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曹叡能够多活三十年,魏国可能统一天下吗?

如果曹叡能够多活三十年,魏国可能统一天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39 更新时间:2024/1/19 7:08:19

[var1]

这倒不是说,曹叡这个人多么的雄才大略。只不过是当时复杂的历史环境,造成了这种局面。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只要曹叡不死,曹家统一天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曹叡的人生经历,应该算是比较复杂的。要想解释清楚,还得从历史上那场著名的官渡之战说起。

公元200年,随着一场官渡之战的胜利,曹操奠定了北方霸主的地位。袁绍则彻底一败涂地,并在两年之后去世。

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乘胜追击,不断蚕食袁绍的地盘。公元204年,曹军攻入邺城。邺城是袁家的老巢,所以袁家的家眷当时也都在邺城,没来得及逃跑。这其中,就包括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宓。

[var1]

曹军入城之后,曹操的次子曹丕,恰好也在军中。曹丕见到甄宓之后,因为甄宓貌美,一见倾心。后来曹操知道了曹丕的心思以后,就将甄宓许给了曹丕。甄宓嫁给曹丕之后,很快就给曹丕生了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就是曹叡。

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注意到一个问题:甄宓是公元204年嫁给曹丕的,而曹叡又生于公元204年。

曹叡真的是曹丕的儿子吗?

会不会是袁熙的遗腹子?

这个问题,上千年来,一直都是一个无头公案。直到今天,史学家们也不知道确切的答案。或许就连曹丕本人,都未必知道答案是什么。毕竟三国那会儿,可没有现代测DNA的技术。所以就连事主曹丕本人,可能到死都不知道,曹叡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var1]

这个身份,对于后来的曹叡来说,影响巨大。

刚嫁给曹丕那几年,甄宓还是很受宠的。三国那会儿可没有头婚、二婚的概念,再加上甄宓确实是长得极为好看,所以受宠也是应该的。

所以,曹叡的童年,过得还是很开心的。母亲十分受宠,而且又是曹丕的正妻,所以曹叡就是曹丕的嫡长子。再加上曹操的长子曹昂早早战死,所以曹丕后来就相当于是曹操的长子。这样的话,曹叡就相当于是曹操的嫡长孙。

对于曹叡这个孙子,曹操是极为喜欢的,甚至曾说出过‘“我基於尔三世矣’的评价。意思就是有曹叡这样的后代,曹家至少可以绵延三代不衰。从曹操的这个评价当中,足可见曹操是多么欣赏曹叡这个孙子了。

[var1]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上位。这一年,曹叡17岁。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发生了两件大事,彻底改变了曹叡的命运。让曹叡原本幸福的少年时代,彻底化为泡影。

第一件事,是曹丕上位之后,很快就逼迫汉献帝禅位给自己,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老爹做了皇帝,曹叡这个嫡长子自然也是受益极大。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曹叡将来有很大的可能,名正言顺地成为魏国的下一任皇帝。

第二件事,曹丕赐死了甄宓。

[var1]

对于曹丕赐死甄宓的原因,史学界同样有极大的争论。有的人认为是甄宓在后宫当中争宠失败,被其他妃子诬陷,所以被赐死;也有的说,甄宓是和曹丕的弟弟曹植有染,所以才被赐死的。

但不管怎么说,甄宓确实是被曹丕给赐死了,而且死得极为凄惨。据说是以发覆面、以糠塞口,在古代的礼仪当中,这绝对算是十分恶毒的赐死方式了。

自己的父亲,赐死了自己的母亲。这样的事情,对当时只有18岁的曹叡,会有多大的冲击,可想而知。而且最关键的是,因为母亲甄宓的原因,曹叡失去了父亲曹丕的宠信。虽然身为嫡长子,却瞬间距离皇位极为遥远。

[var1]

因为母亲的原因,本来在曹丕登基时已经获封齐公的曹叡,被贬为平原候。平原候这个爵位,其实颇有深意。因为上一代平原候,正是之前传闻和甄宓私通的曹植。曹丕给曹叡改封了这么一个爵位,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巧合。

至于说为什么要贬黜曹叡,曹丕给大家的答案是:先前因为母亲被赐死,从而有所不满。

废话。

你妈被赐死了,你会很开心?

这件事,对于曹叡而言,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折点。由此之后,曹叡性格大变。

尊严,我不要了;正义,我也不要了。

我只要皇位!

因为只有夺得皇位,我未来才有可能,为我母亲报仇!

[var1]

所以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大体上就是一场大型的夺嫡大戏。只不过在这场夺嫡大戏当中,因为曹叡的其他几个兄弟,实在是比较弱。所以曹叡真正的敌人,其实是他的父亲曹丕。这场斗争的关键,在于如何赢得曹丕的喜爱,最后让曹丕将皇位传给自己。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曹叡开始学会演戏,学会在大臣们和曹丕面前,扮演一个完美的储君形象。府上一律只和那些素有清名的人来往,互相匡扶;处理所有事物,务必谨慎至极,力求没有过错。同时,曹叡还和曹丕身边的几个宠臣交好。尤其是曹丕身边的第一宠臣卫臻,被曹叡搞定之后,更是经常在曹丕面前,说曹叡的学问如何如何好。

更关键的是,后来曹叡还拜曹丕复立的郭皇后为母。郭皇后深得曹丕喜爱,却一直无子。如此一来,曹叡就相当于又是嫡长子了。但问题是,从历史上的种种蛛丝马迹来看,当年和甄宓争宠,并且向曹丕诬陷甄宓,导致甄宓被赐死的,极有可能正是郭皇后本人。

[var1]

也就是说,曹叡等于是将自己的杀母仇人,拜做自己的生母,而且还要表现得极为孝顺,小心侍奉着。

这样的日子,曹叡过了整整九年。

五年之后,曹丕挂了;曹丕临死之前,终于对曹叡彻底放心,将其立为太子。

在这场无声的战争当中,曹叡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同时,曹叡付出的代价,就是整整九年的时间,彻底压制了自己的本性。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年的压制,让曹叡的性格,开始逐渐变得多疑且变态。

[var1]

曹叡登基之后,虽然曹丕去世之前,给曹叡留下了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这四个大臣辅政。但此时的曹叡,在经过一场艰难的夺嫡斗争之后,手段已经十分老辣。所以曹叡登基后,几乎没怎么费劲,就压制住了这四位辅政大臣,彻底掌控了曹魏的最高权力。

曹叡掌权之后,屡次击退蜀国和吴国的进犯,保证了魏国的领土完整。在这其中,蜀国的几次进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五伐中原’。诸葛亮的才能,那是大家公认的。而曹叡身为魏国皇帝,能够制定合适的战略,重用司马懿,让诸葛亮几次北伐无功而返。这就足以证明,曹叡作为一个皇帝,是相当合格的。

除了击退蜀、吴两国的进犯之外,曹叡还对内改善吏治,选拔博学之士担任朝廷官员。每逢重大案件,必定亲自前往听讼,并且令陈群等人,制定《魏律》十八篇。继承曹丕的政治遗产,彻底施行‘九品中正制’。平定北方的鲜卑,灭了辽东的公孙渊,维护西域对魏国政权的臣服。

[var1]

经过曹叡的一番努力,魏国的国力蒸蒸日上,达到了自魏国开国以来的一个新高度。

可以说,当年曹操对曹叡的评价,真的没有半点错误。有曹叡在,真的可以保证曹家绵延三代不衰。

但是。

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曹叡展现出来的正面部分。相比这些正面的部分,曹叡也有许多负面的表现。而这些负面的表现,如果细究的话,恐怕都和当年曹叡极力压制自己的性情有关。长时间的压抑,然后又很快大权独揽,做了皇帝。不管换成是谁,恐怕都会变得性格扭曲。

这种扭曲,具体体现为:异装癖、有龙阳之好、大兴土木、奢淫过度。

[var1]

简单来说,就是喜欢穿女子的衣服,然后双性恋。既从全国搜罗美女,同时还豢养面首。喜欢建造宫殿,搞大排场。但仔细想想,其实也都能理解。早年的曹叡,或许真的是一个优秀的完美少年。但是在夺嫡的那几年当中,曹叡只能信任最贴身的几个宦官,自然也就容易产生龙阳之好。为了得到曹丕的赞赏,生活上一律尽可能地节俭。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想着要奢侈一些,找更多的美女,住更好的房子。

总得来说,曹叡可以算是一个私德有亏,但治国有道的这么一个君王。或许算不上雄才大略,但作为守成之君,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可惜的是,曹叡在位十二年之后,就因病去世了。公元239年,曹叡去世,留下了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后来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夺取了魏国的大权,最后司马家更是完全篡取了魏国,建立了晋国,统一了三国。

[var1]

而如果曹叡能够多活三十年的话,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首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是在曹叡去世十年后。如果曹叡还活着的话,司马懿绝对没有发动政变的可能,只能安心老死。

其次,公元263年,邓艾通过偷袭直取成都,蜀汉灭亡。此时距离曹叡去世,只相隔了24年。如果曹叡能够多活三十年的话,蜀国极有可能是被曹叡灭掉的。

第三,正史上曹叡去世的时候,吴国那边还是孙权在位。但是仅仅两年之后,因为吴国太子孙登去世,吴国内部就发生了著名的‘两宫之争’。孙权的三子孙和、四子孙霸,围绕储君之位展开斗争,让吴国高层彻底分裂。连陆逊这样的名将,都死在了这场斗争当中。

[var1]

更讽刺的是,这两人最后谁都没得到皇位,反倒是孙权的幼子孙亮,最后成功上位。孙亮登基的时候,才只有十岁而已。吴国大权,基本上都由几位权臣把持,后来更是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内斗当中。如果曹叡这时候还能活着,将有极大可能趁虚而入。趁着东吴内乱之际,派大军直接灭掉东吴。

所以,如果曹叡能够多活三十年的话,完全有机会灭掉吴、蜀两国,彻底统一天下。就算无法灭掉两国,只要曹叡还活着,司马懿就绝对没有机会发动政变,魏国依然只能是曹家的。往后的三十年里,曹叡完全可以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储君,继续曹家的事业。等到吴、蜀两国未来衰落,依然还是有很大可能三分归曹。

虽然在演义小说当中,三国时代似乎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实际上,三国时代,北方才是真正的政治、经济中心。魏国的人口数量,比吴、蜀两国加起来,还要多一半以上。甚至有专家认为,魏国的人口数量,应该占到整个三国人口数量的七成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曹家猥琐发育,等到国力恢复到东汉末年之前的程度,就完全可以轻松碾压吴、蜀两国。

[var1]

但可惜,曹叡死了。

曹叡这一死,曹家三代人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就只能为司马家做了嫁衣。

更多文章

  • 前316年的一场辩论,拥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张仪,却说不过一位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仪最辉煌的九分钟,张仪的辩论之术,历史人物张仪有三寸不烂之舌

    随着秦孝公的故去,新的王者秦惠文王闪亮登场,他和战国第一嘴炮---张仪组成新一代黄金CP。作为大名鼎鼎的“合纵连横”主角之一的张仪,在战国史上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不过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并不是他,对于张仪的介绍留到下一篇再说。今天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一张全新的地图----巴蜀。一、一场影响深远的辩论1、秦

  • 张仪靠一张嘴忽悠楚国,表面占了便宜,却让秦国失去最重要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仪对秦国的贡献,大秦帝国张仪精彩片段,喻恩泰张仪

    《谏逐客书》: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在李斯这一段对于张仪的描述中,清晰地将张仪对于秦国的贡献一一列举。这段话的精髓,不在于后面罗列的一项项功劳,而是开头的四个字----张仪之计。什

  • 古代“特种兵”之齐技击:单兵作战能力最强,战国最早雇佣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特种兵排行榜,大汉时期最强的特种兵,先秦时期特种兵

    这四大军力分别是来自齐国的技击之士、来自魏国的武卒、来自赵国的边骑与来自秦国的锐士,这些军队虽涌现于不同时期,但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都为自己的国家争得了一席之地,且巅峰时期横扫一切,无人能及![var1]而在这些特种部队中,齐技击由来最早。齐技击,顾名思义,战国时来自于齐国的精锐步兵,这些士兵在成为技

  • 风流太后:豢养男宠勾搭丞相吕不韦,还为假太监嫪毐生下2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嫪毐和赵后情史,吕不韦传奇嫪毐被处死,嫪毐吕不韦是什么关系

    赵姬身为皇太后,却与丞相私相授受,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私情,使得秦始皇虽然一统天下成就了丰功霸业,却时常被后人诟病其并不是秦王所出。[var1]除此之外,赵姬在登上太后宝座以后,还不甘寂寞地圈养了男宠。其中,最得她欢心,也最臭名昭著的,非嫪毐莫属!相传嫪毐之所以能得太后宠爱,离不开他的“特长”。若要问

  • 湖北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六辆豪华座驾,墓主身份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湖北省孝感襄樊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队就意外挖掘出这座古墓,据测量该墓葬总长大约有三公里。当清理这座大墓时,专家发现了一个盗洞,由于这盗洞打法很专业呈蛇形,总长达15米。在这种情况下,墓葬中许多珍贵的陪葬品都会被偷窃,也很可能标志着证明墓主身份的文物也会消失。[var1]但随着考古工作

  • 商鞅为什么就能在秦国变法成功?又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商鞅为什么去秦国变法,商鞅变法前秦国真的很弱吗,商鞅变法是如何让秦国富起来的

    [var1]一,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在秦国成功1.1,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商鞅本姓公孙,是卫贵族的后代,所以又称公孙鞅或卫鞅,后因变法成功,被秦孝公封于商,史称商鞅。商鞅所处的时代,正值战国中期,中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彼此为了壮大实力和抢夺地盘而争得你死我活。所谓乱世出英雄,因此这个时

  • 吴国的功臣,被后世称为武圣的伍子胥,为何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伍子胥不死吴国会灭吗,子胥鸱夷,伍子胥救主完整版

    吴国的功臣,被后世称为“武圣”的伍子胥,为何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相信提及伍子胥这个人,大家可谓耳熟能详。他是吴国非常重要的一位功臣,在后世有一段时间,他跟姜子牙一样也被人称之为“武圣”。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也是起了非常重要作用的一位历史人物,他辅佐了两代吴国君王,并且将吴国送上了一个权力巅峰的崭新时

  • 三国群英传2,魏国最强的一队,这还真不好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群英传2最强搭配,三国群英传2武将分析榜,三国群英传2的兵种排行

    之前说了蜀国和吴国的最强5人组,今天轮到魏国了。魏国的这5人还真不好选择,主要涉及到军师姜维,都说姜维应该算作是蜀国的,毕竟是蜀国后期重臣,也为了复辟蜀国,最后被敌军杀死,死得相当惨烈。 [var1] 但需要说一下的就是,姜维是降将,投降蜀国之前实际上是魏臣,而群英系列中,姜维都是在三国鼎立这个剧本

  • 战国时期,楚国非常强大,为什么却很少出顶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相比之下,除了楚国之外,其他六国,好像都有几位让后世耳熟能详的将领。秦国有司马错、白起、王翦,齐国有田忌、孙膑、田单,燕国有乐毅,赵国有廉颇和李牧,魏国有吴起和庞涓。就连最弱小的韩国,都出了一个申不害。虽然申不害的身份,更侧重于改革家和思想家,但这位大佬打仗的能力其实也挺强的。如果不是因为韩国的国力

  • 灭六国兼天下!号称战国最强战力的秦锐士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锐士能代表战国吗,真正的秦国四大猛将,战国风云秦灭六国

    提到秦锐士,我们的脑海中通常会浮现出“最强战力”这四个大字,是的,从秦锐士诞生的那一刻,对于战国时代的其他诸侯国来说,就已是一个可怖的存在。[var1]不出所料,秦国靠着秦锐士这样一个“战争机器”,一举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在秦国的统一大业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秦锐士到底有多强?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