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门当户对,那刘彻和陈阿娇难道不是天作之合,世间绝配?那为什么刘彻最后宠幸卫子夫至封后?
可能有人会说,这与门第无关。刘彻喜欢的是卫子夫的发髻,美貌,以及能生养,再加上卫子夫娘家势力的辅佐。
而我要说的是,门当户对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什么叫门当,什么叫户对。
《倾城之恋》里面的老派白家乃翰林之家,虽然富裕不再,但是贵气十足。而新派暴发户唐家巨富一方,但是难免挂了暴发户的名头,被人瞧不起。那么,这场富和贵之间联姻单从门第来看是门当户对吗?完全不是!白家封建陋习根深蒂固,整个白家家势逐渐衰落,风雨飘摇,根本任谁也无法扶起。而唐家自称新派,其实也是打心底里保守。而且家风太差,根基太浅,也不是能够长久兴旺的家庭。所以我认为,两个家庭并不是门当户对。
真正的门当户对是起码一方的家庭会因为婚姻有所发展。更好的情况是两个家庭因为结亲之后共同发展壮大。那些没有长远眼光,不用发展的眼光所确定的门当户对多少婚姻的墓葬罢了。
汉武帝和卫子夫其实是门当户对的最佳案例。
卫子夫没有实力吗?卫子夫个人品性才能,论对刘彻的伺候,对进退的拿捏,对时局的判断等等,有一样输了陈阿娇吗?至于地位贵贱问题。以后卫子夫母凭子贵,妻随夫贵,理所当然。而且,这么多朝代以后,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卫子夫不高贵的。
如果一个男人极度有钱,他考虑门当户对的时候,财富的门当户对就可以完全不考虑。如果一个人极度有权利,他考虑门当户对的时候,出身和权利的门当户对就可以完全不考虑。
说到这里,真正需要考虑门当户对的人,多半是觉得自己家庭有缺陷,不圆满,需要借势,造势的人家。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如此分析是否显得太合理了?
就像《傲慢与偏见》里面描述的贵族子弟达西这样的人,才可以有傲慢的权利,才可以藐视一切规则,才能追求真爱。而伊丽莎白和卫子夫一样,最终的胜利都是靠拼自身的个性,人品,才能。这样才是有人情味的故事。早知道真正的现实就是人和人的故事。没有那么多传奇,什么强强联合,那是现代街边小说(爽文)里面的故事。真以为像《庆余年》?全世界最大的权利都在帮助你?其实能帮助到我们的往往是没有期望到的,最不起眼的那些人。
刘彻和卫子夫就是门当户对。陈阿娇是只不下蛋的老母鸡(有点激烈)。而卫子夫让刘彻向世人证明他没有生育功能问题。而且还为刘彻生了一大堆,这就是刘彻最想要的。需要的被满足了,才叫对上了。
男人需要的还有自己女人的关心,爱护,体贴。陈阿娇思想就是错的,没有选择正道,使用媚道真的不值得同情。有人说那是为了爱情,值得同情。我认为她只是自私。
卫子夫一家才真正是逐渐和刘彻一家形成了门当户对。想象如果卫子夫不是德才兼备,也不会被封后的,因为皇帝有的是女人。卫子夫温柔,贤惠,又因为产下皇子有功,解决皇帝的颜面问题的同时又了结了刘彻一家担心无后的担忧。作为老婆已经很合格了。
对于汉朝江山,对于天下百姓。卫子夫娘家的卫青,霍去病霍光等等,为汉代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卫子夫自身也是母仪天下。
至此,要说门当户对,如果你是刘彻,你会选陈阿娇还是卫子夫?恐怕有人会说都选。都选的肯定是吃不消的,如果你是刘彻,你能保证自己不被阿娇纠缠折磨?不想赐死她?
上图节选自知乎。
那两个人的性格,价值观,是非观都不一样了,刘彻和陈皇后的门当户对有什么意义,难道不是舍本逐末?所以,人们有时候设置很多筛选条件只是为了偷懒,为了利用经验之谈。而实际情况是这些筛选条件首先就把最优秀的排除掉了。就像招聘人才需要文凭,就像招聘人才需要同等岗位的经历。
富贵,门第对于卫子夫来说仅仅是迟来的,必然的。“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