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30万成交,同类龙泉窑价格参考
本品瓶盘口,长颈,折肩,直筒腹。除足部露胎外通体上青釉,釉色柔和。颈部两侧置摩羯耳,制作精细,鳞片都清晰可见。此器形制因似造纸打浆所用槌具,亦称纸槌瓶,为宋代极为高级之瓶形一类,而于瓶颈两侧附贴双耳,则为南宋龙泉窑所特有,普见凤耳及鱼耳两种,摩羯耳较少。除了清宫旧藏数例,此造型亦深受日本藏家所青睐。
摩羯原又称为鱼龙,为佛教中的一种神鱼,龙首鱼身,亦为印度神话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可创造一切,也可融化万物。大藏经《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云:“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噬一切。”有吉祥、辟邪之寓。
高: 24.3cm 口径: 8.7cm 底径: 9.2cm
龙泉窑是中国瓷业史上的青瓷名窑,龙泉窑晚唐时期即已生产,但烧造规模不大,经过五代、北宋早期的不断发展,至北宋中期开始即已初具规模,北宋晚期时,龙泉窑就已经为宫廷烧造瓷器。“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南宋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制瓷技术传入南方。这时的龙泉窑结合南北技艺,迅速走向成熟,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进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不仅胎釉配方、造型设计、装饰艺术、施釉方法及装窑烧成等都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而且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使烧造的器物釉色纯正,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
可参考:《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两宋瓷器 下》书中第110页的“宋 龙泉窑双凤耳瓶”,清宫旧藏。
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三叠·五缾—东瀛清赏宋元明清花器》专场中的一件——龙泉梅子青摩羯耳盘口瓶(下图1) 成交价:12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