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龙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华始祖和汉武帝,还成了最著名的背锅侠

神龙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华始祖和汉武帝,还成了最著名的背锅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33 更新时间:2024/1/19 15:57:27

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

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于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出于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奔于褒。褒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女子者于王以赎罪。弃女子出于褒,是为褒姒。

翻译一下就是

夏朝行将灭亡之前的某个重要时刻,天上突然降下两条神龙,自称是褒国的先祖。夏帝占卜了一下,结果无论是杀掉、轰走还是留下都不吉利。只有“请其漦而藏之”才是吉祥的,漦,就是龙的精液……

然后夏帝就告诉两条神龙,请神龙配合。在少儿不宜之后,龙跑了而“漦”留下了。夏帝就下令叫人用匣子盛了,然后隆重收藏起来,以为是大吉大利之物。此后,从夏朝到商朝和周朝近千年,一直无人敢动那个宝匣。

到了周厉王末年,他出于好奇打开了这个“潘多拉的盒子”,结果精液不慎洒在地上,还没法收拾。于是周厉王让后宫女性“裸而噪之”,于是“漦”迅速聚形为一头黑色大鳖,在众人的驱赶声中逃到后宫,一头撞上某位只有七八岁的小宫女。

这位小宫女13岁时突然有孕,诞下一个女婴。少女无端产子当然会受到责罚,这个女婴便被人抛出宫墙。

当时民间流传一则童谣说,桑木弓箭和萁草箭套是未来灭绝周王朝的祸害。于是周幽王下令在全国抓捕有关人士,一对因贩卖桑木弓箭和萁草箭套而逃亡的夫妻经过宫墙附近时,被女婴的凄厉哭声所惊动。他们怜惜这个婴儿,就抱着她一起逃到褒国。

女婴长大后,被进献给周王庭。

这就是褒姒的宫斗前的“履历”,如果不提诡异的气氛以及时间上的硬伤以外,这可能是司马迁《史记》中最详细的“感生”故事。

凤鸟曾是感生神话的一大主角

感生神话,又称贞洁受孕神话、图腾受孕传说或孕育图腾主义。它是关于人类始祖诞生的一种神话类型。

在褒姒之前的《史记》中,享受“感生”待遇的人有7位,不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就是传说中的帝王。

从时间上来说,神龙降生·褒姒是在商、周、秦之后,而在战国、汉帝王之前的;从性别来说,她是8人中唯一的女性,从内容上来说,她的故事是唯一的不幸故事。

感生神话是装X利器

在《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问至尊宝:

紫霞:他不喜欢我怎么办?他有老婆怎么办?

至尊宝:你管他那么多,上天安排的最大嘛!

紫霞:真的?

至尊宝:上天安排的,还不够你臭屁的啊?

可见,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老天注定的”这已经是最高阶的权力了。所以早在神话时代,我们的先祖纷纷给自己找了“天”来当老爸,让自己的老妈“无性而孕”,就此强调自己祖先的神圣。

大禹的先祖就是感生神话的受益者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记·殷本纪》)

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史记·周本纪》)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史记·秦本纪》)

这当然是反映了先民时代母系向父系社会过度的情景,生子而不知父是母系社会的一大特征,尤其是“孤雌生子”要显示的,是女性的统治力;相应的,中国神话中后来有“剖腹生禹”的传说,显示父系社会对“孤雌生子”的反击。

不过经过长时间的调和,大家一致赞同“无性而孕”的神圣性最强,所以商、周和秦都把自己的祖先神话为“感生”。

刘邦与蛇有不解之缘。

而《史记》除了褒姒以外的后四则感生神话,都是新生于大一统帝国的应时而制、应运而生的再造神话,不仅在表面的感生方式上发生了变化,最重要的是其内涵与上述三则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它们在有意或无意地模拟神话原型,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建立行为的合理性。如果说商周感生神话在最初萌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每一个口耳相传的人都相信自己说的是真的;而春秋以降的帝王后妃神话则未必如此,感生神话的制造者旨在“神道设教”,试图利用民间信仰引导民众和舆论,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不过到了汉代,后宫妇人既不可能出游吞鸟卵,也不可能野外履巨人迹,最为人信服的就是通过近在身边、又难以言明的通神手段——梦兆来实现感生。

汉武帝的妈妈被记载“梦日入怀”才生出了这位千古一帝。

由此可见,并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感生”一番的,至少被记录下来的这几则都有夸耀主人公不凡的目的。可这更凸显褒姒的感生目的非常另类: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这与其他感生神话完全背道而驰,“感生”反而成了阴森恐怖的背景,为褒姒亡西周奠定了悲剧背景。

褒姒和她的“集美”们

褒姒并不是第一个“亡国背锅女”,在她之前有夏王的妹喜、殷纣王的妲己两位好姐妹,可是这两位“王国祸水”并没有被“加冕”神秘身份。

电视剧《封神演义》中的妲己,是九尾狐化身。

实际上,史记里没有妹喜,关于妲己也只有两句:

(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

《周·本纪》侧面提及:”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但没有容提及妲己之名。

当然,后世《封神演义》等将妲己是九尾妖狐的观念搞得深入人心,不过在《史记》时代,这两位和褒姒是完全没法比较的。

司马迁的掩饰和目的

中国古人善于思考和总结,在先秦时期的一些古籍中,时常可以读到许多探讨国家兴亡盛衰原因的文字。其中,“女子亡国”之说并不新鲜,先秦之士对女子足以亡国的看法几乎众口一辞, 但他们对女子亡国的具体途径的认识则不尽一致、各持己见。

1 女子执政

这一说法是先秦女子亡国说中最早见于史册者。

它是周武王在伐商战前的誓师大会上明确提出的:“王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这里的牝鸡即妇女,指商纣王宠妃妲己。

后来,诗经大雅中的褒姒、屈原天问中的妹嬉都是被说成干预朝政。

由此可见,在先秦之士看来,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都可归咎于以言干扰国政大事的女子。

2 女子恃宠改立

《国语•晋语一》云:“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父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部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亡”。

这种说法认为是因为女子有宠而改立太子,从而导致亡国。与此相一 致,先秦之士以为“废后立妾”也是造成亡国的重大祸根,在葵丘之会等的盟约中要求诸侯们“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等条款,则从反面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上述认识。

3 美人计

同样是《国语•晋语一》里的史苏认为: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有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父比……周于是亡。

显然,史苏认为夏、商亡国是由于其敌对之国所派妹喜与妲己两女子的阴谋颠覆活动而造成的。

至于西周亡国,他虽然将 其具体原因视为因宠改立(参见“第二”),但认为其根本原因也是西周敌国有褒所派褒姒的阴谋颠覆活动。

4 政治婚姻破裂

《国语•周语》有一种说法,认为国家的灭亡,是由于其国君所娶之妻都不是以往联姻的国家、部落,而是外族、外国,致使对方得到利益,同时这也就使自己与所“亲” 者产生隔阂,最终政治婚姻破裂导致亡国。

5 女色诱惑

《吕氏春秋》中还有一篇写到“女子亡国”,《慎大》中认为夏、商亡国的原因是桀与纣被女色迷恋,以至蔽于情欲,终至于惑心乱行,丧志失德。

6 天命褒姒

最后是大文学家屈原传奇色彩很浓的天命论,他在《天问》中写到:“妖夫曳街,何号于市?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以疑问的口气透露了当时流行的另一女子亡国说——天命褒姒亡西周说。

由上述六种说法来看,“女子亡国”说在当时很有市场,而褒姒亡国在司马迁的渲染下,我们看到的是“夏后氏之衰”、引发国人暴动的“周厉王”、明显有谶纬痕迹的“檿弧箕服,实亡周国”等等,让人不自觉地就把褒姒和亡国联系了起来,接近于“天命论”。

于是,神龙降生·褒姒本身并没有任何神迹和神奇,只是带着司马迁心中的“天命”去完结“赫赫宗周”,“童妾遭玄鼋孕而生”这唯一一则女性感生神话,就成了汉代的天命观以及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污名化的最大成果。

更多文章

  • 从名满天下到兵败身亡,毛遂仅用一年,我说都是声望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毛遂之死,毛遂到底是怎么死的,毛遂是哪里的

    [var1]::本文的主人公毛遂,就出自于平原君赵胜的门下,但平原君的三千门客可不是开玩笑的,其中确实有不少的贤才,以至于毛遂到了平原君门下三年都默默无闻,甚至还因为个子矮,经常被人嘲笑,但他好像不以为意的样子,每天吃好喝好,该干嘛干嘛?时势造人::但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时间转眼来到了公元前2

  • 周天子为什么把地盘分出去?同样是分封制,汉朝怎么就行不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为此武王决定效仿前人,采取“国王大统诸侯分治制”,从此开启了周朝八百年的“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关于分封制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大致起源于夏、商时代,当时名义上国王统治着土地辽阔的国家,实际上国王直接统治的地区也不过方千里。当时大部分土地不是由同姓封国治理,就是臣服方国管治,它们向中央王朝的国王称臣并承

  • 关键一战:牧野之战,它是否是压倒商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朝为什么会打牧野,牧野大战简介,最早关于牧野之战的记录

    牧野之战是商朝末年发生的一场"决定性"的战争,因为在牧野之战以后,商朝直接覆灭了,而在这之前,商王朝是一个持续了将近600年的强大的王朝,仅仅因为一场战争而灭亡,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理喻。周武王即位以后,根据制定的策略,在攻伐商朝这场战事上,是有着既定的步骤和策略的,因此,牧野之战的直接结果是武王伐纣

  • “蜀中孔子”谯周:是非功过有青史,善恶斤两问阎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谯周,字允南,光禄大夫。籍贯巴西郡西充国县。可以理解为巴蜀的“土著”。人物特点1、名仕望族:西汉开始,谯周先祖成为名仕望族。2、博学经典:少读典籍,精研六经,蜀汉大儒,素有“蜀中孔子”之称。精通天文,号称“蜀汉谯半仙”,简单介绍下“谯半仙”两个成名作,一是夜观天象劝刘璋投降刘备(看来早有劝降前科);

  • 嫦娥的丈夫居然不是后羿?可惜一代英雄被误叫了1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嫦娥真正的丈夫是谁,嫦娥的年龄有多大,嫦娥有多少岁了

    嫦娥奔月和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人们也一直认为如同神话故事里所说的那样,嫦娥和后羿互为夫妻,但是其实我们都被骗了。嫦娥是帝喾的女儿,而帝喾正是三皇五帝之一,是我们的人文始祖黄帝的曾孙。我们所知的嫦娥,据传本称姮娥 ,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嫦娥的丈夫叫做大羿,而

  • 身为楚国平民,李斯如何登上秦国政坛?为秦国统一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统一天下,秦王嬴政在吕不韦之后又起用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李斯,在李斯的辅佐之下,嬴政一步步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中,李斯绝对是功不可没,可是身为一个楚国平民,李斯究竟是如何登上秦国政坛的呢?他为秦国的统一究竟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李斯的“老鼠哲学”李斯(?

  • 嫪毐事件结束后,秦王只是贬了吕不韦的官职,他却为何要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嫪毐事件虽然得以平息,可接下来却也改变了另一个人的命运,他就是吕不韦。公元前253年,辅佐了秦国两代君王的吕不韦在自己的封邑(今河南洛阳)饮鸩自杀。那么,以经商起家,以政治投机为手段而走上秦国相国之位的吕不韦为什么要自杀?事实上,关于吕不韦的自杀,最主要的爆发点其实就来源于嫪毐事件,还是得从秦王嬴政

  • 作为连接吕不韦、异人和秦始皇的关键人物,赵姬是个怎样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个让后世人争论不休的千古之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引起的:她先是吕不韦的爱妾,后来又被吕不韦作为礼品送给了异人。这个看似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正因为嫁给了异人才成为了秦国的皇后,也更因为生下了“千古一帝”秦始皇,才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女人。但是,历史上对于赵姬的评价并不是很

  • 秦始皇当年修的公路,荒废2000多年,为何至今仍“寸草不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秦朝只有短短的两世,但始皇帝嬴政的众多功绩,却是实实在在的。而有一项功绩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非常的有意义,那便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直道。有意思的是,即使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这条秦直道莫说塌陷,就连长几颗野草都不常见,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条路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秦直道是始皇帝委派大将蒙恬修建,从咸

  • 屈原跳的汨罗江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投河的汨罗江在哪? 答案:在汨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投河于汨(mì)罗江:(屈原)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汨罗江在哪里?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境内,向南流入湖南省,主要流经湖南岳阳的平江县及湘阴东部(今县级汨罗市),折向西,最终汇入洞庭湖。全长253公里。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