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初高中历史干货·春秋战国·文化篇

初高中历史干货·春秋战国·文化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45 更新时间:2024/1/22 6:16:07

如果有同学十分感兴趣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的战史,不妨点击我的头像找到→合集→其中以战论史系列中的春秋和战国便可以观看,该系列主要以战争的角度通过一系列战争(有名的城濮之战/或是不那么耳熟能详的战争)将历史串联起来。毕竟本系列是以知识提纲为主,就像第一期文章提到的建立一个历史学习思维的框架,提供脉络为主,至于细微处的雕琢就需要平时课内外自己补充了解。

[var1]

春秋战国 文化篇

我们逐渐步入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对于农业国家来说,从经济的变化就可以把握和分析政治和社会的变迁。同时我把中国古代的一个气候变化即冰期的图示附在下方,便于查看,以后该系列文章里面这张图也会成为固定嘉宾。

[var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图

一.春秋时期的思想

1. 老子

(1)生平:春秋晚期楚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书《道德经》。

(2)思想: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法自然”(本体论、辩证法、转化思想)

(3)政治理念:提倡“无为而治”;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var1]

老子

2. 孔子

(1)生平:春秋晚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早年周游列国,晚年回国潜心办学和著述,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

(2)思想——“仁”“礼”“中庸”

(3)教育活动: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春秋以前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办法。

[var1]

孔子的思想概要

(4)地位:孔子整理“六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的思想利于稳定生活、缓和矛盾、巩固统一,为历代统治者利用和尊崇;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内涵深入到个人和社会规范当中;孔子学说对亚洲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

[var1]

孔子像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

(1)背景

经济

井田制崩溃 土地私有开始出现

政治

宗法分封制被破坏 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兴起

思想

学术下移 私学兴办

(2)形成: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这些学派互相批驳诘难、传播文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3)地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1)孟子:战国时期邹国人,著有《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提倡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var1]

孟子像

(2)荀子:战国时期赵国人,著有《荀子》。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水能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认为“性本恶”,强调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来使人向善。

3. 道家学派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朴素辩证法)。

4. 法家学派

法家学派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他汇集了早期的法家的思想,主张君主以法治国(法),利用权术驾驭大臣(术),以绝对的威势来震慑臣民(势),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var1]

韩非子

三.科学技术

1.司南是在战国时期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

[var1]

司南

2.中国古代气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中国不仅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申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保留至今的有一百多颗的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

3.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4.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算筹作为计算工具。

四.文学和文字

1. 《诗经》

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var1]

诗经的风雅颂

注意:有些选择题会给诗经的一些原文,让你进行一些判断,这个时候就要关注题目,可以简记为“风”→民风;“雅”→国家;“颂”→祭祀。

2. 《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被称作“骚体”。

3. 汉字的成熟和发展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后来逐渐符号化形成汉字。商朝时期,已经形成完整体系。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var1]

汉字的演化

道听兔说

经过春秋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三篇文章后,一个基本的框架已经建立出来了,不同角度的春秋战国的特征我已经总结出来(附在下图),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既丰富有动荡的时期,也是考试常常会考的时期,因为同时也会和古希腊那部分联系形成轴心时代的专题,所以常说的那句话把文章里面的知识都记忆下来,再配合第一期文章里的技术能力,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var1]

春秋战国的总结

此外关于封建社会我先简要提一下,因为后面学习到欧洲的封君封臣制下的封建是不同(当然跟西方史学方法套用导致的同“形”不同“义”),可以简单理解中国古代封建是政治概念,而西方的更多是经济和社会形态的封邦建国,这种认知还是需要了解,在后面到欧洲部分我还会和西周分封制进行对比。

我是纸兔~,喜欢文章不要忘记点赞收藏+转发,持续更新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于在甘肃兰州举办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20周年活动的通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2023年3月6日(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20周年。为大力弘扬“精诚报国”的爱国精神,传承“忠孝于家”的优良美德,经研究,决定举办920周年纪念活动。周年纪念日。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内的越王宫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生。诚邀世界各地热爱岳飞文化研究和岳飞后裔的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参加纪

  • 晋国重耳与夷吾的不同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重耳夷吾关系图,晋国重耳夷吾的母亲是谁,晋国重耳简介

    晋献公三个最有名的儿子中,申生愚忠,死在了晋献公之前。另外两个,一个重耳一个夷吾,在骊姬之乱而后,这两位就成为了晋国朝臣最为重视的国君人选。朝中众臣基本分为了两派,但其中支持重耳的更多。因此,朝中众臣商议而后,还是派遣使臣想要迎回重耳。但重耳与随臣们认为国中乱战未停,朝中格局未定,于是暂时拒绝了使臣

  • 漫谈明中后期言官澄清吏治的功能和蜕变,这实际上是明朝的消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登录:在今天拍摄的古装历史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官员在劝诫皇帝,向朝廷诉说哪些官员犯法、犯法、犯法。这样的官员在旧官僚体制中是非常独特的。俗称喇叭。但也不要小看喜欢“作弊”的官员。旧封建社会的官员虽然品级很低,但最高也不过五品。在一个高官云集的朝堂,五品官员并不吃香。但是演说家的权力太大了,以致于那

  • 魏国风雨之多面襄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国风雨之挣扎求存,梁襄王简介,襄王墓在哪里

    在《战国策》中,由于同一个代词指代的对象太多,经常会为读者带来巨大的史料分析压力。例如,在阅读《魏策》的时候,由于许多篇章里都有“魏王”这个词,我们很难了解故事里所说的魏王究竟是哪一任魏王。可是,要讲好魏国的故事,我们又要细心地将每一任魏王的优缺点讲得清楚明白,这就需要其它史料的参考和佐证了。在简单

  • 明朝遗民朱舜水,他是明朝最后一位大儒,亦是日本拉面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的众多追随者中,朱舜水先生的名气并不大。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他们是从陈先生1926年写的文章《藤野先生》中才知道的。鲁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第二,我只记得三田,那是明朝遗民朱舜水先生死去的地方。“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东京大学农学部正门看到一块石匾,上面刻着“朱舜水先生最后的归

  • 大才子解缙的悲剧人生:被朱元璋冷落,被朱棣利用,留下中华瑰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明成祖朱棣最得意的心腹锦衣卫首领纪纲,将一份狱中囚犯名单交给朱棣。.明代锦衣卫首领直接对皇帝负责。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官担任,官品为三品,权力相当高。朱棣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名字,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惊讶地问道:“金还在吗?”在这里,汉字的博大精深得到了充分的体

  • 盘点史上十二大经典心理战战例!勾践最牛,竟然让士兵自杀吓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与勾践有关的成语3个,勾践吃狗食,中国古代心理战案例

    一、槜李之战 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勾践成了新的越王。此时的吴国,当家的是夫差的老爹阖闾,他和老越王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现在见越国初丧,欺负勾践年纪小,便率三万精兵开向越国,勾践也不甘示弱,双方大军在两国交界的槜李相遇,吴越之间第一场大战开始了。[var1]勾践先发制人,选拔

  • 明朝不是死在重文轻武,也不是输在外戚干政,而是输在财政崩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的财政都去哪儿了?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相当严重,整个国家都收不到赋税。不是老百姓不纳税,也不是国家不征税,而是明朝特权贵族太多了。人们无法想象,在明朝中期,还有王公、公主、外戚、太监、进士等享有特权的阶级,不需要纳税。他们是特权阶层,但仍不满足于自己的幸福。他们通过皇帝赐予的赏赐,迁到奏章要地

  • 孔子博物馆里,正在上演一场“千年对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博物馆内的古籍墙。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博物馆还依托当下的先进科技手段,陆续推出了多项高科技体验项目。如通过交互屏幕学习古代服饰知识、拜师礼仪,并与孔子及孔子的弟子们合影;还可以聆听古代祭祀音乐,了解礼仪文化。 高科技的利用革新了博物馆传统的展示方式,也为游客提供了新奇的参观体验。在文

  • 你还记得吗?那些年我们误会的唐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首最不像唐诗的唐诗,你认为最经典的唐诗,最具代表性的唐诗

    大家可以大体的想一下,没有复印机,摄像机,电视...........想传递一些重要的事情还需要写信,但是最关键的是没有字典,遇到不会写的字,只能写通假字这极大的加大了信息传播速度的难度图为清末老照片,图中人刚集市买肉穷而后工最最最重要的还是这个事情,古代一般大诗人通常混的不怎么样,比如李白,一生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