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美国人替太平军打清军,仗着是外国人为所欲为,李鸿章怒将他溺死

一美国人替太平军打清军,仗着是外国人为所欲为,李鸿章怒将他溺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4/1/16 15:33:55

在热兵器时代下,装备先进火器的军队,在和兵器的明进行作战时占有战场的绝对优势,但是冷兵器和热兵器的较量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战斗就是典型的“冷热交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清政府才节节败退,清朝官兵也彻底领悟到了热兵器的威力。

曾经有一个美国人组织了一支洋枪队,还替太平军打清军,最终鸿章一怒之下便把他溺死了,他就是洋枪队队长白齐文。

华尔初创洋枪队 白齐文被清军辞退

从鸦片战争以来,英国率先强迫清政府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大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西方列强凭借着强大的武器来到中国,发动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另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豪杰揭竿而起,便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轰轰烈烈,很快就打到了南京,一大半国土都被太平天国纳入了管理范围,和清政府对峙僵持着。这时清政府招募了很多外国的雇佣军来帮助清朝对付太平天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华尔创立的洋枪队了。

华尔创立的洋枪队帮助清朝多次击溃太平天国军队,为清朝立下了很大功劳,清政府十分信任他、也很依赖他,曾一度任命他为大清副将,还声称洋枪队是“胜军”,华尔威名另太平军闻风丧胆。但是不料,华尔在一次和太平军的战斗中被击毙。

华尔死后,洋枪队溃不成军,走了一大半,但是洋枪队并没有解散,很多人还指望在队伍中继续帮助清朝打击太平军获得巨额收益呢。所以华尔死后洋枪队由副队长白齐文统领,但是此时洋枪队已经实力大减,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而且白齐文品行不端,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倒把之人,眼中只有利益二字。

这样洋枪队的雇佣军跑着远来中国冒着生命危险就是为了赚清政府的钱,因为武器装备比较先进,多次帮助清政府打了胜仗,所以很是心高气傲,甚至连清军老大李鸿章都不放在眼里,多次和清军发生冲突。再加上白齐文脾气暴躁,最不能忍的就是别人批评他,所以有时连李鸿章都敢顶撞,李鸿章也很讨厌他,但是看他能打太平军,所以有时也就忍了,但是有一次白齐文是彻底把李鸿章气怒了。

一次白齐文和清军一起押运军饷,路途中和清军发生了矛盾,白齐文一气之下拿着枪口子就对准了清军,还把价值数万两的军饷给抢走了。这么多钱清朝当然不会放任不管,于是派官员去查,一查便把白齐文查了出来,李鸿章一怒之下撤了他的职务,决定从此不再用他。

洋枪队投靠谭绍光 替太平军打清军

白齐文仗着自己是外国人,李鸿章不敢拿他怎么样,被辞退之后依旧厚着脸皮李鸿章求情,还动用人脉找有地位的美国人帮他求情,多次表示会服从管理,李鸿章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所以根本不在打理他的。白齐文试探了好几次没有结果,但是还要继续在中国捞钱,于是转身就投奔了太平军。

白齐文带着仅存的几十个零零散散的洋枪队来到了太平军苏州守将谭绍光的地盘。希望在太平天国能够得到重用。当时的太平军已经见识过洋枪队的厉害,所以不计前嫌收留了洋枪队。谭绍光和白齐文交流一番后,准备调出两千太平军接受白齐文带领的洋枪队的训练,但是此时的洋枪队人数和能力都有限,所以仅帮太平军训练了一千军队。

有些早先离开洋枪队自谋生路的队员,听说队长白齐文在太平天国混的还不错,待遇甚至比清政府那边还要好,所以很多原来的队员纷纷找上门来继续投靠白齐文。这事传到李鸿章耳朵里,让李鸿章即震惊又担心,于是加紧了对还在在清政府这边其他洋枪队的控制。

再后来太平军和清军的战斗中,经过白齐文训练的军队依旧由太平军将军带领,而白齐文只能带着自己的一伙人参与战斗,这也充分表面了太平军对白齐文的不信任,恐怕他们造反。白齐文也很无奈,但是不能再去投靠清军啊!所以有难处也就忍了,毕竟能赚到钱才是洋枪队最重要的目的。

此时洋枪队人数也只有百十人,根本影响不了战局,在和清军的战斗中,太平军节节败退,白齐文也只好向太平军出谋划策,但是太平军将领根本不会听从,白齐文很无奈,得不到重用,此时洋枪队队员也都埋怨他当时为什么要和清军闹翻,还纷纷向白齐文提出退队,白齐文只和向谭绍光说明了一下情况,谭绍光心想这群残兵败将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也帮不上什么大忙,而且天天还要向他们付报酬,所以就同意他们离去,还给了他们很多路费,免得这群阴险的外国人出去说太平军的坏话。

白齐文落入清军手中 李鸿章把他溺死

白齐文离开太平军后无处可去,只好来到美国领事馆,后来又被强行送到日本,并且不许再来中国。但是为了捞钱他还是偷偷跑回了中国。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接近全民崩溃,连南京都被清军贡献了,只有一些残兵败将还在漳州一带苦苦挣扎,白齐文准备只身前往驻扎在漳州的太平军那里,看看还能不能再捞一点钱,不料但是清军已对太平军形成合围之势,白齐文刚出现就被清军抓获了。

按照当时规定,凡是投靠太平军的是要被砍头的,但是白齐文并不害怕,因为他是美国人。按照当时和美国的条约,在中国闹事的美国人都必须交给美国人处置,不能私自处刑。但是李鸿章不甘心就这样把抓到手的白齐文拱手再送给美国,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把白齐文从水路押送至苏州,在途中将他溺死,对外却说是意外溺亡。就这样,李鸿章除掉了自己的心头大患,事后美国也无法再追究。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战争。身处战乱的江湖,仗剑天涯,快意恩仇,谈笑人生,书一纸江湖侠梦,忆往昔峥嵘岁月。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心中的正义而战,方无愧于天地,如果像白齐文一样投机取巧,定会被万人唾弃。

文/李清宇

更多文章

  • 一藩属国被邻国欺负,乾隆帝说:给朕打!从此清朝又多一个藩属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读者对锡金王国都不会陌生,锡金王国在1975年已经被印度吞并。在历史上的公元1642年,喜马拉雅山南面建立了锡金王国,中国史书称锡金王国为“哲孟雄”,清朝入关取代明朝后,锡金王国主动向清朝称臣纳贡,从此成为清朝藩属国,几十年来锡金王国一直定期朝贡。公元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锡金王国的邻

  • 康熙最宠爱的儿子,一生两次被废既可怜又可恨,最终结局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与太子妃全文免费阅读,康熙最后对各个儿子的评价,康熙私访第二部30集

    众所周知,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以爱新觉罗·胤禛的获胜而告终。由于康熙儿子的名字比较难以辨识,因此很多人说到康熙的儿子很自然就想到了雍正,而对于其他皇子则是很陌生。今天笔者给大家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的爱新觉罗·胤礽(yìn réng))的故事。 相比与清朝其他皇子,胤礽的人生起步阶段可以说是

  • 一百多年前,英国水手无故打死一位中国农民,导致鸦片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林维喜案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后,英国烟贩难以再在广州从事鸦片贸易,于是很多英国商船都聚集在香港九龙尖沙咀一带海面,企图再发鸦片横财,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7月,英国商船卡纳特克号、曼加勒号的水手上岸喝酒,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些英国水手和当地尖沙咀村的村民发生口角,继而发生冲突和斗殴,村民林维喜被当

  • 上下一致反对如何把实事干成?李鸿章办成的两件事,包涵太多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现实总是势利的,历史总是残酷的。在现实中,世人总习惯向成功献媚,用光鲜覆盖不堪;而对待历史,尤其是对待不光彩的历史,恰恰相反,世人又总习惯用反面的东西来抹杀正面的东西。就拿咱们今天要聊的李鸿章来说吧,在他还没代表清廷签署那些卖国条约的时候,他是成功的,世人看到的也多是他光鲜耀眼、励精图治的一面

  • 一个街头卖艺的女子,变身太平天国第一女将,定都天京后人间蒸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剧《太平天国》中的苏三娘(加入太平天国前)苏三娘本名杨玉娘,汉族,清末广东高州人,生卒年在史书上都没有记载,她出身贫苦家庭,早年流落街头卖艺,她擅长飞镖和刀剑,后来通过卖艺认识一个叫苏三的豪杰,两人结为夫妻,所以江湖人称“苏三娘”,苏三是天地会小头领,痛恨清朝腐败统治,经常组织反清活动,口号“劫

  • 康熙大帝一战扩大三分之一领土,历史上却对这场战争轻描淡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以为明朝的疆域很大,现在来看看明朝最大的疆域有多大: 这是明朝最鼎盛时期的疆域地图,而且还有水份,比如西藏地区,简单来说,自土蕃被灭至清乾隆年西藏行省建立,这一期间的西藏始终是处于各派分治的状态。相比于元朝政府扶植某一派别做“盟主”,明代对于西藏近乎于不管不治:明廷对有实力的几个派别进行册封

  • 康熙后期为何贪污成风?一官员因为接待康熙南巡导致亏空近三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另一方面,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但是康熙皇帝执政后期,开始倦勤,

  • 康熙“永不加赋”隐藏着什么玄机?为何“仁政”让清朝走向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永不加赋曾是多少百姓的梦想 “永不加赋”政令中的文字猫腻我们来看下永不加赋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将丁银税额固定,并且永远作为定额,不再增减。对以后新生人丁(即所谓盛世滋生人丁),不征钱粮;而丁银并不按丁计算,丁多人户也只交纳一丁钱粮。除照地派丁外,仍实行按人派丁,一户之内,如

  • 南京最美十大民国建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开创了民国建筑一派,即中西合璧建筑式样,戏称“穿西装戴瓜帽”。目前幸存的民国老建筑都是近百年的存在,值得一看的有:美龄宫、总统府、中山陵、扬子饭店、大华大戏院、灵谷塔、浦口火车站、中山陵音乐台、紫金山天文台、国立美术陈列馆等。挑选作者本人拍摄的最佳照片

  • 60年前,李鸿章尸首被被挂拖拉机游街示众,自此世间再无“李鸿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鸿章唯一影像资料,清末照片李鸿章,李鸿章遗体告别仪式

    谣言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李鸿章少年曾"意气高于百尺楼",欲三千里外封侯,然而世事的磨难也曾让他生出了一死万事休的念头。时隔多年,鳌顶之志犹在,却不见了当年的信心满满,有超世之才,也有坚韧不拔之志,甚至连慈禧太后都赞誉他为"再造玄黄"之人。面对晚清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