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被害后,7个子女结局如何?长子被杀幼女投井,子孙弃武从文

岳飞被害后,7个子女结局如何?长子被杀幼女投井,子孙弃武从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529 更新时间:2024/2/19 10:00:41

古往今来,世间一直纷争不断,帝王们为了自己的王权霸业,朝权在握往往不会顾惜百姓们的安危。

也有无数将士在为国为民抗争时,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至死不能荣归故土。

说起岳飞人们都很熟悉,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将领,不仅熟读兵法攻略,更有一身武艺。

然而最让人敬佩的是岳飞屡次不顾危险和外敌抗争,把国家原先的失地收复,还祖国一个完整山河。

但也是这样的岳飞,被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奸臣之一的“秦桧”设计陷害,最后含恨而终。

大英雄岳飞的死

岳飞有着赵子云七进七出的勇猛,这个事人所共知的,在抗击金军的路上,岳飞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正所谓三人成虎,岳飞身在千里之外自然不知道自己在拼死一战时,他想守护的皇帝却在怀疑他的忠诚。

从金国逃回的秦桧表面上仍是大宋的国臣,然而狡诈的他早就被金国收买,意图动摇宋国内部。

岳飞身为武将在前线奋力抗击,秦桧却不停在宋高宗身边进谗言,认为岳飞功高盖主,迟早是一大患。

南宋积弱,向来重文轻武,也因此国力衰微,常被边陲国家入侵,不得已赔钱赔地。

岳飞的横空出现像是一个定心丸,事后回想起来更多的却是对名声在外、手握重兵的他,心生威胁。

人们对岳飞的赞誉,早已大大超出了宋高宗这个皇帝,身为皇帝被臣子压了一头,本来就内心不悦。

岳飞又时时在外,俗话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身在皇城的皇帝面对遥遥千里的岳飞也没有办法。

这一层更加深了宋高宗对岳飞的忌惮,有一个好的帅将是好事,但若是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可就不好了。

再者岳飞是个忠臣不假,可他的忠是对整个宋王朝的忠诚,而不是对宋高宗一人。

有着一片赤子之心的岳飞,时常把“迎回二帝,靖国雪耻”挂在嘴边,想要一雪前耻,光耀宋朝。

可在宋高宗的内心深处是不想迎回二帝的,没有人会舍得已经到手的权利,更何况这个权利还是属于皇帝的无上权势。

因此手握重兵、征战在外而又想迎回二帝的岳飞,渐渐成了宋高宗的眼中钉,最终落得个必死的结局。

岳飞的7个儿女

岳飞遇害后,由于牵连之罪他的妻子儿女也没有幸免,长子岳云一同被害。

岳云的脾气性情都像极了他的父亲,从小便武艺高强,长大后随父亲一起抗击外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所谓“上阵父子兵”,小小年纪的岳云曾经凭借一己之力带领着岳家军击溃敌军,一举获胜。

但即使是这样,治军严谨的岳飞,也不想儿子因为自己受到优待,只让他当个士卒,没有一官半职。

岳云死后,岳飞还剩4个儿子,年纪都还很小,最小的那个只有3岁,加上2个女儿,都被流放千里。

一个妇人带着一群子女,就这样走上了千辛万苦的流放之路,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不仅要面临着饥饿难耐和长途跋涉的辛苦,最重要的是官差们的精神刺激,无一不在告诉他们,自己的亲人是逆贼。

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人承受不了,岳飞的次子岳雷就是在流放途中不幸身亡。

而岳飞的子女中,最让人熟知的却不是他的几个儿子,而是他的小女儿,岳银瓶

贞洁烈女--岳银瓶

岳银瓶的本名并不叫岳银瓶,而是岳孝娥,是岳飞最小的女儿,也是岳飞最宠爱的。

岳银瓶从小就貌美端庄,熟读经书史册,和一般只知女则尊夫的小姐们不同,岳银瓶生来就有一种韧性。

也许是出生在武将家中,从小就性子刚烈,又深明大义,也无数次为自己有个岳飞这样的大英雄父亲而骄傲。

在她看来父亲不只是有寻常父亲的慈祥关爱,更重要的是他承担着保卫国土、保护百姓的重任,是所有人的父亲。

在岳飞被奸臣陷害含冤入狱时,身为女子的岳银瓶并没有哭哭啼啼,而是自发和姐姐一起,写了一份千字血书呈给皇帝。

在岳氏姐妹的血书中,字字恳切,满篇都是对父亲的信任,希望宋高宗能还父亲一个清白。

可早已被蒙蔽了双眼的皇帝,并没有理会这份血书,依旧把岳飞送上了断头台。

得知父亲被杀,岳银瓶悲愤不已,可手无缚鸡之力的她并不能做些什么,最终投井自尽了。

岳银瓶自尽时只有13岁,正是豆蔻年华,天真烂漫的时候,却早早地就香消玉殒。

由于岳银瓶投井时手中紧紧抱着个银瓶,所以后人又称她为岳银瓶,久而久之岳孝娥这个名字反而被人淡忘。

在岳银瓶心中她的死并不是顺从,也并不是绝望,而是对父亲兄长的信任。

她想用自己的生命去证明自己的亲人,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而不是他们口中的叛贼。

岳飞沉冤得雪后,他在世的4个子女都得到了优待,岳银瓶也被封为烈女,但不管怎样补偿,逝去的亲人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元朝时的西湖,现在的杭州,河南等地的岳飞庙中都设有“孝女井”、“孝娥井”,表达了对岳银瓶壮烈行为的称颂。

结语

无论如何,是非对错自有公论,即使被一时埋没颠倒了是非,但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就像大英雄岳飞,虽然落得个含恨而终的下场,但后世都会称赞他的事迹,无一不敬佩崇拜他。

反之当时的胜利者宋高宗和秦桧,虽然一时之间获得了胜利,但最终受到了后人的唾弃和鄙夷。

岳银瓶本来可以有美好的少女生活,家庭美满和谐,却因为皇帝的猜疑让她家破人亡。

然而年纪轻轻的她却诠释了何为孝道,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发出了无声的反抗,为自己的父亲辩白。

这种精神并不是怯懦,也不是轻视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去证明对父亲的信任和爱。

这一点也是值得现在的人们赞扬的,因此“孝娥井”在今天也依然显得意义重大。

不过,岳飞在世的子孙,并没有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做征战沙场的将军,而是选择了弃武从文。无论文也好,武也罢,他们都依旧在为国家操劳,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更多文章

  • 岳飞被冤杀后,赵构在灵位前说“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是被赵构杀的吗,赵构赐岳飞手札全文,岳飞之死与赵构的关系

    扪心自问,岳飞从未做错任何一件对不起祖国的事情,他反而是所有的宋朝臣子中最为忠贞,也最有大义的民族英雄。但赵构却仍在明知他“精忠报国”的情况下,认可了所谓的“谋反”之罪,这又是何意?大概赵构曾在岳飞的灵位前说的“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一句话能点明了。岳飞出生于1103年3月,是今河南汤阴人,自幼读书习

  • 岳飞的精神洁癖:自己不贪污,认为大家都该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飞的精神品质,岳飞的精神四字成语,岳飞的品质值得推崇吗

    岳飞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渴望看到儿子成为栋梁之才,所以教给岳飞的全是正统思想教育,要忠君报国。日复一日的强化和灌输,还在思想成长期的岳飞,头脑里再也容纳不了其它信仰,他坚定地树立了忠君报国、国家为大的思想。十几岁的时候,岳飞就主动放弃了和别人一样无忧的童年,过着艰苦而自律的生活:每日黎明就起床,

  • 岳飞的部下没有背叛岳飞,岳飞之死和部下作证关系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岳飞死后谁又为岳飞报仇了,岳飞庙里岳飞母亲图片,济宁嘉祥岳飞后人祭拜岳飞

    有一种观点,说岳飞的死和部下背叛有关,因为在岳飞的案件中,有十几名岳家军的重要将领作证。事情真是这样吗?岳飞案的起因是张宪企图制造军队异动,希望借此要挟朝廷放岳飞回来安抚,重掌岳家军。张宪找自己的嫡系王俊商量,并让王俊试探其他将领的态度。这么重大的事,张宪首先想到的是王俊,可见张宪和王俊的关系不一般

  • 岳飞屈死“风波亭”,真的是因为愚忠报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是个极其孝顺的人,家中没有姬妾。当时南宋的将领,大多妻妾成群,岳飞只有一个妻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同为名将的吴玠一向都敬服岳飞,想要与他交好,便送了一位美女给岳飞。结果岳飞却说:“现在主上日夜操劳,我们做大将的,还没有到享受安乐的时候”。拒绝了吴玠的美意。吴玠则更加敬重岳飞。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

  • 岳飞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唯一被冤杀的高级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冤杀案历史资料,宋孝宗为岳飞平冤是哪部电视剧,宋朝十大名将岳飞

    背景在靖康元年,金兵攻打到开封城下,宋廷向金人求和,金人以要宰相或者亲王为人质,方可退兵。九太子赵构赴金营为人质,是足量足色的亲王,由于赵构进入金营义正言辞,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概,金人怀疑赵构不是亲王,要求宋廷调换人质,宋钦宗只好用赵枢换赵构为人质赴金营。当了赵构的替死鬼。靖康二年,金军在次南下,攻陷

  • 岳飞受害于秦桧与高宗同谋构陷!白起丧生于范雎与昭王齐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桧临死前在狱中说岳飞的秘密,范雎害死了白起秦王后悔吗,范雎九个字逼死白起

    而当时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统兵元帅岳飞曾对秦桧说:“金人得志于中原十有二年矣!尝以议和驰我边备,竭我国力,以覆我王室,懈缓我不共戴天之仇,以绝我中夏讴吟思汉之赤子,以诏谕江南为名,命主上以稽首之礼,自公卿大夫至六军万姓,莫不扼腕愤怒,岂肯听主上北面为仇敌之臣哉!天下将有仗大义,问秦相之罪者何其众哉!”

  • 岳飞发现40个逃兵,因心软放走1个,此人竟成为抗金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抗金名将岳飞的野史秘闻,岳飞的真实身份揭秘,抗金名将岳飞遭谁害死的

    岳飞也遇到过逃兵!这里我们探讨一下,逃兵就是怂人吗?逃兵就是贪生怕死之辈吗?也许,大部分人是。但是,有一部分人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们之所以逃跑,是因为不被重用,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能实现,不甘心这样平庸所以不得已才逃跑的。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人。“兵仙”韩信曾经也是逃兵,他在项羽这里不被重用,逃到了刘邦

  • 岳飞以激动的心情写下一篇文章,最后却是惨剧,此事导致历史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构晚年后悔杀岳飞没,岳飞女儿真人照片,岳飞野史秘闻完整版

    岳飞的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给皇帝宋高宗赵构上书《乞出师札子》。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大约只有一千字左右,但是岳飞写这篇文章却饱含热情。原来,就在不久之前,赵构将岳飞召到自己内殿,亲自接见岳飞,并且许诺,他绝对信任岳飞,愿意将刘光世所属的军队交付给

  • 岳飞下令处死40个逃兵,心软放过一人,不料此人竟成为知名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此前中国一共经历了几十个朝代,不断更替,规模也算庞大。从古至今,也发生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也不缺乏那些名将的存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众所周知古代军中纪律严格,只能在军队营区内的范围活动,不得随意外出,如果外出必须三五个人连保

  • 岳飞之死的启示:别以为员工有业绩就重要,重不重要领导说了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构晚年后悔杀岳飞没,岳飞二儿子岳雷,王立群谈岳飞之死

    大家好,我是兰台。今天我们结合岳飞之死来聊一个话题,那就是作为打工人,我们在公司重要不重要,究竟是业绩说了算?还是董事长说了算?以岳飞之死为例,岳飞之所以被秦桧与宋高宗杀死,绝不是因为他“功高震主”,更不是因为他没有政治头脑的喊出了“迎回二圣”的口号,他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宋朝当时的董事长赵构觉得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