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深刻剖析唐代球场建成与应用,以及对后世体育事业的影响

深刻剖析唐代球场建成与应用,以及对后世体育事业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0 更新时间:2024/1/20 12:36:25

文|依壹Talk

编辑|依壹Talk

有关唐人马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通过正史、笔记和诗歌的记载,并通过陕西乾县张淮王墓《马球图》的出土,得到了初步的认识,但关于球场的情况,由于史料的残缺不全,且没有图画作为佐证,人们对唐人球场的了解还很有限。

球场不仅是马球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了解唐代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唐代,球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足球,另一种是马球。

因为唐朝的皇帝们都喜欢玩球,所以马球成了贵族们最喜欢的一种体育和娱乐方式,再加上军队们也把马球当成了练武的工具,所以马球在皇宫内外,从中央到地方,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足球不像马球那样要求严格,只要有一块空地就够了。在五代之前,蜀王朝的都城成都,曾经出现过一种说法,就是在两座建筑之间,可以用来打球,这种说法,是唐朝的延续。

在唐朝初期,由于条件所限,马球场大多简陋,甚至还有一些“临时球场”,只是利用了一些空地。在唐太宗时期,“听说西域人喜欢打球,这也是一种习惯,所以就去看了看。”昨夜升仙楼有一群胡人在街上打球,想要联名一见,这胡疑联对此情有独钟,便聘之。”

这就是张新清在唐代初期所用到的球道和街面击球的情形。当然,这样的“临时球场”并不能算是标准,应该说,在唐朝,这样的“临时球场”并不少,甚至在唐朝的时候,都有很多。此外,也有私人球场供达官贵人使用。

唐文宗登基后,崇尚仁爱节俭,认为球戏和歌舞一样,很容易使人心灰意冷,便下令禁止娱乐活动,并下令将士们把球场的场地还给龙武军,以此来培养将士们的武艺,提高他们的骑术和战斗力。

随着唐代经济的繁荣和马球运动的兴盛,唐中宗以后,马球球场的修建就成了国家大事,也成了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到了唐宪宗时期,国家虽然危在旦夕,但是足球场的修建却没有停止,唐文宗在禁苑中修建足球场的时候,特将刻着“含元殿及球场等大唐太和辛亥乙未建”的石碑埋在了地下,这石碑已于1956年被文物工作者挖掘出来,含元殿是唐朝后期的重要宫殿,足球场被刻石,足见唐朝朝廷对足球场的重视。

在唐代,马球运动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政府对马球运动的管理和重视程度,以及马球运动的兴盛程度不无关系。至于私人球场,那就仅限于上流社会的名流和富商了。

唐朝时,长安人口数十万,人口稠密,土地价值不菲,而球场所占的面积又太大,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有个商人想要开店,却没有土地可供选择,他在东市附近买了一块很高的地,又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地面填满,至于其他地方,想要弄到一大块土地来做球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此可见,只有有钱的贵族,才有能力建造正规的球场。

京师长安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体育中心。球场的数量是全国最多的,在宫城,禁苑和里坊都有球场。宫城中的篮球场主要是为了方便皇帝打球。

在唐朝初期,梨园是最著名的皇家足球场,梨园足球场位于禁苑之中,禁苑位于北城光化门,芳林门以北,占地极广,几乎囊括了整个禁苑。

史书上记载着唐中宗、唐玄宗及其他几位皇帝都曾在梨园球场活动的情景。唐中宗曾经在梨园球场举办过拔河和马球比赛,其中尤以马球比赛最为著名。

景云年间,吐蕃使节来长安迎娶金城公主,汉人和藏人都上台表演球技,唐朝开始的时候输得很惨,后来临淄国王李隆基带着附马杨慎交和武秀,和十名吐蕃球员交手,杨慎交和武秀在京都都是赫赫有名的球手,李隆基也不是省油的灯,骑马横冲直撞,所向披靡,最终唐朝的球手获得了胜利。

《封氏闻见记》卷六中对这次马球比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录,从而使梨园球场成为我国古代最有名的球场之一。

唐初街头击球也很常见。长安大街,南北有十一条,东西有十四条,其中有六条主街,纵横交错,最宽的是承天门横街,宽度达到了一百零一米,而朱雀门,宽度也达到了一百四十七米。

如此宽阔的街道,如此稀少的车辆,完全可以把这里当成一个“临时球场”。除了京师,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根据一些资料,比较著名的有:邪州,南梁,洒州,徐州,蔡州,彭城,潞州,荆州,范阳,成都,桂州等等。

成都人"富而好乐,马球运动更是兴盛,在敬宗时期,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向朝廷进贡各种颜色的马球球衣五百件",可见四川人对马球的喜爱.

说明在四川地区,比赛场面尤为壮观,前蜀王建时,对马球给予了高度重视,球场和球门均为前蜀国正式命名,球场命名为神武厅,球门命名为神武门,虽然是五代十国时期,但前蜀马球的水平却是唐代的反映。

马球是一种骑马飞奔,用棍子击球,以进球多寡来决定胜负,所以在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双方都会进行激烈的比赛,当然,这也是一种危险的比赛,经常会发生意外。

唐朝的时候,为了让球场变得更加平坦,所以用人力来修整球场,是很自然的事情。韩愈的《造球场千步平如削》,指的就是彭城的球场,事实上,很多球场都是这样做的,这首诗中的“千步”并不是确切的意思,但球场“平如削”却是接近事实了。除了平整之外,唐人对球场的规模和质量也非常重视。

禁苑里本来就有一个梨园球场,文宗年间又建了一个含元殿球场,不管含元殿球场是建在原来的地方,还是另辟一片新地,都是以新代旧。据估计,涵元殿的球场要比梨园的球场更平整,更标准。人们为达到“平如削”的境界而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著名球手验马武崇训和杨慎交以油筑场,目的是使场地平整结实,唐代的油已有动物油和植物油之别,植物油中也有麻油、杏油、奈油等,用于油衣(雨衣)、油船(防止漏水)的油为桐油,不管球场用油为何种,浇遍整个球场,用油数量当十分惊人,球场造价可想而知,只有势大财巨的附马武崇训、杨慎交等人才有能力兴建。

这既是唐代官府生活奢靡的表现,又是较为先进的营场技术的体现。这是一片平坦而坚固的草地,马匹经过之后,会留下一道浅浅的脚印,这样既能保护球场,又能保证球场的连贯性,同时,这片草地和地面结合在一起,灰尘和杂草都会大大减少。

所以这种球场虽然是私人建造的,但在唐代仍然属于高档球场,比较罕见。

这类“草皮球场”,虽非管理人员有意种植草皮,但当时已注意到杂草生长较低,不会影响马球比赛,便有意保留下来,甚至于得到了皇帝的准许。这样的“草场”,可以减少人和马匹的伤势,虽然赵宰相没有明说,但也是客观存在的。

马球比赛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也是士大夫们的一项重要娱乐项目,无论在军训或士大夫们的比赛中,总会有很多人来观看,观众的情绪和比赛的气氛融为一体,使得比赛场面更为精彩。

一般正规的球场,都是有围墙的,韩愈所写的彭城球场,就是“短墙,三面环透”,再高一些的球场,就有了观众席,即“看棚”。唐末月灯阁球场,就是唐代球场的一个缩影。

咸通十二年春天,新科学子们打完球后,都会到月灯阁去喝酒,观众席上的遮阳篷早已被撤掉,观众们可以随意“纵观焉”,激烈的比赛让读书人们忘却了自己的身份,不顾仪态,只顾着看球。

有观众席的球场多了去了,桂管(桂林)球场的观众席上,也有女子参赛。在唐代,除了马球的训练和比赛,还举办了许多活动,事实上,马球球场成了大型的政治、军事和文娱活动中心,这也是马球发展的一个侧面。此外,还经常举办其它的运动竞赛和文娱活动。

泅州体育场,彭城体育场和徐州体育场成为大型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且,这个球场还是一个赌博的场所。有“击球状元”之称的唐嘻宗,也是个好赌徒。宦官田令孜上书陈敬煊和他的亲信杨师立,牛助,罗元呆镇守蜀中,唐嘻宗下令,一切以击球结果为准。

在赌局中,每一场比赛,都要在球场上建一个球门,设一个奖品,皇帝戴上发髻,将军们行礼,皇帝走进讲台,皇帝坐上宝座,将军们跪在下面,马匹站在球场两侧,以示英雄。神策军吏念完赏格,统领将球放在场上,众将策马向前,谁先拿到球,谁就是胜利者。

这一次,陈敬暄更是一举夺魁,当上了西川节度使。西川节度使是个重臣,如此重要的事情,却要由马球的输赢来决定,足见唐嘻宗的荒唐,亦可见马球的重要性。

综合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唐代球场的轮廓。宽阔平整的场地四周用矮墙与外界隔开,靠近场地的边缘看棚栉比,每棚都有一层薄薄的帐幕遮挡,在正中往往会有讲武台,台上是皇帝的专门座位。

有些球场就在佛阁的旁边,能够在上面观战,那是文人才有的特权,不仅能够居高临下,俯瞰全场,还能饮酒作乐,比赛场的两边,都有球门,球门背后,是红色的旗帜。

比赛开始了,身穿两种不同球服的球员,骑着红牛毛为缨级、黄金为羁的骏马,在中场进行激烈的争夺。这些训练有素的骏马,往往“不鞭蹄自疾”,球员们各显神通,施展出“侧身转臂着马腹”的绝技,有时用拐杖把球打进球门,这时鼓声大作,全场“欢呼声四起”。

比赛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观众席上的帘子已经被掀开,观众席上的文人墨客们也都走了出来,倚在栏杆上观看比赛,有人立刻开始记录。这一切,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今天,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之所以如此繁荣,也与唐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徐倬:《全唐诗录》

[3]. 刘昫:《旧唐书》

[4]. 李昉:《太平广记》

更多文章

  • 一名汉军将士,项羽被分尸时抢到一块而被封侯,后代出了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杨喜生年和出身不详,楚汉战争爆发后,他投靠刘邦一方,被任命为郎中骑(一类武官),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了一些战功。根据史料记载,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边自杀后,并没有留下全尸,而是死无全尸,因为刘邦曾经下令,谁能取得项羽的首级带到他面前,赏赐千金,加封万户,所以每个汉军将士在跟项羽交战时,都像不要命

  • 每天一个围棋小故事(刮骨疗毒---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叫华佗,一直仰慕君侯的英雄气概,今天特地来帮君侯治伤。来人报上姓名。众将士连忙把他接到中军帐内,华佗仔细地检查关羽的伤口,时而摇头,时而蹙眉。“先生有什么方法能医好我的伤吗?”关羽问道。华佗回答道:“君侯的伤口,只有割开皮肉,用刀子刮去骨头上的毒才可以治愈。我需要立一根柱子,在柱子上吊个环,把君侯

  • 孙权沦为守门将,刘备墓貌似衣冠冢,唯有曹操墓至今仍未真正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孙权的墓;孙权于公元211年将政治中心从京口迁到秣陵,次年建石头城,改“秣陵” 为“建业”,由此揭开了南京建都史的第一页。252年,孙权死后葬于钟山南麓的高岗上,葬处得名“孙陵岗”,后人又称“吴王坟”,上世纪四十年代,孙陵岗改叫“梅花山”,但孙权是否真的就葬在梅花山,学术界尚无定论。 蒋陵

  • 黄梅蔡山的传说(四)李世民巡游江心古寺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蔡山简介,黄梅县蔡山李定娥,黄梅县中山寺的故事

    (梅亚东、梅学书根据民间传说搜集整理)供稿:梅学书 责编:秋歌

  • 郡县制今天看来顺理成章,其实在当时,对于秦朝来说脑洞是很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的郡县制内容,秦朝实行郡县制是为了什么,秦朝的郡县制主要内容和特点

    其实野心并不大,刘邦才是秦始皇式的人物。华夏文明延续了千年的分封制,老百姓已经惯了独立,突然有一天说要实行中央,是逆大众思维的,“始”皇名副其实。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朝廷实际上发生过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议,王绾与时任廷尉李斯各执一词。于是秦始皇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郡设置守、尉、监,这在当时都是创新,组

  • 浅聊秦始皇的功绩,他对规则最大的贡献,就是采用了郡县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始皇帝统一六国的过程,相当于解决分封制缺陷的过程。郡县制很容易理解,就是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其他都是分支机构,要论其意义,它应该是工业文明来临之前,最先进的制度,这是始皇帝在制度建设上的最大贡献。只是两千年的中华帝国,秦之后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完整地推广郡县制,这个郡县制,犹如中华帝国体制的开源。这就好

  • 历史上竟然还有一个魏高帝?此人是曹操的爷爷,也是曹氏发家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后来的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又在曹嵩的头上新增了一个,魏高帝,魏高帝是谁?是曹嵩的养父曹腾,那这个曹腾又是何许人也? 在《三国志》中,有一小段关于曹腾的介绍,曹腾本是西汉丞相曹参之后,是东汉的一名宦官;在汉安帝时期,曹腾任黄门从官。后来在汉顺帝做皇太子的时候,因受邓太后赏识,做了太子伴读,深受汉顺

  • 历史上的飞毛腿杨大眼快过战马!赫赫武功盖过三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杨大眼,名字比较粗俗,一看就知道他不是寒门就是胡人。确实如此,杨大眼是氐族人,他的祖上曾经在中国西北部建立了一个割据政权,叫做后仇池国。杨大眼有个比较厉害的祖父,名字相当霸气,叫杨难当,是后仇池国的权臣。后来因为招惹了正如日中天的刘宋王朝,杨难当在故地混不下去了,只能到陇右投靠北魏。到了北魏太和中

  • 马鸣谦:杜甫、马勒与《第九交响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大历元年(766年)暮春,自云安来到夔州。 客居夔州将近两年,健康状况堪忧,又要为生计辛劳,杜甫却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前后两个秋天,他在创作上都很高产,几乎一天一首的频度。 大历三年(768年)正月登舟出峡,先至江陵,过后漂泊湖湘。 大历五年(770年)冬,在由潭州往岳州的舟船上病逝。 时间切换到1

  • 1800年后,曹操陵墓终于被找到,其生前“不封不树”遗嘱引发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至此,曹操陵墓的具体位置争论尘埃落定,河南省文物局宣布,曹操陵墓地址位于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一带,这座陵墓也被称为“曹操高陵”。曹操高陵坐西朝东,平面呈“甲”字形。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大墓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为一座带有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墓葬墓道斜坡长39.5米,宽9.8米,主要由前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