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太祖去世后,朱允炆为何将祖父匆忙下葬?给朱棣留了造反的理由

明太祖去世后,朱允炆为何将祖父匆忙下葬?给朱棣留了造反的理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27 更新时间:2024/2/7 13:25:04

这是《明史》中关于建文帝削藩的记载。

靖难之役中,朱棣起兵造反就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各地藩王还未入京,就将先帝下葬。”朱棣打出这个旗号,就是说朱元璋死的不正常,是被朱允炆给谋害的。当然这是朱棣胡乱编造的,根本没有这个事情,只是为了给夺位找个理由。

那么建文帝为何没有停尸七天,就将祖父给下葬了呢?其实有三点原因,第一点原因是天气原因,在记载中:

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时,朱元璋已经病入膏肓,御医们诊断后束手无策。到了五月二十二日,朱元璋病逝于西宫中,享年七十一岁。朱元璋病逝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变得炎热,遗体的保存是个巨大的考验。

古代没有保存遗体的技术,加上五月已经进入夏季,尸体的保存更加困难。建文帝登基后,可能是从天气方面考虑,同众臣商议后,决定将朱元璋安葬。可是这也让朱棣,有了造反的理由,就是各地藩王,都没能见到明太祖的遗体。

第二个原因,建文帝自己的考虑,建文帝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登基。这个身份确实尴尬,他的父亲朱标是太子,在群臣中德高望重。朱标当皇帝,不仅文臣武将尊奉,外地的藩王也会老老实实。

朱标跟随朱元璋打过仗,对于明朝的建立,是立过大功的。朱标在明朝开国功勋中,影响力很大,他当皇帝已经是群臣心中认定的事情。可惜朱标先于朱元璋六年去世,没有当过皇帝,造成了朱允炆的尴尬。

朱允炆没有父亲的威望,只是朱元璋立嫡的观念深刻,才把孙子朱允炆扶上了皇太孙的宝座。对此,群臣表面没有意见,但是内心对朱允炆并不认可。在大家的心中,朱允炆无功无德,是不堪储君之位的。

群臣中都有如此想法,那么各地藩王同样不满,心想为何不是自己当皇帝?朱允炆为了达成既定事实,快速将祖父安葬,然后登上了皇位。朱允炆急着登基无可厚非,毕竟只有他的爷爷支持他登基,满朝文武对他的储君之位并不认可,在记载中:

“辛卯,葬孝陵。”

朱元璋去世后六天,建文帝将祖父下葬,就是比停尸七天早了一天。这就是给朱棣留下了把柄,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靖难之役。

第三点原因,是朱元璋临终的嘱托。朱元璋作为一代雄主,对于自己的儿子们,再了解不过了。他知道朱允炆威望不高,而他的儿子们手握兵权,镇守一方。在临终前,朱元璋很可能,嘱咐孙子早早登基。

朱元璋可以说,心心念念为大明王朝考虑,生怕帝国再次陷入混乱。建文帝遵从了爷爷的遗命,在第六天将爷爷下葬,然后在当天登基为帝,在记载中:

“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明太祖朱元璋下葬,当天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为帝。等到各地藩王入京后,朱元璋已经被下葬,他们只得拜见了新帝。可以说,这时他们心不甘情不愿,但是无奈认了建文帝这位皇帝。

此后,建文帝朱允炆听从部下谋士的建议,开始大力削藩。周王朱橚的王位被废除,封地被收回,削去爵位。建文帝接着把目标,投向了北方的燕王朱棣,准备削去朱棣的封地。

朱棣马上征战几十年,哪里肯束手就擒?选择起兵造反。建文三年,朱棣率领燕军,攻入应天府,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进入应天后,当即宣布登基为帝,明朝正式进入了永乐盛世。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高祖后人墓挖3年,极奢头饰公主容貌被还原,果然是美人配凤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谈及西安,我们会想起它瑰丽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满地遍及古物且历经13个朝代兴亡的古都遗址。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默默地守护着时代的更替,见证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或辉煌,或悲壮,或温婉,或悲伤欲绝。每每谈及这些故事,我们似乎也回到了那些古老的年代,带着文人墨

  • 唐太宗时期,有个帝国恳求要融入唐朝,为何没有答应?后来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在现今世界上,诸国林立,把所有大小国家全部算上,可以说足以比拟天上的繁星。国家的存在就免不了相互交往,而在如今的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保证自己国家的主权,强大如我们如今的中国,当初也经历十分艰苦的独立奋斗过

  • 李贵教授本周五将入川开讲:从苏轼理解宋朝,也从宋朝更深理解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近些年来,苏轼所身处的宋朝文化,在大众群体中越来越“出圈”。很多关于宋朝文化的书很畅销,关于宋朝的电视剧也有很多粉丝。宋朝为何如此有魅力,其迷人之处何在?3月24日上午10:00,“东坡大家讲”将在眉山三苏祠开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贵教授将作为首期重磅主讲嘉宾从沪上入川开讲。本次演

  • 李渊自己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那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为什么帮李建成,李渊和李建成照片,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

    李渊带兵攻入长安后,拥立了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而杨侑则封李渊为唐王,同时,作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也被封为唐王世子。所谓世子,说白了就是接班人,而在之后不久,李渊代隋建唐,而李建成自然而然的就由世子升级为太子。因此,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使然,也是完全合乎法理的。况且,李建成

  • 明朝忠臣被杀后,孙太后以泪洗面,行刑的刽子手也因愧疚自刎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少羽自刎,女子仰头自刎,大明遗臣是谁杀的

    于谦,出生于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从小便志向高远,仰慕文天祥那样的气节风骨,而他最为著名的《石灰吟》则是在12岁的时候所写的,之后在23岁的时候考取进士,在宣德元年,被明宣宗朱瞻基任命为御史,并带其一同征讨谋反的汉王朱高煦,也是得到了朱瞻基的赏识。之后也是由于出色的能力,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

  • 唐朝真是“以胖为美”?看完杨贵妃真实体重,你还想穿越回大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提到唐朝的审美,普罗大众的第一想法就是唐朝以胖为美。只因这个看法在世间实在是已经根深蒂固了。从出土的唐朝各个陶俑,或者是唐代的仕女图中大致也可以看出,里面的美人确实是有些丰满。而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在人们的心中也确实成为了"胖美人"。以至于现在一些身材丰满的女子,都想要穿越回大唐去。那么唐朝

  • 史林探秘:爱新觉罗家与明朝的恩恩怨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爱新觉罗和明朝关系,史林探迹,明朝十六帝墓详解

    1388年高丽王朝的名将李成桂谋朝篡位,建立李氏朝鲜王国。这个李成桂可是那个时代的狠人一名,破红巾,平倭寇,却元军,征女真,周边的势力除了明朝都被他打了一个遍。而爱新觉罗家在史册上留名的最早的家主,名为爱新觉罗孟特穆(又名猛哥帖木儿)。由于跟野人女真有仇,所以他率领爱新觉罗全族躲到了朝鲜。本来爱新觉

  • 〈金榜题名〉(205)· 清朝 进士 于君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進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于君彦的书法:北有同仁,南有回春,这是对开于南街之福州回春药店的最高赞誉。回春药局创办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为浙江仁和县张氏开办,光绪年间进士于君彦为其题写了回春招牌。清道光十年(1830年)

  •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他凭什么在金朝灭亡之后孤军奋战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坚守巩州城这座孤城的,就是金国临洮路兵马都总管郭虾蟆。国家灭亡了,西北各州县一个个相继投降了蒙古人,他坚守这座孤城能守得住吗?这个严峻的问题不能不让郭虾蟆焦虑。这时,侍卫官报告说:“汪世显又派使者劝降来了。”汪世显是已经归顺了蒙古军的绥德州(今陕西绥德县)元帅。他多次派人来劝郭虾蟆投降蒙古人,都被郭

  • 乾隆刁难:清朝一年有多少人生又有多少人死?刘墉如何巧妙作答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今天故事的主角乾隆,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而又颇具争议的一位了。先不细数他的功过,看看他对手下大臣刘墉的刁难:一日乾隆问:"京师九门每天出去多少人?进来多少人?刘墉答道:"两人儿!" 同时伸出双指。乾隆心中可有大大的问号了,但他按下不表,又送上难题一个:“清朝一年有多少人生又有多少人死?”刘墉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