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阳明和王学,在议礼之中其实一直是世宗的工具

王阳明和王学,在议礼之中其实一直是世宗的工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95 更新时间:2024/1/19 16:32:43

阳明是一个非有想法的人,为人处事十分有原则,心中一直在惦记着之前江西出行的封赏事宜,但是因为迟迟没有落实,他也提高了自己的戒备心理,一直没有继续后面的行动。后来君主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并且给了他相关的惠利,王阳明这才开始赴命。王阳明掌握权利之后,在很多事情上都亲力亲为,有很清醒的理政思维,在处理地方事宜上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很受君主的赏识。在多起平定叛乱的事件之中,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论功行赏的时候,王阳明将自己所做出的功绩一五一十罗列了出来,但是却引来了皇帝的不满。

君主觉得他有夸大功绩的嫌疑在,由此也可以见得,王明阳并不受圣上器重,只不过是巩固皇权的一枚棋子罢了。等到嘉靖七年的时候,王阳明已经深受痼疾困扰。他的一生兢兢业业,致力于为百姓谋福利,百姓们对他都有着极高的评价,但是唯独却不受皇上的器重。王阳明逝世之后,还被有心之人拿来做章,说他擅离职守,没有尽到自己的职务。由此上升到了他的学说,被批判为歪门邪道,蛊惑人心的思想,不具有任的参考意义。这完全是因为在礼议的后期,王明阳的学说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是微乎其微了,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便开始顺大流,贬低王阳明的思想和学说。

在议礼的争论当中,为了尊亲,皇上选择了程朱理学,不断提高其地位。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要夸大程朱理学的影响力呢?这是因为这一学说和理论是权力的化身,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皇权至上,才会让君主利用权力的障眼法来保护其合理性。对于君主来说,对于学说和理论的学术性他们并不在意,他们更在意的是皇权的威慑力,对于社会的影响力。王阳明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皇权和心学注定是不能共生的,所以最后才落的如此下场。但是在远离朝政中心的其他地方,王学依然在流传着。

人们对于王学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正是因为王学才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不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性。但是王学是君主用来固权的工具,却是不争的事实。

更多文章

  • 唐代数量众多的舞马从何而来?又是如何管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会跳舞的马叫啥,马镇舞马,唐代牧马图

    舞马雄健的姿态与大唐盛世的晚宴形成了鲜明的映衬,象征着大唐的辉煌与繁盛。 透过这首来自盛唐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舞马在唐代流行的盛况,并且 舞马已经成为了当时贵族之间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植所撰写的献文帝马表中就有记载,对于舞马的要求“形法应图,善持头尾”。由此我们便足以见得,

  • 唐朝有个厉害女人,李世民也怕她三分,朱元璋因她才恢复殉葬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宁妃为朱元璋殉葬了吗,李世民殉葬妃子名单,唐朝最传奇的人物

    可到了明朝时代,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又重新恢复了殉葬制度,朱元璋这一做法,自然受到许多后世学者的口诛笔伐,但朱元璋自己难道不知这种制度太残忍吗?他为什么要恢复这种殉葬制度呢?说来还跟唐朝一个女人有关。朱元璋能从一个讨要的乞丐做起,一直做到明朝开国皇帝,自然有过人的本事,据说朱元璋最喜欢读的书就是《资

  • 天策府——玄武门之变后,第一时间被废除的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天策府历史简介,天策府项目信息,唐代设置了哪些大都护府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以右领军大都督的身份,带领大军攻下洛阳,击败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李世民因战功显赫而名声大振,唐高祖命他掌握东部平原文、武两方面的大权,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且允许他在洛阳开府——天策府。天策府位列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

  • 宋朝的官就像临时工,一把手还不如通判,包拯和岳飞到是有点实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有首辅的说法吗,宋朝官职和今天对照一览表,宋朝大臣都是什么官职

    唐朝开始这种官制就以经开始在用了,到宋朝时用的比较完美。在宋朝官是用来记算挣多少钱的,职位是一些虚的,差遗却是真正实权的。我们一个一个的说说。先说一下官,在宋朝官分品级,一品的中书令,二品的太尉,三品的正奉大夫,四品的太常卿,五品的诸中大夫,六品的奉直大夫等等,职也分很多种,比如学士等就是一种学术的

  • 明太祖去世后,朱允炆为何将祖父匆忙下葬?给朱棣留了造反的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明史》中关于建文帝削藩的记载。靖难之役中,朱棣起兵造反就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各地藩王还未入京,就将先帝下葬。”朱棣打出这个旗号,就是说朱元璋死的不正常,是被朱允炆给谋害的。当然这是朱棣胡乱编造的,根本没有这个事情,只是为了给夺位找个理由。那么建文帝为何没有停尸七天,就将祖父给下葬了呢?其实有三

  • 唐高祖后人墓挖3年,极奢头饰公主容貌被还原,果然是美人配凤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谈及西安,我们会想起它瑰丽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满地遍及古物且历经13个朝代兴亡的古都遗址。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默默地守护着时代的更替,见证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或辉煌,或悲壮,或温婉,或悲伤欲绝。每每谈及这些故事,我们似乎也回到了那些古老的年代,带着文人墨

  • 唐太宗时期,有个帝国恳求要融入唐朝,为何没有答应?后来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在现今世界上,诸国林立,把所有大小国家全部算上,可以说足以比拟天上的繁星。国家的存在就免不了相互交往,而在如今的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保证自己国家的主权,强大如我们如今的中国,当初也经历十分艰苦的独立奋斗过

  • 李贵教授本周五将入川开讲:从苏轼理解宋朝,也从宋朝更深理解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近些年来,苏轼所身处的宋朝文化,在大众群体中越来越“出圈”。很多关于宋朝文化的书很畅销,关于宋朝的电视剧也有很多粉丝。宋朝为何如此有魅力,其迷人之处何在?3月24日上午10:00,“东坡大家讲”将在眉山三苏祠开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贵教授将作为首期重磅主讲嘉宾从沪上入川开讲。本次演

  • 李渊自己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那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为什么帮李建成,李渊和李建成照片,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

    李渊带兵攻入长安后,拥立了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而杨侑则封李渊为唐王,同时,作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也被封为唐王世子。所谓世子,说白了就是接班人,而在之后不久,李渊代隋建唐,而李建成自然而然的就由世子升级为太子。因此,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使然,也是完全合乎法理的。况且,李建成

  • 明朝忠臣被杀后,孙太后以泪洗面,行刑的刽子手也因愧疚自刎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少羽自刎,女子仰头自刎,大明遗臣是谁杀的

    于谦,出生于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从小便志向高远,仰慕文天祥那样的气节风骨,而他最为著名的《石灰吟》则是在12岁的时候所写的,之后在23岁的时候考取进士,在宣德元年,被明宣宗朱瞻基任命为御史,并带其一同征讨谋反的汉王朱高煦,也是得到了朱瞻基的赏识。之后也是由于出色的能力,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