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此人之忠最为纯粹彻底,远胜武圣关羽!

三国时期,此人之忠最为纯粹彻底,远胜武圣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93 更新时间:2024/1/24 15:39:32

众所周知,关羽是一代武圣的同时,更是中国文化里忠义的代言人,但平心而论,关羽之忠的段位,并未达到最高境界,另有一人的忠,才是最彻底、最纯粹的,此人便是黄忠

第一,不依赖于领导是否有能力。很多人的忠,是建立在领导有能力、能够带领自己一起奔前程的基础之上,正如古人所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很明显,黄忠不是这类人,他所效忠的直接领导韩玄,轻贤慢士,残暴不仁,与曹操刘备这些当世英雄相比,实力相去甚远,即便是黄忠的间接上司刘表,也只是提领荆襄九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但即使如此,黄忠仍然在韩玄、刘表的手下一干就是几十年,无怨无悔,从无二心。在这方面,赵云相形见绌,他曾是公孙瓒部下,但公孙瓒的能力、志向、名气均不如刘备,以赵云的卓越能力,自然是愿意跟着刘备这样的英雄去打天下,所以在刘备借兵时,二人一拍即合。对赵云来说,投靠刘备本无可厚非,但与黄忠之忠一对比,高下立判。

第二,不依赖于领导是否对自己有恩。很多人的信条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遇之恩,没齿难忘”,把自己的忠诚,建立在领导与自己的良性互动之上,一旦领导厚此薄彼,或者赏罚不明,这种忠诚就会摇摇欲坠。很明显,黄忠也不是这种人,黄忠大战关羽的过程中,一时心软放过关羽,韩玄不依不饶,竟把性质上升到了投敌叛变的高度,黄忠因此被押上了砍头台,幸亏魏延当机立断,斩杀韩玄,救下黄忠,但黄忠却反过头来,痛斥魏延不忠,魏延向刘备献城后,刘备请黄忠辅佐自己,黄忠提出的条件竟然是“厚葬韩玄”,黄忠之忠,真是空前绝后。对比一下魏延,因为不被韩玄重用,便心怀芥蒂,得到机会便杀之为快,后又因为诸葛亮临终没有将兵权交给自己,便怀恨在心,公然搞内讧。

第三,不依赖于与领导是否志趣相投。有的人,既不寻求有能力的领导,也不会效命于对自己有恩的领导,而是终其一生,寻求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领导。最典型的就是,关羽和张飞对刘备的一见如故,刘关张的关系为什么坚如磐石?就是因为三人志趣相投,三人都有着建功立业、匡扶汉室的共同价值观,所以才会一次次的打不垮、冲不散。关羽被俘后,曹操对关羽的礼遇不可谓不重,但关羽还是一心向刘备,其根本原因就是曹操的“架空汉室”与关羽的“匡扶汉室”水火不容。而黄忠呢,一身英雄气的他,与韩玄之间、与刘表之间,何曾有一丝志趣相投的价值观基础呢,但即便如此,仍然不妨碍他在二人手下兢兢业业几十年而无怨无悔,如此之忠,堪称纯粹至极。

结语:由此以观之,黄忠之忠,是最彻底之忠,是最纯粹之忠,堪称中国文化里的忠义之最。话说回来,黄忠之忠的立足点又是什么呢?那就是自己内心的道德倔强,认准了就不再改变,我自横刀向天笑,任尔东南西北风。国人缺的就是这样的倔强,总想审时度势,总想随机应变,倒不如像黄忠那样,做倔强之人,抱笃定之心,行纯粹之事。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的武将为什么比东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汉东吴和曹魏哪个好,东联东吴北拒曹魏,东吴曹魏战争

    第一,冷兵器时代,南方人体格存在天然劣势。历代中国历史中,北方人向来有着高大威猛、粗犷豪放的标签,南方人则素来以精悍精明、灵活敏捷为世人所普遍认同,甚至直到现代,我们经常会听到像东北大汉、山东大汉、西北大汉、蒙古大汉等极具地域特色的称谓,而对于南方人,则很少有类似的称谓。在三国那个典型的冷兵器时代,

  • 三国时期,人越来越少,仗却越打越大,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越吉是谁,三国以多胜少的战争,中缅越三国的交界

    第一,三国人口呈V字型走势。三国虽是罕见的乱世,但其最混乱的阶段,是在前半程,也就是从黄巾起义到赤壁之战这段时间(公元184年至208年),这24年,北方几乎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从而引发了人口直线下跌,就连曹操和袁绍的北方大决战,也不过才动员了十几万兵力。赤壁之战后,各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争密

  • 三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以少胜多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著名战役排行,历史上以多胜少战役,三国战役思维导图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而且很多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号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是以少胜多,再加上汉中之战、合肥之战、兖州之战这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战役,三国时期堪称以少胜多战例的集大成者了。那么,为什么三国时期会频繁而密集的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役呢,难道只是偶然吗,当然不

  • 三国时期辗转最多地区的人,一生在马背上度过,比闯王还能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想要在这个乱世中建立功勋的英雄们,踏上了他们南征北战的路途,但当时毕竟科技落后,跋山涉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郭嘉,死在了远征乌桓的路上,比如诸葛亮,在第六次劳师北伐时病死在五丈原。不过,三国时期却有一个奇人,辗转最多地区,游历最广路程,比闯王还能闯,横跨东西,走遍南北,此人正

  • 三国时期第一冤大头,先后背了三口黑锅,沦为千古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中的千古奇冤,三国中最大的黑锅是谁,李侍尧冤大头

    三国时期有太多的经典桥段,智谋第一人诸葛亮、武力第一人吕布、演技第一人刘备,都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还有一个人,堪称是三国第一背锅侠、第一冤大头,此人就是西凉马腾,他先后背了三口世纪大锅,且听笔者为您一一讲来。第一次背锅,是为徐庶背锅。当时正值曹操大军南下,与孙刘联军鏊兵长江赤壁。

  • 三国时期的荆州有多惨:英雄,其实是普通人的毒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荆州治所在襄阳吗,关羽若不失荆州刘备能一统三国吗,三国荆州刘琮

    读完三国,书中那些顶天立地的英雄们仍然让人热血沸腾,正是这些英雄们把三国这个时代渲染的如诗如画,但,也正是这些英雄们,让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们经历了一次次的腥风血雨。我们不妨想想刘表治下的荆州吧,当时的荆州可谓是民殷国富,老百姓也安居乐业,都在过着自己舒坦的小日子,这是因为,当时的东汉乱世主要发生在中国

  • 三国时期的四位“凡尔赛”高手,最后一人已达到“凡学”最高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历史上最奇葩的豪杰,凡尔赛高手,三国时期各国名将对比

    第一位,诸葛亮。诸葛亮是无可争议的三国智谋第一人、三国劳动模范第一人、三国道德模范第一人,此外,诸葛亮的“凡尔赛”功夫也不遑多让。比如,在舌战群儒时,张昭率先发难,质问诸葛亮是否曾“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这句话,如果用“凡尔赛”语言一翻译,意思就是“我这个人能

  • 三国时期沙盘推演:假如关羽守住了荆州,历史将会走向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樊城数日不克,正愁闷间,忽探马来报,说东吴吕蒙正秘密调拨人马欲取荆州,关羽笑曰:"江东鼠辈焉敢与我为敌,此不足信也",马良谏曰:"主公将荆州重任付与君候,江东虽鼠辈,然其动向亦不可不察",关羽曰:"若非季常之言,我几误大事!"遂嘱关平引兵继续佯攻樊城,关羽自引精兵星夜回荆州布置江

  • 三国时期武器盘点:七种“常规武器”,三种“非常规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武器排名前十名,三国群英传8稀有武器,胡莱三国专属武器

    第十名,七星刀。七星刀主人原是王允,后来曹操从王允处借得七星刀用以刺杀国贼董卓,但行刺失败,曹操出逃。七星刀之所以能够入榜,固然是因为其坚硬锋利、削铁如泥,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曹操最初的爱国情怀,时移世易,曹操早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爱国青年,但七星刀的光芒仍然熠熠生辉。第九名,龙舌弓。吕布手中有三宝:

  • 三国时期有哪些经典文学作品?这四篇千古传诵,第一名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最有文学才的人物,张悦楷讲三国全集,三国全集

    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斥着战争与动荡的年代,可即便如此,曹操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学巨匠们,仍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著作,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要数下面这四篇作品。第四名,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后世俗称《讨贼檄文》或《讨曹檄文》。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准备起兵攻打曹操,在出兵之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