打通关节,偷偷会见父母,谁知这一见惹上事了。

原来胡美去宫里的时候,不仅跟自己老婆去了,还把自己儿子和女婿(另外一个女婿,算是朱元璋的连襟)也带去了,要说也很正常,去一回不容易嘛。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心头震怒,宫里本来就是禁地,你胡美去探望女儿已经是死罪了,更何况你组团前来,一点规矩都没有,不是活腻了吗?

因此,尽管有什么丹书铁劵,也是形同虚设,皇帝想杀你的时候,有一百个丹书铁劵也没用。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明史《胡美传》)

根据正史的记载来看,胡美和自己女婿只是犯禁进宫,并没有翁婿俩在宫中“胡作非为”的描述,按理说不应该引得龙颜大怒,去看看亲亲好女婿的家,怎么就能惹来个杀身之祸?

胡美真正的死因,无非是朱元璋的疑心病发作,怀疑他跟李善长走的火热,亦有胡(惟庸)党嫌疑,须知,朱元璋这种传统性脾气发作可绝非针对某一个人,多少功臣急流勇退,怕的无非也是这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大面积株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神宗有个儿子,做藩王时终日沉迷酒色,被李自成杀害后分尸泄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朱常洵生于公元1586年(万历十四年),生母是郑贵妃,她在万历初年入宫做了妃子,因妩媚动人,深得明神宗宠爱,后来生下了明神宗第三子朱常洵,晋封皇贵妃,当时明神宗的王皇后没有生育子女,明神宗偶然宠幸一个宫女,生下了长子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在册立太子问题上犹豫不定。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制“有嫡立嫡

  • 上官婉儿到底有多风流?单单就凭这一点,武则天就得靠边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其实是一个出身非常悲惨的女子,她的家族全部被杀害,只剩下她和母亲逃过一劫。好在上官婉儿并没有因为武则天杀害了她的家人而记恨武则天,反而是发愤图强,希望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成功征服武则天。后来上官婉儿文采出众,也吸引了武则天的注意力,武则天向她出题进行考察的时候,上官婉儿对答如流,如此有才华的

  •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万历三大征谁最惨,万历年代三大怪事,万历新明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万历1573—1620年间,明朝明神宗皇帝发动了共计五次的对外战役,但是由于有两次规模较小,影响并不是那么巨大,唯有三次大的战争被历史铭记,所以被称之为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的结局以明朝的胜利为终焉,奠定了明朝的军事强国的地位,致使周边百国数年内都不敢来犯,但是这三场战争却又被后世

  • 明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朱元璋一个国策!民族骨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乎有人说了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然后有了“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暴打南亚小霸王,瞬间征服了世界。宋朝国强兵弱,我们除了惊叹于宋朝的文学艺术高峰,灿烂的文明,还给我们留下了“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明朝给我们留下了什

  • 隋唐历史:一代名相狄仁杰是武则天的拥护者还是大唐的忠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狄仁杰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断案高手、治世之能臣。除此之外,其实在历史上很多人对狄仁杰的政治立场是有争议的!狄仁杰算是大唐的三朝元老,如果说他是大唐的忠臣,武则天选择登基称帝建立“武周”之时,狄仁杰却是武则天的绝对拥护者。如果说狄仁杰是武则天的拥护者,那么在武则天晚年之时,狄仁杰一直劝说武则

  • 明朝的国姓是“朱”,难道百姓不能吃猪肉吗?朱元璋想到了一妙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朱元璋也是皇帝,受封建思想影响,古代皇帝名讳要避讳,朱元璋也不例外,因为朱元璋姓“朱”,所以既然“朱”是国姓,但是“朱”和“猪”是谐音,经常出现在百姓的饭桌上,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不能说吃猪肉以及杀猪肉了,总不能在明朝统治下,在街上喊卖猪肉或者杀猪吧,这显然是对皇族的大不敬。或者在大路上喊我要回家

  • 由于政局动荡,魏晋南北朝的“隐士”层出不穷,他们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隐士张羲,魏晋南北朝隐士名单,终南隐士视频大全

    引言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典型的“乱世”,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个时期的“隐士”也层出不穷,甚至逐渐成为士人的“生活潮流”。大批的隐士通过各种行为方式阐释自己的“隐逸”理念。“隐”有隐藏的含义,而“士”则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有思想,有能力的一类人的统称。“隐”正是这类人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 明朝灭亡百姓不念?非也!史话顾炎武,看南明遗民的国家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叛国有多严重,顾炎武生平简介,顾炎武子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每听到这句话,不少人内心澎湃,感叹自己虽是一介布衣,却也有挑起国家兴亡重担的责任。这句话最初是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书中原话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本意是指,保家卫国是庙堂之上的君主与其臣子所需要谋划之事,但是保天下,

  • 浅析东汉至南北朝墓券的研究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墓葬文化的背景,南北朝最惨的墓,东汉属于两晋南北朝吗

    文|编辑:日斤研究背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墓葬中常常会出现墓券。墓券是指陪葬物品上所贴的标签或牌子,通常会记录下墓主人的姓名、爵位、年龄、生卒年月、官职、陪葬品名称、数量等信息。墓券在考古学、史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珍贵的资料。研究目的:通过对墓券的研究,

  • 武则天给了士族以致命一击,在武则天之后,士族再也掀不起风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韦后还把丈夫李显毒死了,但老李家不是没有能人。李显改武显也改变不了什么本质问题,武显祭祀的时候可以祭祀武则天的爹,但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在祠堂里是没有位置的,只能作为李治的媳妇,那么就等于得把李治入赘到武家才能理顺关系。所以武则天怎么都对抗不了男权社会,因为她这个武姓继承字她跌,而不是她妈。除非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