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故事:包拯借狸猫,不仅救了父亲一命,还挽回了国家颜面

民间故事:包拯借狸猫,不仅救了父亲一命,还挽回了国家颜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88 更新时间:2024/2/19 12:28:21

当时因为人口太多了,而国家根本就养活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国家认为六十岁的人年老体弱,只会好吃粮食不能再干活,无奈国家就下令不给养活那些年老体弱的老人了。

所以人一旦到了六十岁就必须得,家家户户因为此事都弄得哭哭啼啼的,可谁也不敢违抗国法。而年轻人呢,年轻力壮,建设国家还得靠他们,所以年轻人不但不用,还备受国家的爱

话说,包公的父亲那年刚好六十岁,可想到父亲即将被活埋,他于心不忍,可国法难违,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清官,他不能带头违抗皇命,为此他又急又难过。

可最后孝心战胜了一切,包公偷偷命人在自家屋子里挖了一个地窖,然后神再不知鬼不觉的把自己的父亲安排地窖住了下来,并每天他会让家里人给父亲按时送吃送喝的。

就这样包公的父亲吃喝拉撒都在地窖里,为了活命,老父亲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最后慢慢的适应,看着既心酸又无奈,可又没有其他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能委屈老父亲了。

包公的父亲最后也认命了,他心想能活一天就赚一天,说到底自己还是赚了呢,老人这一呆就是好几年,而包公呢,则像没事人一样,每天都按时去上朝。

不久后的一天,西凉国前来进贡,他们国家的使臣带来了五个奇怪的动物,那五个动物一个个长得比驴还大,耳朵细长,嘴很尖,朝廷上的武百官个个看了后谁也不认识。

就在这时西凉国的使臣见状哈哈大笑了起来,随后西联国的使臣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洋洋得意起来,西联国的使臣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都说你们中国物大地博,能人多吗”?

“你们如果能叫出这五个动物的名字来的话,从今以后我们西凉国情愿年年进贡,月月来朝,哈哈!要是你们叫不上来的话,从今往后我们国家就不能再给你们进贡了”。

看到西凉国的使臣这么一叫板,仁宗的面子就有些挂不住了,他立马叫来包公,然后对其说道:“包爱卿啊,你断案如神,据说你白天断阳,晚上断阴,这么多人不是都不知道这五个是什么动物吗?我就把这事交给你了,你给朕断断它们到底是什么动物啊?”

说完后宋仁宗就甩甩袖子退朝了,包公愣了,站在原地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也没见过此种动物,所以也不知道它们到底叫什么动物,可当着皇上的面他又不敢说不知道。

回家后就包公就坐在椅子上发愁,他的夫人氏看他这样发愁,因为担心他有什么事,于是就走过来关心的问道:“相公,你这是怎么了,坐在这里发愁”?

包公无奈只好把白天在朝廷上的经过跟夫人李氏说了一遍,李氏听了后也不知道此种动物到底叫什么动物,但她转念一想,突然拍手说道:“相公啊,我们年轻见识短,可我们家的老太爷可不一样啊,他年老见广识多,你不去问问我们家老太爷?兴许他会知道呢”。

包公一听觉得李氏说得并无道理,于是他连忙到地窖去问自己的老父亲,父亲听了后缓缓说道:“你所说的这种动物我有听说过,但没亲眼见过,听说它叫做夜鼠,你如果想知道它到底是不是叫做夜鼠,你就得去找一只八斤半重的大狸猫来,因为听说那东西怕大狸猫”。

包公一听有些为难了,那么重的大狸猫他根本就没见过,于是他又问道:“父亲,那么重的大狸猫我上哪找去啊”?

“听说玉皇大帝那里有一只大狸猫,那只大狸猫深得玉皇大帝的喜欢,所以它年跟随在玉皇大帝的身边,你要想活命,就得到天庭去找玉皇大帝借大狸猫”。

听完父亲的话后包公觉得唯有这样做才能逃过一劫,晚上包公早早躺到床上睡觉,都说他白天断阳,晚上断阴,其实他枕着的那只玉枕并非普通的枕头,而是一只神枕。

晚上睡觉时只要枕着玉枕就能人魂魄分离,这也就是包公白天断阳,晚上断阴的秘密。不一会儿包公的魂魄就去到了天庭,还见到了玉皇大帝。

见到玉皇大帝后包公立马把自己前来他借大狸猫的前因后果顺一遍后,玉皇大帝并没有为难他,而是爽快的把自己的爱宠大狸猫借给了包公,但前提是包公把事情办妥后立马把大狸猫送回天庭,包公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包公发现自己的身边确实躺着一只大狸猫,他突然恍然大悟了,他知道梦是真的,很快包公便把大狸猫带到朝廷上,然后当着满朝文武官员和西凉国使臣的面把大狸猫给放了。

谁知道那五只动物看到大狸猫后立马东逃西窜起来,这时包公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直言那五只动物其实就是夜鼠,西凉国的使臣一听知道包公已经知道了答案,使臣立马灰溜溜的逃离了现场。

大狸猫看到那几只夜鼠后拼命的追赶,不一会儿就把其中的四只抓住了,另外一只却意外逃脱猫爪,宋仁宗为了让大狸猫抓住另外一只夜鼠就把大狸猫留了下来。

随后宋仁宗问道:“包爱卿啊,你怎么知道西凉国的使臣带来的这五只动物是夜鼠的啊?你真是见广识多啊”。

不敢有所隐瞒的包公只好向宋仁宗坦言,其实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那五只动物就是夜鼠,而是自己的父亲告诉自己的。同时包公向宋仁宗求情,他深知自己私藏自己的老父亲是罪,应该受罚。

但他觉得老父亲把自己抚养长大实属不易,如果要把健康的父亲活埋,他于心不忍,也实属不孝,天理难容,包公还说,老父亲虽然已老,但并非一无是处。

因为他经历的人和事都比自己要多,自然知道得也多,如果这次不是因为老父亲告诉他五只动物叫什么的话,想必自己一定会当众出丑,这样不仅毁了自己国家的名誉,还让西凉国看不起自己的国家,这将得不偿失。

宋仁宗听了后沉默了一会儿后,直言包公说的也有道理,人不管是谁都会老去,但并非真的是老了后就一无是处,最后他下令废除自己之前制定的法令。

同时呼吁大家必须善待自己的父母,还要给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安度晚年。而包公向玉皇大帝借来的那只大狸猫呢,因为被宋仁宗留在了皇宫,所以就一直没被送回天庭。

大狸猫因为生包公的气,只要不抓老鼠就躺在地上喵喵的叫,经过一代代的传下来,当年的那只大狸猫慢慢的就变成了现在的家猫,而猫和老鼠也成了天敌,因为要不是因为那五只夜鼠,大狸猫也不会流落在人间。

文/黄小乖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如发现抄袭/洗稿,必究!

更多文章

  • 我们该如何看待明朝最后的崇祯皇帝放弃南迁选择自杀的做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末崇祯皇帝为何死也不南迁,劝说崇祯南迁的诗句,中国通史崇祯南迁

    为什么崇祯在内无良将可守城,外无援军可支援的情况下还拒绝和谈甚至还拒绝南渡呢,长江以南因为有南京这个陪都的存在,各种机构都非常完善,而且南方富庶,并有长江天险,南渡卧薪尝胆,胜负尚未可知,但崇祯最后却吊死在后山的一颗歪脖树上?我曾经看到过很多人推崇崇祯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后一句就是说的他,我

  • “现代李清照”蒙曼,24岁成北大博士,走红百家讲坛,46岁仍单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百家讲坛蒙曼讲李清照全集,李清照与现代女性,当代才女李清照

    但就是这样一位才女,46岁仍然单身,这引发了许多人对蒙曼感情世界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与父母,培养出了优秀的蒙曼?蒙曼又是因何原因,保持单身,将孙悟空看作为自己的理想男神?幼年时代,蒙曼是远近闻名的小书虫。她出生在河北的平泉县,县城地方小,其他孩子都凑在一起玩游戏,只有蒙曼一得空就往书店跑。爸爸

  •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宋朝公主的忧伤爱情(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最催人泪下的情诗,鸳鸯锦图片大全,燕子楼苏轼

    宋神宗的妹妹宝安公主嫁给世家子弟、名门出身、才华横溢的王诜,对他付出了全部的爱,却被辜负被伤害早早就去世,让人慨叹:才子不可靠,帅哥不靠谱,公主真心不能嫁啊!那就选个出身平凡、德胜于才,仰慕公主,一心一意对公主好的驸马吧,这一次,公主能幸福吗?直到刘娥去世、当了皇帝的赵祯(宋仁宗)才得知实情,然而此

  • 后金在大凌河之战中是怎么做到歼灭明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后金打明朝原因,明朝大凌河城在哪里,明朝对后金打了几次战争

    关宁铁骑简介祖大寿所领的以家丁为主力的祖家军。吴三桂其父为吴襄,与祖大寿是姻亲关系,也属于祖大寿军事家族内的一员。当祖大寿于松锦之战投降于皇太极后,吴三桂即成为祖家军在明朝辽军方面的代表。其麾下三千家丁也成为其所依赖的重要战力。崇祯十四年(1641年)农历三月开始的松锦大战中,因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

  • 女公务员宋朝遇展昭和白玉堂,《剑挽风杨》再现寻秦记高科技穿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展昭病弱在白玉堂怀里,展昭为救白玉堂被乱箭射死,展昭斗白玉堂背景音乐

    风杨来到北宋之后,成为了庆州守卫将军呼延克之女呼延风扬。她在北宋期间为了帮助包拯,去翼北王府偷了免死铁券,没想到这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虽然风杨最终救了包拯,却也因此而死。风杨死后并没有真正的“死亡”而是回到了现代,她为了救北宋亲人再一次穿越,作为女主角当然打败了奸佞小人。在此过程中展昭逐渐被她的

  • 开国功臣被杀前,掏出免死金牌,朱元璋:你擦亮眼睛看上面5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杀功臣一览表,没被朱元璋杀死的功臣,朱元璋杀功臣功过评价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父母没有读过什么书,因朱元璋在家族中排行老八,因此叫朱重八。朱元璋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也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一辈子。然而因为濠州发生大旱灾,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相继在灾荒中去世,为了生活朱元璋不得不背井离乡,做了一个流浪的乞丐。在流浪的路上,朱元璋见了太多的生离死

  • 为什么《资治通鉴》开篇要写三家分晋?这其中有何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资治通鉴为什么要选三国分晋,三家归晋一统天下,晋分三家

    晋悼公死后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国卿专政。国君权力作用日益变小。韩、赵、魏、智联合消灭另外两氏之后,韩赵魏又将智氏给消灭。自此晋国魏、赵、韩三家大夫无视国君瓜分晋国,作为天子的周威烈王不但不加以制止,却还助纣为虐,给他们进行封赏,使得三家并列位于诸侯国君之席。周威烈王这一做法使得自家礼坏乐崩,

  • 宋朝最“幸运”的皇帝,本不受人待见,最后成为了宋朝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最好的四个皇帝,历史中真实的宋朝皇帝,宋朝皇帝是姓宋的吗为什么叫宋朝

    宋朝有这么一位皇帝,可以说是千古第一仁君,他就是宋仁宗,是让百姓乃至对手都十分敬仰的一位仁君。但就是这样的一位仁义之主,上天却仿佛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一样,让他一生无子。也正因如此,造就了宋朝登基最幸运的一位皇帝--宋英宗。今天小李子就来和大家聊聊宋英宗的幸运,看看什么是“命”!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

  • 南宋都城在杭州,为何不惜一切代价防守汉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为何定都杭州,杭州南宋皇城拆迁规划,汉中南宋盐铁古道

    南宋曾经跟金国签署过《绍兴和议》,约定双方边界以淮河-大散关为界限,南宋在这里打造了一个绵延千里的防线,汉中就是秦岭防线的重中之重。从军事角度分析,汉中在,蜀郡就在,江南就在,而汉中一旦丢失,蜀郡也危在旦夕,江南也就没几天活头了。当年晋朝也是选择先消灭蜀汉,后灭亡东吴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执行着一条这样

  • 于谦忠心耿耿,为什么明朝皇帝一定要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谦为明朝做的贡献,明朝于谦视频完整版,明朝于谦父亲

    于谦写下的这首石灰吟脍炙人口,他的最终结局也印证了这首诗,于谦作为明朝的大忠臣,却在1457年被下令处死。历史上对于谦的评价一直很高,那明朝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干掉于谦呢?其实,这跟当时明朝的朝廷有很大的关系,跟爱国无关。土木堡事变后,于谦就成为了明朝的顶天之柱,他一手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并在英宗被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