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奇才创作“滚滚长江东逝水”,却是宦海“低能儿”,死的憋屈

明朝奇才创作“滚滚长江东逝水”,却是宦海“低能儿”,死的憋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05 更新时间:2024/1/17 18:51:23

慎四川新都人,生在官宦家庭,父亲杨廷和两朝首辅。杨慎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官二代。这个杨慎自幼聪慧加上受到家庭熏陶,博学多才,在历史、考据、诗词,乃至天地理等多个领域都有涉猎。12岁诗文名震天下,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24岁殿试一举夺魁成为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编修《明武宗实录》。

杨慎的人生初始阶段太顺了,他的眼前仿佛就是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康庄大道。进入宦海成了政客后,这个意气风发为人耿直的杨慎开始到处撞头,敢于说真话,经是上书直贬时政,这样自然得罪人。他的仕途之路开始坎坷。

明武宗要微服出巡居庸关,杨慎一心匡正天下,他上书指责皇帝“轻举妄动,非事而游”。明武宗宽宏大量没理他,他却觉得受不了,愤而辞官。杨慎的智商没得说,但情商有待商榷。

明世宗继位后,杨慎再次出仕,官复原职兼任经筵讲官。

三年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朝堂上发生了“大礼议之争”事件。这件事起因是这样的,明世宗嘉靖是以孝宗皇帝继子身份继位的,他却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先皇。大部分大臣发对,这其中就有闹得欢有“叛逆”风骨的杨慎。他和那些发对大臣这其中也包括他的父亲,为维护祖制,号啕大哭进行跪谏。杨慎热血激昂地说:“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愤怒的嘉靖皇帝将134名大臣逮捕入狱,86人待罪。杨慎惨遭两次廷杖刑罚,差点丢了小命。

“大礼议之争”以皇帝胜利,护礼大臣失败结束。嘉靖皇帝如愿将父亲追尊为明睿宗,入太庙,排在武宗朱厚照之上。这件事也让嘉靖皇帝树立了权威,开始了专制统治,也直接导致弊政再度死灰复燃。

事情过后,嘉靖皇帝也没有放过杨慎等人,杨慎被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

风花雪月下不会有什么震撼内心世界的呐喊。人都是在苦难的经历下才迸发出无限的潜能。押解前往云南的途中,杨慎戴着枷锁来到湖北江陵岸边,恰巧看见一渔夫一樵夫两人在江边喝酒,一身轻松,十分惬意。此情此景让杨慎感慨万千,胸中诗情澎湃,一挥而就千古名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清初文学批评家。宗岗在批注鸿篇巨著《三国演义》时,开篇主题曲加上了杨慎的这首《临江仙》。让这首词传颂天下。

明朝时期云南还属于蛮荒之地,杨慎在那里一待就是30年。经过这次政治无情打击之后,他把功名利禄看得非常淡漠。在云南30年,他远离朝政,远离政治旋涡,整个人变得豁达、通透。有了充足的时间后,杨慎创作了大量诗文,留在世上诗有2300多首。

清代胡薇元认定他是明词第一人。相关史料记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假使杨慎会做官,八面玲珑,那也许他也就湮没在宦海里了。淼淼宦海多一个少两个杨慎没什么影响。但也正由于杨慎在仕途上不幸,才在文学领域留下了华彩乐章,留下的瑰宝在星河熠熠生辉。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十二的杨慎在云南落寞地告别这个让他爱很纠结的人间,一切都“付笑谈中”。

更多文章

  • 细读明朝 争议这么大 是被刻意抹黑还是历史黑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没有汉朝的威武:"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没有宋朝的璀璨:"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没有唐朝的繁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但是明朝:"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即使到

  • 北宋热门钱币,崇宁重宝和崇宁通宝,人们为何更认可后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北宋铜钱的品种非常多,这点大家都知道,火热的品种其实也就那么几种,除了大观就是崇宁,在崇宁里面其实又分为崇宁通和崇宁重,一般来说人们可能更喜欢崇宁通宝,因为崇宁通大部分都是宋徽宗的亲笔御书,所以崇宁通一般玩的人更多一些,相对来说,两者其实差不多,但是市场上崇宁通因为认可的人更多一些,所以价值也要

  • 明代关宁锦防线是劳民伤财?打不下山海关,清军真不能入主中原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宁防线示意图,明末山海关防线,后金怎么绕过关宁防线的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佑陵字数:4001,阅读时间:约11分钟 编者按:1644年对于中国历史来说真是异常吊诡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年初,刚刚拿下陕西不久的李自成率军东征,一路势如破竹,在春天的时候就拿下明帝国的首都北京。但当所有人都以为大局将定之时,来自东北的清军却后来居上击败了占领北京才四十天的李

  • 你最喜欢谁扮演的包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老版包拯是谁扮演的,包拯是被谁害死的,包拯出世第一部

    历史上包青天之所以这么红主要是因为宋灭亡后 汉族被元朝所统治 当时的蒙古人嗜杀成性(不歧视今天蒙古族兄弟)。只管杀连埋都不管埋。 因为戏曲和七侠五义 大家希望有清官有大官来主持公道,作为帝王一般离人民太远,所以那个时代生活在水深火热时期的人民就把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说真的在那个时候老百姓生活还是挺

  • 山河月明:徐达身故,蓝玉出山,背后却是太子侧妃吕氏的一箭三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达蓝玉关系,蓝玉为什么毒死徐达,蓝玉打得过徐达吗

    燕王妃不明白父亲为何要让燕王孤军深入,徐达却告知此举是为了帮助燕王在军中立威。原来燕王自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以来,空印案、胡惟庸案被株连官员多达数千,发配充军者数以万计。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皆对锦衣卫有诸多不满,而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得燕王朱棣首当其冲成了众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胡惟庸案告破之后,锦衣卫被裁撤,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没有出来救国?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宋灭亡杨家将原因,北宋灭亡杨家将为什么不救国,北宋的灭亡与杨家将的因果关系

    仅仅过去两年,金军再次南侵略,不仅攻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更将宋徽宗和宋钦宗掳掠至金国,使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虽说中间间隔时间较短,但北宋方面完全有机会做好防御工作。可为何直至灭亡,也不见任何武将挺身而出?尤其是赫赫有名的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 时间认知错误 事实上,倒不是杨家将不想拯救北宋

  • 金朝简史-金政权的建立及金灭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辽宋夏元金朝的文化,金朝灭辽纪录片,中国皇帝简史之金朝篇

    完颜阿骨打嗣位为都勃极烈后,便把反辽作为斗争的主要目标,为反辽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辽天庆四年(1114)九月,辽朝加强对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的防御,阿骨打集诸路兵誓师于来流水(今拉林河),举起抗辽斗争的义旗。接着攻占辽的宁江州、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的吐什吐)、宾州(今吉林农安东北)、咸州(

  • 金朝简史-蒙古侵金及蒙宋灭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金朝和蒙古的世仇,宋夏战争简史,中国皇帝简史之金朝篇

    蒙古各部在金初大多臣附于金,随着蒙古各部势力的发展,双方矛盾日益突出,不断发生战争。金世宗时为了削弱蒙古各部的势力,曾采取每三年出兵剿杀蒙古各部的成年男子,称为“减丁”或“灭丁”,并掳掠蒙古各部人民作奴婢,给蒙古人民带来世代难忘的苦难,引起蒙古各部更大的反抗,金朝虽加强镇压,但叛降不定。大定二十一年

  • 金朝简史-腐朽没落的金后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朝灭亡的惨状是什么,精忠岳飞金朝小皇帝,金朝十大美女

    金朝后期在北方的统治,是前期发展繁荣中已孕育着的诸消极因素的恶性发展,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其统治都是不成功的。从经济上看,后期的括地始于章宗,而宣宗时其议尤甚。宣宗南渡,从河北迁到河南的军户,都靠国家供养,因而使河南地区的租赋负担加重,金朝为维持其统治局面,抗击蒙古,欲括河南民地,以处置来自河北

  • 金朝简史-彭义斌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金三史,中国皇帝简史之金朝篇,金朝历史真实事件

    坚持抗蒙、反金的彭义斌起义军在起义军中也有一部分归宋的人民起义将领,一直坚持抗金的道路,还英勇抗击蒙古,这主要是以彭义斌为代表的起义英雄人物。南宋朝廷对北方金统治下的红袄军起义,和北宋一样采取的是违反民意的反动政策,并没有把起义军争取过来成为抗金抗蒙的力量。一方面想招诱起义军,授以官号,以联合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