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超过百年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经济,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时期也是我国科技文化一个大发展时期,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便是西汉的杰作。两汉也是继大秦帝国以来,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军力强盛的帝国,西汉的李广,卫青,霍去病,东汉的马援都打败过匈奴,为汉朝边疆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外戚干政此起彼伏,两汉的衰弱都与强大的外戚势力有关,王莽,何进直接导致的积重难返的两汉帝国的灭亡。
1、积重难返的东汉帝国群雄四起
自章,明二帝后汉朝的新君多是幼主继承皇位,难免会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这就给后党为靠背的外戚势力有了可乘之机。外戚们乘着皇帝还小不懂事纷纷把持朝政,还有宦官们仗着皇帝宠信干预朝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互相争权夺利的局面。到了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宦官与外戚斗争愈演愈烈,皇帝昏庸无能,百姓民不聊生,造成了黄巾起义的爆发。
汉灵帝调集三分之二的全国军队才勉强将这场起义暂时平息,但也为后期军阀割据造成了隐患,二十几岁的汉皇后裔刘备也在镇压这场起义中初露锋芒,时为平原令,189年,汉灵帝驾崩,十四岁的刘辫继承大位,然而朝政却仍然在宦官张让的大将军何进手里,后众宦官商议假传圣旨骗何进一人进宫将其诛杀。后挟持小皇帝出逃。当时三十多岁的袁绍也是个愣头青,居然让残暴成性的西凉董卓带兵救驾诛杀宦官。这下倒好,宦官是没了,来了一头西北狼。据说董卓夜夜留在宫中奸淫宫女嫔妃,还以杀人为乐,还废了皇帝。这下引起袁绍极为不满,于是离开京城,凭借他四世三公的荣誉召集各地军阀讨伐董卓。
很快,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来了,带了有一队人马,几百人是肯定有的,不过带的人是有点少,向马腾,公孙瓒,孙策等人都有上万人马。此时的东汉形势很不乐观,虽然董卓被吕布杀了,但是王允又不许董卓旧部投降,结果李傕郭汜带兵攻陷长安,汉献帝再一次变成了傀儡。然而,此时的各路诸侯已经不受中央政府控制了基本上各自为政,招兵买马,基本上都想取而代之,到了196年,曹操迎回了出逃的汉献帝,开始他的"周公"时代,这时北方有袁本初公孙瓒等强敌,徐州有吕布,淮南有袁术,荆州有刘表,西川有刘璋,还有西凉马腾,江东孙策等流,东汉可谓是四分五裂。这时候刘备在哪呢?三十几岁的刘备可以说是颠沛流离,谁也打不过,好不容易感动了陶谦在死后让他领徐州,还让忘恩负义的吕布给偷袭了。
无奈之下这小子心理承受能力和韩信有的一比,完事之后让吕布给他一座叫小沛的城池,说什么互为犄角抵御曹操。吕布脑子怎么玩的过曹操,第二年曹操攻陷徐州,在刘备的添油加醋下吕布被曹操下令诛杀,这下报了仇了。
2、与曹操从合作到对抗,被打的颠沛流离
当汉献帝被曹操控制后已经成年,他迫切想要摆脱傀儡的局面,无奈手里没有军权。很巧的是曹操把刘备从徐州带回来了,刘协喜出望外,一听到刘备是汉皇后裔激动得不得了,壮着胆子给了刘备一点官职。
刘备早早就看出了曹操想一统天下的愿望,只是不得已暂时寄人篱下,后来借着征讨袁术的理由带着曹操的兵跑了,曹操因为刘协血诏的原因杀了怂恿他的皇后,让自己的女儿为皇后,刘备以此为借口正式与曹操撕破脸,说曹操是汉贼,发誓要灭掉他,只是兵微将寡的他还缺一个智囊团,连一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刘备当时只有几千人马,拿得出手的大将只有关张赵,曹操得力战将有数十位,也有三四万兵马。
当他再一次被曹操打的溃不成军的时候,投降了北方的袁绍,原以为有青幽并冀四个州的袁绍坐拥十几万兵马可以击败曹操,没想到这人也是个庸才,也被曹操打的悲愤而死,很快刘备又跑到了刘表那里,不过这一次人生转折点来了,遇到了智囊诸葛亮。
3、三分天下,若能统一也无退隐之意
三顾茅庐之后,刘备开始牵着诸葛亮的小手,慢慢完成他的隆中对计划。从赤壁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开始退往北方,养兵屯田休养生息。刘备趁这段时间抓紧占领荆州南部,还向孙权借了南郡,江东期间据说刘备暗自发誓,一定要成就帝王之业。等211年的时候,张鲁进攻刘璋,刘璋向曹操求救无望后,向刘备求救,这下机会来了,正好完成进去西川计划。于是乎在庞统被刘璋部将杀害后召集诸葛亮入川,不到一年,刘璋投降,随后刘备北上与曹操争夺汉中。打了三年,曹操主动撤回,刘备得到了人少贫瘠的汉中。就当达到巅峰的时候
关羽北伐,先胜后败,东吴袭取荆州。在曹丕篡汉的第二年,刘备占着一个州也急不可耐的称帝了,毕竟过了六十了,不然没机会了。第二年打着为关羽报仇的口号想要夺回荆州,可惜大败而归,不久便病死了,留下了烂摊子给诸葛亮。为了报答三顾茅庐知遇之恩,诸葛亮只能硬着头皮撑起一片天。
结语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直到遇见诸葛亮才有所规划,实行隆中对。但北有曹操,东有孙权,他是一统天下机会最少的,因为他的实力最弱。但是他年少便胸怀大志,想成就帝王之业,尤其是他的愈挫愈勇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后人学习。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二十四史》
《武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