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衰败明明就是唐玄宗的锅,为何要让杨贵妃来背?真相很残酷

唐朝的衰败明明就是唐玄宗的锅,为何要让杨贵妃来背?真相很残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4 更新时间:2024/1/17 8:43:56

比如纣王身边的妲己被演绎成狐狸精,导致商朝灭亡,然而越来越多的史料却说明就连纣王都有可能是被冤枉的,而妲己是狐狸精转世更是无稽之谈。再比唐玄宗身边的杨贵妃,许多史学家都认为唐玄宗昏庸无道是因为杨贵妃的勾引,是她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衰落。

然而这种观点实在值得商榷,将朝代的覆灭或时代的动荡归咎于一位女子身上,怎么看都有让人“背锅”的嫌疑。杨贵妃的确谈不上贤良淑德,与历史上贤惠的太后和妃子相比,杨贵妃喜好奢侈,贪恋繁华。

然而后宫当中的大多数女子其实都是这样,细数历朝历代的宠妃,有哪个不是得到皇帝万般宠爱?杨贵妃的行为不值得人们称道与学习,但若是将她说成祸国殃民的“狐狸精”,便实在有些牵强。

与乱政的贾南风相比,杨贵妃实在是不能再乖巧懂事了。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假,杨国忠凭借杨贵妃上位也不假,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并非杨贵妃,而是唐玄宗李隆基。早在杨国忠以前,唐玄宗就已经不是那位缔造出开元盛世,堪比舜的圣人了,他变得骄傲自满,刚愎自用,他重用口腹蜜剑、阴险狡诈的李林甫,导致朝堂腐败黑暗,而这一切在杨贵妃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

杨贵妃的存在,不过是让李林甫之后的下一位权臣变成杨国忠,而不是张国忠、李国忠。杨贵妃当然要为杨国忠上位负责,但若说安史之乱因她发生,实在牵强附会。

在许多影视作品以及一部分史籍中,杨贵妃本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妃子,唐玄宗见她长相妩媚,于是将她夺来,比如《新唐书》当中就记载杨贵妃原是寿王妃,后来被唐玄宗纳入后宫。这样的出身难免会让人将杨贵妃当成祸国殃民的狐狸精,然而在《新唐书》以前的《旧唐书》中,却全然没有杨贵妃本是寿王妃的记载。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都不知道的事情,编著于宋朝的《新唐书》又是如何知道的呢?这难免会让人想到,有的史学家在故意抹黑和妖魔化杨贵妃。

有一部分人认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于是荒废朝政,重用奸臣杨国忠,杨国忠搞得朝堂乌烟瘴气,他还与安禄山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安禄山造反,安史之乱爆发,因此安史之乱以及唐朝衰败的责任在于杨贵妃。这样的逻辑实在难以令人信服,安禄山造反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必然结果,手握重兵的安禄山从来都没有完全忠于唐朝,即使没有杨国忠以及杨贵妃,安禄山依旧会造反。

杨贵妃的确不是一位贤妃,她没有劝谏唐玄宗,她使得杨国忠受到重用,然而说到底她没有像吕后、武则天那样干涉朝政,也没有像贾南风那样乱政,她所做的只是一位小女子在皇帝面前都会做的事情罢了。

然而杨贵妃生在唐朝,她成为唐玄宗的宠妃,并处于安史之乱这个时间节点。当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出逃,众人来到马嵬坡的时候,军队哗变,杀死杨国忠,要求唐玄宗缢死杨贵妃。杨贵妃哭着问她做错了什么呢,唐玄宗答不出来,但他最终还是将杨贵妃缢死。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安史之乱的责任在于唐玄宗,但他毕竟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他曾经是一位贤明的皇帝,这样贤明的皇帝却突然昏聩起来,总是有原因的。古代的史学家们毕竟有他们的局限性,他们看不到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或者说他们看到了也不会说,但动乱总需要有人负责,既然如此,已经死了的杨贵妃就是最好的人选。所以,安史之乱的黑锅,杨贵妃不背也得背。

更多文章

  • 同是太后专权,为何汉朝在吕雉的手里兴旺,晋却被贾南风断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贾南风容貌复原图,卫瓘为何败给贾南风,吕雉是刘彻的谁

    吕雉是刘邦的糟糠之妻,在夫君去世以后,权倾朝野。而且还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而且也开启了汉朝外戚干政之路。“有吕雉之才,无吕后之恶”,这是后人对宋真宗时刘皇后的评价,可见吕雉已经成为了“行业标杆”。而还有一位贾南风,是有吕雉之恶,无吕雉之才。(一)、个人能力,因人而异“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

  • 唐朝的宦官个个都不怕皇帝,却最怕一武将,曾一次杀七百多个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宦官和明朝宦官,年轻宦官最后结局,朱温杀宦官

    当时的唐朝,一度在世界上都有很高的地位,声誉远播海内外。周围的小国大都是唐朝的附属国,他们尊崇李氏天子的号令,按时向天朝缴纳赋税。还有日本,新罗等一些海外国家,十分崇拜当时的唐朝文化,纷纷派遣使者与留学生来到唐朝学习。不可一世的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但就是这样一个强盛的时代,也还是有走

  • 卫子夫和汉武帝(历史告诉你,你不懂什么叫门当户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而卫子夫,出生略。草根,刘彻亲姐姐平阳公主家的歌女一枚。要说门当户对,那刘彻和陈阿娇难道不是天作之合,世间绝配?那为什么刘彻最后宠幸卫子夫至封后?可能有人会说,这与门第无关。刘彻喜欢的是卫子夫的发髻,美貌,以及能生养,再加上卫子夫娘家势力的辅佐。而我要说的是,门当户对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什么叫门当,

  • 唐朝的宦官权势之盛,足以废立皇帝,究竟是谁的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系融洽时,这把刀就“藏锋于鞘、不露锋芒”,当皇帝和官僚体系处因此宋朝的皇帝很忌讳将领在军中搞一言堂,因此派驻了大量的“监军”予以平衡,而从实际效果来看,一方面杜绝了军队叛变的可能性不假,但另一方面却因与军队主将之唐朝宦官从唐玄宗时开始获取巨大的权力,著名的宦官高力士,很多人都知道。但唐朝时的宦官权力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蜀汉还是亡,原来后面还有一句话更为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卧龙凤雏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别人说卧龙凤雏怎么反击,卧龙凤雏下一句

    人们熟悉司马徽,来自刘备和他的一段经典对话。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前去拜访,与司马徽就时事交换看法,司马徽则谦虚地说道:“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很好奇,“伏龙、凤雏”都是谁?司马徽则回答:“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对于两人的谈话,《三国演义》直接总结了一句话,“卧

  • 唐朝的假期很豪横!对比中国历史其他著名朝代你就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唐朝后的朝代,唐朝500年前是什么朝代

    《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也就是说官员做五休一,并且这个制度一直延续至隋唐时期。唐朝永徽年间,唐高宗李治将“五日一休沐”改为“十日一休沐”,也称为“旬休”。意思是官员每工作十日就可以休假1天,分为每个月上中下旬各一天。除了常规假期,唐朝也有类似于现在的“十一黄金周”:春季、冬至和清明可休息七

  • 匈奴被汉朝击败被逼西迁,反手灭罗马帝国?读懂中国你就不敢惹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据资料显示,匈奴是我国古代活跃在北方草原的一个强大。匈奴也是是当时欧亚草原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游牧帝国,《·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北逐荤粥,所谓的荤粥就是匈奴。夏商时期,由于灭亡,夏朝部分遗民北迁,融入到荤粥中,成为匈奴的重要族源之一,所以匈奴人常以夏朝遗民居之。到了春秋战国,到时期,匈奴已经发展为一

  •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能让蜀汉绝处逢生?读完10遍《出师表》才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死后诸葛亮又活了多少年,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的政策,刘备死后诸葛亮的惨状

    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尽管有很多个乱世存在,但最为引人注目的却还是首推东汉末年的三国。不管是大学里温文尔雅的教授,还是大街上跳舞的大爷,对于三国故事基本上都能够说上几段,尤其是关于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刘备去世,蜀汉危机四伏刘备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从跟着母亲卖草席到坐拥天下三分之一,他战胜了无数的困难,最

  • 唐朝有名的地痞,强行将亡父葬在龙穴,三十年后他成了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傻小子误将父亲的骨灰安葬在龙穴,葬在龙穴有什么征兆,唐朝末年三大传奇人物

    辅佐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的韩信,曾受胯下之辱,靠漂母周济度日,最终成为与刘邦项羽比肩的齐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从一个贫苦子弟,一路逆袭开创了大明基业。与这些人相比,唐朝的王建则是从一个无可救药的无赖,成为了一国之君,他的变化过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市井之徒王建出生于晚唐时期,祖辈以卖烧饼为生。按

  • 刘邦如何破解匈奴40万大军之围?后汉书:刘邦签订了丧权辱国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与匈奴的大战,汉高祖刘邦攻打匈奴,刘邦为啥要亲自打匈奴

    此时刘邦已经陷入绝地,如果冒顿稍一较真,可能汉朝往后的历史都要改写了!而此时奇迹发生了:冒顿竟然下令打开包围圈,让刘邦率军撤出重围,最后此役以和平方式得到解决。为什么冒顿最后会放过刘邦呢?《史记》中记载,是刘邦用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王妃阏氏,然后阏氏向单于求情,晓之以利害,最终单于架不住阏氏的枕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