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11 更新时间:2024/1/17 4:32:54

(宋江剧照) ?不过外号若是起得不合适,不仅不能够吓住敌人,有可能还会冒犯一些人,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梁山上有两位好汉的外号就显得十分狂妄,直接得罪了五虎将之一,若非宋江的关系,他们很难在梁山立足。 一、 梁山虎将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虽说梁山之上的大部分好汉都算得上是身怀绝技,但三十六天罡的平均实力明显是要高于七十二地煞,而三十六天罡中的好汉之间也有明显的实力差距。 梁山上武将类角色中最强的莫过于排行第二的“玉麒麟”卢俊义,任何其他好汉摆不平的敌人只要他出马通常都能够搞定,而在卢俊义之下便是五虎将了。 那五人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而关胜又是五虎之首,等于说在梁山的武将类角色中,关胜可以算是综合实力第二位的,当然,五虎之前的武功水平其实都在伯仲之间,相差不大。 既然如此,其他的好汉虽说不需要对关胜言听计从,但多少得保持敬意才是,若是冒犯了他,日子必然不会太好过,如此看来,有两位好汉还真就有可能冒犯关胜。 二、 两位狂人 关胜这角色的设定是啥?原著道:“小将当初在乡中,有个相识。此人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的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现做蒲东巡检,屈在下僚。此人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 这里交代得十分清楚,人家就是三国时期的武圣关二爷的嫡派子孙,世人皆敬重关二爷忠义,更不用说他的嫡派子孙了。 (关胜剧照) 然而你看看杨雄朱仝的外号,是否会让关胜尴尬?那朱仝外号是“美髯公”,若不了解三国历史的人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关二爷当年的外号可就是“美髯公”,等于朱仝这是在将自己与关羽相比,这还不是最过分的,他关胜是关羽的后人,你朱仝直接自比关羽,你什么意思?

(朱仝剧照) 再看杨雄,自称“病关索”,关索是关羽的后人,论资排辈怎么说也是关胜的祖宗了,无论杨雄这外号中的“病”是作何用法,在关胜看来都不会太合适。 你想想,若是这两位好汉与关胜打招呼,“大哥好,小弟是‘病关索’杨雄,旁边这位是‘美髯公’朱仝”,这关胜听着不别扭?显然施耐庵在创作这两个角色的时候压根没考虑角色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三、 宋江的亲信 抛开作者没考虑角色之间的冲突,默认这几人之间是互相知道对方存在却依旧能够在梁山上一派和气,那原因就只能是通过宋江这纽带了。 毕竟宋江是梁山的老大哥,他说话必然好使,即便关胜对朱仝和杨雄有意见,也会因为他的存在而收敛几分,至于宋江为何会力保朱仝和杨雄,答案就很简单了,这两位都是他的亲信呀。

(杨雄剧照) 朱仝是宋江的恩人,就不用多解释了,而杨雄当年差点被晁盖一句话给弄死,也是宋江将他保下,当时在读那段剧情的时候就有种“宋江在梁山立足未稳,想要多与一些好汉拉近关系才保杨雄”的感觉,事实也的确如此,宋江在做人方面的确很精。 朱仝和杨雄敢在关胜身处梁山之上时顶着这样的外号着实是够狂的,他们能够继续立足梁山的理由也只能是被宋江袒护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浅析晋朝名士的行为逻辑与社会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晋名士对后世的影响,为什么说晋朝差点毁了整个文明,什么是行为逻辑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名士辈出,被誉为“晋文化”的代表。晋朝名士的行为逻辑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修养、人际关系、政治表现等方面,这些逻辑在晋朝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风雅的晋朝名士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名士众多,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晋朝名士包括政治家、文

  • 朱元璋岳父入宫探女为何被赐死?《明史》义正言辞,真相却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回答这些问题,都要从朱元璋的发迹之路说起。 谁都知道朱元璋放着好好的和尚不做,去冒着杀头的危险揭竿而起,不是为了反抗谁,而是为了权力。权力有什么用,可以得到金钱,也可以得到女人。事实上不光是朱元璋,天下所有男人不都是如此吗?话说朱元璋从一个念经的和尚,一路走来袈裟变成黄袍,禅椅变成了龙椅,收获了最

  • 明神宗有个儿子,做藩王时终日沉迷酒色,被李自成杀害后分尸泄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朱常洵生于公元1586年(万历十四年),生母是郑贵妃,她在万历初年入宫做了妃子,因妩媚动人,深得明神宗宠爱,后来生下了明神宗第三子朱常洵,晋封皇贵妃,当时明神宗的王皇后没有生育子女,明神宗偶然宠幸一个宫女,生下了长子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在册立太子问题上犹豫不定。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制“有嫡立嫡

  • 上官婉儿到底有多风流?单单就凭这一点,武则天就得靠边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其实是一个出身非常悲惨的女子,她的家族全部被杀害,只剩下她和母亲逃过一劫。好在上官婉儿并没有因为武则天杀害了她的家人而记恨武则天,反而是发愤图强,希望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成功征服武则天。后来上官婉儿文采出众,也吸引了武则天的注意力,武则天向她出题进行考察的时候,上官婉儿对答如流,如此有才华的

  •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万历三大征谁最惨,万历年代三大怪事,万历新明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万历1573—1620年间,明朝明神宗皇帝发动了共计五次的对外战役,但是由于有两次规模较小,影响并不是那么巨大,唯有三次大的战争被历史铭记,所以被称之为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的结局以明朝的胜利为终焉,奠定了明朝的军事强国的地位,致使周边百国数年内都不敢来犯,但是这三场战争却又被后世

  • 明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朱元璋一个国策!民族骨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乎有人说了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然后有了“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暴打南亚小霸王,瞬间征服了世界。宋朝国强兵弱,我们除了惊叹于宋朝的文学艺术高峰,灿烂的文明,还给我们留下了“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明朝给我们留下了什

  • 隋唐历史:一代名相狄仁杰是武则天的拥护者还是大唐的忠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狄仁杰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断案高手、治世之能臣。除此之外,其实在历史上很多人对狄仁杰的政治立场是有争议的!狄仁杰算是大唐的三朝元老,如果说他是大唐的忠臣,武则天选择登基称帝建立“武周”之时,狄仁杰却是武则天的绝对拥护者。如果说狄仁杰是武则天的拥护者,那么在武则天晚年之时,狄仁杰一直劝说武则

  • 明朝的国姓是“朱”,难道百姓不能吃猪肉吗?朱元璋想到了一妙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朱元璋也是皇帝,受封建思想影响,古代皇帝名讳要避讳,朱元璋也不例外,因为朱元璋姓“朱”,所以既然“朱”是国姓,但是“朱”和“猪”是谐音,经常出现在百姓的饭桌上,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不能说吃猪肉以及杀猪肉了,总不能在明朝统治下,在街上喊卖猪肉或者杀猪吧,这显然是对皇族的大不敬。或者在大路上喊我要回家

  • 由于政局动荡,魏晋南北朝的“隐士”层出不穷,他们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隐士张羲,魏晋南北朝隐士名单,终南隐士视频大全

    引言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典型的“乱世”,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个时期的“隐士”也层出不穷,甚至逐渐成为士人的“生活潮流”。大批的隐士通过各种行为方式阐释自己的“隐逸”理念。“隐”有隐藏的含义,而“士”则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有思想,有能力的一类人的统称。“隐”正是这类人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 明朝灭亡百姓不念?非也!史话顾炎武,看南明遗民的国家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叛国有多严重,顾炎武生平简介,顾炎武子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每听到这句话,不少人内心澎湃,感叹自己虽是一介布衣,却也有挑起国家兴亡重担的责任。这句话最初是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书中原话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本意是指,保家卫国是庙堂之上的君主与其臣子所需要谋划之事,但是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