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乃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属北方青瓷系统。据考,其始创于唐,兴盛于北宋晚期,其黄金时代约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公元1101—1125年),以后历代皆有所造。它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在瓷坛独树一帜。
宋代钧窑创造性地烧造成功铜红釉,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就。钧红釉的创烧成功开辟了瓷器新的美学境界,对后代陶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宋钧官窑将钧瓷窑变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钧瓷艺术的辉煌,名留青史。
有关宋代钧瓷介绍颇多,资料不难查找,故此不再复述。愚博客之前曾展赏过数件自藏之宋官窑钧瓷。今日赏瓷,特再将自藏另一件稀罕的宋钧瓷琮式瓶帐中择出,拍照亮相,公展鉴赏于此,与藏好共赏钧瓷之美矣。
鉴赏此器。一眼可识,本品为琮式瓶器形,其高约为23.3厘米,尺寸规格偏大,胎体厚薄适中。可感其器形制作规矩有加,挺拔兀立,极具稳重之感。
进而可见,其釉色乃典型钧瓷之相,浅蓝红釉,典型的宋钧瓷窑变特征。其中局部红釉窑变,可见类蚯蚓走泥纹之现象,故可断其乃北宋钧瓷。续观其釉,蓝釉可见有开片纹,整体釉色温润,包浆润和而老道。其胎带红,十分坚硬,又具北宋均瓷胎土典型特征,综合识之,器相、釉相、胎相诸门可开。
藉此,无需多言,实物辨证,本“钧窑琮式瓶”,实乃开门见山之北宋钧窑瓷器,真实不妄,毋容置疑。而我们知道,北宋钧瓷,遗存至今虽仍然属名贵之瓷,然亦非罕见,无论宫馆洋博还是民间皆有所藏。而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宋钧琮式瓶则可谓十分少见,因此,本品又可因器形少见难得,故其审美与收藏价值,便不可一般而论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