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骨文研究的重要作用

甲骨文研究的重要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78 更新时间:2024/1/10 22:27: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甲骨,卜辞记载了商田猎时发生了车祸。 国家物局供图

殷墟甲骨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它直接证实了古史记载中“商”王朝的存在和安阳小屯为殷商王朝的都邑,将我国信史的上限提早了1000年,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字学的革新与发展。

在邂逅考古学之前,已经有学者为甲骨学的创立贡献了非凡智慧。1903年,刘鹗的《铁云藏龟》根据“日名”确认甲骨文为“殷人刀笔文字”,并确认出61个甲骨文中的43个。1910年,罗振玉的《殷商贞卜文字考》不光释字,还考证出卜辞占卜多为祭祀和田猎。1917年,孙诒让把单字与作为偏旁的字形相联系,同时大量参照《说文解字》和金文中的同形字进行甲骨文考释,成就巨大。1917年,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其续考二文,利用“二重证据法”考证“王亥”“王恒”“上甲”等11位先公,第一次运用缀合手段,确认了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等先公的释读和次序,被视为利用出土文献校正传世典籍讹误的经典范例。后来的科学研究,都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展开的。

1929年秋,济主持了殷墟历史上的第三次发掘,采用开纵横探沟的科学方法了解地层情况,共发现墓葬24座,灰坑11个,出土甲骨文3012片和大量青铜器、石器、陶器、骨器等。著名的“大龟四版”即是这次的重要收获。大龟四版,即四块保存基本完整的刻辞龟甲。另一位对甲骨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董作宾从中发现了“贞人”,即“卜问的人”,并据此写出了著名的《大龟四版考释》一文,首次找到甲骨文断代的新方法。

考古学的介入,极大提高了甲骨的数量与研究质量,使原来孤立的一片片甲骨有了可靠的出土地层和相伴的文物,从而有了确切的坐标参照。1936年6月考古发现的YH127甲骨储藏坑,共计17096片刻字甲骨,几乎相当于一个王朝的档案。当时,报信的队员在信中说:“同人日夜工作,石(璋如)、李(景聃)、王(湘)、高(去寻)四君已两夜未睡。夜即坐守坑边,毫无倦怠,精神上至为兴奋……”发掘者王湘和石璋如等人把甲骨坑形成的灰土柱整体套装在一个大木箱中,然后取出运走。套箱重达5吨。当时,安阳既没有汽车也没有起重设备,当地组织64名青壮小伙儿,用木杠肩挑背扛,整整干了两天,才把套箱运到火车站。火车将套箱运至南京。胡厚宣和董作宾带着几位技工细细地清理、剔剥、绘图、编号,数月时间,清理出完整龟甲300版。这1.7万余片刻字龟甲记录了商王武丁时期有关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内容。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在考古中有两次重要的甲骨发现,即小屯村南地甲骨和花园庄东地甲骨,同样开拓了甲骨研究的新局面。1973年,殷墟小屯村南发现的一批储藏坑中出土大量甲骨,其中卜骨5260片,卜甲75片,大版的完整刻辞卜骨近百件。部分刻辞甲骨与陶器共存,使甲骨文字与其他遗物直接联系起来。1991年,位于小屯村东南的花园庄东地也发现一处甲骨坑,坑内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579片,完整的刻辞卜甲300余版。其甲骨卜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卜辞的主人不是“王”而是“子”,开辟了甲骨学中“非王卜辞”的研究。

这两次发现的甲骨都得到及时整理出版。花园庄东地甲骨出版集采拓本、摹本、照片编纂而成,书中刊布资料完整齐备,考证详实,被誉为“一部高质量的甲骨著录与研究成果”。

200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发掘清理出殷墟时期的330余座墓葬,墓葬以家族墓地的形态分布,其中两座特征明显,随葬器物表明,墓主可能是甲骨卜辞中常见的贞人。从贞人墓葬的形制、规模、随葬品和殉人殉牲等可以推断,整个贞人集团的地位随着时代发展有所下降,贞人家族势力日渐式微。

120余年的甲骨文研究,在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等方面成果不断。新时代甲骨学研究立足百余年深厚学术积淀,更注重与考古学理论及多学科的结合,在推动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史、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等领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参与研究的学者遍布世界各国,著述卷帙浩繁,对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7日 07 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神龙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华始祖和汉武帝,还成了最著名的背锅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褒姒历史简介,网红褒姒的个人资料,刘叉叉徒弟褒姒背景

    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

  • 从名满天下到兵败身亡,毛遂仅用一年,我说都是声望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毛遂之死,毛遂到底是怎么死的,毛遂是哪里的

    [var1]::本文的主人公毛遂,就出自于平原君赵胜的门下,但平原君的三千门客可不是开玩笑的,其中确实有不少的贤才,以至于毛遂到了平原君门下三年都默默无闻,甚至还因为个子矮,经常被人嘲笑,但他好像不以为意的样子,每天吃好喝好,该干嘛干嘛?时势造人::但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时间转眼来到了公元前2

  • 周天子为什么把地盘分出去?同样是分封制,汉朝怎么就行不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为此武王决定效仿前人,采取“国王大统诸侯分治制”,从此开启了周朝八百年的“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关于分封制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大致起源于夏、商时代,当时名义上国王统治着土地辽阔的国家,实际上国王直接统治的地区也不过方千里。当时大部分土地不是由同姓封国治理,就是臣服方国管治,它们向中央王朝的国王称臣并承

  • 关键一战:牧野之战,它是否是压倒商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朝为什么会打牧野,牧野大战简介,最早关于牧野之战的记录

    牧野之战是商朝末年发生的一场"决定性"的战争,因为在牧野之战以后,商朝直接覆灭了,而在这之前,商王朝是一个持续了将近600年的强大的王朝,仅仅因为一场战争而灭亡,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理喻。周武王即位以后,根据制定的策略,在攻伐商朝这场战事上,是有着既定的步骤和策略的,因此,牧野之战的直接结果是武王伐纣

  • “蜀中孔子”谯周:是非功过有青史,善恶斤两问阎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谯周,字允南,光禄大夫。籍贯巴西郡西充国县。可以理解为巴蜀的“土著”。人物特点1、名仕望族:西汉开始,谯周先祖成为名仕望族。2、博学经典:少读典籍,精研六经,蜀汉大儒,素有“蜀中孔子”之称。精通天文,号称“蜀汉谯半仙”,简单介绍下“谯半仙”两个成名作,一是夜观天象劝刘璋投降刘备(看来早有劝降前科);

  • 嫦娥的丈夫居然不是后羿?可惜一代英雄被误叫了1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嫦娥真正的丈夫是谁,嫦娥的年龄有多大,嫦娥有多少岁了

    嫦娥奔月和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人们也一直认为如同神话故事里所说的那样,嫦娥和后羿互为夫妻,但是其实我们都被骗了。嫦娥是帝喾的女儿,而帝喾正是三皇五帝之一,是我们的人文始祖黄帝的曾孙。我们所知的嫦娥,据传本称姮娥 ,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嫦娥的丈夫叫做大羿,而

  • 身为楚国平民,李斯如何登上秦国政坛?为秦国统一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统一天下,秦王嬴政在吕不韦之后又起用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李斯,在李斯的辅佐之下,嬴政一步步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中,李斯绝对是功不可没,可是身为一个楚国平民,李斯究竟是如何登上秦国政坛的呢?他为秦国的统一究竟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李斯的“老鼠哲学”李斯(?

  • 嫪毐事件结束后,秦王只是贬了吕不韦的官职,他却为何要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嫪毐事件虽然得以平息,可接下来却也改变了另一个人的命运,他就是吕不韦。公元前253年,辅佐了秦国两代君王的吕不韦在自己的封邑(今河南洛阳)饮鸩自杀。那么,以经商起家,以政治投机为手段而走上秦国相国之位的吕不韦为什么要自杀?事实上,关于吕不韦的自杀,最主要的爆发点其实就来源于嫪毐事件,还是得从秦王嬴政

  • 作为连接吕不韦、异人和秦始皇的关键人物,赵姬是个怎样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个让后世人争论不休的千古之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引起的:她先是吕不韦的爱妾,后来又被吕不韦作为礼品送给了异人。这个看似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正因为嫁给了异人才成为了秦国的皇后,也更因为生下了“千古一帝”秦始皇,才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女人。但是,历史上对于赵姬的评价并不是很

  • 秦始皇当年修的公路,荒废2000多年,为何至今仍“寸草不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秦朝只有短短的两世,但始皇帝嬴政的众多功绩,却是实实在在的。而有一项功绩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非常的有意义,那便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直道。有意思的是,即使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这条秦直道莫说塌陷,就连长几颗野草都不常见,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条路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秦直道是始皇帝委派大将蒙恬修建,从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