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超出生在四川奉节(小佛的半个老乡,当年重庆被划分为直辖市的时候,奉节也跟着),家里条件一点都不好,后来父亲去世,只能有寡母抚养,小小年纪的鲍超就开始懂得生活的艰辛(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分担母亲的生活压力,懂事起就开始捡煤炭花,再大点就帮人挑水挣点钱,后来有一把力气的他去拜师学习武艺。鲍超选择用长枪作为兵器,经常在练习在持枪瞄准时把砖石悬吊在手臂上,“起初悬吊一二斤,逐渐加重到十几斤”,臂力那是相当牛逼。
如此猛的一个人,在战场上很少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但是在官场上却狠狠的跌了一跤,并且因此十年内没有上过战场。
两军约好在次日辰时同时出兵包围捻军,但是实际上刘铭传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觉得鲍超一介武夫偏偏名声比自己还大,于是就把出兵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时辰,结果刘铭传部被捻军打得落花流水,刘铭传自己也深陷重围。就在此时,鲍超领军杀出救了刘铭传,击退捻军。
刘铭传被救之后,害怕鲍超搞自己,于是“恶人先告状”,给李鸿章写信说鲍超迟到害得自己孤军深入损失惨重,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鲍超。而鲍超实际上并没有将刘铭传提前发兵的事上报,只是说这次赶走了捻军。这样一来,朝廷收到了两份完全不一样的报告。当时清朝的军机大臣收到报告后,并没有调查事件的真相而是选择了相信刘铭传。于是鲍超被朝廷“严旨斥责”,本是有功却要承担罪责,鲍超一怒之下称病,“超大愤,称病”,所领军队分由别人统领,后来李鸿章觉得霆军不好控制,干脆遣散了大部分人员。
鲍超这一称病竟长达十数年,中途虽然朝廷曾有下令招他回京就职,但是被伤太深的鲍超以身体尚未康复为由拒绝。光绪六年,鲍超才重归官场,光绪十一年中法战争爆发,鲍超才再次重归战场,此时他已经是五十七岁的老将军了。刘铭传的一个假奏报,整整误了他十多年年!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