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宁死不渡乌江,并不是没有勇气重来,其实背后还藏有隐情

项羽宁死不渡乌江,并不是没有勇气重来,其实背后还藏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17 更新时间:2024/2/3 8:49:27

于是项梁就把项羽召进来,结果项羽在项梁的指示之下将太守杀死,然后项梁手提会稽太守的人头,手里拿着官印,让太守的部下非常恐慌,混乱之下项羽杀了一百多人。

项梁开始集结曾经熟悉的官员们,发动了吴中之兵起义,共获得了精兵八千多人,项羽被封为禆将,主要负责占领下属的各县。

后来项梁大破秦军,分别派遣了刘邦与项羽在濮阳东作战,他们又去攻打了定陶,将秦将李由成功斩杀,由于不断地取得胜利使得项梁过于骄傲,后来秦军的支援部队赶到了章邯地区,将项梁杀害了,而那时项羽与刘邦攻打陈留未果,于是他们分别退守于彭城西以及砀两地。

后来秦国灭亡之后项羽称西楚霸王,采用分封制来分封灭秦大将,后来汉王刘邦进军项羽,这一战便是四年,虽然项羽多次击溃刘邦,但因为后方补给的问题加上对范增的怀疑最终被刘邦所灭,最终自刎于乌江。

虽然当时有船夫在乌江的岸边等候楚霸王项羽,船夫告诉项羽说,虽然江东地方小,但是也有着千里的土地,居民有几十万,足够用来称王了,所以请大王快些上船,不然汉军就追来了。

项羽大笑道,既然上天都要灭我,我还有什么理由要渡江呢,而且我当初带领着八千江东精兵挺进,而如今没有一个人侥幸存活,哪怕江东的父老乡亲们怜悯我的一切,而我却有什么脸面去看望他们呢,哪怕他们什么都不会说,我心里也是很惭愧的。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他渡江重新修整很有可能会一夺天下,但是他这么做最终只能让我们感叹他的豪情。

其实项羽不是因为面子而不过江的,他是怕给家乡的人们带去灾难才没有选择渡江,虽然他嘴上说是无颜面对在江东父老乡亲,可是事实并非真正如此的。因为他清楚自己是刘邦的强敌,不管自己逃到哪里,刘邦都不会放过他的,所以即使他回到江东,刘邦的兵也会紧追不舍,所以就算他重振旗鼓,也是敌不过刘邦的数十万大军的,所以他很绝望。为了不连累江东的父老,最终选择自刎乌江,永远留在了沙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汉只有两位皇帝在位超30年,一位是刘秀,另一位则是傀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刘秀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籍贯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刘秀是汉高帝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王莽篡汉自立后,刘秀和兄长刘縯等率宾客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刘玄

  • 益州派:蜀汉第三大派系,长期受到压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汉东州派和益州派,蜀汉十大派系排名,益州派代表人物

    一、黄权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省阆中市)人。黄权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公元214年,刘璋放弃抵抗后,黄权才归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准备讨伐东吴,黄权劝谏而不纳。以其为镇北将军,刘备伐

  • 襄樊之战,曹操为何派于禁救援曹仁?因为当时他身边无人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仁和于禁打魏盾如何,曹仁许褚于禁魏盾,三国志曹操曹仁于禁

    所以刚刚结束汉中之战的曹操赶紧调兵遣将前去支援曹仁,可是曹操号称兵多将广,为什么最先派出的第一波援军是于禁,而不是其他的大将?关于这点分析很多,大部分都说是于禁能力出众,治军严谨,有假节钺的特权可与关羽匹敌等等,没错,这些是有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关键的原因在于当时曹操身边无人可用,为什么这么说?我

  • 项羽本有机会杀了刘邦成就伟业,因为这个人而痛失项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老师讲项羽和刘邦,刘邦跟项羽争哪个女人,老梁说项羽刘邦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刘邦之所以能够逃过鸿门宴一劫,是因为项羽的妇人之仁。其实认真读史,我们发现,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如果没有这个人的出现,或者说没有这个人从中插了一脚,或许,历史真的会改写。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说起此人,还真的挺替项羽叫屈的,他是项羽的叔父,叫项伯。

  •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究竟败得有多惨?损失10位大将,看看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曾经有着五虎上将的蜀国,后来竟然无人可用,如此巨大的前后差距,实在令人唏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老牌将领们要么战死或老死,另一方,面则是诸葛亮首次北伐时,损失了十一位大将。仅仅只看名单便知道,此次北伐,诸葛亮败得太惨,蜀魏之间的竞争结局,基本也就此注定。

  • 一代枭雄曹操,为何将7个漂亮女儿,嫁给同一人?事后才知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一生三大丑事,曹操最著名的两个儿子,一代枭雄曹操一生轨迹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步入了新时代,但是那段封建社会的历史不可抹去,它会始终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提到封建社会,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那个阶级决定一切的年代,条条框框的约束,几乎让每一个人,都活在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框架里,压的人喘不过来气。这也就是古代人,大多古板刻薄的原因。在那个年代,许多的规俗

  • 为什么赵云死诸葛亮只是落泪,张苞亡诸葛亮却吐血?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云死时诸葛亮说什么,赵云张苞之死,三国志赵云张飞张苞

    熟读《三国演义》,大多数人都会被赵云的魅力所吸引。他武艺高强,能单枪匹马,在乱军之中七进七出;他忠义耿耿,曾两扶幼主,且终生效忠刘备;他威名赫赫,一出场便能让敌军闻风丧胆,滚落山涧。在小说中,他对蜀汉的贡献极大,是蜀汉不可或缺的顶梁柱之一。除此之外,他先后随刘备与诸葛亮到往东吴,护卫了这二人的安危。

  • 李世民是如何开创贞观之治的?俩数据表明,贞观比开皇更值得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开元贞观和开皇哪个好,贞观九年和贞观十年

    这里面,要论名气最大的恐怕要属“贞观之治”。不过,如果真的把它们的成绩单亮出来比一比就会发现,所谓“贞观之治”有点徒有虚表,不光与前面的几大盛世不是一个量级,甚至连东汉的“明章之治”都没法比。李世民就曾经说过:“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意思是,隋朝粮仓的储蓄足够天下吃五六十年,而唐朝直

  • 唐太宗李世民乃一代明君,但他因为这个远房表亲,居然开始排斥“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盛世明君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千古明君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常用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和动乱的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靠得住的人!这句诗出自李世民作的《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知者必怀仁。”萧瑀是谁?说起来那也是大名鼎鼎!他出身高贵,是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唐太宗时期,他六任宰相,六次

  • 唐朝女性穿着都很暴露吗?是不是穿越回唐朝就可以一饱眼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女性穿着图片,唐朝宫廷女性的着装,唐朝女人的服饰特点

    提起唐朝女性的着装,想必所有人在脑海中都会浮想出长裙飘飘,轻纱绕肩,粉胸半掩的一幅画面。唐代女子华美性感的着装往往让后人感叹,大唐盛世的开放。甚至很多男性同胞在看过唐朝的影视剧后都很想穿越到唐朝一睹为快。但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穿着犹如其社会地位一直被压抑且束缚着。唯独在唐朝时期得到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