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68 更新时间:2024/1/17 16:03:47

[var1]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的势力减弱,王室日益衰微,导致大权旁落,于是乎,诸侯群雄纷纷伺机而起,互相征伐不断,一时间战乱不断,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在春秋战国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了很多举世名将。

像战国时期的白起王翦吴起、李牧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的名将,尤其是白起,虽然因为死在他手里的人数多达一百多万,以至于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依然被很多人奉为“战神”。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将,很多人对他可能知之甚少,但是相比白起,他更适合“战神”这个称号,如果说白起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开创了歼灭战这种全新作战模式,而这个人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中国古代战争的传统思维方式,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被记载依靠谋略打仗的人。

[var1]

[var1]

[var1]

[var1]

[var1]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的名字叫先轸,曲沃也就是如今的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因为封邑在原——今河南济源,所以又叫原轸,别看他不如白起、王翦、吴起、李牧等人的名气大,但是他对中国古代战争的贡献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说起来,“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在春秋时期还没有正式出现,当时的战争形式讲究“以战为礼”,也就是作战双方“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因此,作战双方都是以正面作战为主,堂堂正正不讲求战术变化,当然,更多的可能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变化。

不过,随着先轸的出现,战争模式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诸如歼灭战以及各种兵法战术才开始大量的被运用到战争之中,晋文公重耳想必大家都略有耳闻,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以卓著的文治武功闻名于世,是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春秋霸主,两人并称“齐桓晋文”。

[var1]

当时几大强国中,齐国已经没有了争霸的实力,秦国又地处西隅,于是,只剩下楚国和晋国有称霸非实力,因此,楚晋两国之间发生战争已经在所难免,不过,从形势上看,已经让蔡国、陈国、许国、郑国、曹国、鲁国、卫国等国臣服的楚国更具优势。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楚国再搞定宋国,就可以直捣齐、晋两国的黄龙了,公元前六三四年,楚国联合蔡国、郑国、陈国、许国发兵围攻宋国,面对几国来势汹汹的进攻,宋国只得向晋国求援,由于之前宋襄公对晋文公有恩,因此,即为了报恩,也为了和楚国掰掰手腕,在先轸的建议下,晋文公决定出兵支援宋国。

大家应该都知道“围魏救赵”的典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这个战法最早是先轸创造出来的,当时他向晋文公提出了攻打曹国和卫国,以解宋国之围的建议,得到晋文公的首肯之后,先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卫国的五鹿城发动了闪击战。

结果,毫无防备的五鹿城被先轸不费一兵一卒的轻松拿了下来,恰巧在这个时候,中军将郤穀去世,先轸连升六级,被晋文公晋升为中军将,统帅全军,很快,他就率军攻入了曹国都城。

而此时宋国因为国都被楚军包围,不得已再次向晋国求救告急,由于晋文公担心身后的齐、秦两国的态度不明朗有些犹豫不决,这时,先轸提出,可以让宋国贿赂齐国和秦国,让这两国向楚国求情撤兵。

与此同时,晋国再将曹国和卫国的土地分给宋国,以此激怒楚国,迫使楚国不同意齐、秦两国的调停,如此一来,就相当于是断了齐国和秦国的财路,这两国一生气,还能不打仗吗?

晋文公听了先轸的建议,如同拨开乌云见明日一般,很高兴的同意了先轸的建议,一切都按照先轸的计划如期执行,最后楚成王果然知难而退,便让以善战闻名的大将子玉离开宋国,但是好胜心极强的子玉却执意请战,强忍怒火,楚成王只给了他很少的兵力。

眼见兵力这么少,子玉知道只能智取不可力敌,便派人告知晋国,只要晋国恢复曹、卫两国,楚国就会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听到子玉的这个要求,晋文公的首席谋士狐偃认为子玉只用一件事就想交换晋国两件事,实在太无礼了,坚决不答应。

这时先轸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对楚国来说,这是一言安定三国,等于施惠于三国,如果晋国不同意,就意味着一言灭亡三国,必定会和三国结怨,说好的要救宋国,最后却又放弃了,将来以何颜面面对各路诸侯?

所以,先轸建议晋文公可以明面上答应子玉的要求,然后私下里以和楚国断交的条件恢复曹、卫两国,最后再扣下来使激怒楚国出战,对于先轸的计策,晋文公大喜过望,立刻照办不误。

结果“作死鬼”子玉果然被激怒了,很快率军撤围北上攻打晋军,为了报答当初楚成王的恩情,同时也是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并占据有利地形,晋文公让全军主动退让九十里,而我们熟知的成语“退避三舍”便出自这里。

虽然子玉执意要北上攻打晋国,但是他手下的士兵却并想要停战,军心涣散之下,结果已经注定,这一战晋国大获全胜,而楚国大败,子玉也自杀了,自此,晋国一举奠定了中原霸主的地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

这一战史称“崤之战”,而这也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场伏击战,自此以后,所有战争基本改变了约期阵列而战的形式,全面进入了战争艺术时代,而毫无疑问,这其中巨大的转变,先轸功不可没。

尽管后来的白起被世人称为“战神”,对先轸也得甘拜下风,而城濮一战更是对提倡“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孙子兵法》的完美演绎,如果说孙武是“兵圣”,那么,毫不夸张的说,先轸就是他最重要的老师。

更多文章

  • 宋高宗为何会将皇位传给宋太祖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太祖子孙,宋高宗是谁继承的,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

    可惜好景不长。建炎三年,赵阳病逝,宋高宗赵构在金军的追击中害怕失去生育能力,不能再生育儿子。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立一个儿子来解决继承人的问题。最终,宋高宗赵构选择了赵德芳的六世孙,也就是宋太祖的次子赵云。论辈分,他和他的侄子是一样的。昚,对于宋孝宗来说,也就意味着差不多过了一百年,将大宋的皇位传回宋太

  • 他与芈月、秦昭襄王并称秦国三巨头,为相40年一手主导了秦灭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var1]很多人对这位魏冉很陌生,甚至没听过他的名字。可是说起秦国宣太后、芈月、芈八子,看过《芈月传》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大侃这位女强人的奋斗史,而魏冉便是芈月的同母异父弟,秦昭襄王的舅父。他早在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时期就以贤能而受重用,公元前307年,秦武

  • 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他是如何处理年仅21岁的皇嫂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正如他们所说,“没有规则就不能骑车。”在我国封建社会2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程序和制度都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这些规则和制度的好坏,我们尚不能判断,但我们不能否认,正是因为有这些规则和制度,社会才能在一定的规律基础上正常运转。其中,我们不能忽视的一项制度就是继任制度。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了最基

  • 初高中历史干货·春秋战国·文化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有同学十分感兴趣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的战史,不妨点击我的头像找到→合集→其中以战论史系列中的春秋和战国便可以观看,该系列主要以战争的角度通过一系列战争(有名的城濮之战/或是不那么耳熟能详的战争)将历史串联起来。毕竟本系列是以知识提纲为主,就像第一期文章提到的建立一个历史学习思维的框架,提供脉络为主

  • 关于在甘肃兰州举办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20周年活动的通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2023年3月6日(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20周年。为大力弘扬“精诚报国”的爱国精神,传承“忠孝于家”的优良美德,经研究,决定举办920周年纪念活动。周年纪念日。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内的越王宫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生。诚邀世界各地热爱岳飞文化研究和岳飞后裔的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参加纪

  • 晋国重耳与夷吾的不同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重耳夷吾关系图,晋国重耳夷吾的母亲是谁,晋国重耳简介

    晋献公三个最有名的儿子中,申生愚忠,死在了晋献公之前。另外两个,一个重耳一个夷吾,在骊姬之乱而后,这两位就成为了晋国朝臣最为重视的国君人选。朝中众臣基本分为了两派,但其中支持重耳的更多。因此,朝中众臣商议而后,还是派遣使臣想要迎回重耳。但重耳与随臣们认为国中乱战未停,朝中格局未定,于是暂时拒绝了使臣

  • 漫谈明中后期言官澄清吏治的功能和蜕变,这实际上是明朝的消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登录:在今天拍摄的古装历史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官员在劝诫皇帝,向朝廷诉说哪些官员犯法、犯法、犯法。这样的官员在旧官僚体制中是非常独特的。俗称喇叭。但也不要小看喜欢“作弊”的官员。旧封建社会的官员虽然品级很低,但最高也不过五品。在一个高官云集的朝堂,五品官员并不吃香。但是演说家的权力太大了,以致于那

  • 魏国风雨之多面襄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国风雨之挣扎求存,梁襄王简介,襄王墓在哪里

    在《战国策》中,由于同一个代词指代的对象太多,经常会为读者带来巨大的史料分析压力。例如,在阅读《魏策》的时候,由于许多篇章里都有“魏王”这个词,我们很难了解故事里所说的魏王究竟是哪一任魏王。可是,要讲好魏国的故事,我们又要细心地将每一任魏王的优缺点讲得清楚明白,这就需要其它史料的参考和佐证了。在简单

  • 明朝遗民朱舜水,他是明朝最后一位大儒,亦是日本拉面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的众多追随者中,朱舜水先生的名气并不大。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他们是从陈先生1926年写的文章《藤野先生》中才知道的。鲁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第二,我只记得三田,那是明朝遗民朱舜水先生死去的地方。“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东京大学农学部正门看到一块石匾,上面刻着“朱舜水先生最后的归

  • 大才子解缙的悲剧人生:被朱元璋冷落,被朱棣利用,留下中华瑰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明成祖朱棣最得意的心腹锦衣卫首领纪纲,将一份狱中囚犯名单交给朱棣。.明代锦衣卫首领直接对皇帝负责。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官担任,官品为三品,权力相当高。朱棣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名字,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惊讶地问道:“金还在吗?”在这里,汉字的博大精深得到了充分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