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以贸易换和平——北宋用“货币战争”克制了强大的辽朝

以贸易换和平——北宋用“货币战争”克制了强大的辽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99 更新时间:2024/2/9 14:26:41

引言

作为中国古代经济化高峰的北朝,虽然无力依靠军事手段有效压制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但是却善于利用自身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对周边民族施加巨大的影响力,将文化经贸活动作为调节民族关系的重要工具和辅助 手段。从宋辽之间持续近百年的互市情况来看,与武力压制相比,经济力量的影响无疑程度更深,影响面更大,影响力更持久。

“澶渊之盟”前后的宋辽互市贸易概况

宋王朝建立之初,北宋与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军事对抗不断,长期的战争状态给宋辽两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宋辽正式签订了“澶渊之盟”。盟书规定 : 宋“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贡辽,双方“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澶渊之盟”的签订给双方断断续续长达四十三年的战争,画上了休止符,开了宋辽之间近百年相对和平的局面。这种和平局面,对于保障宋辽人民安定的生活,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双方边境的经贸活动更是给宋朝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为宋朝赚回了更多的财富,获得了辽朝在经济上的“供养”。

宋真宗赵恒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与辽之间的官方贸易关系在北宋初年并未正式确立,双方的商贸交往多为边民自发性质。在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前后,随着双方关系的逐渐趋于稳定,双方在沿边各地设置多处“榷场”等进行边贸交易活动。“榷场”税收也成为各自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尤其是宋方在榷场贸易中“岁获四十万”。这项利润实际上完全可以弥补岁币的损失。在北宋末年徽宗时期的朝臣上疏 中就提到:“盖祖宗朝赐予之费,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复以予虏,中国初无毫发损也。比年以来,榷场之法浸坏,遂耗内帑。”这就是说,北宋早中期榷场贸易的利润完全可以弥补岁币带来的损失,只是在北宋晚期徽宗年间以后,由于榷场法坏,才出现岁币要从内帑中支付的情形。

除“榷场”贸易外,宋辽人民为满足日生活的需要,两地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无法统计的民间贸易活动。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村 2 号辽墓壁画《寄锦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品的跨地域流通,宋辽之间经济结合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辽朝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北宋。

在经贸往来中多半输出的是牲畜和畜牧业产品等原材料和半成品,北宋则以输出瓷器、加工后的成品为主,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决定了双方贸易的不对等性。贸易顺差导致宋辽两地之间的商品供需关系逐渐发展为在北宋主导下进行。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阿鲁召嘎查滴水壶辽墓壁画《敬食图》摹本

此外,因宋辽两地在经济类型上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双方的交往不仅满足了各自经济生活所必需,同时也使辽朝经济部分地融入到宋朝的经济体系内,宋辽“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加。

由于在经济文化上北宋处于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北宋铸币技术高、成色足,故而成为国际贸易中币值最为 稳定的通用货币,诸国“得中国钱,分库贮藏,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辽朝立国二百年间,通过贸易和战争,唐宋货币大量流入辽境,尤其在“澶渊之盟”之后,坐收“岁币”。巨额财富的流入大大刺激了辽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同时,由于铸币技术、原料成本等诸多条件所限,辽朝自铸货币数量稀少、流通有限,故而辽对宋在经济上,特别是在货币流通领域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依赖。辽朝境内流通的货币大多为宋币,而数量极为稀少的辽朝自铸币,其政治外宣的作用,明显大于其经济属性。从宋辽时期钱币的传世和出土情况看,其中九成以上都是唐宋钱币,辽朝钱币百不足一,也印证了这一点。

辽金窖藏“钱山”(辽阳市博物馆藏 王成科 / 摄)

“宋钱北流” 一方面缓解了北宋内部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辽朝基本放弃了货币的发行权,在经济活动中几乎完全使用宋币结算。这使得辽地的原材料商品通过自由贸易与宋钱一起源源不断地回流宋境。

存世量稀少的辽代钱币

“宋钱北流”对宋辽双方的经济影响

辽朝方面的情况是:“得中国钱,分库贮藏,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辽国境内流通的大量宋钱和每年收入的大量“岁币”,使其货币供应总量的增幅,远超经济总量的增幅,造成了辽朝出现类似现代社会“货币超发”的情况。以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货币的发行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辽地畜牧业产品和其他原材料,通过双边经贸活动源源不断地输入宋境,换回贵族和民间所需的各类宋朝商品。在经济上对北宋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剧,使辽朝上下在享受着丰富的宋朝产品的同时也慢慢消磨了斗志。辽朝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一部分利润,“无私”地交还 给宋朝这部强大的生产贸易机器,又转化为滋 养宋朝经济的养分。北宋利用自身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发达的商品经济,借助经贸交流,成功克制了强大的辽朝,取得了军事手段无法获得的利益。辽宋边境的贸易不仅导致辽国财富大量流失,北宋获得巨大的财富,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两地的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双方都乐此不疲,却忽视了在和平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强军强国的战略,双方都因武备废弛,为日后的亡国埋下了伏笔。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哈拉海场辽墓壁画《备行图》

货币是一种人人都需要的商品,如果谁能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谁就拥有无法限量的赚取超级利润的手段。辽朝因经济上受到北宋极大影响,实际上已经在无意中将本国的货币发行权交给了宋朝,以现代经济学视角审视“宋钱北流”影响下的辽朝经济,无疑是一场“货币战争”,对于我们当前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保持稳健的货币财政政策,抑制“通胀”、防止“流动性过剩”,维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亦有可资借鉴的启示意义。

更多文章

  • 生前饱受慈禧虐待,死后惨遭盗墓开膛,孝哲皇后尸身百年不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的傍晚,紫禁城内撕心裂肺的哭嚎声打破了这座庄严肃穆的宫殿内的宁静,哭声经由同治皇帝居住的养心殿内传出,此时的养心殿内,两位皇太后正襟危坐,同治皇帝的嫡母慈安太后痛哭失声,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也默默垂泪,而跪在地上哭泣的则是同治皇帝的后妃以及宫中服役的宫女和太监,能让这些人一起痛

  • 亦非阴鸷之谋、徒以恃宠溺爱—明宪宗万贵妃和纪淑妃的那段史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英宗在权宦王振的撺掇下,仓促出兵征讨入寇的瓦剌,临出征前,英宗册立只有两岁的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并命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以安定京师。当年八月,英宗在于土木堡之役中战败被俘,五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大明社稷危在旦夕。情势万分紧张之际,以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主战群臣们奏请孙太后

  • 3本民国历史文,主角凭着非凡的眼界、手腕与魄力,终成大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历史小说十大经典,民国历史看哪本书好,讲述民国历史的书籍

    一、《民国教父》 作者:叁拾伍短评:民国历史文,本文讲述1915年民国上海滩,江湖后辈翘楚的男主角,获后世的国安英雄记忆的加持,知晓家国的苦难,凭着非凡的眼界、手腕与魄力,在帮派林立的上海滩之中,快意恩仇,终成大势的故事。作者大大叙事老道,角色性格鲜明,大量的历史人物穿插在其中,鲜活又真实,故事推进

  • 崇祯说此人是明朝的“诸葛亮”,若他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究竟是谁能够让崇祯皇帝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呢?这个人就是是明末时期河北高阳的孙承宗,他当时担任东阁大学士,他的相貌也是很奇特的,他的体型高大挺拔,他的胡子还非常多,他的长相虽然很奇特,但是他的家里很穷,学业有成之后就去富贵人家当私人教师,教有钱人家的小孩知识。其中有一次他在去明朝北境的一户人家当老师的路

  • 5张长图看懂清朝皇帝的4种继位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皇帝顺序表及功过,清朝皇帝顺序表及在位最长的,清朝所有皇帝正确在位时间

    一、汗位推选制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后,八旗旗主都有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称为“八和硕贝勒”。清朝入关之前,后金采用“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土地必八家分据之”,汗位继承人也在八王范围内进行推举,这就是汗位推选制。努尔哈赤皇太极虽然继承了汗位,但囿于旧制,皇太极还要与其他三大贝勒

  •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皇帝的心思,真的很复杂,却也符合人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1457年2月15日,大明忠臣于谦的家中,突然,砰的一声,大门大开,一众锦衣卫气势汹汹进门。领头人说道:“于大人,对不住了,皇命所在,奉旨抄家!”于谦默然无语!于谦的管家壮着胆子,拦在锦衣卫前面,悲痛地说:“不,你们不能抓走老爷,他是清官,他是保卫大明的功臣。”但是,锦衣卫身负皇命,又怎么可能什么也

  • 晚清中国的真实照片:这才是“真实的大清朝”,别被电视剧忽悠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晚年真实的清朝照片,清朝怎么把明朝灭亡的,清朝一两银等于多少人民币

    #头条创作挑战赛#“对于过着富裕生活的人来说,烤鸡就像杂草一样。对于生活贫困的人来说,萝卜也是一种美味。”作为一种流行的视觉艺术,电视剧被期望具有戏剧性、冲突性和感人性。并不是历史纪录片,那么多我们看到的清代流行电视剧,讲的都是人物之间的故事,并没有真正捕捉到清末的真实生活状况。但是电视剧有着神奇的

  • 岳飞、文天祥自2003年后,历史教材中便不再称民族英雄,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文天祥简介,岳飞文天祥主要事迹,文天祥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如果要选出一个最有争议性的朝代,想必宋朝定然能够“夺魁”。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从宋朝开始,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之下宋王朝采取的安边守内的策略,却让中华民族自汉唐所铸就的刚武雄健的民族性格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对外,宋王朝选择称臣、纳贡;对内为了稳固统治,宋庭也是无所不

  • 清朝十二个皇帝,没有一个昏君,为何清王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583年,有一个24岁的少年凭借祖父与父亲馈赠的13副盔甲起兵,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成为建州女真首领。后来,经过三十余年征伐,在1616年,他又统一女真各大部族,建立大金,也就是最初的清朝。此人便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建立大金两年后,努尔哈赤不愿再将霸业局限在女真诸部族中,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中原之

  • 〈金榜题名〉(381)· 清朝 四 进士 袁桐 徐仁镜 吳筠孙 联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1,袁桐,汉军镶蓝旗人。2甲24名进士,散馆改山东潍县知县。2,徐仁镜(1870年-1915年),字莹甫,江苏宜兴县(今宜兴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徐致靖之子。徐仁铸之弟。光绪二十年翰林,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善书法,宗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李邕《云麾将军碑》,精通围弈、昆曲,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