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安兴贵出使凉州,为何平定李轨竟未用一兵一卒?

唐朝安兴贵出使凉州,为何平定李轨竟未用一兵一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95 更新时间:2023/12/18 13:45:27

那是在公元619年的时候,当时的唐朝刚刚建立不久。虽说在当时也算的上是很厉害了,但是还远远达不到傲视群雄的地步。当时比较大的势力有两个,渊的唐李轨的西凉。李渊地盘大士兵多,李轨虽然军事实力差点但是他占据天险。两方各有优势,于是李轨便想和李渊平分天下。李渊本来就比李轨强而且他又一直以统一天下为目标当然不愿意接受了,于是便开始着手攻打李轨。

这个时候安兴贵就出场了,他李渊自荐说自己可以劝降李轨。当时的唐朝刚刚经过大战元气还没完全恢复,于是便同意了安兴贵单枪匹马出使西凉。

安兴贵虽然在唐朝没什么根基,但是他们家族在西凉却是名门望族。

安兴贵到了西凉先去投奔李轨,说自己是慕名前来投靠。因为安兴贵家族在当地很有名望,安兴贵很容易就取得了李轨的信任。等到时机成熟,安兴贵开始探李轨的口风。遗憾的是李轨并不打算投降李渊,他认为自己据险而守唐朝军队打不进来。

安兴贵于是开始改变策略,他利用家族的名望开始对西凉的将领进行游说。

本来唐朝就比凉州要强,再加上安兴贵的游说很多人便秘密投靠唐朝了。等到时机成熟,安兴贵带领投降的军士将西凉的都城包围了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降唐朝,李轨也只能出城投降。最终李轨被安兴贵押回长安受审。而凉州也正式被唐朝收入囊中。

更多文章

  • 唐朝国力强盛时期百姓的穿着水平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秦韬玉的《豪家》中就写述着唐代豪门的一个生活景象,那个场景绝绝子了,很壮观,比如香狮子,但是普通的老百姓肯定是穿不起丝绸,因为当时下层人一般穿的都是用麻或者毛衣编织而成的粗褐,穷一点的百姓一般头上戴头巾子,身穿粗褐衫,稍微好一点的穿着汗衫并且还穿着一双皮靴,唐朝百姓的住所我们现在都很难见到实物

  •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吐蕃和唐朝结为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成和松赞和亲历史,松赞比文成大吗,松赞 干布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结婚,使得两国达成长期和睦的关系虽然唐朝当时是一个大国,但是确实像吐蕃这样比较有斗争实力的国家,对于唐朝还是有一定威胁。那么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之后,夫妻和睦,也生下了很多的子女,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这段良缘,也是古代历史中和亲非常好的典范。其实每一个公主在去和亲时,都会非常难过,

  • 唐明皇:最美杨贵妃林芳兵为角色增肥30斤,好演员永远为角色服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生活在盛唐时期,她能嫁入皇家除了美貌出生必定也不低,杨贵妃是官宦家庭,才情过人舞姿和容颜更是国色天香。很多人说她喜欢奢靡生活,但这种奢靡的生活也不是她主动求来的,而是唐明皇给的。生活在唐朝的女子,可以享受女权与自由,很多人安史之乱是她一个女人造成的,但这段历史中杨贵妃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后消香

  • 唐太宗为什么选择废除太子承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太子承乾随着年龄渐长,在很多治国方略上和李世民发生了分歧,而且对于权力越发体现出贪婪的一面。不仅容不了其他兄弟,甚至担心李世民想废止自己的太子之位,想尽快登上皇位而谋划政变。但被李世民识破而未能政变成功。因此,李世民担心如果让承乾继承皇位,必然会残杀兄弟,改变政策,所以,最终选择废除了承乾的太子

  • 唐中宗李显的找死节奏,看看他都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中宗李显复位原因,唐玄宗李显简介,唐中宗李显陵墓

    历史上,像他这种窝囊、找死的皇帝,基本没有。第一次被武则天赶下台,还可以说年少,不懂事,没有政治经验,也没有势力,干不过老娘,被赶下台了,这样说还有情可原。可是,第二次好好的皇帝,却弄的被妻子和女儿合伙毒死,也真是,此处无语言可形容。其实从唐中宗李显发动神龙政变,一直到死,他的脑子都不知道在干什么,

  • 唐中宗为什么生活的如此水深火热,老婆女儿都想取代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关系,韦皇后毒死唐中宗,唐中宗李显和李贤

    好歹唐中宗终于熬死了武则天,他重新被张柬之等大臣拥戴上位。但是李显这个人是比较怯弱的,复位后的李显也是无心打理朝政,朝政于是就落到了韦后和武三思的手中。五年后,李显暴毙而亡,在《唐书》和《资治通鉴》里面都记载李显死亡的原因。当时韦后和杨均、马秦客两人在偷情,他们很害怕事情暴露唐中宗李显会来找他们的麻

  • 12本已完结南宋历史架空小说,虎贲三千收幽燕,龙飞九五开新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十大必看宋朝穿越小说,南宋穿越架空小说,三本最好看的宋朝小说

    第一本《狙击南宋》作者:寇十五郎 字数:167.5万 简介:一次亚丁湾护航任务发生的意外,狙击手狄烈带着“炮狙”降临到时局混乱的两宋之交。此时正值金军攻破汴京,掳二帝、掠嫔妃、灭北宋,将百年王朝的积蓄劫掠一空之际。财宝、美人、兵粮、人才,一份足以成就王霸之业的战争红利,就这样毫无遮掩地坦露在狄烈的眼

  • 岳飞的母亲在他身上刻的四个字,不是精忠报国,我们念错了好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亮出自己后背上的精忠报国,岳飞刺青是精忠报国吗,岳飞精忠报国李娥怀孕

    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民族英雄”已成为一个熟悉的词。在无数著名的民族英雄当中,岳飞可能是最著名的。我们熟悉他的战功,熟悉他坎坷的仕途,熟悉他背上的四个字。不过我们所熟悉的“精忠报国”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陈述。不管秦腔还是梆子,河南戏还是歌仔戏,岳飞在其中都是经典形象。至于他背部的刻字,在一些影视作品

  • 朱棣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无人敢对,神童却妙对下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最霸气的一段话,山河月明朱棣徐妙云洞房,山河月明朱棣攻破南京

    尤其是野史中出现的一些经典例子,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这不,野史中就曾记载,朱棣微服私访时,提了一个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结果周边大臣学士,无一人敢对。一直到偶遇一神童,朱棣才得到心满意足的答案。 朱棣的上联 时间回到公元1421年1月,朱棣把国家首都迁移到北京,可文武百官刚刚安定下来,皇宫中就

  • 倭寇海盗横行的明朝后期,人们是如何防御应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倭寇图卷》这其实是一支多国部队,其活动极其多样化,以至于大家只好以“海盗”这样一个笼统的名字来称呼。我们在他们之中发现了一些“浪人”(如雇佣兵骑士一般的人物),他们都附属于松平大名和中国海岸,原是商人与海员。他以琉球南部的岛屿为大本营,使人感到如此恐惧,以至被称为“净海王”。他后来又被骗至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