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朱元璋一个国策!民族骨气!

明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朱元璋一个国策!民族骨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99 更新时间:2024/1/19 9:48:06

于是乎有人说了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然后有了“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暴打南亚小霸王,瞬间征服了世界。宋朝国强兵弱,我们除了惊叹于宋朝的文学艺术高峰,灿烂的文明,还给我们留下了“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明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除了各种性格各异,奇葩的皇帝,还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气节。说到这句话,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纷纷提出了吴三桂,洪承畴,祖大寿等等。今天,编者在详细重温一下明朝那些宁死不屈,铁骨铮铮的帝王和将领。我们今天讲一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了一个国策,终其一朝都在遵守!

这个国策,一直到南明覆灭,皇家一直履行这个诺言——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明朝没有汉代的和亲政策,明朝的王昭君们都得到了保护——不和亲。明朝没有唐朝藩镇,宋朝的岁币政策——不纳贡,明朝终其一朝也没发生“割让燕云十六州”等割地政策,更没有晚清割让外东北,割让西北边陲丧失大片土地。明朝对于领土一直是步步死守,从东北日本海退到辽河流域,从北方戈壁退到长城以内,从新疆哈密退到嘉峪关,到了南明时期,在西南边陲还坚持了38年。这种精神不可谓不坚强,绝不割地赔款,死守到底。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各种顽君,给世人一种不学无术,荒废朝政的印象,其实他们是历代帝王中最有骨气的之一。同样是被俘,“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抓后,仍然以君王自居,宁死不屈,不答应任何条件。这边明朝立马换个皇帝,接着打瓦剌。反观,“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为了苟活,卑躬屈膝,甚至让女人任其玷污,最后都埋骨他乡。

李自成大军攻陷京城后,朱由检皇帝有多次逃跑的机会,却奋起抵抗,最后在煤山自缢殉国。最令人感动的是,他留下了一封遗书“我死后知道自己无脸去见列祖列宗,故摘掉皇冠,以头发遮面;你们可以分裂我的尸体,请不要伤害我的百姓”。试问历史上,有哪个皇帝能在临终前,想到了人民!

朱由检一心想做个好皇帝,想改变明朝腐朽的现状,中兴国家,他勤于朝政,不贪婪女色,兢兢业业。可惜明朝的根基已经腐烂,个人的力量,无力回天。

明朝不乏有很多以身殉国的忠心将领。卢象昇,曹文昭,孙承宗,秦良玉,马详林等均抗战到底,以死殉国。南明第一大将,李定国在西南边陲独自抗清17年。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皇帝,宁死不投降,坚持抗战到底,最后被吴三桂绞杀,又一次诠释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是最能展现民族节气,骨气的朝代。这种节气也要辨证看待,刚猛有余,柔韧不足。一场暴风雨过后,连根拔起的都是参天大树,能存活下来的都是能伸能屈的竹子。宋朝为何能享国300年,就是因为他们知道纳贡比打一场战争要合算得多的多。这些道理我们都懂,我们今天讲的是明朝那种民族骨子里的坚强不屈的骨气。

我不是明粉,但是敬重明朝!大家有和想法?可以留言交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唐历史:一代名相狄仁杰是武则天的拥护者还是大唐的忠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狄仁杰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断案高手、治世之能臣。除此之外,其实在历史上很多人对狄仁杰的政治立场是有争议的!狄仁杰算是大唐的三朝元老,如果说他是大唐的忠臣,武则天选择登基称帝建立“武周”之时,狄仁杰却是武则天的绝对拥护者。如果说狄仁杰是武则天的拥护者,那么在武则天晚年之时,狄仁杰一直劝说武则

  • 明朝的国姓是“朱”,难道百姓不能吃猪肉吗?朱元璋想到了一妙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朱元璋也是皇帝,受封建思想影响,古代皇帝名讳要避讳,朱元璋也不例外,因为朱元璋姓“朱”,所以既然“朱”是国姓,但是“朱”和“猪”是谐音,经常出现在百姓的饭桌上,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不能说吃猪肉以及杀猪肉了,总不能在明朝统治下,在街上喊卖猪肉或者杀猪吧,这显然是对皇族的大不敬。或者在大路上喊我要回家

  • 由于政局动荡,魏晋南北朝的“隐士”层出不穷,他们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隐士张羲,魏晋南北朝隐士名单,终南隐士视频大全

    引言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典型的“乱世”,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个时期的“隐士”也层出不穷,甚至逐渐成为士人的“生活潮流”。大批的隐士通过各种行为方式阐释自己的“隐逸”理念。“隐”有隐藏的含义,而“士”则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有思想,有能力的一类人的统称。“隐”正是这类人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 明朝灭亡百姓不念?非也!史话顾炎武,看南明遗民的国家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叛国有多严重,顾炎武生平简介,顾炎武子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每听到这句话,不少人内心澎湃,感叹自己虽是一介布衣,却也有挑起国家兴亡重担的责任。这句话最初是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书中原话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本意是指,保家卫国是庙堂之上的君主与其臣子所需要谋划之事,但是保天下,

  • 浅析东汉至南北朝墓券的研究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墓葬文化的背景,南北朝最惨的墓,东汉属于两晋南北朝吗

    文|编辑:日斤研究背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墓葬中常常会出现墓券。墓券是指陪葬物品上所贴的标签或牌子,通常会记录下墓主人的姓名、爵位、年龄、生卒年月、官职、陪葬品名称、数量等信息。墓券在考古学、史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珍贵的资料。研究目的:通过对墓券的研究,

  • 武则天给了士族以致命一击,在武则天之后,士族再也掀不起风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韦后还把丈夫李显毒死了,但老李家不是没有能人。李显改武显也改变不了什么本质问题,武显祭祀的时候可以祭祀武则天的爹,但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在祠堂里是没有位置的,只能作为李治的媳妇,那么就等于得把李治入赘到武家才能理顺关系。所以武则天怎么都对抗不了男权社会,因为她这个武姓继承字她跌,而不是她妈。除非全天下

  • 李世民宠幸武则天13年没有怀孕,嫁李治后连生六子,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据说武则天的母亲感到非常的担心,他不知道女儿为何会受到李世民的关注,可实际上这和外面的一个小小的传言有关,据说在武则天年少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道士来到过他的家里,说这个小小的女孩有真龙之气。虽然这个笑话并没有被任何人所取信,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个有一些封建和传统。还是感到有一些好奇,他不知道武则天的身上究

  • 明宪宗朱见深那么宠爱万贵妃,为何不能立她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见深一生痴爱万贵妃,万贵妃以一个卑微的宫女,半老徐娘之身,却能宠冠六宫,做了二十多年有名无实的皇后,令很多女性不能理解的是,明宪宗独宠万贵妃,为了万贵妃,不惜和生母翻脸,废黜了吴皇后,但是万贵妃作为朱见深最爱的女人,却始终没有机会成为正宫皇后,一生最高的名分也只是贵妃,这是为何? 其实明宪宗朱见深

  • 商丘城区发现6座唐代墓葬,河南考古再现城摞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介绍,此次考古发掘的唐代墓葬压在睢阳古城的西城墙下,从目前考古发现和墓葬情况来看,不同时期的城相互叠压,是非常典型的“城摞城”。2021年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启动了宋国故城考

  • 明代科举史研究-评郭培贵先生《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代科举一览表,明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明代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该书作者郭培贵先生是著名明史专家,著有《明史选举志笺正》、《明史选举志考论》、《明代科举史事编年考证》等书,其中《明史选举志考论》一书更是荣获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因而,该书汇聚了作者数十载的学术积淀,可谓是作者穷年累月、苦心孤诣的总结性学术论著。该书洋洋七十余万字,在把握学术动态、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