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军队数量、作战方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明朝军队数量、作战方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7 更新时间:2024/3/1 8:46:27

大明初期的洪武年间,军队数量有100万,这在我国古代是比较多的。此时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不久,国内有些地方还不太平,一些匪患、割据势力还没有平定,并且逃到大漠的北元还有一定的力量,维持这么大的军队规模还是必要的。这时候的明军结构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因为维稳是主要任务,明军以守城为首选。虽然与北元作战也使用大量骑兵,不过还是在步兵方阵伴随下进行的。

我国古代军队数量的最高峰,是大明永乐年间,其规模达到150万人。这时候的大明国力最强盛,雄厚的物质基础养得起这么庞大的军队。此时大明北部边境战火不断,鞑靼等游牧部落对中原虎视眈眈,所以这时期的明军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火器开始大量运用,野战能力成为强项。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英明神武,不但治国有方,更是位出色的军事家,他曾五次率兵亲征漠北鞑靼,都取得了胜利。

明英宗第四次征讨瓦剌,造成明军惨败,史称土木堡之变。从此明朝国力由盛转衰,军队数量也慢慢下降,到嘉靖、万历年间平倭的时候,军队数量有90万人。此时的平倭战场主要在泥泞、多山的南方地区,地理环境的原因限制了骑兵的发挥,所以明军在南方沿海地区作战,就以步兵为主,使用兵器采取冷热混用的形式。在北方地区,这个时候游牧民族威胁逐步减少,对付他们还是以骑兵出击,火器守城的方式。

万历皇帝晚年,兴起于关外的后金,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此时的明军武器装备达到了同时代的先进水平,各式各样的火器成为主流。作战时采取以火器打头阵,步骑兵在后面待敌的战术。但是明军没有保护火器本身生存的先决条件,如拒马、刀车等,又加上明军缺乏严格训练,没能发挥出火器应有的威力,遇到迅疾如飞、弓马骑射无出其右的后金八旗铁骑时屡战屡败,最后只能被动防守。

到明朝末年的崇祯时期,因为长期内忧外患、统治者昏庸无道、自然灾害等原因,国力已经日落西山,明军数量降为开国以来最低的80万人。虽然说数量还不少,可是此时的大明天灾人祸、社会动荡、财政拮据,造成军队将无斗志、兵无战心,连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都对付不了,大明的灭亡为时不远。

选取这四个代表性的时期,通过军队数量的变化,反映出明王朝由盛到衰,社会逐渐变革的过程。而明朝后期作战中的众多失败,是战略思想、作战方式出现了偏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了哪里呢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了哪里呢?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一、清军的组成清军主要由满族八旗组成,它是清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满族人非常擅长打仗,因为他们经常骑马打猎,这也是清军成立之初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原因。清朝八旗军打败明朝入关时,八旗军收编了地方军队,明朝剩余的军队被并入了绿营。以绿色旗为标志,以营

  • 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为何不能杀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也许奇怪,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为何不能杀?那个时候不是一直在喊反封建吗,杀了溥仪这个封建王朝的象征,不是大快人心吗?这个问题,可以回到当时的历史去看,不管当时的局势如何复杂,大清朝的皇帝到民国总统的过渡都是在和平的基调下进行的,溥仪是自己说顺应时代潮流,宣布退位的,这个时候杀他,反倒给这

  • 清朝灭亡前,民间发生了三件奇特的怪事,每一件都令人搞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十大怪事排名,清朝女性犯人照片,清朝历史完整版200分钟

    第一件事情就是发生在清朝一位清官身上,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闫敬铭,他那个时候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一个官职,在他当官的最后时刻,他听说只要买个皮箱子,去内务府报销,就能够获得60两银子,当时清朝的时候,一个箱子的价格可能只要6两,这样的价格相当于翻了十倍。闫敬铭对于这件事情表示怀疑,他认为这

  • 清朝末年四川人老照片,他们太能吃苦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最后一年的四川人老照片:进城务工的苦工,看那臂膀很有力量!四川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棒棒”这一职业,在清朝的时候农村男人都是成群进城挑夫!清朝最后一年的四川人老照片:一对父子外出干活,临时在路边生火做饭,父亲满脸笑容,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倒他!清朝最后一年的四川人老照片:几位农村

  • 清朝有很多男人娶不起老婆,想到一个巧妙方法解决难题,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女性犯人照片,清朝10大不解之谜,清朝男人可以娶几个老婆

    而她也就沦落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典当了她的丈夫也会因此大挣一笔。其实这种现象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由于当时的官府并不允许社会上怎么做,所以大家都是悄悄的进行着交易。而这种做法也是对于女子的一种侮辱,将她们像物品一样卖了出去,然后买他们妻子的人家,就让这个女子生儿育女。而典当的妻子是有时间限制的,

  • 清朝最长寿的王妃,为康熙生下皇子,57岁才有名分,母子却平安一生,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被康熙看中,一夜之间便结下龙胎,还能诞下皇子,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呢?这位女子从此一直备受冷落,却成为了清朝最长寿的妃子,她的儿子也成为了清朝的长寿王爷。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呢?经常看清宫剧的朋友们,一定总能听到“辛者库”这个词。参与“九子夺嫡”的八阿哥,其母就出身于辛者库,因为身份卑贱也让八阿哥

  • 清朝最悲惨的一战,长矛对战八国联军火枪,杀敌5人自损一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士兵拿刀对抗火器,清朝最残暴的兵器,八国联军和清朝兵器

    在清末发生战争中,最令当时的人们印象深刻的一战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一次战役,也被叫做清朝最耻辱的一战。一九零零年时,八国联军开始大肆的入侵中国,由于当时双方武器的悬殊,清军在列强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毕竟人家是拿着火枪,清军大部分士兵还是用着冷兵器,注定是失败的。战争打响的时候清军的马队根本无法接

  •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看看你能考“中状”元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科举状元试卷,清朝河南状元,广西武鸣清朝状元名单

    说起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于唐朝,到了明朝更加完善和严密。清代沿袭了明朝的科举制度。清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流程是:•第一步,获得资格到县城参加县试,县试通过称童生,有资格参加府试;•第二步,到府城参加府试,府试通过也称童生,有资格参加院试;•第三步,到省城参加院试,院试通过称为秀才,考上了秀才这才算有了

  • 清朝时,河北行政长官从三抚两督到直隶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直隶总督一览表,河北直隶十二府七州,三抚

    顺治皇帝画像清朝在明朝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又有所损益,对今天河北地域的管理就体现了这一点。顺治年间清军入关后,直隶地界设置了顺天、保定和宣府三个巡抚,另外又设置了宣大总督和总督天津军务的两个官员。这几个官员各自有辖区,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管辖范围包括了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西北部以及河北省全部的区域。

  • 清朝时九门提督权力有多大?康熙除鳌拜得亏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鳌拜为何害怕多尔衮,除鳌拜的全过程,九门提督和总督的职权

    当时康熙设计擒拿鳌拜之前,地位可以说是摇摇欲坠,整个京城的武将基本上都是鳌拜的自己人。但是有一个要害部门却给了康熙可乘之机,就是九门提督这个位置,鳌拜还没有安排合适的人选。康熙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安排吴六一来当这个九门提督。吴六一作为一名汉族武将,既不是康熙的人,在鳌拜眼前也不吃香,很受八旗子弟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