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雎是秦国客卿,为何能扳倒宣太后,还除掉白起,自己却寿终正寝

范雎是秦国客卿,为何能扳倒宣太后,还除掉白起,自己却寿终正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28 更新时间:2024/2/7 4:00:39

[var1]

首先,范雎进献远交近攻之策

范雎通过对当时局势分析,认为舍近求远,举兵攻打齐国,不仅不能打赢,反而在和齐军交战时使秦国腹背受敌,这种做法得不偿失,并且之前齐国田攻打楚国已有失败先例。秦昭听取了范雎的建议,恍然大悟,决定远交近攻。

攻打魏国和韩国都取得了成功,更加相信范雎,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也成为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国策。因为远交近攻的成功应用,范雎在秦昭王心中地位上升,很多建议都被采纳,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var1]

其次,范雎帮助秦昭王集权有功

范雎在秦国当客卿,深感政策落实处处掣肘,他多次提醒秦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不利于将来吞并天下,想要一统天下必须加强王权,做到令行禁止皆出自一人。当时秦昭王已经继位30多年,朝政仍被宣太后把持,同时宣太后的弟弟魏冉封侯拜将,军权王权都被宣太后家族掌控,秦昭王被架空。

范雎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就用语言激怒秦昭王,说“天下人都知道宣太后和魏冉,却不知道秦国有秦昭王”秦昭王被激怒后,于公元前266年废掉把持朝政多年的宣太后,一并将秦国四大贵族全部驱赶出函谷关,拜范雎为相。范雎仅仅用一句话就换来一国相位,并且成功得到秦昭王信任,从此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var1]

再次,范雎瓦解其他各国合纵连横阴谋,深得秦昭王宠信

各国说客们合纵抗秦,一起商议六国合纵攻打秦国,范雎将计就计,献计让秦昭王给各国说客发放黄金,用收买的方式,不费一兵一卒,轻松瓦解六国合纵之术。范雎更是煞费苦心,在给说客分金的时候,故意分配不均,让这些人互相内讧,最后范雎坐收渔人之利。范雎一天比一天得宠,转眼间,范雎在秦国已经呆了十几年。

[var1]

但是后来却发生了长平之战,白起军功卓著,范雎担心白起受宠会夺了自己的相位,所以就依靠秦昭王对自己的信赖,进谗言让秦昭王将白起处死。后来燕国人蔡泽,出现在范雎面前,给范雎痛陈利弊,说你权力大,仇人多,一旦失宠必然身败名裂,如果能急流勇退,必然能够善始善终,范雎也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后就像秦昭王举荐蔡泽,自己成功辞官归隐,最后寿终正寝!

[var1]

综上,范雎之所以能扳倒宣太后,进而除了白起,是因为他的利益和秦昭王一致,与其说范雎扳倒了宣太后,不如说秦昭王打倒了旧势力的既得利益者。秦昭王做了几十年国君,君权却被宣太后家族掌控,难道不会心生怨恨吗?白起功高震主,又持功傲慢,引来杀身之祸。范雎只是在整个过程中看得比别人清晰,在关键时刻推波助澜!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此国最弱,却是长平之战最大赢家,用一毒计差点灭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秦赵长平之战,长平战争纪录片

    [var1]虽然韩国是最弱的一个国家,但是他就像黑夜中的流星,虽然短暂但是却十分耀眼,韩国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弱小而放弃争霸,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和赵国两败俱伤,韩国毫发无损,反而还比强大的邻国赵国多存在了8年。甚至在亡国的边缘,韩国还绞尽脑汁,派遣水利专家郑国帮秦国修渠,用来拖垮秦国,谁知道弄巧成拙,

  • 江南考古志|“启幕江南”,从草鞋山遗址到环太湖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环太湖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哺育了智慧的先民,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为江南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这样的文化底蕴,让“江南”这个温柔的字眼,出现在了无数文人墨客作品之中,盛名至今。针对江南的史前文化,吴文化博物馆曾举办特展“启幕江南——草鞋山遗址与环太湖地区史前文明展”,看这块美丽又富饶的土地,如何孕

  • 他是战国第一战神,李牧都非其对手,若非此人秦国不可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牧战胜秦国,秦国就没人能打得过李牧吗,战国时期名将李牧

    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主要功绩在于同其子王贲合灰亡山东六国,成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var1]王翦前期主要负责对赵战事,第一次领兵的灭国大战也是灭赵。此后王翦又挥师北上,在易水西岸大破燕代联军,趁势灭亡燕国。子王贲则领军南下,先行袭楚,连下楚国十城,后以水攻之法淹没魏都大梁

  • 周武王对八百诸侯说:天命还不能伐纣!大家就回去了!何为天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武王为什么要伐纣灭商,姜子牙伐纣时机 原文,伐纣是什么意思

    而在此之前,周武王还曾有一次伐纣的尝试,《史记·周本纪》中是这么记载的:那是周武王即位后第九年,武王先是到文王的墓地举行了祭祀,然后到东方的盟津检阅军队(殷商在周之东方,盟津距商都不远),把文王的灵牌供在中军帐中,说是奉文王的旨意来讨伐殷商。八百诸侯赶来会盟,都说:“可以伐纣了!”但是武王却说:“你

  • 坚固的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浅谈春秋强国晋国为何突然解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晋国有多强,晋国三分天下,晋国历史纪录片

    春秋五霸当中,晋国是毫无疑问的老大,他的强大之处在于分裂之后的韩赵魏三国,皆成为了战国七雄,可见其丰厚的底蕴,那么如此强大的晋国,为何会突然解体,遭遇三家分晋呢?[var1]一、晋国的起源和壮大(一)晋国的起源晋国的出现,还要从西周的周成王开始说起,西周在建立后不久,便遭遇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周武王去

  • 芈月嫁到秦国,为何为秦国耗尽心血,不惜与母国为敌呢?答案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当年秦国和晋国长达数百年都在争斗,可却没有放弃联姻,这其实就是一种政治博弈。女性没有选择的权利,那个时候更不可能随时跑回娘家,为了自己的处境能好过一点,当然会跟着夫家的立场。秦国的宣太后在影视剧中,其实刻画的形象与真实的历史不是很相符。事实上生在楚国的芈月不远千里嫁到秦国,也只是秦王的

  • 徐庶投奔曹操后,真的没献一计?就献了这一计还非常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庶最后辅佐曹操了吗,徐庶投奔曹操完整版,曹操和徐庶关系怎么样

    徐庶在争夺樊城一役中可谓是中流砥柱!先是让张飞、赵云二人大破曹仁前锋,斩杀了吕旷和吕翔两员大将;然后识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的阵眼,很快就派赵云率领五百军士破掉阵法,又一次打败曹仁;曹仁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在晚上月黑风高之时前来劫寨,但是徐庶也神机妙算,早已在此等候曹仁入瓮,曹仁第三次大败而归。在此基础上

  • 芈月传:原来芈姝只是秦王的猎物,看秦王祭奠亡妻时说了什么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芈姝真实历史,秦王和芈姝第一次约会,威后芈姝

    他对芈月和芈姝,几乎没有什么真情,这一对姐妹,充其量只是他用来实现自己雄心抱负的工具而已。[var1] 1:秦王在亡妻的“忌日”那天,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原著中,秦王临死之前,甚至授意樗里子要杀了芈月,说这个女人野心太大留不得。自己死后,芈姝绝对不是她的对手,控制不了她,这会影响到嬴荡的王位稳固,他

  • 如果诸葛亮用这一计谋,蜀国也不至于灭亡,为何他到死也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那是一个属于战争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涌现的时代,那就是三国时代,说起三国时期,人们至今对里面的故事情节记忆犹新,当时的三个国家,魏国,蜀国,与东吴形成了势力割据的局面,如果从战争局势来分析的话,曹操的魏国的实力比其他两国的实力都要强,而蜀国在后期的实力属于最弱的。历史上的蜀国也就

  • 吴国两位功臣为啥栽在自己人手里?(诸葛恪到底站队哪一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国诸葛恪简介,诸葛恪是怎么死的,孙峻杀诸葛恪

    孙鲁班只是推波助澜,孙权自己才是根源。的确,南鲁党争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孙权期待已久的政治清洗。全公主拿下太子生母后,另外两位鲁王党的干将孙弘和全琮乘胜追击,联名上疏弹劾太子党骨干张休(张昭之子)和顾承(顾雍之孙),罪名是在三年前的芍陂之战中虚报军功。芍陂之战历史上知名度并不高,但是从实际战况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