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成为国王 读春秋(三十一)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成为国王 读春秋(三十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1/21 0:51:42

鲁庄公元年,春秋曰:

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

去年鲁桓公在齐国突然薨逝,桓公与文姜十二岁的儿子姬同,被拥立为鲁国新任君主,是为鲁庄公。庄公还有异母的哥哥庆父和牙叔,这次鲁国在即位问题上没有搞摄政的把戏,而是直接让十二岁的姬同即位。过去农村有句老话,大意是男孩子自挣自吃,意思是说农家的男孩子十二岁就可以跟随大人给地主家干活,只不过这么大的孩子干活是没有工钱的,地主只管给吃饭。十二岁的孩子身体和心智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在生活所迫之下,也要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道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姬同就不一样了,因为老子死的意外,就被推到了国家治理的前台,这背后肯定有元老重臣在支持,否则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断不可能控制整个国家的。

[var1]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春秋的说法,三月间,桓公夫人文姜躲到齐国去了。从字面理解,文姜应当是随桓公之丧回到了鲁国,参加了桓公的葬礼和儿子姬同即位的事情,可能与执政大臣搞不到一块去,又回娘家去了。

庄公元年的公羊传一改单纯发表议论的做法,对文姜归齐不但大发议论,而且有鼻子有眼地描述了桓公两口子矛盾口角的细节。按公羊的说法,文姜自去年跟随桓公去了齐国就一直没有回来,后世司马迁的史记采取了这种说法,并更进一步说明文姜是因为害怕鲁国人跟她算账而不敢回来。这种说法与春秋表达意思并不相符。公羊关于桓公两口子在齐国期间的矛盾冲突时,说桓公发现文姜与齐侯关系密切甚至暧昧,赌气说“姬同不是我的孩子,是齐侯的孩子”,文姜把这情形告诉了齐侯,齐侯顿起杀心,公子彭生在车上折断桓公肋骨的细节也是公羊的记述。其实桓公真有这话,也只能是吃醋后的气话,文姜出嫁是在鲁桓公三年,生下姬同是在鲁桓公六年,三年时间都在鲁国王宫里,桓公这话毫无道理,却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没想到一贯以微言大义著称的公羊也和左传一样玩起来传奇。

[var1]

陈醋

[var1]

今天的鄌郚

这年周王室要把一位公主(王姬)嫁到齐国去,送嫁的是单伯,做媒的是鲁国,为此鲁国还专门在城外为王姬修建了行宫,几乎同时,周王室还委派大臣荣叔来鲁国传达王室对鲁桓公薨逝的慰问和追谥。这两件事说明周王室对鲁国还是十分倚重的,没有粮食来讨,没有车马来要,嫁女娶后请鲁国做媒,这次专门来给桓公

锡命,

也算是投桃报李,以王室的名义给鲁国长长面子,只不过这时的王室式微,诸侯不一定买这个面子罢了。

齐襄公这会儿娶了王姬,洞房花烛的烟火还没有散尽,就开始了实施吞并纪国的战略举措,指派军队吞并了纪、郱、鄑、郚,这会儿没有了鲁国的羁绊,纪国看来是招架不住了。纪、郱、鄑、郚 这些地方都在今天山东的寿光、昌乐和临朐三县市交界的地方,特别是昌乐市南现在还有一个地方叫鄌郚镇,应当是历史地名的延续。开疆扩土这才是齐国战略的根本目的,也是后来齐桓公霸业的前奏,至于联姻、会盟乃至杀人放火都只是手段而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林则徐励志语录-每日读一读可为座右铭可做家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该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爆发不久,林则徐被构陷革职,发往新疆戍边。道光

  • 民国名媛下嫁落魄少爷,5年内卖光首饰,助力丈夫实现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富家女名叫席与时。席与时的曾祖父席正甫,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汇丰银行的买办。她的父亲席德炳,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银行总经理席德懋的弟弟。席德炳的名气虽然没有哥哥大,却也是民国金融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席与时的母亲黄凤珠是浙江湖州的名门闺秀、江南鼎鼎大名的美女。这对夫妻生的一男七女8个孩子个个都

  • 春秋晋国从曲沃代翼,到六卿专政,一步步把自己作死终三家分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曲沃代翼关系图,孔子对曲沃代翼的评价,曲沃代翼抖音完整版

    晋国自晋文公称霸之后,一直都是春秋时期第一号强国,在当时诸侯国当中属于NO.1。其实晋国王室从很早以前就有内讧的习惯,话说在春秋早期,曲沃这个晋国的第二大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已经有了和国都一拼的实力了,然后曲沃的老大还是当时国君的叔叔,狼子野心,有不臣之心,然后开始了长达70年的明争暗斗,最后曲沃获胜

  • 996们,对比民国打工人,你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1914年,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立了久大精盐公司,开启了中国人吃精盐的历史。在此之前,中国土法制作的粗盐,杂质含量高,氯化钠含量不足50%,按当时的国际标准,这种粗盐喂牲口都不合格。为改善国人吃盐的品质,响应实业救国的号召,范旭东在北洋政府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精盐企业。它采用现代企业模式进行生

  • 他是湘军第一猛将 一生参战数百次 解救同僚后反被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赞美湘军的经典语句,湘军十大名将排行榜,湘军邓荣佳

    鲍超出生在四川奉节(小佛的半个老乡,当年重庆被划分为直辖市的时候,奉节也跟着),家里条件一点都不好,后来父亲去世,只能有寡母抚养,小小年纪的鲍超就开始懂得生活的艰辛(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分担母亲的生活压力,懂事起就开始捡煤炭花,再大点就帮人挑水挣点钱,后来有一把力气的他去拜师学习武艺。鲍超选择

  • 《甄嬛传》:年羹尧这么厉害,为什么不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华妃之所以敢这么跋扈,除了仗着皇帝的宠爱,还有一点,就是她有一个军功卓著的哥哥。这位年大将军,几番为朝廷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也因此,他的亲妹年世兰,和他自己,一个在后宫在嚣张跋扈,一个在前朝耀武扬威,无人敢惹。可如此厉害的年大将军,最后的下场却是被皇帝削了兵权,赐死,不能不让人唏嘘。那么这里就有

  • 官渡之战堪称经典,曹操与袁绍的生死之战,最终是曹操以弱胜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认为无论是任用人才还是广言路、采纳良言,这二者都是成大事者的品质根本,更是他们成败之关键。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任用贤才,而袁绍则用人不明,这才致使曹操与袁绍虽然兵力悬殊,却依旧大胜而归。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官渡之战的战役经过吧!历史背景在东汉末年,曾经进行的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已经被镇压

  • 关羽战败手下士兵都逃了,为何赵云战败,他手下士兵一个不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活捉关羽的原因,关羽评价赵云完整版,赵云马超关羽最强搭配

    导语:三国时期刘备的势力虽然比曹操和孙权都要弱,但他手下的谋臣武将可不输于曹操和孙权。刘备这边的谋臣就有诸葛亮、庞统、法正、马良等人,武将就有我们熟知的五虎上将,还有人称“反骨仔”的魏延。而五虎上将里面最受世人欢迎的就是关羽和赵云两人,他们不仅武艺超群而且少有败仗,两人一东一西是刘备的两大助手。令人

  • 他是东汉最“低调”猛将,率八百铁骑长途奔袭五千里致北匈奴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匈奴,自秦朝开始就屡犯中原边境,尤其到了西汉时期,随着他们的实力日渐强大,开始对西汉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想当初,强如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便曾险些命丧白登山,最后,为了维护边境的安宁,不得不采取“和亲”的策略笼络匈奴人。作为游牧民圌族的匈奴人,向来以能骑善射闻名于世,因为他们动作迅捷,活动范围大

  • 他勇过张辽,抗过关羽,胜过马超,伤过周瑜!你却认为他是废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他猛过张辽,抗击关羽多时,并且大破马超军队,甚至周瑜差点被他杀掉,但是,整个历史上很多人还是认为他是窝囊废,是个弱鸡。他可能是三国里面被最低估的一位名将。他就是曹操手下的大将曹仁。破马超曹仁作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一直被低估着,也从来没有被接受过客观的评价。克周瑜当初曹操兵败赤壁,兵败之后,周瑜趁势