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后,被迫让位的“太上皇”李渊,住破旧行宫孤独死去

玄武门之变后,被迫让位的“太上皇”李渊,住破旧行宫孤独死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81 更新时间:2024/1/17 2:28:25

李渊最终被逼放弃了皇位,那么他的退休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大唐的建立

李渊原本是隋朝的官吏,因为隋炀帝的骄奢淫逸,让他不满,于是起兵讨伐。他的目的是推翻隋朝的统治,建设一个更好的朝代。他仰仗的是自己的几个儿子,太子李建成名义上是讨伐的主力,然而他实际上对打天下做出的贡献并不大。

而秦王李世民为了辅佐父亲夺取天下,可谓鞠躬尽瘁。他带着兵马到处讨伐,平定乱世,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可以说,要是没有李世民,李渊这皇帝位置能不能坐上,还真是两说的。

在天下归于大唐之后,李渊坐上了金銮殿,成就了帝王霸业。此时他理应论功行赏,激励这些有功的人齐心共进,让李唐江山更加稳固。可是李渊并没有这么做,他将大儿子李建成封为太子,将战功赫赫的李世民封了个秦王。

这一举动大大损害了李世民的心,连同那些与李世民交好的官员也都觉得此事不妥,纷纷向李渊进行劝导,希望他能让李世民成为太子。

可是李渊却一意孤行,丝毫不以为意。这就导致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剑拔弩张,各自发展势力,一时间风雨飘摇。

李渊当然知道这两个儿子不和,但他依旧没有做什么调停,任由二人去斗,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李渊是很坚定的,那就是他更喜欢李建成,也希望李建成能够继承他的皇帝位置。

这样一来,李世民的心就更凉了,既然皇帝老爹不公平,那他李世民也就不用在乎那么多亲情礼数了。可以说在李渊的推波助澜下,李世民才渐渐黑化,最终成为了李渊都畏惧的人物。

皇权的血战

李建成当然知道李世民有多危险,在大唐没有建立之前,他就知道,所以他更想铲除掉李世民这个威胁他成为皇帝的人。在他和李世民的眼里,看彼此都是最大的敌人,丝毫没有亲情手足之感。

皇子们也是分派别的,当然支持李建成的比较多,还有一些臣子,也是支持李建成的,他们希望李建成早点动手,免得夜长梦多。李建成被这些人灌了迷魂汤,以为自己已经行了,就摆了一桌鸿门宴,要让李世民横尸案头。

李世民是什么人物?那是千古一帝,这点事看不明白吗?他见老哥已经如此不仁义,也就不再躲躲藏藏,索性来个将计就计,速战速决。他埋伏了人手,在赴宴必经的玄武门,直接发动兵变,将李建成等人一网打尽,全都给宰了。

李渊得到消息时,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死了,李世民也满身火气的赶过来。到此时,李渊才明白,大势已去了,他已经制衡不了李世民了。

鉴于李世民刚杀了几个亲人,刀正顺手呢,李渊也不想跟李世民起冲突,迫不得已封了李世民为太子,自己则退居太上皇的位置。

李世民踩着亲人的鲜血,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他感谢谁呢?他谁都不谢。若不是他李世民够强大,他早就死了。对李渊,虽然他没有痛下杀手,但哪里还有儿子对爹的尊重与孝顺了呢?

李渊自然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以为自己安生的养老,总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吧。可是坐在太上皇的位置,他才发现,他什么权力都没有了。

李渊的晚景

李渊对于这样的变化自然是不高兴,于是他就住在自己的太极宫里,也不出门,就这么耗着。可李世民却又不满意了。他觉得太极宫是当朝皇帝的宫殿,那李渊老头子已经不是皇帝了,凭什么还占着不走?

可李渊就是不走,怎么说都不成,李世民还不好硬抢。要知道他这皇帝位置得来就很忤逆了,已经不少人在戳他脊梁骨呢,要是再来个老头子抢宫殿,那天下都有可能大乱也说不定。所以他只好想别的办法。

李世民开始向着李渊时代的老臣发难,指责他们工作失职,不配做官。对李渊推行的那些制度,也全都要推翻了改掉。这样一来,他就是在用行动告诉李渊,李渊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需要由新的皇帝来修正。

这一番操作下来,李渊终于知道李世民对他有多痛恨了。再占着太极宫,心里也开始没底了。安全要紧,所以李渊被迫搬家,还得美其名曰,说觉得弘义宫更好,所以搬过去住。可实际上,这个弘义宫,也就是后来的大安宫,破得不成样子。

李渊去了新的宫殿,发现一切如此破旧,照顾自己的太监和宫女,数量和质量也是直线下降的。这样的安排,八成也是李世民的怨气作祟。可他又能说些什么呢,只好逆来顺受了。

就这样,在搬到大安宫没多久,李渊就在郁郁寡欢之中,死去了。

李渊这个结局,可谓意料之中内,又感慨万千。他什么都明白,可他为什么就不去化解这明显可以预见的结局呢?或许他是对李建成太过有信心了,又或许,他是真有点没看得起李世民,反正他定是后悔万分的。

小结:

封建王朝,就是赤裸裸的皇权争斗。在那样的统治阶层里,亲情就是最大的仇怨,兄弟姐妹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母子之间,各种争斗从未停歇。权力的欲望盖过了一切美好,这样的世界注定是无法长久的。

强大如盛世大唐,也逃不过这样的宿命。这是封建王朝特有的宿命,也是它终将终结的本源之因。

更多文章

  • 楚汉之争,汉军遭遇了什么,最终只剩下了四万大军还在楚国境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汉80集免费观看,楚汉历史讲解,周老师讲历史楚汉争霸

    [var1]根据史书记载,楚汉之争的爆发,源于楚汉相争时期,楚汉战争双方共计的五十万大军首领是楚威王和楚怀王,在楚威王手下所建立的五十万大军是刘邦和项羽的共同合作才获得的,楚怀王说的还算算客气,刘邦呢,不仅有自己的独立大军,还将自己的本家伍子胥给弄死了。自古以来,楚人分成了两支,一支由刘邦和项羽所主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大骂李世民14个字,20年后竟一一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不处罚李世民,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渊说了16个字,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都杀了谁

    玄武门之变的“罪魁祸首”其实应该是李渊。 唐高祖李渊起兵于太原地区,他的发迹主要靠的是一群“太原功臣”,在开国之后,李渊为了排挤这些功臣,虽然没有卸磨杀驴,但他便开始重用亲信——自己的儿子们,让李世民和李建成共同掌管军政大权。 李建成作为长子,李渊早早就把他立为太子。但李渊也给自己留了一手,为了制

  • 楚国的历史是怎么发展的,楚国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楚国历史上的今天,楚国的历史有多少年,楚国的发展史

    中原地区周天子,郑国,齐国的故事说得差不多,让我们看看南面一个被中原人称为蛮夷的国家正在悄悄地崛起。[var1]这个国家就是楚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和李世民是否和解?未完工的大明宫揭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有没有杀李渊,李渊玄武门之变完整版,大明宫玄武门之变

    在射杀李建成、李元吉后,李世民派尉迟恭持矛入宫宿卫,明为保护李渊的安全,实为挟持并逼迫他交出皇权。 李渊心有不甘,故意试探大臣说道:“没想到今天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们有何看法。”这叫投石问路,看看朝中还有多少人站在自己这边。见尉迟恭手持长矛,怒眼圆睁,萧瑀和陈叔达两位老臣不禁打了个寒战,连忙劝李渊

  • 长平之战,赵国用进攻型赵括取代防御型廉颇,实在是缺粮食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从长平之战催生的成语“纸上谈兵”来看,对于这场使赵国掏空了身子的战争,历来的观点是赵军主帅、少壮派将领赵括的莽撞出击,才钻了秦国战神白起的口袋阵,以至于40余万赵军被坑杀殆尽。[var1]本来,在赵括之前廉颇统帅的赵军,已经在长平一线构筑起牢固的壁垒防御体系。战局证明,廉颇的战法虽未能击败秦军,却也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弟媳为妻,李世民的弟媳究竟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评价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李世民晚年后悔玄武门之变了吗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玄武门之变爆发杀兄夺权还夺妻?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毫无争议的千古一帝,唐朝在他的治理下可谓是空前绝后,成为了当时全世界经济最为昌盛的国家,无数来自海外的商人纷纷选择在唐朝定居生活,这足以可见盛唐时期的风貌。只可惜,在李世民的身上仍存在着一个污点,那就是在玄武门之变残忍的杀害自

  • 长平之战爆发前,赵国到底该不该接收韩国的上党地区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国长平在哪,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败了有多惨,长平与上党

    战争的结果史书上记载很明确,赵军战死25万,连主帅赵括都在突围时战死,余下投降的20万人也被“人屠”白起一夜之间坑杀殆尽。战后,赵国境内家家出殡、户户举丧,至此元气大伤。所以对于战败国赵国来说,“上党”几乎可以结结实实地解读为“上当”。那么,赵国是不是真就上了别国的当,不该莽撞地贪小便宜接收上党地区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闯入齐王妃寝宫,齐王妃一句话让他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片段,李靖和李绩玄武门为何不帮李世民,经典传奇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然而,李世民或许是一个好皇帝,可是在私德方面,历史从来没有对李世民留下好的一笔,因为从他干的这些事就能够看出,他的品行和杨广相比没有多大区别,杨广弑父杀兄,而李世民也干了,杨广强逼自己嫂子,李世民在成功之后也将齐王李元吉的爱妃杨氏纳入自己后宫之中。 公元626年夜里,李世民此时刚刚登基,登基大典过后

  • 齐桓公飘飘然攻打鲁国,没想到此人却给他一个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桓公与外甥女,齐桓公对鲁国的态度,老梁齐桓公

    且说齐桓公当上了齐国的君位,并且起用管仲作为自己的左右手,但是齐桓公虽然起用了管仲,但一开始并不是对管仲言听计从的,齐桓需要受点教训,所以管仲明知他做错了,也不阻止。话说在齐桓公还不是齐国的君主,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鲁国跟他的兄弟公子纠给他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这个仇不报还是齐桓公吗?关于齐国跟鲁国,

  •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野合而生孔子”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迁史记怎么描述孔子相貌的,孔子和司马迁故事,孔子与司马迁相差多少年

    [var1]我们先将司马迁的原文抄录如下: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云,姓孔氏。[var1]司马迁一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让那些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