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洵生于公元1586年(万历十四年),生母是郑贵妃,她在万历初年入宫做了妃子,因妩媚动人,深得明神宗宠爱,后来生下了明神宗第三子朱常洵,晋封皇贵妃,当时明神宗的王皇后没有生育子女,明神宗偶然宠幸一个宫女,生下了长子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在册立太子问题上犹豫不定。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因此长子朱常洛自然是皇位继承人,大臣们都支持立朱常洛为太子,可是明神宗却不同意,原因一是他最宠爱郑贵妃,子凭母贵,他自然也宠爱朱常洵,原因二朱常洛是他宠幸一个宫女生下的,他本来就不喜欢朱常洛,明神宗和大臣们因为这个问题争执不休。
明神宗甚至一度不上朝以示抗议,可惜明神宗还是敌不过大臣们,最后决定遵循祖制,立朱常洛为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此事史称“国本之争”。
朱常洵被封福王后,前往封地洛阳就任,不知道朱常洵是否继承了明神宗的好色本性,他倚仗自己的王爷地位,终日不思进取,沉迷酒色,他的王府金碧辉煌,但王府外的很多老百姓却受灾害之苦,食不果腹,从小娇生惯养的朱常洵丝毫不懂得体恤百姓疾苦,也不去救济百姓,崇祯皇帝继位后,更加变本加厉。
崇祯皇帝继位后,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以李自成领导的义军最强大,朱常洵的部下曾经劝谏他,要他关心百姓,不要终日贪图享受,否则会引起更大的农民起义,但朱常洵对部下的劝谏置之不理。
公元1641年(崇祯十四年),李自成的义军打到洛阳附近,沉迷酒色中的朱常洵这才醒悟过来,组织军队抵抗,但为时已晚,义军势如破竹,而且朱常洵有部下叛变,与义军里应外合,洛阳城破,朱常洵在洛阳城外被李自成抓住,数落他的罪状后当场杀掉,终年55岁。
不仅如此,义军为了泄愤,还把朱常洵大卸八块,朱常洵的原部下不忍大明王爷被侮辱,请求就地安葬,李自成同意了。
朝廷得知朱常洵被杀,崇祯皇帝罢朝三天,并上谥号“恭”,所以后世也称朱常洵为“福恭王”。
至于朱常洵的妻妾儿女,死的死,散的散,他的长子朱由崧逃往南方后,在明朝遗臣的支持下,建立了南明王朝,是为南明第一位皇帝弘光帝。
为读者介绍历史的人与事,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的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