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后期为何贪污成风?一官员因为接待康熙南巡导致亏空近三百万

康熙后期为何贪污成风?一官员因为接待康熙南巡导致亏空近三百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17 更新时间:2024/3/11 23:09:26

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另一方面,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但是康熙皇帝执政后期,开始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在清朝时期,尤其是初期,有很多汉人成为“包衣”,其实“包衣”全称是包衣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是清代八旗组织内部的一种人身领属制度,为八旗贵族所有,从事家务和生产劳动,其中一些包衣因受宠而显贵,如曹雪芹家族。

在康熙年间,有一个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可谓官运亨通,荣耀至极,这人就是曹寅(《康熙王朝》、《雍正皇帝》中的魏东亭原型),康熙后六次南巡,其中五次皆住曹寅家。曹寅病危时康熙特赐奎宁,并派人星夜兼程由北京送到南京,可惜药未到,曹寅已卒。

曹寅为何受康熙皇帝如此恩宠呢?这关键还是要从六次南巡说起,由于曹寅的日用排场,应酬送礼,特别是康熙五次南巡的接驾等等,在经济上给曹寅造成了巨额的亏空,甚至可以说,曹寅已经给曹家种下了衰败的祸根。

公元1709年,两江总督噶礼参奏曹寅,密报康熙说,曹寅和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他。康熙把曹寅看成是“家人”,噶礼要求公开弹劾曹寅,康熙没有批准。但事关重大,康熙不得不私下谆谆告诫曹寅和他的大舅子李煦,必须设法补上亏空。但曹寅面对茫茫债海,已经无法弥补,也没有能力挽回局面。

公元1715年,又查出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康熙只好再次做安排。让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代为补还。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才总算把这笔账补上。

康熙照顾曹家,是看在曹玺和曹寅的情分,到了曹頫这一辈,就疏远、淡漠了许多。康熙曾经明确对曹頫说:“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康熙六十一年,因李煦、曹頫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内务府奏请康熙,严令李煦、曹頫将拖欠的银两必须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决然不同了。

雍正上台以后,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他一再表示:我不能再像父皇那样宽容了,凡亏空钱粮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仅雍正元年,被革职抄家的各级官吏就达数十人,与曹家既是亲戚又患难与共的苏州织造李煦,也因亏空获罪,被革职抄家。

但一开始雍正并没有把曹家与李煦一起治罪,而是允许他将亏空分三年还完。曹頫自身的亏空尚未补完,又增加了曹寅遗留的亏空,只好多方求人托人。

雍正为防止有人吓唬敲诈曹頫,特地向曹頫下达指示:乱跑门路,交结他人,只能拖累自己,瞎费心思力气买祸受;主意要拿定,安分守己,不要乱来,否则坏朕名声,就要重重处分,怡亲王也救不了你!雍正皇帝的这个朱批特谕,说明他对曹頫“还是出于好意的。

1728年,曹寅嗣子曹頫终因经济亏空、骚扰驿站、转移财产等罪革职抄家,两手空空迁回北京老宅。此后,家族迅速败落。乾隆年间,曹家子孙流散。

在康熙末年,贪官污吏不在少数,如果不是数额巨大到实在无法填补,曹家也不会最终沦落至此;这三百多万两白银的亏欠,其中曹寅自己又能用到的有多少呢?可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用在讨好接待康熙皇帝南巡之事上了;康熙皇帝心中有亏欠,所以才一再宽容。

而雍正皇帝也知道其中情况,所以对曹家后人一再优越,但是终究还是被抄家;最后还要说一句,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爷爷;据说《红楼梦》就是以当时的曹家为蓝本写的;一本《红楼梦》,道尽了恩宠一时的曹家的荣辱兴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永不加赋”隐藏着什么玄机?为何“仁政”让清朝走向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永不加赋曾是多少百姓的梦想 “永不加赋”政令中的文字猫腻我们来看下永不加赋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将丁银税额固定,并且永远作为定额,不再增减。对以后新生人丁(即所谓盛世滋生人丁),不征钱粮;而丁银并不按丁计算,丁多人户也只交纳一丁钱粮。除照地派丁外,仍实行按人派丁,一户之内,如

  • 南京最美十大民国建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开创了民国建筑一派,即中西合璧建筑式样,戏称“穿西装戴瓜帽”。目前幸存的民国老建筑都是近百年的存在,值得一看的有:美龄宫、总统府、中山陵、扬子饭店、大华大戏院、灵谷塔、浦口火车站、中山陵音乐台、紫金山天文台、国立美术陈列馆等。挑选作者本人拍摄的最佳照片

  • 60年前,李鸿章尸首被被挂拖拉机游街示众,自此世间再无“李鸿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鸿章唯一影像资料,清末照片李鸿章,李鸿章遗体告别仪式

    谣言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李鸿章少年曾"意气高于百尺楼",欲三千里外封侯,然而世事的磨难也曾让他生出了一死万事休的念头。时隔多年,鳌顶之志犹在,却不见了当年的信心满满,有超世之才,也有坚韧不拔之志,甚至连慈禧太后都赞誉他为"再造玄黄"之人。面对晚清这个

  • 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都不想当富贵王爷,非要去争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富贵,儿子,康熙

    很多人应该都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都不想当富贵王爷,非要去争皇位?其实如果可以一生无忧无虑的当富贵逍遥王爷,他们又何必去争呢?清朝的王爷可不是无忧无虑的,而且清朝初期和中期皇子也不是都能获封王爷,所以只有成为皇帝或者成为皇帝的亲信才能逍遥富贵。清朝的初期和中期皇子们想获封为王爷只有恩封

  • 在影视剧中坏透了的胤禟,在正史中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正史,影视

    爱新觉罗·胤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属于八阿哥党。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里面的那个老九胤禟,应该是印象十分深刻的。在这部剧里,好像八爷党所有的坏招,都是他提出来的,简直

  • 胤祁是何人?为何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极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书,记载

    爱新觉罗·允祁是清朝宗室,康熙帝第二十三子。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清朝历代皇帝当中,康熙皇帝的子女数量,应该算是最多的一个了。而且让人意外的是,康熙皇帝的儿子虽多,但成才的也较多,很少有那种不学无术之辈。不过最为后人所熟知的,也就只有那十几个,剩下的子女,有

  • 穆尔哈齐的一生战功赫赫,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功,赫赫,结局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是清初名将,提到他的个名字,大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但是提起他的哥哥努尔哈赤,大多数人都知道,虽然穆尔哈齐的知名度不如异母兄努尔哈赤,但是对清朝开国的贡献却是很大的,这些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穆尔哈齐一生战功赫赫,他的结局如何呢

  • 赵光义是一位明君吗?他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光义

    赵光义,即宋太宗,他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弟。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光义实在是算不上什么明君,后世曾经评价过宋太宗,说他不择手段,急于登台,而且十分无能。乾隆也曾经评价过宋太祖说他人品实在是不怎么样,根本就不配做皇帝。宋太祖赵光义曾经屡次篡改史书,自认为自

  • 道光皇帝与汉文帝的节俭方式有何不同?后人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节俭,皇帝,评价

    在古代皇帝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据有关史料载,中国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开始到清宣统皇帝结束,先后有422位皇帝。在这些天之骄子中,豪奢纵欲之徒不少见,但也并不是没有提倡节俭之人。笔者认为清道光皇帝爱新觉罗

  • 九子夺嫡时,形成了夺嫡五党,他们背后有哪些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势力

    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两度被废,导致诸皇子觊觎储君之位而明争暗斗不止,先后有九位皇子直接参与其中,史称“九子夺嫡”。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这场重大政治风波中,先后形成了夺嫡五党,即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和八爷(十四爷)党。那么,这夺嫡五党背后都有哪些政治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