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位“李氏”名将,李存孝、李牧上榜,李靖位列第二

十位“李氏”名将,李存孝、李牧上榜,李靖位列第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97 更新时间:2024/2/12 7:39:57

唐朝名将,位列“武庙十哲”,与吴起白起韩信孙武等名将并列。

李勣出生在一个种田大户,家中条件优越,但李勣不甘心一辈子过这种朴实无华的生活。

十几岁时,李勣就结交一些绿林豪杰,过起了刀口舔血的日子。

李勣的主要战绩有:远征高句丽、西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铁勒,所向披靡,睥睨天下。

李勣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勣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var1]

9、李光弼

唐朝名将,与郭子仪并列,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

高仙芝和哥舒翰都是成名于安史之乱之前,他们对大唐的功绩主要是在开疆僻壤、镇守边境中所立下的战功。

而李光弼则主要是在平定安禄山、史思明这次举世罕见的“安史之乱”居功至伟。

他在这长达8年的战乱中,率领唐军打下了无数次战役。

比如赫赫有名的常山之战、太原之战、河阳之战、怀州之战以及邺城之战的局部会战。

在坚守河阳的战役中,李光弼以两万兵力击退了史思明的十几万大军。

[var1]

8、李存孝

俗话说:“王不过霸,将不过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称王的枭雄里,没有人比楚霸王项羽更厉害。

在做武将的猛人里,没有人能超过李存孝。

李存孝是唐末至五代时期的头号猛将,是晋王李克用的众多义子之一。

因他排行十三,故称“十三太保”。

抛开稗官野史、小说演义,只按正史记载,李存孝也是骁勇绝伦。

在当时,李存孝算得上天下无敌,人称“飞虎将军”。

李存孝一生跟随李克用南征北讨,剿黄巢、取长安、攻关中军阀,每战必为先锋,且百战百胜,从无败绩。

[var1]

7、李广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何李广难封?你看看李广都有哪些功劳,就能明白。

(1)汉文帝时,斩杀匈奴首级甚多,升中郎。

(2)随汉文帝狩猎,格杀猛兽被点赞。

(3)七国之乱,昌邑城下夺旗,这确实是顶级大功。

(4)贸然追击匈奴被围,巧妙脱身。

(5)出击匈奴被俘,巧妙逃脱。

(6)又是出击匈奴,苦战不敌,侥幸逃脱。

(7)治军散漫,因此士兵喜欢跟着他混。大漠中行军迷路,羞愤自杀。

[var1]

6、李成梁

明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

明朝中后期,戚继光、李成梁、马芳是“三大名将”。

镇守辽东30年期间,组织辽东铁骑,先后十次奏大捷。

但因位望益隆,贵极而骄,奢侈无度,万历三十六年被劾罢。

李成梁多子,长子李如松曾威震朝鲜,击败小西行长,其他如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

族子李如梓、李如梧、李如桂、李如楠等,皆骁勇善战,有父兄之风,时人誉“李家九虎将”。

[var1]

5、李定国

明朝名将,骁勇善战,很有谋略。

作为南明军神,李定国打败了孔有德,击败满清十万大军,阵斩理政三王之一的尼堪。

李定国之于南明,正如岳飞之于南宋。

可惜的是崇祯死后,皇子也自刎,南明不像南宋有正当的法统。

李定国是张献忠的干儿子,得不到应有的重用,而朝纲的紊乱也注定好南明的破灭。

南明覆灭后,李定国依旧坚守勐腊,于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拢共17年之久。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李定国绝对是古代战神之一。

[var1]

4、李文忠

明朝名将,仅次于徐达、常遇春。

李文忠的作战模式,跟汉朝的霍去病类似,喜欢长途奔袭,深入敌军内地作战。

1372年的北伐是一次不成功的远征,徐达,蓝玉在岭北被王保保击败。

冯胜,傅友德战绩很好,收复了整个河西。

李文忠这一路穷追猛打战绩却不大,因而被遗忘的比较严重。

但是不应忘记的是,他是最为深入北元的一路。

更重要的是,他攻陷并毁灭了哈拉和林,这个曾经让整个亚欧大陆颤抖的地方。

[var1]

3、李牧

李牧作为战国名将,战国后期大破过秦军无败绩的将领,其出色的指挥能力也是不需被质疑。

前234年,秦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武城,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杀赵军十万。

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李牧在宜安大破秦军,桓齮只以身走,所率秦军基本被全歼。

长平之战赵国的精锐士卒悉数阵亡,李牧带领残兵败将先灭匈奴,后在赵将扈辄折兵十万的危境下,硬是全歼入侵的秦军,其超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令人叹为观止。

[var1]

2、李靖

韩擒虎外甥,唐朝名将,位列“武庙十哲”,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三千唐朝铁骑向恶阳岭挺进。

突厥颉利可汗根本想不到唐军会突然出现,朝野上下无不大惊失色。

他们认为唐军太弱,李靖不敢孤军深入。

但李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定襄,颉利可汗仓皇逃跑。

定襄之战后,突厥的颉利可汗向阴山撤退,在白道与李勣军遭遇,大败而逃。

李靖率唐军追杀至阴山,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人,前后仅三个月,突厥彻底灭亡。

[var1]

1、李世民

“天策上将”,先是名将,后才是皇帝。

“自古帝王将兵,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尔。”

如果把崇祯的位置给了李世民,那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更多文章

  • 春秋与魏晋:入世与出世,恪守与张扬,礼与乐的逐渐分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晋春秋,魏晋文人的出世与入世,魏晋诗歌300首

    [var1]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贵族最低阶层“士”既无田而食又失去了原有的职务,这使他们从沉重的宗法制和氏族血缘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获得了流动的自由、职业选择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于是开始以独立知识分子的面貌出现在历史时期中,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接受过政治文化教育,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于是与普通人相比他们

  • 东汉风云:窦武不听陈蕃言,反使宦官逞凶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汉窦武最终结局,窦武,东汉陈蕃

    话说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八月,太白星出现西方,侍中刘瑜颇知天文,暗思星象示儆,危及将相,免不得瞻顾徬徨,因此即上奏窦太后道:“太白侵入房星,光冲太微,象主宫门当闭,将相不利,奸人为变,宜亟加防!”一面又致书窦武、陈蕃,略言星辰错缪不利大臣,请速决大计,毋自贻祸。于是,窦武与陈蕃再协商,筹定计

  • 春秋10大美女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1文姜文姜,齐僖公次女,以才华著称,所以世称文姜,僖公曾以此女求婚于郑公子忽,郑公子没有答应,文姜在为女儿时与异母哥哥诸儿乱伦路人皆知,文姜淫于兄。后嫁给鲁桓公生子庄公,等到诸儿即位为齐襄公时邀请桓公夫妇到齐国探亲,鲁国人都知道文姜的事情,所以都劝桓公不要让文姜去齐国,桓公没有听,结果两人刚到齐国,

  • 曹丕宠爱二婚甄宓,可为何突然将其赐死,还要口中塞满污秽之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 在三国时期除了涌现很多英雄豪杰之外,也有不少绝色美人出现,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传说中洛神,也就甄宓,世人皆知甄宓国色天香,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可是少有人知她后来被迫嫁给了曹丕,这倒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在乱世之中,要想好好的活下去,

  • 春申君是怎么死的?他在楚国树大根深,竟然被一夜之间连根铲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国春申君被谁杀了,春申君活了多少岁,春申君黄歇个人资料

    上一讲谈到,就在楚考烈王病危,楚国即将发生权力交接的当口,朱英去找春申君进言,说了一堆“无望之福”、“无望之祸”、“无望之人”的怪话。一连串的福、祸、人都是不期而至的,特别显得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但是,从各个角度来看,局面明明对春申君有利,原先存在的隐患会自然消弭于无形,那么,朱英又何必危言耸听呢?

  • 杀神白起和战神韩信到底谁更厉害?有两个方面,韩信略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跟白起谁强,韩信碰上白起能胜吗,韩信和白起谁带兵厉害

    白起是战国时候的名将,也被称为是当时四大名将之首。而白起的军事能力也一直被人推崇,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天才将领死后,却被后世贬低,这是怎么回事呢?说白起不配称为名将的人,正是汉朝的大将韩信。如果别人说这话,估计会被人嘲笑,但是韩信军事能力不在白起之下,而且立下的战功也未必不如白起。那么,韩信为什么这么

  • 吕后的人彘算什么?武则天的醉骨比她更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宫的血腥争端中,最为著名和典型的就要属吕雉皇后的“人彘”之刑法了。刘邦晚年时,宠爱戚夫人,很少搭理吕后。刘邦甚至还准备废掉吕后儿子刘盈的太子位,转而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可彻底把本来就善妒的吕雉惹毛了,刘邦一死,吕雉就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吕雉首先毒死了刘如意,然后把戚夫人抓起来,剪掉长

  • 战国四公子名扬天下,为何强大的秦国,却没有公子名列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秦国十大名将,战国陈轸是秦国间谍吗,战国时期秦国历代国王

    [var1]士人随之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逐渐为各个国家或者统治者所看重,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是一个有着统一与强大需求的时代,也是一个碰撞着不同思想火花的时代。士人与统治阶级各有所需,一个是为了功成名就,一个是在弱肉强食的时代,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不仅仅是称霸中原的需求也是保存自己的迫切需求。因此对于人

  • 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领兵十万的夏侯玄为啥没一点动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夏侯玄怎么死的,司马懿政变完整版,新三国司马懿政变视频

    第一,夏侯玄消息被封闭夏侯玄虽然说带领着十万大兵,可是他毕竟不在城里,这十万兵都在长安成的外围,城里发生了事情,没有皇帝的命令和大将军曹爽的兵符是不能调动军队的,而司马懿发动政变在城里,兵符又在曹爽的身上,把曹爽一活捉,谁也不会给他去传达命令,夏侯玄没有命令,消息封闭,所以这十万大兵跟摆设一样,没动

  • 赵国换了件衣服就变强了?真实的胡服骑射,没有书上写得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就如故事的主人公,赵武灵王赵雍不鄙弃胡人,反而认真学习胡人军队的优点,以此来改善自己军队的弱点。从前听故事的时候,便知道赵雍是个军事天才,能够能够说一不二,迅速改善士兵服饰问题。可随着年纪渐长,逐渐才懂得胡服骑射这个故事,远不是课本上看的那样简单。[var1]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