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在秦朝会有“亡秦必楚”的传言?看看秦国对于楚国做了什么

为什么在秦朝会有“亡秦必楚”的传言?看看秦国对于楚国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87 更新时间:2024/1/17 8:49:48

而他们为什么要采取这个名号呢?

《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言论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将楚作为一个旗号来推动他们的政治诉求。

[var1]

那么为什么以楚反秦,天下人就能够响应,六国旧人就能够接受呢?

否则就没有这种效果呢?这还要从战国晚期的历史说起,特别是当时秦国与楚国的斗争。

[var1]

在战国晚期,楚国的军事力量虽然已经衰落,但是在关东六国之中还是比较强大的。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长平之战以后,白起将赵国的40万军队全部活埋,赵国的军队主力损失殆尽。

而这个时候还有与秦国较量的国家就只有楚国了。

而秦国攻灭楚国,也经历了比较久的艰苦战争。在楚国被灭以后,潜力还在。

[var1]

秦国与楚国可以说是世仇,在战国时期两个国家进行了激烈的战争:

公元前314年,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使秦国的发展大受影响。

秦国的宰相张仪进入楚国,收买了楚国的贵族,并许诺献出商於之地600里为代价,使楚国与秦国断绝关系。

楚怀王不听从屈原的劝阻,于是和齐国绝交。

楚怀王大怒,在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秦军在丹阳大败楚军,消灭了楚军8万主将以下的70多人被俘。

秦军进而占领了楚国的汉中,加强了关中和巴蜀的联系,免除了楚国对于秦国本土的威胁,国力更加强盛。

在楚国失去汉中以后,楚怀王又征发军队进行反攻,两个国家在蓝田发生大战,楚国又大败。

[var1]

在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国挟持不返,三年后客死咸阳,楚人皆怜之,可以看出这个时期非常紧张的秦楚关系。

在公元前278年的时候,秦国又派遣大将白起领兵攻下了楚国的都城,楚国被迫迁都于今天的河南淮阳。

楚国在淮阳收兵自保,并且收复了一些失地,可见当时的楚国还有相当大的实力。

但是第二年,秦国又夺取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势力发展到今天的湖南地区。从此,楚国也就削弱了。

[var1]

但是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楚国的实力仍然是居于东方各国的首要,为诸侯国所重视。

在公元前214年的时候,赵国、楚国、魏国、韩国、燕国五国讨伐秦国,推举楚烈王为纵长,一直攻到了今天的陕西临潼。

但是等到秦国的军队出兵反攻,楚军闻讯逃跑,各国军队也都纷纷撤退。

楚王越过淮河,以寿春为都城,以前的都城也落入到了秦国手中。虽然如此,楚人的势力并未被秦国所消灭。

[var1]

楚国灭亡是在公元前222年。在公元前224年的时候,秦国派遣王翦率领60万军队进攻楚国,动用一切人力、物力、支援前方。

楚国在顽强抵抗了一年多,斗志逐渐涣散,而且粮草不足、难以支持,于是就向东撤退了。

王简乘胜追击,迅速消灭了楚军的主力,接着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寿春,俘虏了楚王。

公元前222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的江南地区,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至此,楚国亡。

[var1]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般都认为秦始皇嬴政短短的十年时间,就攻灭了其他的六国,是非常的英勇,如秋风扫落叶般的进军,其他六国不堪一击。

但是情况并不是完全如此,至少在秦国攻灭楚国的战争中是相当艰难的,秦国遭到了楚国人民顽强的抵抗,这也反映了前面“亡秦必楚”之言事出有因。

[var1]

由于秦国与楚国的战争激烈而持久,多有反复,在楚国的移民心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亡秦必楚”说,反映了楚人具有强烈的复仇愿望。

在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他就十分关注楚国旧地的动静,随时提防土地发生反秦暴动。

因此在陈胜吴广起义中,号为张楚,这是历史条件和时代意识交相作用的结果。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中,除了最终胜者秦国,也曾辉煌的其余六国是如何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七雄秦国篇,秦国600年纪录片,秦国十大漂亮美女

    [var1] 魏国:曾为战国初期霸主,“马陵之战”后迅速衰败 “三家分晋”后,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同时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巩固变法成果,从而使得魏国国力大涨。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又任用吴起进行改革,使得魏国军事实力大涨,继而确立了魏国战国初期霸主的地位。[var1]魏国经历变

  • 西周史密簋出土,铭文揭秘夏朝失踪真相,网友:西方双重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老梁讲夏朝完整版,夏朝的真正祖先,夏朝一级文物图片

    但遗憾的是,确切自证夏朝的文字目前并未发现,即使是在被认为是夏遗存的二里头遗址,也没有找到“夏”作为一个朝代标记出现。而众所周知,商朝这一朝代的得名,正是源自甲骨文中商人自称“大邑商”。所以,西方学者在描述中华文明时,往往将商朝算作中国文明的起源,而把夏朝算作神话。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夏朝不存在呢?当然

  • 扒一扒甘罗12岁拜相的黑幕:这小子原来狐假虎威,吕不韦才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甘罗个人简历,甘罗和吕不韦关系,神童甘罗到底有多厉害

    与朋友谈天,说起给领导写报告需要小心谨慎,不能给头儿挖坑。比如有位秘书准备的报告十分精彩,但分页没弄好,结果里面有句引用语录的话,领导看了,拍桌子加重语气道:“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众哗然之下,领导翻到下一页,愣了片刻,道:“……吗?”[var1] 说到这个笑话,是因为正好看到神童甘罗

  • 被西方嘲讽的夏朝,到底有没有文字?贾湖考古有助跳出思维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贾湖考古视频完整版,夏朝的考古资料为什么不多,贾湖有多少人口

    摩尔根的论著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社会判定文明的一个基本标准。事实上,国家的出现并非凭空而至,它的产生必然有人的智慧因素在内,即人类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开始利用智慧和所掌握的技术去创造和延续文明。我国的学者也同样认同文字对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作用,毕竟,文字的出现可以使后人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和演进

  • 扁鹊也被踢出教科书,专家给出解释:不严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还记得初中时候学的文言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吗?在这篇文章里,我学到了一个成语叫作:讳疾忌医。不过教材每年都在删改,很多之前的课文都会被替换或者删除,扁鹊见蔡桓公也不例外。为什么要删掉这文章呢?它好像也没有什么跑歪的理论观点啊。说白了,这篇文章被删,是因为专家们觉得这文章不够严谨。[var1]因

  • 舜传位给禹后,为何却死在两千里外的湖南?考古有了颠覆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说“舜之少也,恶悴劳苦,二十以孝闻乎天下”,司马迁在《史记》中夸赞舜帝是“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国语》甚至将舜帝统治时期称之为“虞朝”,与夏商周三代并列。但就是这样一位“仁德”的部落首领,其结局却充满了谜团。舜出生于上古的有虞氏部落,妫姓姚氏,又被称作虞舜。关于舜的出生地,目前还有不少争议,

  • “男儿有泪不轻弹”曹操却哭出了魏国大本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国曹操,曹操的大本营在哪,曹操大本营在哪

    官渡之战曹操在打败袁绍后,待到邺城平定,为什么在袁绍墓前痛哭?难道仅仅是因为对袁绍的离世感到悲伤吗?还是在曹操窘境时袁绍举荐他成为太守,让自己东山再起吗?[var1]其实当中有三种原因,只能说曹操不管是哪一种原因,最终都会导致自己在河北收拢人心。第一重原因袁绍在河北经营多年,作为自己的大本营。自己多

  • 1943年,孔子故乡敌伪猖獗,八路军出击,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抗日战争时的孔子家族,抗战后期八路军总兵力多少人,东北抗日联军历史上的故事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伪军猖獗1943年,全国人民正在进行浴血奋战的年代。处于解放区边沿地带的中共尼山地委正活动在曲阜、邹县(邹城市)、泗水三县交界的山区地带(即现在的孔子诞生地曲阜市夫子洞等尼山风景区地带,距曲阜市25公里处),这里与鲁南根据地遥相呼应,有力地支持微山湖、枣庄及铁路沿线

  • 甲骨文研究的重要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甲骨,卜辞记载了商王田猎时发生了车祸。 国家文物局供图殷墟甲骨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它直接证实了古史记载中“商”王朝的存在和安阳小屯为殷商王朝的都邑,将我国信史的上限提早了1000余年,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字学的革新与发展。在邂逅考古学之前,已经有

  • 神龙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华始祖和汉武帝,还成了最著名的背锅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褒姒历史简介,网红褒姒的个人资料,刘叉叉徒弟褒姒背景

    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