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典型的反压迫反剥削的农民起义运动。
当农民起义发生的时候,已经表明农民已经处在死亡挣扎线上,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会铤而走险,把命系在裤腰带上,干出这种希望渺茫拿性命相搏的造反大事呢?
饥饿的旧社会人民啃树皮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以前所有造反的农民起义运动都不一样,太平军有着明确的政治纲领。
以前的农民起义军,只有一些很模糊的政治纲领,比如“替天行道”,比如“闯王来了不纳粮”等等。
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是《奉天讨胡檄》和《天朝田亩制度》。
在前期,太平天国的兴起主要靠《奉天讨胡檄》。
在中后期,太平天国能有数十年气运靠的是《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
1852年5月,太平军攻占湖南道州后,由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右弼正军师西王萧朝贵联名发布了《奉天讨胡檄》,
这份檄文的精神内核就是宣扬拥护太平天国,反抗满清统治,建立汉人政权的政治主张,可以说从这个方面讲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民族反抗运动。
《奉天讨胡檄》中那震人心弦的民族怒吼响彻大地。
《奉天讨胡檄》
首与足、神与妖、神州与胡虏的对立,洪秀全拉开了两百年来汉民族尚未泯灭的民族意识。
加上晚清时期,社会矛盾不断升级与激化,这种民族意识像“星星之火”一样烧遍大地。
这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在前期所向披靡。
但是太平军定都南京之后,民族运动拿来治理国家就力有不逮,这时候太平天国需要一个新的政治纲领,一个能带领太平天国走向未来的政治纲领。
于是《天朝田亩制度》孕育而生。
《天朝田亩制度》代表着太平天国的理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以绝对平均主义的方式,平分土地和社会生活资料。
它的主要内容是:
1、 土地公有即一切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皇上帝所有;
2、 计口授田,不论男女;即男女平等,男女都有份;
3、 田地丰荒相连;规定"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好丑各一半"的分田办法;
4、 自给自足;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阶级的理想和幻想糅合在一起的信仰。
里面的公有和平等思想内涵极大的吸引大批贫困无出路的底层民众们。
所以太平天国中后期,虽然有各式各样的缺点,中国士绅地主阶层也极度鄙视这个农民政权,但是太平天国依然吸引着大批的贫苦的农民阶级成员,流民阶级成员和小生产者。
晚清旧社会民众
在封建社会中,时代也有时代的局限性。
比如《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它里面有很多内容属于理想主义,甚至空想主义,但是只要在实践中逐渐磨合逐渐改善,最后去芜存菁,太平天国的基本盘也不会如此快的崩塌。
再比如农民领袖问题。
每个农民起义的领袖,起义之初都是平等思想占上风,一旦自己有了点势力,那么就开始向封建皇权思想倾斜,随着势力的越来越大,封建皇权思想也越来越膨胀。
作为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来说,洪秀全要求以平等反抗不平等;但是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自然小农经济体制下土生土长的人,洪秀全是不可能摆脱皇权思想的。
所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高层们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大大减退。
如果只是进取心和积极性减弱,还不算大问题,毕竟中国南北政权并立的情况在历史上出现多次,太平天国占着南方地区也能成为一个像东晋、南宋那样的地方割据政权。
但是洪秀全不仅私生活骄奢淫逸,而且封建皇权思想极其严重,严重到容不下任何其他人,天下还未打下,已然成为封建王朝统治的皇帝,所以他决定对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小伙伴们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