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废后胡善祥,为何她被废让天下百姓同情,她到底为什么被废?

明朝废后胡善祥,为何她被废让天下百姓同情,她到底为什么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39 更新时间:2024/3/2 22:11:25

胡善祥生于建文四年四月初十(1402年5月11日),在前一年朱棣决定直接率兵南下临江一决,不再与盛庸平安等人纠缠。到胡善祥出生的这一个月,恰好朱棣一路打到了扬州,她出生一个多月后朱棣进入南京城。胡善祥的父亲胡荣当时只是个锦衣卫百户,并未参与靖难,他个小官也没理由参与。

胡家的教养显然很不错,胡善祥的姐姐胡善围在明太祖年间,便因才色被选为尚宫。她同样才色双全,举止庄重,颇有贤明。就连皇室也听说了她的贤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将她选为皇太孙的正妃。明朝或许不考虑门第,但对人品显然看得极重,更何况是未来的皇后。然而比较遗憾的是,端庄贤淑,常常不易得皇帝的心。

在胡善祥进宫之前,已经有一个人伴在朱瞻基身侧,这个人便是后来的孙皇后。孙氏少年时期就颇有美色,她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的主簿。与明仁宗张皇后的母亲彭城伯夫人是老乡,于是乎时常进宫的彭城伯夫人便总替孙氏贤德,她倒是很会抓明皇室选妃的重点。但由于孙氏进宫的时候才十来岁,便在张氏宫中养了几年,与朱瞻基也算是青梅竹马。

但天下人都很同情这位品德高尚的废后,张皇后喜爱她,时常召她去清宁宫。内廷有宴会的时候,也让胡氏居于孙皇后之上,这令孙皇后很不快。可她没有办法,张太后又是皇帝的亲生母亲,不快也只能忍着。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崩,胡氏很是伤心。第二年十一月初五也跟着去了,“静慈仙师”,值得一提的是朱瞻基后来也为废后一事悔过。

曾不无遗憾的对身边近臣说:这些都是朕年少轻狂时才会干出的事情。人心素来是向着品德高尚的,等孙太后一崩逝,便有人请求复胡皇后的位号,包括孙太后的儿媳钱皇后。天顺七年(1463年)闰七月,英宗上尊谥号“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祔帝谥。为她修陵寝,不祔庙,永清公主祔葬。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最惨烈之战:五百甘军驻防大宝山,全军覆没歼敌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尽管绝大多数的文臣武将,在兵败后都自尽或阵亡以殉国,然而绝大多数的清军,都是战败前后直接溜号了。很少有清军跟英军血战到全军覆没的。即使是对英军造成最大杀伤的镇江之战,在增援的青州八旗伤亡殆尽后,驻防八旗也是做鸟兽散了。然而唯一的例外就是大宝山之战。此战被英军称为:“在这座山的山脚下,杀戮特别厉害。”

  • 明朝太监与经济发展有关系,原因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初年所建的那一部分政治系统就有着这样的规定,为了不让前朝的那些官员太过于强势,威胁皇帝的存在,皇上确实是存的有私心的,给与他们这样的权利去制约彼此。宦官们不仅是和那些文官们有所制约,甚至制约了他们的兵权,在君上的影响授意下可是非常厉害的,渐渐的,他们的势力发展的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其实在朱元璋在位

  • 明朝史上兄弟间的皇位之争,震惊朝野的夺门之变,明英宗成功复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一、事件背景得知消息的英宗之母孙太后很着急,她赶紧派人去漠北给也先送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以换回朱祁镇,但也先耍赖,他收了赎金后并没有放人,这让孙太后恼火至极,也先是想通过扣押明朝的皇帝来获取源源不断的财富,他这招够狠毒的。孙太后和大臣们就此事展开了商议和讨论,他们认为瓦剌人的胃口永无休止,于是,孙太后

  • 咸丰系列之,宝源,宝东,宝济,宝德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咸丰重宝宝源当五,直径一般在27毫米上下,普品400左右,美品700以上,咸丰重宝宝源当五大样,我们把直径大于30毫米的称之为标准大样,部分泉友把大于29毫米的也视为大样,目前普品参考价800左右,美品1200以上。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咸丰重宝宝源当十小样,直

  • 明朝十六任帝王排名,第一名有争议,最后一名毫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朱允炆,也可算贤君,在位四年也有作为,故排名第八。功绩: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建文帝在位时间短,却能实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可算一贤君,故排名第八。第九: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虽然贪玩,却有应州大捷之功,故排名

  • 明朝历代皇帝在位时期都有哪些党争?(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明武宗朱厚照时期这位仁兄在位期间,那就两个字“任性”。可怜的朱佑樘老爹,一辈子谨小慎微,给朱厚照留下了一帮翰林清流,大儒名臣。但这位爷就是和这一帮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内阁首辅刘健,李东阳、马文生、张升等大臣,詹事府詹事杨廷和、少詹事王华(王守仁的老爹)得等都是当时名臣。单单这些人老持稳重,和这位15岁

  • 明朝初期十大将军之—战无不胜将军颖国公傅友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傅友德,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傅友德随常遇春救援安丰,掠取庐江而还,朱元璋与陈友谅双方发生了鄱阳湖之战,傅友德从战鄱阳湖,驾轻舟挫败陈友谅军前锋。多处受伤,却愈战愈猛,又在

  • 明朝军队数量、作战方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初期的洪武年间,军队数量有100万,这在我国古代是比较多的。此时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不久,国内有些地方还不太平,一些匪患、割据势力还没有平定,并且逃到大漠的北元还有一定的力量,维持这么大的军队规模还是必要的。这时候的明军结构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因为维稳是主要任务,明军以守城为首选。虽然

  • 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了哪里呢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了哪里呢?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一、清军的组成清军主要由满族八旗组成,它是清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满族人非常擅长打仗,因为他们经常骑马打猎,这也是清军成立之初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原因。清朝八旗军打败明朝入关时,八旗军收编了地方军队,明朝剩余的军队被并入了绿营。以绿色旗为标志,以营

  • 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为何不能杀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也许奇怪,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为何不能杀?那个时候不是一直在喊反封建吗,杀了溥仪这个封建王朝的象征,不是大快人心吗?这个问题,可以回到当时的历史去看,不管当时的局势如何复杂,大清朝的皇帝到民国总统的过渡都是在和平的基调下进行的,溥仪是自己说顺应时代潮流,宣布退位的,这个时候杀他,反倒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