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嫁呼韩邪,二嫁其子,三嫁其子之弟,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的一生

一嫁呼韩邪,二嫁其子,三嫁其子之弟,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85 更新时间:2024/2/13 21:51:49

在古代,为了不发动战争,便开始用女子和亲来维持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

这种政治联姻大部分都是有目的的。

有的君为了表示自己对另一国家的重视,就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过去,有的舍不得自己女儿的,就在外族人中找一个女子进行封赏代替公主出嫁。

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如此,

四大美女之落雁王昭君的和亲,

不仅让汉朝和匈奴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也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王昭君远嫁到边疆后,可谓是福祸相依,幸运的是她和她的丈夫琴瑟和鸣,过的十分恩爱,不幸的是,

匈奴人独特的嫁娶世袭制让她近乎崩溃。

主动请缨和亲塞外

王昭君生长在江边的一个普通小镇上,她是父母求子多年才盼来的孩子,

因此家中老小都对她宠爱有加。

[var1]

长大后的王昭君十分貌美,颇有“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之态,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是个不可多得的才貌双全之人,所以当汉元帝选秀女时,她便被推选了上去。

但是因为没有给宫廷画师银钱打点,而遭到他的报复,在给王昭君画人像时故意在她的眼下添了一颗痣,那就是克夫痣。

汉元帝在一看到这张画像时便丢弃在一旁。

所以王昭君不得不在宫里只做一名小小的宫女,因为容貌的艳丽还时常被人拉帮结派的欺负,久而久之,

王昭君便想逃离皇宫。

可是,没有到年纪的宫女是不能出宫的,她又没有一个好的时机溜出去,好在,这个机会没有让她多等,

有另一种方法可以让她逃出这里。

[var1]

匈奴投降归顺汉族后,汉元帝便想通过和亲的办法永远牵制匈奴,可他舍不得女儿年幼远嫁塞外,大臣们也你一言我一句的,

谁都不肯让步。

这时,还是宫女的王昭君抓住机会,主动提出可以代替公主出嫁,汉元帝大喜,

立马给她安排良辰吉日,不日就出嫁。

可当汉元帝真正见到王昭君时,才发现自己后宫中竟有如此貌美之人,

而且才华横溢,悔得肠子都青了

,可是呼韩邪单于已经见过王昭君了,也没有办法换人了。

[var1]

就这样,汉元帝以公主礼仪把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但是也成就了一段美好且短暂的姻缘。

三嫁匈奴人

匈奴边疆有一个十分不符合常理的民俗,那就是嫁娶世袭制,

只听说过皇位世袭制的,没听过嫁娶还能世袭制。

原来是边疆环境艰苦,而女人的作用只是为了繁衍后代,所以后来便有了这个习俗,子承父妻,虽不符合伦理,但也没办法,

王昭君只能客随主便,入乡随俗。

[var1]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时候,呼韩邪单于已经七十多岁了,虽年纪上有所差别,但他对妻子王昭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两人特别恩爱。

王昭君从汉朝带来了植物种子和缝纫技术,还教给匈奴人怎么使用,她经常劝呼韩邪单于多发展畜牧业和农业,不要总是打仗。

可是好景不长,嫁到匈奴的第四年,丈夫呼韩邪单于病逝,王昭君连忙上书请求回到汉朝,可是汉朝为了维持两国之邦的友谊,

驳回了她的请求,很自私的让她继续留在边疆。

王昭君再度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无奈之下,她只能按照习俗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虽没有血缘关系,但还是令人难以接受。

[var1]

不过好在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在位期间所采取的种种制度,

让匈奴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他对王昭君十分温柔体贴,可以说,王昭君嫁入匈奴的这数十年里,过的是很幸福美满的。

只可惜,王昭君的第二段婚姻也很短暂,复株累单于在位11年便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女子丧失了两任丈夫,心中的悲痛不言而喻。

于是她便再次申请想要回到汉朝,可是最终也没能成功。

可怕的是,她的人生还没有结束,只要她还活着,就需要一直改嫁,这次,

下一任单于是复株累单于同父异母的弟弟。

[var1]

此时的王昭君已经精疲力尽,这种屈辱换了哪个女子能坚持下去,她终日郁郁寡欢,最后因病去世。

王昭君至死也没有回到那个生她养她的故乡,

她却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汉朝和匈奴的和平。

福祸相依,熟非对错

昭君出塞无疑是一场政治较真的牺牲品,可是福祸相依,这对于王昭君来说,

也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var1]

如果在汉朝,君王逝世,后宫妃子大多数是要陪葬或者发配去守皇陵,最终青灯古佛了此余生,而王昭君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并且第二任丈夫体贴入微,也算一个好的良人。

王昭君嫁到匈奴后,教匈奴人识字念书,促进汉文化在匈奴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从此在中原和边疆都留下了美名。

在古代,女子向来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王昭君在这场政治权利的中心,

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她两次请求回到故乡,可都被当时的统治者驳回,汉朝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了王昭君的一生。

[var1]

昭君死后被匈奴人葬在了大青山,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

因昭君墓上青草如茵,后又称她的墓为“青冢”。

结语

民间都在传王昭君是天上下凡的仙女,可见王昭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很高,她的出现,连接了两国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友谊和民族团结,

更是改变了匈奴的整个发展趋势。

她没有因为命运不公的安排而忘记自己的使命,到死都在教导自己的儿孙不要蛮横无理的打仗,不要发起没有必要的战争,

要和邻国之间友好相处。

[var1]

虽生为女子,但是王昭君的格局实在令人佩服,她的一生都奉献在了两国连接之上,

她的出塞是历史上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诸侯王不敢重用孔子?因儒家而第一个灭亡的国家被考古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儒家学说的创立可以说是孔子最大的成就,这也是在两千多年后代仍能被世人铭记的不朽之处!孔子的儒家学说虽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在诞生之初,却很不受诸侯王待见。孔子带着一干弟子四处周游便是最好的例证,在十多年里,周游各国的孔子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后又回到鲁国,被后世尊崇

  • 蜀军长坂坡溃败,危急之下张飞断后,蜀汉由此进入了一个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鹤伦改编张飞长坂坡,张飞长坂坡之战完整版,张飞长坂坡大吼三声吓死谁

    说起三国蜀汉阵营里的人物,可能很多人都只是比较的偏向于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忠义铮铮的关羽,一人一骑单枪匹马冲杀敌阵的赵云。而很少人会特意去关注和了解拥有一“大嗓门”上阵杀敌一点不不屑于关羽赵云等的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且和刘备拜过把子,并和关羽并称“万人敌”的蜀国名将张飞。首先,张飞此人先前一直是幽州

  • 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何要帮赵高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可他后来却为何要帮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难道他不知道扶苏其实更适合做皇帝,他究竟有何用意?李斯本是楚国人,他素有才学,被郡中委任为小吏,可李斯志不在此。他有次在茅厕看到一只又脏又瘦的老鼠,那老鼠遇到人或者狗的时候,都会仓皇逃窜。但是在米仓里的老鼠却活得逍遥自在,长得又肥又大。司马迁著《

  • 东吴的实力比蜀国要强,可是为什么伐魏的任务要由蜀国来做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吴跟蜀国谁更厉害,蜀国使臣舌辩东吴使臣,东吴与蜀国关系

    而在我看来,蜀国之所以会去北伐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恢复汉室有着强烈的欲望,而东吴之所以没有北伐也正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蜀国是刘备建立的,刘备是何人皇室宗族,他建立蜀汉就是为了兴复汉室,这是他的梦想,而整个蜀国也是一直弥漫着这种思想,所以他们希望尽快的完成。而东吴不同,在我看来他们想得最多的

  • 刘备早期重武轻文,付出代价,之后竟然重蹈覆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16岁女儿照片,刘备多少岁死,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吗

    首先,刘备在早期就表现出这种缺陷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刘备早期创业的时候,身边围聚的武将非常之多,并且各个都是天下难觅的英雄。像赵云,关羽,张飞等等,刘备军队的武力值是非常厉害的。但是,他不像曹操,即使自己智谋很高,但是照样贴出招贤榜,招揽天下英才。所以,曹操身边从一开始就形成能量巨大的智囊团。他

  • 蜀汉后主:刘禅是昏是贤,后世戏言: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斗跟刘禅是一个人吗,蜀后主刘禅简历,阿斗和刘禅关系

    我想刘备对于儿子刘禅的所作所为很失望吧,更是难以接受刘禅带着蜀汉众百官出城向魏将邓艾投降吧,而刘禅自己也可能心里有愧于自己的父亲,毕竟刘备生前即使在怎么看他不顺眼最后对他也是寄予厚望。蜀汉的建立者刘备是汉朝皇室后裔,身系匡扶汉室的重大责任,而曹魏则是他的一个死敌。继而无论是刘备在世期间还是后主刘禅继

  • 诸葛亮一生对蜀汉贡献很多,但刘备信任的人并不是他,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假如刘备有100个诸葛亮,诸葛亮刘备曹操坐飞机笑话

    大家好,今天笔者为大家讲述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诸葛亮对刘备做出的贡献很大,不过蜀主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程度一直都是最高吗?这篇文章笔者从夺益州前,兵败猇亭这几阶段来为大家分析。1、夺取益州之前赤壁大战后起,刘备夺取荆州四郡:长沙、武陵、零陵、贵阳后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这是刘备梦寐以求的皇叔能够获得这么多

  • 不是李广,真正的“龙城飞将”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广为什么称为飞将,飞将李广速写,铁甲雄兵飞将李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首句寥寥7字,一轮明月、一座雄关,就将数百年的秦汉边境勾勒而出。时光沧桑与萧萧边关,在王昌龄笔下,如此自然唯美地结合到了一起。王昌龄笔锋转动之间,边关沙场的萧瑟,又重新回到了对人的关怀。如果龙城飞

  • 华夏三大武圣,除了关羽,你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武圣壁纸,武圣岳飞还是关羽,关羽武圣值不值得入手

    华夏圣贤,比较知名的有“至圣”孔子、“兵圣”孙武、“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等等。而“武圣”则一直被大家认为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关羽。真的如此吗?其实华夏历史有三位武圣,只是随着朝代的更替发生了变化。何为“武圣”?武圣的标准并不是无敌于天下的猛将,不然的话,项羽、白起也可以入选。古代的武圣,需要忠

  • 东吴四位大都督谁最厉害?诸葛亮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吴死都督蜀汉死大将,东吴四都督,东吴三大都督是哪三个人

    第一,战略顶级。早在诸葛亮“隆中对”八年之前,鲁肃就向孙权献上了东吴版的“隆中对”,提出了“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作为东吴的立国之本。后来,曹操南下,东吴岌岌可危时,鲁肃是最坚决的主战派,并提出“孙刘联盟”战略构思,之后让周瑜扬名立万的赤壁之战,正是在“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