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三国时期双方兵力最为悬殊的战役

盘点三国时期双方兵力最为悬殊的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42 更新时间:2024/2/27 6:47:38

兵力悬殊第四名,公元264年的永安之战。公元263年,刘禅邓艾投降,蜀汉帝国作古,这个庞然大物猝然而亡后,史上最坑的盟友东吴就像秃鹫一样扑了上来,首当其冲者,正是罗宪镇守的的永安城。东吴方面的经验是,打敌人曹魏总是输,打盟友蜀汉却总是赢,因此,这次他们打永安城,也是志在必得,但是,这次他们碰到了硬钉子。永安之战中,陆抗的3万吴军,围攻罗宪的2000人,双方兵法比达到了15比1,六个月之后,吴军硬是没把永安城啃下来,最后只得灰溜溜的撤走。这是一场可歌可泣的战役,却也是一场可悲可叹的战役,因为,如果当初邓艾伐蜀时,镇守江油或者绵竹的是罗宪,蜀汉岂会轻易亡国?

兵力悬殊第三名,公元229年的陈仓之战,也就是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动用了3万蜀兵围攻陈仓,而负责防守陈仓的,只是郝昭带领的一千余名魏兵,双方的兵力比达到了30比1。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之下,鏖兵20天,诸葛亮仍然没能把陈仓拿下来,最终粮尽撤军,魏将郝昭则凭借此战一战封神。郝昭很牛,这个我们必须要承认,但很多人借此战讽刺挖苦诸葛亮,这就有点过度解读了,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陈仓这鬼地方,除非防守方主动投降或者毫无防备,否则,进攻方几乎不可能打的下来。很多人会说,那人家韩信怎么就成功了呢,实际上,正是因为韩信提供了一个鲜明的前车之鉴,后人才没有机会再复制这样的成功。

兵力悬殊第二名,公元253年的第六次合肥之战。在这场战役中,东吴太傅诸葛恪率军20万围攻合肥,这标志着东吴对曹魏的军事进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战中,曹魏一方负责防守合肥的,是一个叫张特的将领,他的手中,只有3000魏兵。20万VS3000,双方的兵力比达到了66比1。3000人抵抗20万,防守方当然是压力山大,顽抗3个月后,城墙已经破烂不堪,合肥岌岌可危时,张特用了一招“缓兵之计”,说自己“准备投降,已经开始走投降程序了”,让诸葛恪“再等几日”。诸葛恪果然上当。停战的几天里,张特把残缺的城墙全都修好了。等诸葛恪反应过来,再重新组织进攻时,吴军已经斗志全无。不久,曹魏援军迫近,诸葛恪只能仓皇撤退。

兵力悬殊第一名,公元215年的逍遥津之战,也就是第二次合肥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孙权亲率10万大军围攻合肥,在兵力和气势上,吴军都占有绝对优势,但张辽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进攻。张辽连夜挑选了800精锐组成了敢死队,向立足未稳的孙权10万大军发起了冲锋,这场战役的兵力比,达到了125比1。从兵法的角度来看,放弃坚城不用而主动出城进攻,以绝对劣势兵力进攻绝对优势兵力,张辽的这一举动,无异于飞蛾扑火。但兵法之奇妙,就是因为不循常规,于是乎,奇迹诞生了,张辽的800人,在孙权10万大军中往来冲杀,吴军溃不成军,连孙权都差点被活捉。后来有人戏谑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结语:辩证的来看,同样是手握绝对优势兵力而不能胜绝对劣势之敌,孙权表现出的是无能,诸葛亮表现出的却是无奈,因为孙权是败在了自己胆小懦弱、治军无方、应变太差上,而诸葛亮却是败给了天时和地利,从根本上说,是败给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败给了蜀汉太弱所带来的种种掣肘之中。

更多文章

  • 王朗骂死诸葛亮(三国演义改编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骂死王朗原版,三国演义王朗骂诸葛亮原文,诸葛亮王朗配音

    三军鼓角已罢,魏国司徒王朗乘马而出,敛容正色曰:请对阵主将答话!只见蜀军门旗开处,出现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飘然而出,曰:汉丞相与王司徒会话!孔明于车上拱手,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王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王朗曰:狗屁诏书!

  •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为什么没有杀刘备,其实我们都错怪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听说谁死了,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鬼畜,煮酒论英雄刘备以谁为借口逃离

    三国时期的曹操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军事家,能征善战,深谙兵法,他是一个文学家,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与此同时,曹操还是喝酒界的名人,堪称中国酒文化的代言人,其中,由曹操主导的最有名的酒文化典故要属煮酒论英雄。如果要评选三国人物知名度排行榜,曹操和刘备一定是名列三甲的人物,一

  • 沙盘推演:蜀汉北伐时,把诸葛亮换成韩信,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沙盘推演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换成韩信可以统一三国吗,如果诸葛亮有韩信北伐能成功吗

    第一,兴师北伐。刘备死后,托孤于韩信,韩信从此掌握了蜀汉军政大权,随后厉兵秣马,准备北伐曹魏。韩信刚在蜀汉朝堂上提出了北伐方案,就遭众臣一片反对,尤其是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本土势力,一再抛出“偏安才是王道”的论调。韩信心想“反正谯周们也说了不算,只要刘禅答应就行,刘禅毕竟是刘邦的后代,龙生龙,凤生凤,刘

  • 此人无愧三国第一猛将,诸葛亮怕他刘备敬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刘备赵云,刘备诸葛亮法正可以搭配吗,诸葛亮刘备曹操坐飞机笑话

    众所周知,三国第一猛将邢道荣在零陵城下一战封神,其在诸葛妖道、涿郡屠户、唐山赵子龙面前如入无人之境,最终收获了己方领导和敌对势力的一致高度评价!第一,诸葛亮对邢道荣将军的态度,重点就是一个"怕"字!诸葛亮自出卧龙岗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视天下英雄如草芥,曹操挟曹仁夏侯惇来打新野,诸葛亮谈笑之间就

  • 曹魏重视诸葛亮吗?看看曹睿、司马懿们的表现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皇帝曹睿御驾亲征。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陇右三郡,魏将姜维投降蜀汉,魏国边防部队屡战屡败,整个曹魏朝野震惊。面对气势汹汹的诸葛亮大军,魏明帝曹睿果断决定御驾亲征,曹睿不仅亲自来到关中地区坐镇指挥御敌,还调集了张郃、曹真等一众精兵猛将前来。据史书记载,这是

  • 曹魏巅峰之年:连续发生三件大事,曹睿合不拢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睿简历,曹睿目睹自己母亲甄宓死去,毛驴扮演者曹睿个人资料

    第一,公元234年4月,刘协去世。很多人认为,当时的刘协早已不是曾经的汉献帝,现在的他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山阳公罢了,他的死,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曹魏江山呢?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的其他案例吧。一个案例发生在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败给吴国后,卧薪尝胆二十年,最终成功翻盘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另一个案例发生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清查他的家产,被气得摔碎杯子,丢下7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诸葛亮临死之前刘禅对他说了什么,诸葛亮死后被刘禅查家底

    上面这句话是诸葛亮的遗产,准确的说是,诸葛亮临死之前,给刘禅写的一封信,而这封信说出,自己家里面究竟还有多少钱。 第1点,刘禅与诸葛亮的复杂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拿诸葛亮临死之前的遗言,来做文章?那是因为,刘禅在诸葛亮死之后,做了一件非常缺德的事,具在体讲这件事情之前,我们要明白,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

  • 曹爽缘何无法攻克蜀汉,司马懿早已看破玄机?答案或藏在曹操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被曹爽架空十年,曹爽怎么败给司马懿的,司马懿斩杀曹爽一家

    公元244年初春,魏国的实际掌权人曹爽发动了伐蜀之战。那么,曹爽为何要发动伐蜀之战呢?《三国志诸曹夏侯传》是这样记载——曹爽掌权后比较宠幸他弟弟曹羲,以及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的文士,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南阳何晏、邓飏、李胜

  • 性格、观念完全不同的刘备、关羽、张飞为什么能一起“打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为兄弟。刘备字玄德,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无从考证。性格敦厚,慧眼识才又工于心机,爱将胜如子,成就帝业的雄才大略的大理想。 关羽则常读孔子《春秋》,忠于汉室、义薄云天,更兼具着振兴汉室的必胜信仰,更是文武兼备、恃才傲物的君子圣人。张飞则是轻藐官吏、脾气暴戾,武艺超群,为国家出

  • 诸葛亮最忌惮的战将是谁?实力不亚张辽,离奇身亡或因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张郃作为历经曹魏三代的元老级人物,在魏明帝时期应对蜀汉北伐时曾一度频繁出镜。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郃之勇武在应对蜀汉北伐时愈发突显,并为蜀汉方面所忌惮。小说第九十九回,张郃奉司马懿之命前去劫蜀军营寨,被诸葛亮识破并重兵包围,但张郃在被围困后锐气不减,而是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最终不仅自己冲出重围,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