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曾七擒孟获,搭救姜维,他若不死,刘禅定能一统三国!

此人曾七擒孟获,搭救姜维,他若不死,刘禅定能一统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62 更新时间:2024/2/7 13:13:39

刘禅曾经有一次流泪的记录,这唯一一次的流泪是因为将领张嶷。张嶷作为益州寒门出身,自幼父母亡故,但“素有通壮之节”。20岁时就叩开了仕途之门。成为记录考勤以及奖惩事务的县功曹。而张嶷真正为众人所知晓则是刘备平定西川占领益州之时,当时的局势十分混乱,常有流民劫掠郡县以求果腹。张嶷所任职的县也不能幸免。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人早就已经逃命了,但是留守的张嶷在乱军之中不顾刀兵之危,亲冒矢石保护着县长夫人安全突围,使她幸免于难。“益州版赵子龙”单骑救人的英雄事迹让张嶷从此名扬蜀中,被刘备征召为辅佐州牧的州从事。所以他没有益州士族与蜀汉朝廷的利益纠葛关系,他的利益是通过朝廷的承认与嘉奖来获取的。

张嶷在早期便已经表现出了其智勇兼备的特点,而且赵云早期也是牙门将,李光地评价说:“赵云、张嶷不独有将略,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实古重臣之选。”但是在最初的时候,张嶷只是游离在荆州派和益州派边缘的人物,始终得不到刘备的重用。一直到刘备在夷陵大败,张嶷才逐渐走上政治舞台。

之后诸葛亮当政,用了大量荆州派和益州派的本土新人,张嶷才转为武官,带兵作战。而他是一名有大智慧的武将,他用兵善于用计,不一味以武力逞强。后来张嶷被编入将军马忠部,任牙将。在参与平定汶山羌的叛乱中,张嶷又用智慧招降羌人头目,并使羌人分化,不用一兵一卒,平定了叛乱。

在民族的问题上,张嶷与马忠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恢复了南中的秩序,而张嶷就是这些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平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叛乱,获得了少数民族的信任。而且修复了越嶲郡城池,开通了越嶲到成都的旧路。总之,张嶷凭借自己的才干,为蜀国扫平了后顾之忧。曾七擒孟获,搭救姜维

张嶷虽然屡立奇功,但由于蜀汉的基本国策是重用荆楚人士和寓居益州人士,打击益州本土势力。世居益州的张嶷自然是“靠边站”深知蜀汉用人“潜规则”的他没有抱怨更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做好每一件事,以期受到重视为日后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蓄势积力。张嶷的本事可不仅仅是用“统战政策”建功立业。

公元254年,因为常年在潮湿的南方工作,张嶷身患风湿病,只能拄着拐杖才能从病榻上起来。但是但他听闻姜维将率大军北伐的消息之后,还是强撑病体自乞率军同行。而他此去已经预想到自己的命运,再决定的那一刻便已经决定杀身成仁,带病与魏将徐质交战,最终寡不敌众,战死沙场。他若是不死,刘禅定能一统三国!

张嶷死后,越巂郡民为之流涕,并为其立庙,四时祭祀。足见其在南蛮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张嶷处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并没有“泯然众人矣”,而是通过自己的能力与努力在精彩纷呈的三国舞台上成功地演绎一段属于自我的“光辉岁月”,足以与历史上的名将并驾齐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统一天下之谜:《史记》中,司马迁曾四次提到一个“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迁从哪里知道秦国,太史儋预言秦国统一,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古词道出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战乱时期的枭雄们都想一统江山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但真正能笑到最后的只有一人,那就是皇帝。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从他那里缔造了封建社会的开端,他不仅统一天下,还统一

  • 三国疑云:到底是司马昭误会了邓艾,还是他本来就不忠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时期历史的人或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知道,形容曹操的一个词语,经常会用多疑。其实另一个多疑之人,是司马昭。他生性狡诈,有很高的野心和欲望,所以有句俗话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中有一件事可以明显表现出他的多疑,那就是功臣邓艾被杀害一事。邓艾是是魏国击败蜀国的最大功臣之一。但是在攻破蜀国

  • 小兵的4条妙计,让汉朝延续了400多年,其中两条被后世王朝所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刘邦: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很多历史学家也称赞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认为他是封建时代的英雄人物。刘邦的“英雄”之处不只是在于他从一介布衣变成一代君王,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更是在于他善于用人,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在刘邦

  • 秦始皇统一天下,灭齐的时候,齐国为何不战而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是怎样灭齐国的,五国伐齐前齐国有多强,秦始皇夫人齐国公主

    [var1]至于说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齐国灭亡数十年之前,齐国曾经遭遇过‘五国伐齐’的惨剧,被其他诸侯国围殴过一次。在那一战当中,齐国最后虽然成功复国,但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对外扩张的欲望了。而且,对于其他诸侯国,齐国也严重缺乏好感,所以才会在秦国进攻其他国家的时候,见死不救

  • 描绘真实的历史,传承千年的文化,《大秦帝国之崛起》值得一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秦帝国的历史,大秦崛起纪录片,秦赵争锋大秦崛起和衰落

    故事开始于公元前305年,在那一年,秦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帝王,秦昭襄王羸稷继位。虽然羸稷在刚刚成为一国之主时还是一位稚美的少年,未经世事,对处理政务也没什么经验,但是羸稷的母亲宣太后与舅舅魏冉却是秦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政治大家,在这两位贵人的帮助下,羸稷也慢慢变成了一位政治老手,成为了可以威慑天下的王

  • 当逃兵、坑朋友、偷朋友钱,没想到千古贤相管仲是这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个人简历,青楼女子拜管仲,管仲经典名言100句

    齐桓公引言:提起春秋时期,人们时常会想到闻名于世的"春秋五霸"。而这"春秋五霸"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而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霸主主要是因为他有一得力助手。而这个得力助手就是管仲了,管仲在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千古贤相"。但是管仲的经历也并不总是辉煌的,

  • 先秦时期的“背锅侠”,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括真的只会在纸上谈兵吗,大秦帝国赵括纸上谈兵完整版,赵括纸上谈兵原文版

    战争,总是伴随着王朝的更迭,作为拥有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大地,自然缺少不了战争,从先秦时期的诸侯混战,到汉末三国时期的三分天下,再到唐宋时期的远征北方,这其中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是数不胜数,每一场著名的战役,都能影响着一个王朝的兴衰,而作为百万军中的最重要的那个——主帅。他

  • 秦始皇之所以成为暴君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原因应该有这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为何被称为暴君,秦始皇是不是暴君,秦始皇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

    他最著名的劣迹焚书坑儒,只不过杀了几百个儒生,烧了几万或几十万卷书;他杀的人实在不算多,自统一中国直至他死亡,没听说秦朝人口有什么减少;他实在不够残忍,当初他若能杀尽六国贵族,就像朱元璋杀尽功臣一样,即使后来靠象赵高、胡亥这种猪狗搭档也是能够保住大秦江山的;他的残暴主要是体现在暴政方面,即严刑峻法和

  • 战国四公子都很厉害,为何汉朝开国之后,刘邦却只祭拜信陵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刘邦为信陵君守灵,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感悟,日本人评价信陵君

    [var1]但即便如此,后来刘邦还是外出游历,追随信陵君的门客张耳,游历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刘邦自然受信陵君的影响更大,崇拜信陵君自然也就不奇怪了。除此之外,相比战国四公子当中的其他三个人,信陵君确实也更值得大家钦佩。信陵君本人的个人品性很好,几乎没有可以指责的地方,个人声誉特别好。反观其他三位公

  • 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后,原来的西汉皇族近支得到什么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秀称帝时西汉皇室还有人吗,刘秀西汉末年照片,东汉初年刘秀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汉高祖刘邦,沛县丰邑人,秦末聚众起军取胜,树立了西汉。至平帝刘衎即位时,王莽夺权;儒子刘婴即位时因才两岁,王莽自立。在南阳种地的刘秀,是高祖的九世孙,景帝第七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人,父刘钦,母樊娴都,他以汉室宗亲的身份而起,从者如云,一呼百应。昆阳之战,标志着王莽新朝赖以维持统治的号称百万的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