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独具特色的监察制度

唐朝独具特色的监察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96 更新时间:2024/1/21 11:46:37

一、唐朝中央监察系统

唐朝时期的监察体系分为中央监察机构和地方监察机构两个组织,御史台是唐朝中央的监察机构,唐朝时期的御史台可分为台院,殿院和察院三个机构,御史台长官是御史大夫,下辖两个中丞,四个侍御史,六个殿中侍御史以及十名监察御史。唐朝的御史台负责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皇帝政令的颁布,当遇上有冤屈的唐朝百姓时,他们也可以向御史台提出申诉;在弹劾官员及其相关事务上,涉及事情较为小的可由御史大夫直接执行,遇上大事件时,则由御史大夫上奏皇帝,由皇帝进行处理。

(1)台院。唐朝御史台下辖的台院官员是四名侍御史,这些侍御史主要负责监察朝廷百官的行为规范,一旦有官员出现失职失德行为,侍御史就会对他们发起弹劾。除此之外,侍御史还会参与大理寺以及刑部的案件审理等其他事务,侍御史是御史台众御史中职位最高的,一般由宰相和御史大夫商定,或者直接由皇帝任命。优秀的侍御史在中丞下任后还有升任御史中丞的机会。

(2)殿院。唐朝御史台的殿院由六名殿中侍御史,八名令史和十八名书令史组成,殿院主要负责在上朝以及国家举行各种盛大仪式时监察百官的言行举止和形容仪表,对举止不端庄的官员进行纠察;殿院的监察官还需负责监察都城内外的失职官员,同时殿中侍御史还可以监察其他两院的官员行为,形成一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监察系统。

(3)察院。察院由十五名监察御史组成,察院主要负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并对地方进行定期的巡按监察,虽然监察御史在御史中的职位是最低的,但是权力却很大,监察御史在实质上是皇帝在地方的耳目,可以越过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

唐朝的御史台制度虽然沿袭自前朝,但是相比前朝,唐朝的御史台明显规模更大,人员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御史台分为三院,各院负责不同的事务处理,分工明确,编制固定,系统性和条理性更强。

二、唐朝地方监察系统

(1)唐朝建国初期的地方监察制度。李渊一统江山后在地方设置了行台尚书省,作为唐朝最初的地方监察机构不光负责监察地方官员,也负责处理地方的军事事务。在唐朝改郡为州后,唐高祖任命刺史作为州的长官,刺史主要负责地方各项事务的统筹,并对地方的其他官员进行监察。

(2)唐太宗年间的地方监察制度。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以后,在地方又增设了巡按监察制度,唐太宗将国家按区域划分为十道,任命巡察御史按所划分的道进行巡察,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早的巡察监督体系。

(3)武则天时期的地方监察制度。武则天执政以后,唐朝监察制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武则天在地方监察机构里大量使用酷吏进行监督,这些酷吏在惩治官员方面不择手段,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监察效率,酷吏的使用也成为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对朝廷官员的主要控制手段。同时武则天也会对告密者予以奖励,由于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而且是从李唐皇室手中夺得的政权,所以她很担心朝廷和民间的流言蜚语影响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鼓励官员和百姓进行告密,对于告密的人武则天会给予他们丰厚的奖励,甚至赐予官职,所以在当时的唐朝也掀起了一股告密之风,这也是一种另类的监察方式。

三、唐朝监察官员的选拔考核

唐朝监察官员大多都是选拔自地方的低级官员,唐朝在对待监察官员的选拔上十分慎重。在人品学识方面要求官员刚正不阿,清廉正直,学富五车,对于唐朝的各项法令能够熟记于心。在考核方面注重多重考核并举,选拔推任和考试检验缺一不可,而且监察官员必须经过一定的任期才有资格进行升迁。

唐朝的考核分为岁课和定课,岁课是每年一考由地方长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朝廷会对其增加俸禄,反之则减少俸禄;定课则是每四年举行一次,四品以下的官员又吏部进行考核,三品以上的则是直接由皇帝亲自进行考核,在定课考核中表现优秀的会得到晋升的机会,不合格的则会被降职。由此来保证选拔出来的监察官员化素养和道德素质都是上乘,构成的监察体制可以更为优秀突出。

四、唐朝监察官员的职权行使

(1)唐朝监察官员是由御史大夫商定或者直接由皇帝任命,不受吏部的管制。

(2)监察御史在行使弹劾权力时可以越过御史大夫直接上奏皇帝,禀明弹劾对象的各种情况。

(3)监察官员不仅可以行使监察权利,还可以参与大理寺以及刑部的案件审理。

(4)御史台可以设置独立的监狱机构来审讯罪犯。

五、唐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1)唐朝的监察机构独立性增强。唐朝时期的监察机构是独立于行政系统而存在的,监察官有权对朝廷百官进行监察并对其失职行为直接发起弹劾,中央有御史台,地方有巡按监察等,构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监察体系,可以保证对于国家的系统监察,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唐朝御史官员在进行监察时不受到任何官员的约束制约,甚至有时可以越过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进行报告;唐朝御史在进行监察工作时可以从多方面获得资料方便工作进行;唐朝的御史官员在任免时不受吏部的管理,而是由御史大夫商定或者直接由皇帝亲自任命。

(2)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监察工作。唐朝监察官在执行监察工作时严格按照唐朝律法的规定,唐朝统治者为了监察工作顺利进行,还制定了专门的监察法规来规定监察机构的职责,机构内的监察官员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监察工作,这也让唐朝的监察制度趋于规范化和系统化,更加有利于国家监督体制的完善发展。

(3)监察范围广,监察官员分工明确。唐朝的御史台分为台,殿,察三院,每个院都负责不同的监察工作,三者分工明确相互监督,而监察的范围则是涉及整个国家的行政机关,甚至部分监察官员还可以参与大理寺和刑部的案件审理,监察官的职权范围广,监察范围大,内部也有系统化的分工。

(4)对于监察官员的选拔考核十分严格。在选拔监察官员时要进行品行学识双重考核,平时还会有定期的考课来考核官员。

六、唐朝监察制度对于今天国家监察的借鉴意义

(1)注重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在如今的现代中国,我们可以尽可能加强监察机制的独立性。我国现行的监察体制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处于行政系统内部受到行政长官的领导,这会导致在进行监察工作时监察官员由于职权限制无法真正完成监察工作,缺乏独立性。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参考明朝是监察体制拥有的独立性,将监察机构从政府内部抽调出来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监察体系,这样可以更好的监察国家公务人员的行为规范。

(2)完善监察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对于监察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对于监察对象程序以及行为规范的规定界限模糊不够明确,在具体的实施中有明显的滞后性,会影响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可以借鉴唐朝的监察法规,在监察方面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监察体制的顺利运行。

(3)注重监察官员的选拔考核。在我国目前的监察体制里,监察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选拔时忽略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业务素养,整体素质偏低,对监察工作的顺利完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唐朝监察官员的选拔考核,严格把控选官系统,保证监察官员的整体素质。

唐朝的监察制度虽然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封建集权统治,但是其中的进步性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后世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唐律疏议》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唐朝监察制度的运作及特点》

更多文章

  • 1960年,武则天孙女墓出土,一具男子白骨引出一段千年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则天孙女墓发现尸骨,武则天墓中神秘女尸,武则天墓出土视频大全

    一,之闵永泰,生生世世1960年,永泰公主墓出土,考古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在公主古墓中有一具年轻男人的白骨,而男子身旁散落的龟甲也牵连出了那段隐藏千年的爱情,只见龟甲上刻着八个字“之闵永泰,生生世世”。这是千年前这位男子对公主爱慕的誓言,但究竟是怎么回事,公主的仰慕者为何又会死在公主的陵墓里呢?让我们翻

  • 杨贵妃到底有多媚,为何让唐玄宗如痴如醉,说出原因你别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杨玉环,号太真。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后,跟随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士兵哗变,含恨赐死。作为古时候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最先能够毫无疑问她

  • 这样的杨贵妃,你了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贵妃tvb,杨贵妃高清视频免费看,宫廷美女杨贵妃韩版

    杨贵妃这人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她本名杨玉环,是大户人家杨玄琰的四闺女,在家排行老五。关于她的出生,意见不一致,有的说是出生在成都,有的说是在河南,答案纷纷,莫衷一是。相传她生下来就通体雪白,而且随着年龄慢慢增长,皮肤越来越白,整个人就像史书记载的那样,如同一块移动的玉。杨玉环通晓音律,能自谱自唱,并且

  • 提高商业地位,促成大唐盛世,难道唐太宗学过“经济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直以来,商品经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不论在今天还是古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都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据统计,2019年中国GDP总量为14.36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21.4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量的六分之一,从这来看今天的中国无疑已经是名副其

  •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让全国人口增长近一倍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末唐初,因为连年战乱和饥荒,造成了人口锐减。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全国人口仅有约200万户2500万人,不及隋朝开皇之治时近(890万户)的四分之一,甚至不如隋炀帝统治期的大业五年(超过6000万人)的二分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所以积极采取了以下两个措施

  • 古墓挖出“免死金牌”,墓主人号称秦王,专家:不是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为啥是秦王,挖出金子最多的古墓,古墓发现古代大墓

    陕西宝鸡,考古队发现了一个古墓,征求文物局的许可,考古队进行了保护性发掘,经过几周的清理,考古队终于来到了主墓室,随着石门被打开,考古队居然挖出一块黑漆漆的文物。专家马上对此文物进行专业,随后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清理。经过对这个漆黑文物进行对比,专家发现这是古代的丹书铁券,也俗称“免死金牌”。获得这个消

  • 长孙无忌一生忠于大唐,为何会因谋反罪自缢身亡,原因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长孙无忌简介,长孙皇后身中奇毒双目失明,贞观之治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晋阳起兵后,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颇有功勋,受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唐高宗即位,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年间,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显庆四年(659年),为中书令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于昭陵。长孙

  • “初置八驮,后改为六”,唐代府兵制下为何将“八驮改为六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人当马骑能驮多重,开元之治时府兵制和募兵制,唐朝租庸调制与府兵制

    “六驮”是唐代特有的一种体制,存在于唐府兵制之中,府兵制始创于西魏,完备于唐朝,唐朝时的府兵制已经发展完备,趋向成熟。府兵的武器和马匹需士兵自己准备,国家不提供,这就给士兵增加了无形的经济负担,大部分人认为唐府兵一火十人需配六匹马,这就被称为“六驮”,但是如果根据当时的马匹的价格来计算,应该是五十人

  • 李靖攻灭东突厥:太上皇李渊弹琵琶,唐太宗跳舞庆祝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二月,一份捷报送到长安,唐太宗览毕大喜,召集宗室、勋贵、大臣饮宴庆祝,宴会上,久不露面的太上皇李渊亲自弹起琵琶,唐太宗起舞助兴,君臣其乐融融,共同庆祝唐军取得的巨大胜利。什么胜仗能让唐朝君臣如此兴奋呢?原来唐朝的宿敌东突厥被消灭了,而创造这一辉煌战绩的正是唐朝名将李靖。李靖,

  • 武则天临死前办了两件事,第一件立无字碑,第二件后人赞扬明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一个只有男人具有话语权而女人通常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属品的社会中,女人当官简直是天方夜谭,更不用说坐上龙位。武则天为了不让后人诟病,同时,也是为了在她离世后李氏家族重新执掌天下之时不至于被全盘否定。于是,她在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办了两件事,第一立了一块无字碑,什么都没写,可能不希望自己被后人记住。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