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游列国那些年,孔子到底经历了啥?

周游列国那些年,孔子到底经历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53 更新时间:2024/2/6 20:27:56

当时孔子已经55岁了,在古代是一个标准的老年人,但为了找到那个能够一展抱负的诸侯国,他毅然率领弟子们走天下。

[var1]

卫灵公刚开始很欣赏孔子,好吃好喝好住,但过了3年,他对孔子厌倦了,就想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赶走,但又不明说,而是给孔子摆了谱,孔子一看架势不对,第二天就带着弟子们离开了卫国。

这是一次非屈辱的经历,但孔子来不及去舔舐伤口,因为接下来还有很多次。

国是孔子祖先的封地,他对这里很有期待,却发现在司马桓魋等贵族官员的胡作非为下,老百姓过得很苦。

孔子很生气,诅咒了司马桓魋,司马桓魋听说后也怒了,派人追杀孔子,还好追之不及,孔子躲过一劫。

这还不算最危险的,孔子在路过匡地的时候,被人们误以为是鲁国权臣季恒子的大管家阳虎,阳虎当年曾杀过匡人,于是人们就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起来,互相攻击了五天才脱困。

郑国的时候也很搞笑,当时孔子跟弟子们走散了,他就在都城的东门等着,由于长得高大,引发众人围观,弟子们听说东门有个人很高,状如丧家之犬,于是赶过去跟孔子相会。

[var1]

孔子对丧家犬这个称号也不以为意,乐观之也可以看出很忧伤了。

在陈国的三年,孔子本想有所作为,结果吴国跟陈国打起来了,他没办法,只好又带着众弟子离开。

路过蒲地的时候,孔子再次遇到了危险,蒲人甚至将他绑了起来,还好弟子们搬来救兵,把他救了出来,也算死里逃生。

孔子从楚国前往蔡国,结果被楚国的隐士、老农嘲笑,而这也就成了不少人对只会读书的人的刻板印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在陈国和蔡国边境时,孔子再次遇险,因为楚国人想要聘用他,而陈国和蔡国不愿意,于是孔子被迫滞留在蔡国。

……

终于,快70岁的孔子回到了鲁国,他继续著述,对自己的一生更加达观,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var1]

笔者在《品中国先贤》一书中,读懂了孔子当年的不易和伟大,作者刘小川从几万个汉字中精心挑选“炼、食、色、智、勇、义、学、游、狂、饮、美、爱、德、孝、钱、逝”十六个承载历史化最为集中的经典汉字,瞄准隐藏在每个字后面的人物和故事,以片断书写、整体把握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入一百多个民族先贤的生命核心,让先贤们的生存细节从海量的历史文献中凸现出来,立体呈现,血肉丰满。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炜曾说:“刘小川把自己放在第一线,带着这个时代的所有焦虑、不安和诸多的喜悦,来和古人今人对话。这种古今碰撞是了不起的,所谓的时代高度,也就是如此”,这本书创造性地使用史学、文学、现象学、人类学、心理学,深入解读经典先贤故事,提炼先贤精华和智慧,以其优良传统和精神导,指点当下迷茫的人们,非常值得阅读。

更多文章

  • 姜子牙的后裔流落海外,现已当上一国总统!曾数次回国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键锋姜子牙,姜子牙祖籍山东哪里,姜子牙娶68岁黄花闺女

    在亚洲地区的东亚以及南亚地区的文化圈,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因为无论是东边的日本、韩国与朝鲜,还是南边的泰国、缅甸、新加坡等国家,要么是自古以来就传承着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要么就是有许多移民来自于我们中国。在新加坡,汉语甚至是他们官方语言的一种。在朝鲜半岛的韩国,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华文化的影

  • 周天子为什么一定要楚国进贡苞茅,其他诸侯国都没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作为诸侯国,楚国的义务就是向周朝进贡 在人们的印象中,楚国似乎十分强大,但其实那只是在战国时期而已,在此之前楚国只是一个又小又弱、地处偏远的小国家而已。周文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鬻熊的人,带着自己的部落前来投奔,从此之后,他们就开始为周朝效力,并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可是在周武王灭商之后,

  • 大良造商鞅,相邦吕不韦,丞相李斯,这三个官职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左庶长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可以说是秦国的首席军政大臣,商鞅入秦之前秦国的左庶长是秦孝公的兄长嬴虔,公元前356年商鞅以左庶长(实际上就是秦国的最高军政长官)的身份开始变法,商鞅变法奖励军功设十七级爵制(二十级爵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十七级爵制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场闹剧,“街亭之战”马谡失败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对马谡做了什么,马谡丢街亭三维地图,诸葛亮不用马谡能守得住街亭吗

    【诸葛亮、魏延路线之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完全不采纳。看似对北伐路线的争论,实际上是魏延和诸葛亮对北伐战略的分歧。魏延兵出子午谷的主张是:先抢下长安,回头再收拾西边的陇右五郡(直接拿下魏国西部核心长安,对魏国长安以西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弄好了就会重现当年韩信暗度陈仓下三

  • 孔子也犯过杀少正卯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杀少正卯真相,批孔子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孔子的错误思想

    [var1]1.孔丘。网络配图鲁定公十四年(前496),鲁国大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掌握,季桓子邀请博学多识、有巨大社会声望、维护公室权威的孔子任大司寇(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荀子·宥坐》记载:“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史记》记载:“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之类是也。”孔子

  • 东汉风云:大臣联合除竖宦,谋划不周反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汉强大还是东汉强大,东汉官职一览表图,东汉兖州

    郎中审忠不忍缄默,于是抗疏上奏道:臣闻理国,得贤则安,失贤则危;故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汤举伊尹,不仁者远。陛下即位之初,未能亲揽万机,皇太后念在抚育权时摄政,故中常侍苏康、管霸,应时诛殄。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考其党羽,志清朝政,朱瑀曹节等,知事觉露,祸及其身,遂兴造逆谋,作乱王室,撞蹋省闼执夺玺

  • 任见:曹操行刺失误逃离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18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委安置亲己势力外,还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部署地方爪牙。在不长的时间内,董卓通过层层安置耳目,基本上已经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只要是不满他的官员稍有动作,他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彻底铲除,杀鸡骇猴,威慑朝野。张温曾任太尉,素来对董卓飞扬跋扈、野蛮残

  • 任见:董卓笼络亲信把持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17董卓主持召开中央常委会了,把说给袁绍的话又说了一遍:“当今皇上,愚昧懦弱,不能管理社稷,没有资格担任万乘之主,应该废掉,改立陈留王为皇上。”在场官员们慑于董卓的淫威,对他独断专行、随心所欲的行为虽然心中反对,但都闷不吱声,谁也不作表态,只有丁原当面提出反对意见。丁原说:“

  • 四国联军大军压境,楚国该怎么办呢?赢也不是,输也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四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秦齐韩魏四国攻楚国,秦楚联军都打败了哪些国家

    这一讲我们继续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的历史大事,一是四国伐楚,二是赵伐中山。[var1]关于这两件事,《资治通鉴》的记载都很简略,只是说秦国庶长奂会合韩、魏、齐三国军队去打楚国,在重(chóng)丘打败楚军,斩杀楚军统帅唐昧,夺取重丘。至于赵国那边,也只是说赵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君逃往齐国。到底

  • 此人受庞统和法正推崇,因诸葛亮被贬,为何选择马超一起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彭羕是广汉人,早年间在益州做官,只不过官不大,是书佐类的小官。由于彭羕颇有才学,自视甚高,性格很高傲,对人大多轻视不理睬,因此众人在益州牧刘璋那里毁谤他,刘璋就将他剃了光头并罚作苦役,后还将他贬为奴隶。刘备入川时,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面后很欣赏他,而法正亦很了解彭羕,于是二人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