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人口为何从1400万迅速长到4亿?呈现爆发式增长,原因是啥

清朝人口为何从1400万迅速长到4亿?呈现爆发式增长,原因是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57 更新时间:2024/2/7 13:12:51

邓小平理论》中指出,人才永远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总说国以才立,政以才兴,业以才兴。但是怎样才能让人才层出不穷呢?这里就要提出量变累积质变的概念,只有当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足够多,才能够产生足够的人才,作为养料供国家发展。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出发,人口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而在我国古代,人口数量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但是再按个比较落后的时代,人口的数量也确实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准。而在这个背景下,人口数量的大规模增长,就变成了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大清朝,人口数量从最早的1400万人,爆发式增长至最后的4亿人,翻了十倍不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清朝人口激增?大清朝为了这个目标又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人口

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4亿之多,但如果回溯历史的话,我们却能够明显发现,中国古代的人口数量一直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甚至时不时会出现大规模减少的现象。

在大秦朝统一全国的时候,整个秦朝的人口数量大约有3000万余人,可是西汉建立的时候,却只剩下了1800万左右,一直到了东汉后期,全国人口数量才重新回到6000万水平线以上。

后来,黄巾起义的爆发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战乱导致国内人口数量损失了超过六成,仅剩2300万余人,又经过了近400年的时间,到隋朝建立之后才重新恢复到了6000万。

不过,隋末的战乱也导致了人口锐减,唐朝虽然回复了一部分人口,但到了宋朝建立的时候,人口数量也才堪堪3000万。而到了北宋时期,我国人口数量首次突破1亿,可随后的蒙古灭金以及西夏战乱又使得人口数量锐减,到了明初的时候,只剩下了不到6000万。

清朝年间,顺治皇帝时期人口数量约为1.2亿,到了康熙晚年达到1.5亿高峰,而到了道光年间更是直接突破4.3亿,这在历史上是见所未见的。

清朝人口为暴增?

1944年,满清军队正式接过了华夏大地的统治权,但此时人口数量普查的结果,竟然只有1400万,这绝对称得上是地广人稀。不过这样说显然是美化了人口不足带来的弊端,因为当时的满清统治者,其实非常头疼这件事。

要知道,那时候是完全没有现代科技的古代,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力去完成,种田耕地、带兵打仗、修筑工事等等,没有人就什么事都做不好。尤其是那时候的人口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年长者和小孩子,更是没有什么可用的生力军。

而随着清朝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也一直都在致力于人口增长这件事情。比如说雍正皇帝废除“按人头收税”的制度,从而减轻了每家每户生孩子的负担,其实也就是在鼓励人们多生孩子,增加国家的生产力。

乾隆登基之后,更是将这项制度大力推行下去,将所有反对的土地主都压了下去,彻底解放了全国的劳动人民,这就使得人口能够大幅度增长,一度达到1.4亿的高峰。

粮食推动人口增长

不过,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一些问题也陆陆续续暴露了出来。因为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土地上的粮食产量就那么多,所以逐渐开始有很多人吃不上饭了。这就带来了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停滞。

为了保证人口数量的稳定增长,统治者们开始重视粮食生产的问题,首先就是提升小麦的种植面积。但这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因为小麦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其实是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必须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这时候,有些人注意到了土豆和红薯这两种农作物。在小麦还够吃之前,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土豆和红薯过于寡淡无味,哪有各种各样的米面好吃。可是在粮食变得匮乏之后,有一部分人就开始尝试吃土豆和红薯。

久而久之,大家创造出了很多花式吃法,让原本寡淡的土豆成为了一道道美味佳肴。同样的,与此同时也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在吃饭方面的压力,再加上国家的政策扶持,人口数量就更是不断增长,这才有了最后迅速增加到4亿的现象。

古代“催生政策”

事实上,大清朝并不是第一个注意到人口数量很重要的朝代,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君主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也确实提出了很多的解决办法,其中不乏有放在当时那个时代,非常有用的好方法。

据《国语·越语》记载,越王勾践在位时期,曾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催生政策”,比如“令壮者无娶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直接将不娶妻的男人和不肯嫁人的女人,归为了有罪之人。

同时,他还对多生孩子的家庭制定了一些奖励政策,比如“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子,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食”。

意思就是,如果你生了一个男孩,就能拿到国家奖励的两壶酒和一条小狗;如果你生了一个女孩,就能得到两壶酒和一只小乳猪;如果说你生了一对双胞胎,那这俩孩子你就完全不用操心了,国家会帮你养活他们。

小结

事实上,我国古代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催生方式,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最好的体现,古时候人将不生孩子视作不孝,甚至增加了很多宗教、迷信以及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而我们也能够从中看出古人对生养后代的重视。

不过,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古代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地理环境、农业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尤其是动辄就展开的大规模战争,更是会大幅度削减人口数量。而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古代来说,人口数量激增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了。

参考资料:《邓小平理论》《国语·越语》《中国古代人口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犯下的5大错:错睡、错杀、错留、错信1人,还有一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一生犯过的五大错,曹操一生错杀三人都是谁,曹操一生中犯下三个大错误

    曹操一生犯了哪5大错?1、错睡张绣的婶娘提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他的怪癖——霸占人妻。凭借曹操的家世和才能,他完全能够迎娶众多年轻貌美的女性,可不知为何,他却独独偏爱人妻。曹操曾霸占过邹夫人、杜夫人等,他甚至还将她们接到府中居住,虽然她们都有孩子,可曹操却并不介意,反而对他们视若己出。公元196年,曹

  • 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的背后,让人忽略的,庞大的建州女真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桓仁建州女真历史陈列馆,努尔哈赤13个人为啥可以起兵,建州女真有多少人

    文|历史的故纸堆在中国历史上,肃慎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一直生活在白山黑水的广阔土地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世人对这个民族的称呼也不断地发生着改变。肃慎族,本是周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少数民族,北魏时期叫勿及,隋唐称靺鞨,北宋时始称女真。此后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政权,女真变得越来越强大,金灭了辽,后又入侵中原,掳

  • 碾压关羽、大败吕布的三国第一战神,却因太过勇猛而死于盛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唯一打败吕布的人关羽,关羽真的打不过吕布吗,关羽大战吕布完整版

    三国第一战神是谁?吕布和关羽被当做首选一二而广为推崇,但他们真有作为第一的本事吗?关羽被称为武圣,还未曾是战神,尽管万人敌的名号令敌军闻风丧胆,过五关斩六将也是轻松而就,但败给许褚和吕蒙却是永远的硬伤。吕布比关羽厉害,蜀汉三杰合力才成功战赢吕布,他诛董卓,破张燕,败袁术等功绩的确值得炫耀,但其吃败仗

  • 清朝安徽发生大灾,农民只能吃一种黑米,乾隆尝了一口后泪流满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黑米三种人不宜吃,清朝十大灾荒食物,黑米种植历史多少年

    对于乾隆过于仁慈的性格,雍正皇帝非常担忧乾隆不能做一个合格的皇帝。其实乾隆性格中的仁慈也不能怪他,清朝宫廷对于皇子的教育,始终把“重农”、“悯农”作为重要的思想。乾隆从小就深知民乃立国之本,做皇子的时候,他就写过很多以“爱民”为主题的诗歌。登基之后,乾隆时时刻刻担忧着天下百姓的生活。比如在寒冷的冬天

  • 只因吃“元水”,秦始皇49岁便薨逝?难怪史书未曾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是吃丹药吃死的吗,被误解的历史人物秦始皇,秦始皇早年悲痛经历

    提起封建社会,则不得不提建立起皇帝制度,建立起大一统思想的秦始皇。秦始皇在史书记载中的形象虽然是一暴君,虽然历朝历代官员对于秦始皇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但是当我们来到了民主文明的新时代的时候,可以以更全面,更公正的角度去评价秦始皇的功绩。秦始皇所做出来的功绩是独一二的,他被评价为千古一帝也是实至名归,

  • 清朝大内侍卫的佩刀,乾隆时千万难买,道光时白送都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侍卫佩刀刀把为啥向后,大内高手佩刀为什么刀柄向内,佩刀图片大全

    大清朝皇帝的保镖,授正三品,一等侍卫衔。能当上这个职位的无一例外是大内高手,武状元会直接授予一等侍卫,其他的选拔方式有从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里选拔,这个名额有数的,还有一种是从汉人里面选拔,但必须是武功极高的人,这个名额没有数量控制。既然是贴身保护皇上的人,武器装备肯定不会差。乾隆年间,皇帝最喜欢收

  • 秦朝灭亡的原因,历史书不会告诉你:秦始皇焚书,思路对手段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不想探讨秦始皇做没做这种事,仅仅想说说他做这件事的背后意图,以及对秦朝的危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将六国的纳入秦国的版图。他面临的是新的局面,六国也面临新的统治者,彼此都不熟悉。六国百姓会想,秦国如何对待我们?秦始皇会想,我如何对待六国?秦朝内部有着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议论,嬴政倾向郡县制

  • 清朝官员下跪时,为何要先拍拍袖子?原来在满语中是这个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官员下跪先拍袖子,清朝满语,清朝皇帝上朝说汉语还是满语

    旗装的袖口名为“箭袖”,箭袖是满族传统服装上的一个组成,袖口的最前端那个马蹄形的东西就是箭袖。满族服饰的袖口是收口的,也就是说袖口是紧紧包裹着手腕的,为了在骑马射箭时加强对手背的保护而设计出来了一个形似马蹄的“袖头”,因此箭袖又被称“马蹄袖”。满族人在入关前过的都是骑射生活,由于经常骑马和射箭,所以

  • 为什么秦始皇能吊打匈奴,刘邦却被匈奴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为什么会被刘邦打败,刘邦看到秦始皇的车队说了什么,秦始皇为什么不灭匈奴

    而且,这还是一套巨大的系统军事工程,为什么说它是系统呢?别以为长城就是那道由方城、城堑、亭嶂、烽火台等要件构成的超大超长的城池,它的内容还多着呢,简单点说,除了那道城墙之外,长城还有两个构成要件,一个是秦始皇在北地,即本属匈奴的河套地区设置的九原郡,九原郡下设三十余县,这种郡县,虽然其后迁移了不少中

  • 清朝“下九流”的3个职业,如今却个个富得流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是木匠,其实在清朝之前,木匠的职位地位还是很高的,受人尊敬,但是在清朝却被评为下九流的职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当今的木匠是拥有手艺的人,哪家装修能少得了木匠呢,所以他们的工资自然不会低。第二个是剃头匠,清朝的剃头匠也同样看别人的眼色,而现在的理发店真的随处可见,而且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