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博望坡之战,为什么指挥官不是诸葛亮?

历史上真实的博望坡之战,为什么指挥官不是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77 更新时间:2024/2/26 9:09:16

演义为了将诸葛亮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神,可谓是挖空了心思,除了直接虚构之外,还不惜将很多本不是诸葛亮所做的事情,直接安到了诸葛亮身上。其中,火烧博望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件。

话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待之如师。诸葛亮一出山,便献良策,救了刘表长子刘琦一命。他让刘琦请命镇守江夏,躲开了继母的谋害。之后,诸葛亮便随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驻守新野,防御曹操。

曹操早有南征之意,听说刘备屯兵新野,便命夏侯惇为都督,率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四人,领兵十万,前往博望城,与刘备对峙,伺机取之。

诸葛亮刚刚追随刘备,关羽、张飞二人颇为不服。孔明正需要一场胜仗,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忽报曹操差夏侯惇率十万大军,杀奔新野而来。

张飞听闻,嘿嘿直乐,对关羽说,让孔明去迎敌便是了。

诸葛亮知道关张二人不服,便向刘备要了剑印,号令诸将,准备施计火烧博望。

孔明让关羽引军一千埋伏于博望左侧的豫山,张飞另引一千埋伏于博望右侧的树林之中。待到火起之时,关羽截杀焚烧夏侯惇的随军粮草,张飞则去焚毁博望城的屯粮。

诸葛亮又令关平刘封,引军五百,准备放火之物,在博望坡后两边等待,曹兵一到,便可放火。

最后,诸葛亮又派人召回时在樊城的赵云,让赵云领疑兵,许败不许胜,引诱夏侯惇大军进入埋伏。

张飞听完诸葛亮的安排,大声嘲笑道:“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诸葛亮将剑印一摆:“违令者斩!”刘备见状,赶忙上前劝阻,关张二人这才各自带兵而去。

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将近博望,便分五万精兵作前队,其余护送粮车。突然,尘土飞扬,一彪人马拦住去路。只见一将,银盔银甲,胯下白龙马,手中亮银枪,威风凛凛拦住去路。来者何人?常山赵云赵子龙。

夏侯惇见对方兵少,大笑道:“与吾对敌,正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遂纵马向前迎战赵云。

两马相交,数合之下,赵云佯败而走。夏侯惇拍马直追,赵云则时战时走。韩浩感觉事有蹊跷,劝阻夏侯惇。夏侯惇道:“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遂不听韩浩劝阻,一路追至博望坡。

待到夏侯惇、于禁、李典所引之兵追到博望狭窄之初,两边皆是芦苇,只听得一声号炮,火光乍起,背后杀生连天。一刹那,曹军四面八方,皆是大火。又时值大风,火势愈猛,只烧的曹军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赵云回军赶杀,关羽焚粮后在背后拦截厮杀,张飞也从博望城烧粮后赶到,再加上关平、刘封,只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于禁、李典、韩浩等人,夺路而逃,夏侯兰则被张飞刺于马下。

诸葛孔明初出茅庐,火烧博望,一战成名。而关羽、张飞则拜服与诸葛孔明的四轮小车之前。

按照《三国志》所载,刘备投奔荆州刘备之后,屯兵新野,招募众多豪杰归附。刘备此举让刘表心生疑虑,就让刘备出兵“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刘表的目的很明确,刘备败了,折兵损将,实力大减,不用再担心了。刘备胜了,也可以解除曹操对荆州的威胁。

刘备还是善战的,“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刘备自己放火烧了了自己的屯兵地,假装逃跑,引夏侯惇上钩,以伏兵击败了夏侯惇。

那为什么诸葛亮没有指挥博望之战呢?因为这场战斗发生于建安七年(202年),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才在刘备三顾茅庐之下,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当时还没辅佐刘备,自然轮不到诸葛亮指挥了。

诸葛亮出山之时,刘备屯兵樊城,早已经不在新野,所以,诸葛亮也没有火烧新野的机会。诸葛亮一出山,就是跟随刘备逃离樊城,途径长坂坡。要不是赵云和张飞,估计刘备、诸葛亮就被曹操活捉了,真是有点惨。

至于诸葛亮借东风,更是子虚乌有。算准了天时,并制定了火烧赤壁计策的是周瑜黄盖,跟诸葛亮也没多少关系。当时的刘备带着诸葛亮,还有关张、赵云等人,正忙着抢夺荆州地盘呢。要不然,赤壁之战后,刘备也不可能得了荆州七郡中的四郡。

诸葛亮能谋善变,有经世治国的才能不假,但绝对没有达到演义中的地步。否则的话,恐怕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早就统一天下,兴复汉室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被误解的三个人,楚霸王项羽说:鸿门宴这个锅我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摆鸿门宴刘邦为啥能逃过一劫,电影鸿门宴项羽的评价,鸿门宴中对项羽的评价200字

    第一位:秦始皇——嬴政若论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的成就最高,当属秦始皇嬴政莫属。当年他纵横捭阖,宇吞八荒,威震四海,将六国全部收入囊中,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当之无愧千古第一皇的美名。然而后世在评价秦始皇的时候,虽然钦佩于他的万世功业,但是同时也将其与“暴政”、“暴君”划上了等号。尤其是“焚书坑儒”这

  • 历史上曹操手下勇猛的战神为什么在演义中却形象不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中曹操的真实形象,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曹操手下的所有名将

    乐进容貌短小,有胆烈而跟随曹操,为帐下吏。被遣回所属郡募兵,募得千多人,归还后升军假司马、陷陈都尉。兴平元年(194年),乐进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县,都是先登陷阵而有功,封广昌亭侯。建安三年(198年),乐进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其别遣军将。建安十三年(208年),乐进从平

  • 历史上卫青有子女吗?你有哪些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卫青娶了谁,历史上刘彻真的降阶接待卫青吗,历史对卫青评价

    大家都知道卫青在汉武帝时期是一个名将,在抗击匈奴的时候功劳非常显著,然后就被汉武帝任命成为大司马将军后来又被封为长平侯,虽然他的地位非常的珍贵,但是他的出身比较卑微,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个骑奴。而且他的姐姐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所以他才有机会进入官场,并且展现出自己在军事上面的才华。卫青的人生,也算是一部

  • 《大秦赋》嬴政与赵姬断绝母子关系,还怼她:你不配用秦王剑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嬴政第几集知道赵姬有孩子,林峰嬴政杀赵姬儿子,穿越成嬴政之母赵姬的小说

    嬴政质问她:“我身上留的是庄襄王的血,是我大秦历代先王的血,你口中的他们是谁的血脉啊”,赵姬还把自己比作宣太后芈月,还问嬴政:“ 人家与义渠王也生了孩子,怎么嬴稷都能接受,你接辣眼”嬴政:“人家是为了大秦,而且人家亲身亡了义渠王,你呢,你是要杀我啊,你要颠覆秦国历代先王百年争来的基业啊,你做的事,你

  • 《国家宝藏》第三季里的“富大龙”版的“秦始皇”确实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 大家好,我是卿惟亮:欢迎您关注、评论、交流。今晚恰好有闲心,在客厅的大屏幕里,看了最新的《国家宝藏》第三季。最初是没什么特别注意。后来,富大龙一上场,着实的让我眼前一亮,油然而生的喜欢和敬佩!接地气的外观形象首先,富大龙的大脑门,引起了我的注意。那靠后的发际线,和我有一拼啊![捂脸]这个发际线,

  • 嬴政难忍赵姬与嫪毐偷情,砍掉鹿头放在他两床上,这下梁子结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嬴政杀嫪毐的两个儿子,嬴政逼死嫪毐,嫪毐与嬴政什么关系

    嬴政回宫,去自己母后赵姬的宫中一看,赵姬正与嫪毐打成一片,欢声笑语。嬴政更恼火了。看到嬴政过来,两人赶紧整理衣服,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看看赵姬,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理直气壮地责备门外的侍卫,为什么不通传?嫪毐也不是省油的灯,这小眼神,说不出的猥琐。高情商嬴政上线,先是暗搓搓吐槽嫪毐权力太大,连狩猎的猎

  • 嬴政明知道扶苏是被冤枉的,为什么还要把他调去边疆?竟是为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嬴政如何称呼扶苏的,大秦帝国嬴政和扶苏,嬴政和太子扶苏对话

    《秦时明月》是国漫当中的一部优秀作品,讲述了嬴政统一六国后的反秦事件,其中《君临天下》当中农家侠魁事件和帝国内部的权力角逐也是一大看点。看过动漫的小伙伴们都非常清楚,其实这个帝国内部的权力角逐指的就是秦始皇嬴政的两个儿子之前的事,再加上重臣拥护的问题,这个就变得复杂了。其实秦始皇早已定下了皇长子扶苏

  • 汉武帝问:我赏你那么多钱,都花哪去了?东方朔:一年娶一个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死后多少人陪葬,听王立群讲汉武帝全集,汉武帝姐姐南宫公主

    东方朔立马憨笑道:“实在不敢欺瞒圣上,臣每年换一个妻子,钱财都花在成亲上了”。汉武帝听完哈哈大笑,说:“其他官卿都是购置府邸田地,就你与众不同”。之后汉武帝又赏赐了东方朔一笔钱财。那么在婚姻封建的古代,东方朔为什么要一年换一个老婆呢?一、东方朔其实东方朔除了才华出众,还十分幽默,且被人成为中国相声行

  • 刘备借荆州借的是整个州还是一座城?孙权为何要借? 非借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为什么说借东吴荆州,孙权九岁出使荆州,孙权夺回荆州完整视频

    这句话出自,刘备借荆州的相关史料,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刘备认为周瑜给的土地太少了,不足以安置百姓,所以又向孙权借荆州数郡,而此句的典故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只知道这个歇后语,可很少知道,刘备借荆州,究竟借的是整个州,还是借了一大片土,地所建的这些土地,占地面积又是多少?以及这

  • 魏蜀吴晋分别对应什么动物?蜀汉霸气,东吴最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魏蜀汉东吴这些名字咋来的,东吴马忠和蜀汉马忠,蜀汉灭亡东吴为何不派兵

    第一,曹魏对应龙。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其中曹操最有战略眼光,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汉献帝刘协这个掌中傀儡,向各地发号施令,掌握了实际上的最高皇权,而龙正是中国文化中至高皇权的象征。曹操死后,曹丕继承大业,没有给汉献帝任何喘息之机,通过三次禅让等一系列正规程序,剥夺了汉献帝仅存的名义皇权。在魏蜀吴三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