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崇祯时期,双方都有尚方宝剑,二品袁崇焕为何能杀了一品毛文龙

明崇祯时期,双方都有尚方宝剑,二品袁崇焕为何能杀了一品毛文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9 更新时间:2024/1/25 9:14:23

毛龙文打仗不行,没打过几次胜仗,很多时候都是被后金军打,结果只能蜗居在皮岛了。但是毛文龙的作用,主要在于牵制后金军。明朝兵部对毛文龙的评价:“毛文龙灭奴(努尔哈赤)不足,牵奴则有余”。只要后金军外出劫掠,毛文龙就出兵去骚扰,让后金军首尾不能相顾。正是因为毛文龙的牵制效果很显著,才被授予总兵、左都督(正一品,虽然是有名无实,但也是正一品官职),挂将军印,并赐尚方宝剑。正因为此,毛文龙也日渐骄纵。这是可以理解的,毛文龙孤悬海外,没人节制,当然是自己说的算了,可以理解,只要他不投降后金,对于明朝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这也是前面几任节制毛文龙的官员都没有处置毛文龙的原因,如袁可立、熊廷弼、孙承宗,虽然都跟毛文龙有嫌隙,但是却都以大局为重,尽力支持毛文龙在皮岛驻兵,这就是大局观和气度。袁崇焕上任后,跟袁崇焕产生矛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袁崇焕却没有了前几任的眼光和气度,《明史》中写的很简洁:“崇焕始受事,即欲诛毛文龙”。当时袁崇焕以阅兵为名,乘船到达双岛,毛文龙前来会面。此后,袁崇焕与毛文龙设宴饮酒、行乐,每每到半夜才罢。这种举动让毛文龙放松了对袁崇焕的戒备和提防。接着袁崇焕绑了毛文龙,宣布他的“十二斩罪”。然后,把尚方宝剑当成崇祯给他的旨意:"我今天杀毛文龙是为了整顿军纪。将领中间有和毛文龙一样的,都要杀了他们。我不能成功的话,请皇上也像杀毛文龙一样杀了我。"

这个“尚方宝剑”代表的旨意是什么?袁崇焕给的暗示就是“崇祯要他杀毛文龙”,毛文龙也认为是崇祯让袁崇焕来杀他。而毛文龙虽然自身有点狂妄自大的毛病但对崇祯皇帝的大明朝还是忠心耿耿于心的,既然皇帝要杀他那他只有跪下乞命了。宣布完后,袁崇焕随即命人一刀将毛文龙正法。但是,毛文龙其实死得比较冤,那十二条罪状很多都是袁崇焕的借口而已。而且袁崇焕杀毛文龙本来就是不合朝廷法度的,他没有这个权力私斩大将。

其实这些还和明朝后期的重文轻视武有关。明朝自土木堡之变以后,就开始了以文御武,武官地位大大降低。无论在朝堂上还是在地方,武官的地位都远低于文官。一个七品的文官就可以对二品的武官进行横加指责乃至批评。《万历野获编》记载:往时浙弁牛姓者,官副总兵。上揭张永嘉相公,自称走狗爬见。其甥屠谕德耻之,至不与交。然此右列常事耳。江陵当国,文武皆以异礼礼之,边将如戚继光之位三孤,李成梁之封五等,皆自称门下、沐恩、小的、某、万叩头、跪禀……又何怪于副将之走狗耶?功劳大如戚继光、势力大如李成梁,面对张居正,都不得不自称“门下”、“小的”等。而牛姓副总兵,去面见文官张相公时,居然只敢爬着去自称“走狗”,可见武官地位之低微。而袁崇焕是文官,且为总督,因此无论是职权还是地位,都远远高于虽居一品但为武官的毛文龙。

袁崇焕杀完毛文龙后,虽然崇祯表面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犯忌讳。六月份杀了毛文龙后,年底皇太极绕过山海关打到北京,袁崇焕进京觐见,后被崇祯下狱凌迟处死,罪名之一就是“以谋款则斩帅”。

更多文章

  • 李建成生前身为太子,但墓志仅有55字,却揭开了李世民的真实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李建成,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他是唐朝建朝以来的第一位太子,因为与弟弟李世民争夺皇位,最后在“玄武门之变”中被其射杀。而李建成死后被葬在了长安,也就是现在西安。而李建成墓如今早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了仅有55字的墓志。李建成生前身为太子,为何墓志却只有短短的55个字呢?这是李世民的授意么?然而,当专家们

  • 李自成和朱元璋都是草根,为啥一个建立了帝国,一个却死的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和李自成同一个朝代吗,李自成掘朱元璋墓,刘邦朱温朱元璋李自成

    一是农民本分。既能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又有着小农的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毛病。他曾经亲率部队掘了明皇室的祖坟,焚毁了朱元璋出家过的“皇觉寺”,还因争夺凤阳皇宫的俘虏小太监和鼓吹乐器,与张献忠结怨。因为他的骨子中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勇猛和智慧,所以可以一鼓作气的推翻明王朝腐朽的统治。但是,又因为

  • 李世民的特殊之处在于,既是开国的功臣之一,又是皇帝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历代皇帝对李世民的真实评价,杨玉环和李世民的关系

    李世民的特殊之处在于,既是开国最重要的功臣之一,又是皇帝的儿子却不是太子。这在大一统王朝是非常罕见的,最终上演了一个教科书级的夺嫡成功案例。李世民初期都是一战灭国,后勤压力真没啥,刘邦撞上项羽次次吃瘪,萧何要给新的粮草和兵员,当然功劳就大了。没有李建成,唐朝还是能统一的。没了李世民,唐朝真的要打个大

  • 明末的袁崇焕就是个英雄,谁也抹杀不了他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崇焕18代后人,铁甲雄兵袁崇焕,明末辽东战争中的袁崇焕

    说到明朝灭亡是谁害的,怪某一个人自然是最可笑的,能怪袁崇焕吗,能怪崇祯吗?皇帝没有头脑,下面一堆斗来斗去自诩高阶的臣子,里通外贼的守将和边商,鼓动农民暴动的野心家,屠杀百姓乱贼,还有到死都内斗不断的南明,加之一堆自然灾害,以及阶段必然的人心浮动……这种状态下发生什么事都可能。是,我是崇祯粉,但我说只

  • 靖康那年,被掳走的宋徽宗,在金国的真实生活到底是怎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靖康稗史》中有一段是描述金人庆功宴上的场景,当时金人首领是命令后宫的一些妃嫔换上侍女的衣服来伺候他们,以供寻欢作乐,只要是不听话的立马杀死,现场还真的直接射杀死了一个。战败的一方真的是十分的凄惨。等到了金国的生活,我们可以看看《北狩行录》,其中说的还是比较详细的。首先啊,虽然是被俘之身,但在此期

  • 康熙:明朝天天饿死太监 明朝太监:胡扯!有麻辣兔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饿死原因,康熙王朝明朝太监,康熙对明朝看法

    “明季事迹,卿等所知,往往皆纸上陈言。万历以后所用内监,曾有御前服役者,故朕知之独详。明朝费用甚奢,兴作亦广,一日之费,可抵今一年之用。其曹中脂粉钱四十万两,供用银数百万两。至世祖皇帝登极,始悉除之。紫禁城内砌地砖横竖七层,一切工作俱派民间。今则器用朴素,工役皆见钱雇觅。明季宫女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

  • 大明最强锦衣卫:敢抗旨不尊,最后更难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锦衣卫,和影视剧中的描写差不多,让人闻风丧胆。但绝对不像影视剧中个个身怀绝技,武功超强。锦衣卫这个特殊的组织,贯穿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在长达三百年中,有一个人被公认为史上最强锦衣卫,这个人叫陆炳。陆炳,生于1510年,字文孚,浙江嘉兴人。陆炳的父亲陆松就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也就加入了锦衣卫

  • 明朝一贪官富可敌国,死前把自己绑在火药桶上,死后让老百姓怀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富可敌国的人,明朝最大的贪官是谁,历史上富可敌国的四大巨贪

    明朝覆灭之际,翻天覆地的巨变,成为衡量明朝官员品行的试金石。原先德高望重、名满天下的朝廷重臣们,如钱谦益、洪承畴等人,深受皇恩却临危变节,为了苟全性命,当了可耻的叛徒和汉奸。而很多默默无闻、屈居下僚的小官吏,却宁死不降,以死报国。如南明户部主事黄端伯,在清兵入城后,他在家门上写下几个大字:大明户部主

  • 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刘妃才是宋真宗挚爱,李妃一生没和儿子相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戏说的故事,很是曲折离奇,那么真实的历史是否是这样的呢?当然不是。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刘妃,在历史上确有原型,她便是宋仁宗的养母刘太后。刘太后名叫刘娥,早年是个跑江湖卖艺的姑娘,能歌善舞,并且有一手击磬绝活。刘娥长到15岁时,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宋真宗赵恒登基前就认识了她,两人一见倾心,都是彼此的初恋

  • 明朝皇帝为什么寿命都比较短?有没有什么隐藏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其余皇帝寿命如下:仁宗49岁,宣宗38岁,英宗38岁,代宗31岁,宪宗41岁,孝宗36岁,武宗31岁——从仁宗到武宗连续七代皇帝,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其中代宗可能被英宗授意害死,武宗据说是落水之后得病,其他皇帝的短命则显得没有原因。世宗虽然活到60岁,其子穆宗却只活了36岁;神宗活了58岁,其子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