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本民国历史文,主角凭着非凡的眼界、手腕与魄力,终成大势

3本民国历史文,主角凭着非凡的眼界、手腕与魄力,终成大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17 更新时间:2023/12/17 15:37:22

一、《民国教父》 作者:叁拾伍

短评:民国历史,本文讲述1915年民国海滩,江湖后辈翘的男,获后世的国安英雄记忆的加持,知晓家国的苦难,凭非凡的眼界、手腕与魄力,在帮派林立的上海滩之中,快意恩仇,终成大势的故事。

作者大大叙事老道,角色性格鲜明,大量的历史人物穿插在其中,鲜活又真实,故事推进节奏非舒服。作者大大用豪杰的视角,古龙式的语言,展现了民国上海滩的波澜壮阔,跌荡起伏,荡气回肠。民国军史与民国上海江湖事的融合,作者写的还是挺有意思的,上海滩帮派味十足,喜欢民国江湖文的书友自取。字数63万,连载中。

二、《抗日之民国药》 作者:沙发熊

短评:抗战文,男主角是医药巨头,重一朝生成为30年上海滩街头混混,眼见着外强凌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决心从自己擅的入手,实业救国。开始了以药救国之路,在血雨腥风之中,一路各方势力斗智斗勇,终成为一代民国药神。

作者大大文字功底很不错,故事节奏明快,情节悬疑迭起,布局合理,抗战系统文,通过利用系统的药品在战场里取得抗战胜利,情节常见,系统还算有点儿意思。语言极具时代气息,文字极富感染力,作者大大对各方势力分析极其透彻,从目前来看是一部不可多得佳作。字数99万,连载中。

三、《铁血大民国》 作者:大罗罗

以上就是3本民国历史文的所有内容哈,喜欢这个类型的书迷们记得点赞和收藏呢~

更多文章

  • 崇祯说此人是明朝的“诸葛亮”,若他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究竟是谁能够让崇祯皇帝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呢?这个人就是是明末时期河北高阳的孙承宗,他当时担任东阁大学士,他的相貌也是很奇特的,他的体型高大挺拔,他的胡子还非常多,他的长相虽然很奇特,但是他的家里很穷,学业有成之后就去富贵人家当私人教师,教有钱人家的小孩知识。其中有一次他在去明朝北境的一户人家当老师的路

  • 5张长图看懂清朝皇帝的4种继位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皇帝顺序表及功过,清朝皇帝顺序表及在位最长的,清朝所有皇帝正确在位时间

    一、汗位推选制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后,八旗旗主都有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称为“八和硕贝勒”。清朝入关之前,后金采用“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土地必八家分据之”,汗位继承人也在八王范围内进行推举,这就是汗位推选制。努尔哈赤皇太极虽然继承了汗位,但囿于旧制,皇太极还要与其他三大贝勒

  •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皇帝的心思,真的很复杂,却也符合人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1457年2月15日,大明忠臣于谦的家中,突然,砰的一声,大门大开,一众锦衣卫气势汹汹进门。领头人说道:“于大人,对不住了,皇命所在,奉旨抄家!”于谦默然无语!于谦的管家壮着胆子,拦在锦衣卫前面,悲痛地说:“不,你们不能抓走老爷,他是清官,他是保卫大明的功臣。”但是,锦衣卫身负皇命,又怎么可能什么也

  • 晚清中国的真实照片:这才是“真实的大清朝”,别被电视剧忽悠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晚年真实的清朝照片,清朝怎么把明朝灭亡的,清朝一两银等于多少人民币

    #头条创作挑战赛#“对于过着富裕生活的人来说,烤鸡就像杂草一样。对于生活贫困的人来说,萝卜也是一种美味。”作为一种流行的视觉艺术,电视剧被期望具有戏剧性、冲突性和感人性。并不是历史纪录片,那么多我们看到的清代流行电视剧,讲的都是人物之间的故事,并没有真正捕捉到清末的真实生活状况。但是电视剧有着神奇的

  • 岳飞、文天祥自2003年后,历史教材中便不再称民族英雄,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文天祥简介,岳飞文天祥主要事迹,文天祥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如果要选出一个最有争议性的朝代,想必宋朝定然能够“夺魁”。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从宋朝开始,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之下宋王朝采取的安边守内的策略,却让中华民族自汉唐所铸就的刚武雄健的民族性格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对外,宋王朝选择称臣、纳贡;对内为了稳固统治,宋庭也是无所不

  • 清朝十二个皇帝,没有一个昏君,为何清王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583年,有一个24岁的少年凭借祖父与父亲馈赠的13副盔甲起兵,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成为建州女真首领。后来,经过三十余年征伐,在1616年,他又统一女真各大部族,建立大金,也就是最初的清朝。此人便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建立大金两年后,努尔哈赤不愿再将霸业局限在女真诸部族中,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中原之

  • 〈金榜题名〉(381)· 清朝 四 进士 袁桐 徐仁镜 吳筠孙 联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1,袁桐,汉军镶蓝旗人。2甲24名进士,散馆改山东潍县知县。2,徐仁镜(1870年-1915年),字莹甫,江苏宜兴县(今宜兴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徐致靖之子。徐仁铸之弟。光绪二十年翰林,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善书法,宗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李邕《云麾将军碑》,精通围弈、昆曲,并能

  • 柳永丨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柳家是儒宦世家,祖父是县丞,有六个儿子,全都入朝为官;其中柳宜就是柳三变的父亲,他的父亲也是县令,柳三变是名副其实的“官三代”。 柳三变和两个哥哥从小就饱读圣贤书,满腹经纶,在老家被誉为”柳氏三杰”。少时学习诗文,柳三变怀的是功名用世之志,谁曾想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十八岁那年,柳三变决定

  • 签订《南京条约》的三个官员:两个是皇族,他们是何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京条约的签订的背景,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南京不平等条约

    一、耆英在三个官员之中,耆英的年纪最小,但地位、官职却是最高的。耆英出身满洲正蓝旗,是多罗勇壮贝勒穆尔哈齐六世孙。穆尔哈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二弟,在后金建立的过程中屡建战功,也是开国元勋之一。耆英的父亲名叫禄康,在乾隆朝担任侍郎,嘉庆时期官至东阁大学士。虽然耆英属于远支宗室,但家中十分显赫。耆英的仕

  •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进京见嘉靖住哪里?据说李鸿章死在那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胡宗宪用替杨金水、郑泌昌、何茂才等人遮掩“毁堤淹田”祸首,换来了联名给嘉靖上奏疏暂缓“改稻为桑”。嘉靖为了搞明白事情的原委,特地招胡宗宪、杨金水和谭纶进京面圣。编剧刘和平在书里详细描写了胡宗宪三人进北京城时的场景:“嘉靖四十年五月二十一的下午未时(13-15点),前门的官兵开始疏散进出人等,贤良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