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国重耳与夷吾的不同表现

晋国重耳与夷吾的不同表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4/5/19 0:47:28

晋献公三个最有名的儿子中,申生愚忠,死在了晋献公之前。另外两个,一个重耳一个夷吾,在骊姬之乱而后,这两位就成为了晋国朝臣最为重视的国君人选。

朝中众臣基本分为了两派,但其中支持重耳的更多。因此,朝中众臣商议而后,还是派遣使臣想要迎回重耳。但重耳与随臣们认为国中乱战未停,朝中格局未定,于是暂时拒绝了使臣的邀请。

重耳拒绝了,那么夷吾是什么表现呢?

此时的夷吾在梁国,梁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夷吾。重耳与夷吾两大公子的遭遇大抵相似,重耳在齐国的时候也是娶了齐桓公的女儿,而且还就想在齐国终老一生。而夷吾呢?夷吾也是“安居于梁”,可见两大公子都是有贪图享乐之心的。

可是,重耳只是流亡国外,多年之间其实没有归国之心的。而夷吾呢,夷吾是“日夜望国中有变,乘机求入”,等到晋献公薨逝而后,就派遣自己的忠臣吕饴甥带兵偷袭屈城。此时国中乱局未定,也没有腾出时间来问责夷吾之事。

诸大夫准备迎接重耳之时,夷吾得知消息后,就找来虢射、郤芮等臣子商议,准备的是“要来争国”之事。在得知重耳拒绝归国之时,夷吾是什么动作呢?“以手加额曰:天夺国于重耳,以授我也。不觉喜形于色”,小人得志之心跃然纸上了。

秦穆公派使臣恭贺夷吾之时,夷吾的表现就有点不符合晋国国君的行为了,甚至要问臣子说:“大割地不损晋乎?”这是什么行为呢?以割地来为自己争取国君的位置,那与后来人说的卖国贼也没什么区别了。

秦穆公实际上对夷吾重耳的判断还是准确的。本来秦穆公在派遣使臣试探两公子后,发现夷吾不重礼,而重耳更符合国君的样子,于是便是想支持重耳归国。公子絷曰:“君如忧晋,则为之择贤君。第欲成名于天下。则不如置不贤者。均之有置君之名,而贤者出我上,不贤者出我下,二者孰利?”秦穆公恍然大悟,便是转而支持夷吾归国了。

秦穆公的目的,实在是太直接了,显然就是要让夷吾败国。

夷吾得知秦穆公要支持自己归国了,其表现更是相当直接,所谓“夷吾恐失穆姬之意,随以手书复之,一一如命”。夷吾这个人活脱脱就是个小人本色,为了达到目的,可谓不择手段。

更多文章

  • 漫谈明中后期言官澄清吏治的功能和蜕变,这实际上是明朝的消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登录:在今天拍摄的古装历史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官员在劝诫皇帝,向朝廷诉说哪些官员犯法、犯法、犯法。这样的官员在旧官僚体制中是非常独特的。俗称喇叭。但也不要小看喜欢“作弊”的官员。旧封建社会的官员虽然品级很低,但最高也不过五品。在一个高官云集的朝堂,五品官员并不吃香。但是演说家的权力太大了,以致于那

  • 魏国风雨之多面襄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国风雨之挣扎求存,梁襄王简介,襄王墓在哪里

    在《战国策》中,由于同一个代词指代的对象太多,经常会为读者带来巨大的史料分析压力。例如,在阅读《魏策》的时候,由于许多篇章里都有“魏王”这个词,我们很难了解故事里所说的魏王究竟是哪一任魏王。可是,要讲好魏国的故事,我们又要细心地将每一任魏王的优缺点讲得清楚明白,这就需要其它史料的参考和佐证了。在简单

  • 明朝遗民朱舜水,他是明朝最后一位大儒,亦是日本拉面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的众多追随者中,朱舜水先生的名气并不大。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他们是从陈先生1926年写的文章《藤野先生》中才知道的。鲁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第二,我只记得三田,那是明朝遗民朱舜水先生死去的地方。“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东京大学农学部正门看到一块石匾,上面刻着“朱舜水先生最后的归

  • 大才子解缙的悲剧人生:被朱元璋冷落,被朱棣利用,留下中华瑰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明成祖朱棣最得意的心腹锦衣卫首领纪纲,将一份狱中囚犯名单交给朱棣。.明代锦衣卫首领直接对皇帝负责。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官担任,官品为三品,权力相当高。朱棣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名字,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惊讶地问道:“金还在吗?”在这里,汉字的博大精深得到了充分的体

  • 盘点史上十二大经典心理战战例!勾践最牛,竟然让士兵自杀吓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与勾践有关的成语3个,勾践吃狗食,中国古代心理战案例

    一、槜李之战 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勾践成了新的越王。此时的吴国,当家的是夫差的老爹阖闾,他和老越王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现在见越国初丧,欺负勾践年纪小,便率三万精兵开向越国,勾践也不甘示弱,双方大军在两国交界的槜李相遇,吴越之间第一场大战开始了。[var1]勾践先发制人,选拔

  • 明朝不是死在重文轻武,也不是输在外戚干政,而是输在财政崩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的财政都去哪儿了?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相当严重,整个国家都收不到赋税。不是老百姓不纳税,也不是国家不征税,而是明朝特权贵族太多了。人们无法想象,在明朝中期,还有王公、公主、外戚、太监、进士等享有特权的阶级,不需要纳税。他们是特权阶层,但仍不满足于自己的幸福。他们通过皇帝赐予的赏赐,迁到奏章要地

  • 孔子博物馆里,正在上演一场“千年对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博物馆内的古籍墙。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博物馆还依托当下的先进科技手段,陆续推出了多项高科技体验项目。如通过交互屏幕学习古代服饰知识、拜师礼仪,并与孔子及孔子的弟子们合影;还可以聆听古代祭祀音乐,了解礼仪文化。 高科技的利用革新了博物馆传统的展示方式,也为游客提供了新奇的参观体验。在文

  • 你还记得吗?那些年我们误会的唐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首最不像唐诗的唐诗,你认为最经典的唐诗,最具代表性的唐诗

    大家可以大体的想一下,没有复印机,摄像机,电视...........想传递一些重要的事情还需要写信,但是最关键的是没有字典,遇到不会写的字,只能写通假字这极大的加大了信息传播速度的难度图为清末老照片,图中人刚集市买肉穷而后工最最最重要的还是这个事情,古代一般大诗人通常混的不怎么样,比如李白,一生仕途

  • 战国四公子中,来自魏国的信陵君为何能够毫无争议地排在首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动荡时期。随着周天子逐渐失去威望,最初负有保卫天子责任的诸侯国开始相互攻击,扩大势力。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意见,并贯彻了自己的主张,以侍奉诸侯治国。[var1]战国中后期,为了迅速变法战胜秦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巨大威胁,又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以四皇子为首的贵

  • 为什么现代人普遍对大明的好感高于清朝?——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明朝皇帝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初,成祖亲征大漠归来,意气风发地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目的就是让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