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屑唐宗宋祖,顺治为何却对明朝这个皇帝大加推崇?

不屑唐宗宋祖,顺治为何却对明朝这个皇帝大加推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22 更新时间:2023/12/28 23:33:22

多尔衮去世后不久,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二日,十三岁的顺治皇帝在紫禁城太和殿正式亲政,结束了自己傀儡皇帝的生涯。

初掌大权的顺治踌躇满志,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很快他下发了亲政后的第一道诏书,大赦天下,并免了陕西、河南等很多地方的岁贡和赋税,极力打造自己亲民爱民的形象。

顺治画像

顺治还在诏书中对大臣们表示,说咱们国家太大了,政务繁杂,我一个人肯定处理不了,希望各级官员们各守其职,尽心尽力地办差,替朝廷分忧。

“诏曰:朕躬亲大政,总理万几。海内臣庶,望治甚殷。天下至大,政务至繁,非朕躬所能独理。凡我诸贝勒及文武群臣,其各忠尽职,洁己爱人,利弊悉以上闻,德意期於下究。”(清史稿·世祖本纪,下同)

我个人感觉,顺治此举有安抚各级官员的意图。意思是说虽然我现在亲政了,但国家治理还是离不了你们的,大家该干啥干啥,放心,我不会收你们的权。

太和殿

其实,现在虽然是清朝初年,但各级官员中贪腐、怠政的情况已经很普遍了,顺治对此也深感不满。他曾多次下发上谕,斥责官场中存在的贪腐成风,欺压百姓,甚至逼良为盗,杀良冒功的丑恶现象。

“甲寅,谕曰:国家纪纲,首重廉吏。迩来有司贪污成习,百姓失所,殊违朕心……各省土寇,本皆吾民,迫於饥寒,因而为乱。年来屡经扑剿,而管兵将领,杀良冒功,真盗未歼,民乃荼毒,朕深痛之。”

顺治虽然对官场的弊病深恶痛绝,但一时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毕竟他刚刚亲政,权力尚未集中,各议政王大臣、贝勒、贝子们几乎个个手握兵权。他们结党营私,大肆敛财,无视国家法度,甚至连皇帝的话也当耳旁风。

清朝官场图

1653年正月的一天,顺治帝闲逛来到了内苑的秘书院。秘书院主要是起草各种文书的地方,负责这块儿工作的是大学士陈名夏

顺治看到这里摆着一套《资治通鉴》,就拿起来随便翻看了几页。然后就问陈名夏,你觉得汉高祖、汉文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明太祖这些人谁最厉害?陈名夏回答说,唐太宗的功绩好像略高一些吧。

顺治却不以为然,他对陈名夏说,明太祖朱元璋创制了《大明律》,其功劳永垂后世,远胜其他的帝王。

陈名夏

《大明律》是朱元璋在详细总结历代律法经验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是我国古代立法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特别是清朝影响深远。

为了巩固皇权,朱元璋特意在《大明律》中增加了严禁官员结党营私的内容,以防止朋党势力坐大,加强中央集权。

清朝立国之初,法律方面的人才匮乏,所以其法律条文基本上是照抄了《大明律》的内容。清朝入关后不久就在中原站稳了脚跟,社会秩序得以恢复,《大明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元璋剧照

但是,清朝的情况与明朝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其独特的满汉二元社会结构,硬搬明朝法律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满族官员及其子弟往往不受法律的约束。

可能顺治也希望像朱元璋一样,编制出一部真正适应清朝实际情况的法典。这部法典既要能治理好汉人,又能约束那些飞扬跋扈的满族亲贵,维护皇权。大概这才是他推崇朱元璋的真正原因吧。

更多文章

  • 慰齐师文姜入军营 伐卫国多国再出兵 读春秋(三十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姜个人简介,文姜三三星,齐师伐魏

    春王正月。夏,夫人姜氏如齐师。秋,郳犁来来朝。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夏季,文姜夫人进入了齐国军营之中。地点没有,谁接待的也没有相关信息,文姜夫人常驻禚地,估计齐国军营离此地不远,应该就在齐国西部边境地区,结合后续齐国军队的动向,这是为再次讨伐卫国厉兵秣马呢!齐侯在吗?可能性不大,距离发

  • 慈禧起床时,太监不小心撞见这1幕,慈禧脸红,下令杀了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十七岁那一年,慈禧进宫选秀,她一下子就被咸丰皇帝看中。进宫之后,慈禧就被封为兰贵人,后来被咸丰宠幸,生下了同治皇帝,她就成为懿妃。慈禧也曾是一个可爱单纯的姑娘,她想和咸丰长相厮守,共同到白头。可是上天没有成全她,咸丰在三十岁的时候就死了,只留下慈禧一个人,这时候慈禧的心态开始逐渐的转变。咸丰活着的

  •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成为国王 读春秋(三十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鲁庄公元年,春秋曰: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去年鲁桓公在齐国突然薨逝,桓公与文姜十二岁的儿子姬同,被拥立为鲁国新任君主,是为鲁庄公。庄公还有异母的哥哥庆父和牙叔,这次鲁国在即位问题上没

  • 林则徐励志语录-每日读一读可为座右铭可做家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该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爆发不久,林则徐被构陷革职,发往新疆戍边。道光

  • 民国名媛下嫁落魄少爷,5年内卖光首饰,助力丈夫实现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富家女名叫席与时。席与时的曾祖父席正甫,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汇丰银行的买办。她的父亲席德炳,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银行总经理席德懋的弟弟。席德炳的名气虽然没有哥哥大,却也是民国金融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席与时的母亲黄凤珠是浙江湖州的名门闺秀、江南鼎鼎大名的美女。这对夫妻生的一男七女8个孩子个个都

  • 春秋晋国从曲沃代翼,到六卿专政,一步步把自己作死终三家分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曲沃代翼关系图,孔子对曲沃代翼的评价,曲沃代翼抖音完整版

    晋国自晋文公称霸之后,一直都是春秋时期第一号强国,在当时诸侯国当中属于NO.1。其实晋国王室从很早以前就有内讧的习惯,话说在春秋早期,曲沃这个晋国的第二大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已经有了和国都一拼的实力了,然后曲沃的老大还是当时国君的叔叔,狼子野心,有不臣之心,然后开始了长达70年的明争暗斗,最后曲沃获胜

  • 996们,对比民国打工人,你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1914年,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立了久大精盐公司,开启了中国人吃精盐的历史。在此之前,中国土法制作的粗盐,杂质含量高,氯化钠含量不足50%,按当时的国际标准,这种粗盐喂牲口都不合格。为改善国人吃盐的品质,响应实业救国的号召,范旭东在北洋政府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精盐企业。它采用现代企业模式进行生

  • 他是湘军第一猛将 一生参战数百次 解救同僚后反被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赞美湘军的经典语句,湘军十大名将排行榜,湘军邓荣佳

    鲍超出生在四川奉节(小佛的半个老乡,当年重庆被划分为直辖市的时候,奉节也跟着),家里条件一点都不好,后来父亲去世,只能有寡母抚养,小小年纪的鲍超就开始懂得生活的艰辛(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分担母亲的生活压力,懂事起就开始捡煤炭花,再大点就帮人挑水挣点钱,后来有一把力气的他去拜师学习武艺。鲍超选择

  • 《甄嬛传》:年羹尧这么厉害,为什么不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华妃之所以敢这么跋扈,除了仗着皇帝的宠爱,还有一点,就是她有一个军功卓著的哥哥。这位年大将军,几番为朝廷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也因此,他的亲妹年世兰,和他自己,一个在后宫在嚣张跋扈,一个在前朝耀武扬威,无人敢惹。可如此厉害的年大将军,最后的下场却是被皇帝削了兵权,赐死,不能不让人唏嘘。那么这里就有

  • 官渡之战堪称经典,曹操与袁绍的生死之战,最终是曹操以弱胜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认为无论是任用人才还是广言路、采纳良言,这二者都是成大事者的品质根本,更是他们成败之关键。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任用贤才,而袁绍则用人不明,这才致使曹操与袁绍虽然兵力悬殊,却依旧大胜而归。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官渡之战的战役经过吧!历史背景在东汉末年,曾经进行的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已经被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