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90年,广西出土东汉“珍珠玛瑙”墓,小县令为何随葬豪气珠宝?

1990年,广西出土东汉“珍珠玛瑙”墓,小县令为何随葬豪气珠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2 更新时间:2024/1/7 10:45:12

偏僻小墓出土8件国家一级物,难道这位县太爷另有其他“身份”?

?01、汉墓

这一天,刚好合浦博物馆的人员在合浦县廉州镇黄泥岗周边巡查,很快便赶到了现场。

不出所料,这是一座带有斜坡形墓道的砖室木椁墓,墓室呈长方形,分前后二室,前室长1.9米,宽3.7米;后室长5.3米,宽3米。

更令人欣喜的是,墓葬没有被盗掘的痕迹,保存相当完好!

墓葬的后室,静静摆放着一具长为2.2米,宽为0.9米的木质棺椁。棺椁为黑底髹红漆,光泽如新!

由于在墓室中发现了“货泉”铜钱,根据其他出土随葬器物的特点,墓葬下葬年代被确定为“新莽”至东汉初期,距今也有2000年历史……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黑漆大棺上。

墓主人就静静躺在其中,他会是谁?是否幸运地做到了千年尸身不腐?一切,即将揭开真相!

然而,事与愿违。

墓主人的尸骨,早已经在时间流逝被腐蚀,专家们仅通过一些残存骨骼,推测出了墓主性别为男性,生前身高在1.7米-1.8米。

不过,当棺盖打开的一刹那,人们还是对所看到的棺内场景惊呆了!

?02、珍宝

围绕在墓主遗骸上下左右,散落着各种色彩艳丽的水晶、玛瑙、珍珠串饰;金光闪闪的金器;端庄高雅的大玉璧……

首先,从头部开始。墓主人头部两侧各放置铜镜湖蓝色琉璃杯一件;

腰部配有一把青铜宝剑,其剑鞘顶端有一枚和田玉制成的玉剑璲;

墓主的胯部摆放一件“蟠螭纹玉佩”,玉佩左侧有一串晶莹剔透的水晶串珠,其中占主角位置的一枚硕大黄水晶尤为珍贵;

继续往下,墓主的腹部位置发现一件纯金带钩,顶部为龙首形象;金带钩下面还叠压着一副子母玉带钩;

再看墓主人的左右两手,他的右手应该握有一串有水晶、玛瑙、琉璃和玉石制作的串饰;

在其胸部和腹部也发现了多串各色宝石串成的珠饰。

另外,在墓主人的口部位置还发现了一只“蝉形玉琀”。这是汉代典型的丧葬习俗文化特点体现,表现墓主人期待用玉堵住真气,使其尸身不朽……

这一长串描述下来,大家也能想象到当时这位男性墓主人,下葬时棺内的“珠光宝气”了……

这个时候,人们对他的身份更加好奇!谁会如此“豪气”?难道是东汉的哪位大贵族吗?

当然,由于墓葬出土地在广西合浦,专家们心里也清楚,这个地区在汉代太过偏远,不太可能出现真正的东汉皇族墓葬!

?03、印章

幸运的是,这位墓主人除了环抱着各种金玉宝石下葬,也不忘带上了自己的印章!而印章,正是揭示其身份的最直接的证据。

在墓主人的腰部和腹部位置,分别出土了两枚印章。

其中,一枚为刻有篆体“陈褒”二字的青铜印,另一枚为刻有“闻令印”的滑石印章。

妙哉!两枚印章配合得天衣无缝,一枚揭示其姓名,一枚揭示其身份。

原来,此人名叫“陈褒”,曾经是东汉时期的徐闻县县太爷。如今的徐闻县,属于广东湛江市辖区。

专家们推测,陈褒虽然是徐闻的县令,或许曾经在合浦郡生活过很长时间。因此,他死后被厚葬于合浦。

这个时候,有专家在《后汉书》中居然找到了一个叫做“陈褒”之人的记载!

试想一下,但凡是进的了史料记载的历史人物,至少不会是平头百姓。而《后汉书》中的“陈褒”,确实是个大官!

此陈褒字伯仁,庐江人,活跃在汉安帝公元120年至汉顺帝,公元136年间的政治舞台,担任过司空和尚书职位。

不过,这位陈褒生活在东汉中期以后,年代和黄泥岗墓葬对不上,因此并不是墓主本人。

发掘进行到此,找到了墓主人的确切身份,却依旧还有一个最大的谜团并未解答,我想大家心中也有此一问!

合浦汉墓的主人陈褒,没有什么硬后台,就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真的有能力拥有如此多绚烂夺目的奇珍异宝随葬吗?

尤其是,后期专家对出土随葬品进行了鉴定,这位县太爷的棺内随葬之物中,有8件都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价值连城!

一开始,大家认为墓主人可能是位大贵族,身份贵重自然可以拥有无数珍宝。

不过,如今得知他仅是一名徐闻县令!东汉时期在这么偏远的地区做官,这位陈大人非有可能是被官方“贬黜”到此。

既然是犯了错被贬到此,为死后还可以如此风光厚葬?

这个答案,其实合浦当地的专家们就可以解释,并不奇怪……

原来,合浦和徐闻靠近海边,虽然被中原朝看作偏远地带,但是却盛产珍珠宝石!尤其是海产珍珠,非常有名……

由于靠海,合浦和徐闻的海上对外贸易也非常发达,因此在中土罕见的水晶、琉璃等外来珠宝,在当地却经常可以看到。

加上此处山高皇帝远,地方官员腐败成风,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也可以聚集大量的财富!

于是,这位陈县令可以死后享用如此多奇珍异宝随葬,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多文章

  • 春申君刚踏进王宫不久,他的人头就被扔了出来,里边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申君怎么死的,武汉江夏有春申君墓吗,春申君个人简介

    #点亮真知计划#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作为相国的春申君自然要到宫内料理丧事。没想到,他刚踏入王宫后院大门,照壁后边突然冲出五六个手持长戟的武士,二话不说,迎面就刺,可怜的春申君当场就被刺成了筛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死了。这些武士随即割下春申君的头颅,“嗖”的一声扔到了宫墙之外.....[var

  •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袁绍为何失败?军力恶性膨胀的终极苦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绍官渡失利退回大营,三国演义中袁绍简介,三国演义中袁绍的主要事件

    对官渡之战后世研究者不计其数,文章观点汗牛充栋,其中多有精辟之解,在此,不再加以赘述。在笔者看来,袁绍兵败官渡的重要原因之一,恰恰是袁绍军力过多,战斗力低下。史书中没有关于袁绍战争观的明确记载,但是,综合起来可以发现,袁绍的战争观其实是单纯的“军力致胜观”。《资治通鉴》第【64卷汉纪56】中是这样记

  • 聪明一世的诸葛亮为何会娶“丑女”黄月英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黄月英是东汉荆州名士黄承彦的女儿,母亲蔡氏也是荆州名族,家世相当显赫。相传她其貌不扬,被民间俗称“黄阿丑”,但博学多才且贤慧。父亲黄承彦听闻诸葛亮正在寻找结婚对象,便主动上前介绍“我有一位相貌丑陋的女儿,生得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才能和你相配。”没想到诸葛亮一听立刻答应这门婚事。而诸葛亮可以这么爽快答

  • 刘备鼎盛时期,能够正面击败曹操,到底拥有多少万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三国时期的故事,例如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三国时期的淮南三叛、三国时期的北方游牧骑兵等等。今天,我们聊聊三国时期刘备的总兵力问题。一直以来,很多人长期认为蜀汉政权是三大集团中最弱的。作者认为,在刘备鼎盛时期,刘备集团的实力,甚至高于孙权集团。那么,在鼎盛时期,刘

  • 三国时期,为什么曹操的后人寿命都比较短?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家族后人有多少人,刘备曹操孙权寿命,曹操的后人完整版

    先说说开创了魏国的曹丕。生于187年,死于226年,年仅40岁。曹丕曾在公元204年,纳了一个妾,也就是后来的甄皇后,起初曹丕很宠爱她,但曹丕称帝后,甄氏失宠,因为失意所以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曹丕直接将她赐死。曹丕性格和曹操很像,都是生性多疑的人,也正因如此,曹丕才会在称帝六年后,生病而死。曹操的儿

  • 三国杀:说最软的话,打最狠的架!盘点那些口蜜腹剑的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马良马良说着“两国修好,不动干戈”,然后就把一堆锦囊扔给队友,让自己施加在别人身上的痛苦再重演一遍,做他的敌人经常要面对双重折磨,简直苦不堪言。而且马良本身还有过牌能力,运气好零牌起爆,然后掏出AK嘟嘟嘟输出拉满,在此之前还要说一句“敌不犯我,我不犯人”。事实上他的敌人如果不优先解决马良,可能就要给

  • 荆轲刺秦的一个隐藏细节,或能解开秦始皇暴毙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东巡途中暴毙于沙丘。由于秦始皇驾崩的非常突然,所以,除了左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外,百官并不知道内情,依然奏事如故。[var1]巨大的权力真空以及帝国继承人的模糊给了赵高操作的空间,被秦始皇寄予厚望的公子扶苏被杀,幼子胡亥继承皇位,大秦帝国这艘巨轮开始急速转舵,仅仅3年之

  • 中国史上最接近神的十大人物,一人预测2000年国运,诸葛亮排第7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名人评价诸葛亮,诸葛亮真实武力排名,史上最厉害的诸葛亮

    文 | 九鼎鉴史编辑 |九鼎鉴史盘点中国历史上十位最接近“神”的人物,诸葛亮神机妙算也进不了前五,其中一人预测了百年国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十位“神级”人物分别是谁吧。第一位 姜子牙,河南汲县人。姜子牙的故事应该被大家广为熟知,在历代小说和演义中,姜子牙不仅是最接近“神级”的人物,更厉害的是他

  • 秦灭六国之时,王翦和白起是最伟大的英雄吗?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王翦和白起都是历史上秦国名将,并列“战国四大名将”之列。[var1]白起在当时被誉为战神。他在秦国担任了数十年的指挥官。攻占近80座城市;他消灭了将近一百万的敌人;尤其是著名的“秦赵昌平之战”,为秦灭六国打开了新的起点。因此,白起真正立下了秦灭六国的伟业!而历史上的王建,功劳比白起还要大!他和他的儿

  • 从每战必败奔亡不暇,到一举拿下益州,谁打通了刘备的任督两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法正到达荆州后,反而劝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深怕失信于天下,犹豫再三,一时不能决断。最后,在诸葛亮、庞统等人的劝说下,刘备留诸葛亮、关羽等将守卫荆州,亲自率庞统以及数万将士入蜀。刘备虽然身经百战,但战绩却不理想,用赵戬的话来说,就是“每战则败,奔亡不暇。”而此次入蜀作战,又是刘备出道二十七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