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了哪里呢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

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了哪里呢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61 更新时间:2024/3/2 22:12:21

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了哪里呢?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

一、清军的组成

清军主要由满族八旗组成,它是清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满族人非擅长打仗,因为他们经常骑马打猎,这也是清军成立之初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原因。

清朝八旗军打败明朝入关时,八旗军收编了地方军队,明朝剩的军队被并入了绿营。以绿色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绿营是清军人数最多的军队。八旗和绿营都直接由军部管理,因此不会有将军直接召唤三军,这也单方面削弱了将军的权利。

八旗和绿营以传承他们父亲方式延续下来,因此,所有在军队中成为将军的人,都是世世代代参军的大家庭,虽然绿营的士兵多是汉人,但也随着清朝发展而改变。

早期,八旗是统一全国、消灭地方叛乱的主要战斗力量,为巩固清朝做出了突出贡献。自满清后,统治者为了使皇权得到巩固,安抚民心,就需要得到更多的八旗子弟的支持

然而,随着清朝的日益强大,出现了许多繁荣时期,这也让八旗堕落,并为清朝的灭国种下了祸根。因为国家安定,人民安宁,绿营也不再参加战争。

驻扎在绿营的士兵懒散训练逃避兵役和贪污钱财是很常见的。清末,绿营被改造成巡逻营,不再是一支战争军队八旗的情况与绿营没有太大区别。随着时间的变化,同样的问题也发生了,导致八旗不断战斗力大大减弱

二、清军武器的变化

由于清朝重农抑商的政策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失去了世界领袖的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开始入侵,清军八旗懒散又没有很强的战争力。

因此,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政府的大门。清政府显然知道其战斗力远不能阻止保卫清政府,于是清政府开始升级其武器装备。

还要发展军工企业来生产和制造,于是洋务运动开始了。先后建立了江南制造局、安庆军工学院,成立船舶投资促进局和汉阳铁厂生产武器。

清军也实现了从长枪、长矛到洋炮、洋枪、草船到军舰的转变。此时,我们都熟悉著名的军队,包括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和鸿章率领的淮军,都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

洋务运动改革后,甲午战争导致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清政府意识到,仅仅改变装备并不能加强军队,改革军事体制才有前途。在后期,增兵数量达到近千万,但这并不能解决当时的迫切需要。因此,参与战争的仍然是清军主力的八旗。

三、数百万军队去了哪里

在清朝末期,当时朝廷的军队将近百万,那么在民国政府成立后,这些军队哪里去呢?在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没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没有特权可享,甚至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很多人边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经调查发现,这些老兵中有一部分是被民国政府招募,成为新兵;而一些有条件地人则选择飞往国外居住;而有的八旗子弟家中尚余田,回到了乡下种田;而那些没有机会加入军阀,家中又无田地士兵,只好落草为寇,靠打家劫舍混日子。

四、最后的清军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而有一支清军一直把守着香港的九龙寨,后来清朝覆灭后,这支队伍的士兵也一直保持着曾经的作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建国之后,香港回归提上日程才有了改变。

清朝在人们的印象中,无论是执政的朝廷还是军队,都是腐败、软弱、无能的。而在英国占领了九龙、新界等地后,九龙塞却不在不平等条约中,这块土地仍然是中国的领土。九龙塞因此成为了英国、港政府和民国都无法管辖的地方,所以才让这支队伍保留了下了。

直到1987年,在准备拆除九龙塞时,发现了这支被遗忘了的清军。在将管辖权交接到解放军的手中后,这支队伍就地宣布解散。自此清朝延续近三百年的军队退出历史的舞台。

军人最核心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人。若是没有他们的舍身忘死、捍卫国家,就没有如今的和平、安定。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与那些生活在战火中的人们相比,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最幸福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为何不能杀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也许奇怪,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为何不能杀?那个时候不是一直在喊反封建吗,杀了溥仪这个封建王朝的象征,不是大快人心吗?这个问题,可以回到当时的历史去看,不管当时的局势如何复杂,大清朝的皇帝到民国总统的过渡都是在和平的基调下进行的,溥仪是自己说顺应时代潮流,宣布退位的,这个时候杀他,反倒给这

  • 清朝灭亡前,民间发生了三件奇特的怪事,每一件都令人搞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十大怪事排名,清朝女性犯人照片,清朝历史完整版200分钟

    第一件事情就是发生在清朝一位清官身上,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闫敬铭,他那个时候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一个官职,在他当官的最后时刻,他听说只要买个皮箱子,去内务府报销,就能够获得60两银子,当时清朝的时候,一个箱子的价格可能只要6两,这样的价格相当于翻了十倍。闫敬铭对于这件事情表示怀疑,他认为这

  • 清朝末年四川人老照片,他们太能吃苦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最后一年的四川人老照片:进城务工的苦工,看那臂膀很有力量!四川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棒棒”这一职业,在清朝的时候农村男人都是成群进城挑夫!清朝最后一年的四川人老照片:一对父子外出干活,临时在路边生火做饭,父亲满脸笑容,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倒他!清朝最后一年的四川人老照片:几位农村

  • 清朝有很多男人娶不起老婆,想到一个巧妙方法解决难题,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女性犯人照片,清朝10大不解之谜,清朝男人可以娶几个老婆

    而她也就沦落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典当了她的丈夫也会因此大挣一笔。其实这种现象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由于当时的官府并不允许社会上怎么做,所以大家都是悄悄的进行着交易。而这种做法也是对于女子的一种侮辱,将她们像物品一样卖了出去,然后买他们妻子的人家,就让这个女子生儿育女。而典当的妻子是有时间限制的,

  • 清朝最长寿的王妃,为康熙生下皇子,57岁才有名分,母子却平安一生,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被康熙看中,一夜之间便结下龙胎,还能诞下皇子,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呢?这位女子从此一直备受冷落,却成为了清朝最长寿的妃子,她的儿子也成为了清朝的长寿王爷。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呢?经常看清宫剧的朋友们,一定总能听到“辛者库”这个词。参与“九子夺嫡”的八阿哥,其母就出身于辛者库,因为身份卑贱也让八阿哥

  • 清朝最悲惨的一战,长矛对战八国联军火枪,杀敌5人自损一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士兵拿刀对抗火器,清朝最残暴的兵器,八国联军和清朝兵器

    在清末发生战争中,最令当时的人们印象深刻的一战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一次战役,也被叫做清朝最耻辱的一战。一九零零年时,八国联军开始大肆的入侵中国,由于当时双方武器的悬殊,清军在列强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毕竟人家是拿着火枪,清军大部分士兵还是用着冷兵器,注定是失败的。战争打响的时候清军的马队根本无法接

  •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看看你能考“中状”元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科举状元试卷,清朝河南状元,广西武鸣清朝状元名单

    说起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于唐朝,到了明朝更加完善和严密。清代沿袭了明朝的科举制度。清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流程是:•第一步,获得资格到县城参加县试,县试通过称童生,有资格参加府试;•第二步,到府城参加府试,府试通过也称童生,有资格参加院试;•第三步,到省城参加院试,院试通过称为秀才,考上了秀才这才算有了

  • 清朝时,河北行政长官从三抚两督到直隶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直隶总督一览表,河北直隶十二府七州,三抚

    顺治皇帝画像清朝在明朝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又有所损益,对今天河北地域的管理就体现了这一点。顺治年间清军入关后,直隶地界设置了顺天、保定和宣府三个巡抚,另外又设置了宣大总督和总督天津军务的两个官员。这几个官员各自有辖区,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管辖范围包括了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西北部以及河北省全部的区域。

  • 清朝时九门提督权力有多大?康熙除鳌拜得亏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鳌拜为何害怕多尔衮,除鳌拜的全过程,九门提督和总督的职权

    当时康熙设计擒拿鳌拜之前,地位可以说是摇摇欲坠,整个京城的武将基本上都是鳌拜的自己人。但是有一个要害部门却给了康熙可乘之机,就是九门提督这个位置,鳌拜还没有安排合适的人选。康熙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安排吴六一来当这个九门提督。吴六一作为一名汉族武将,既不是康熙的人,在鳌拜眼前也不吃香,很受八旗子弟排挤。

  • 清朝时期官府在两淮盐场的治理中,认识到教化对盐场治理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官府在盐场市镇引导民间信仰,完善教育体系,推行教化,努力提高灶民的文化素质。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教育机构,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延续至明清。书院教育有效的补充了官学的不足,得到封建统治者的肯定。其中书院所宣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