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的成就最高,当属秦始皇嬴政莫属。当年他纵横捭阖,宇吞八荒,威震四海,将六国全部收入囊中,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当之无愧千古第一皇的美名。然而后世在评价秦始皇的时候,虽然钦佩于他的万世功业,但是同时也将其与“暴政”、“暴君”划上了等号。尤其是“焚书坑儒”这一项罪名,把他实打实化身成一个残暴的刽子手。
其实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先说“焚书”的背景。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内其实并不稳,当时秦国已经实行郡县制度,但是六国遗留的贵族不断也想要重回当初的分封制度,在暗地里不断地搞破坏和诋毁现有的制度。所以嬴政才在李斯的建议下以“焚书”来威慑那些被贵族利用的捣乱书生们。
再说“坑儒”,这也是被人所极大误解事情。很多正史中其实都提到过,那是“坑术”,杀的是当时的那些化外方士,就是像徐福那样的整天说有长生不老术的那群家伙。他们帮嬴政找长生不老药找不到,就开始天天诋毁、诬蔑嬴政,所以才会被杀。而且一共才杀了400来个人,跟项羽坑杀的那些人一比,根本就不值一提。
第二位:大都督周瑜
周瑜死前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让后世将他的才能完全看低,认为他绝对不如诸葛亮。再加上那些“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的典故,更是将其描绘成一个心胸狭窄,总是想跟孔明争高低,将胜败得失看得极其深重的一个人,甚至到死还在因诸葛亮的才能而哀叹自己。
然而这一切都是《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所编写的故事而已,历史上的周瑜其实是个才智多谋且心胸广阔的大丈夫,那有名的赤壁之战其实压根没诸葛亮什么事情,真正决定胜败的人是周瑜。最重要的,人家周瑜其实根本没诸葛亮有过交手的记录,那都是罗老爷子写故事写出来的。所以说大家看三国历史还是应该多看正史,不能被《三国演义》给带偏了,因为《三国演义》那是名著,不是名史。
第三位:西楚霸王项羽
一场鸿门宴,将楚霸王项羽彻底归类到空有一身武力却没什么谋略的大粗汉字,还说他妇人之仁,好面子所以才不对刘邦下杀手。事实上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顾忌的是天下诸侯,他怕杀了打关中有功的刘邦,会引来其他诸侯的合围。当时项羽坑杀2万秦军战俘本就早已引起关中民愤,而且自身几万兵力,对抗诸侯们的几十万兵力显然也是很没有胜算的事情。
凡是应该大局为重,当时的刘邦不过一个小诸侯,项羽真正的对手是义帝熊心,假如杀刘邦而失诸侯,不就白白让别人占了便宜了。其实鸿门宴恰恰相反,体现的是项羽的大局观。以项羽那卓越的军事才华来看,小编是根本不相信那些因鸿门宴而贬低项羽的话的,毕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门宴的锅绝对不能让项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